俗話說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到就受窮。這里的算計我們可以理解成計算、規劃。而計算當然就離不開數學。數學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市場買菜算一下多少錢,出游前計算一下花費等都需要用到數學中的加減乘除。而對于投資理財,數學更顯得重要。下面我們跟大家一起來學習投資理財中的加減乘除。
+法
數學課剛開始就是學習1+1=2這樣簡單的計算題,而且我們知道,只要加數為正數,那么和一定大于任一個加數。對于投資理財,要選擇能為我們增加財富的東西,也就是“正的加數”。這樣只要做加法,即使是微小的積累,長年累月也能成就自己的小金礦。那什么是能增加財富的東西呢?風靡一時的《窮爸爸富爸爸》一書中給出了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資產。書中還給出了資產最簡單的定義:就是能把錢放進你口袋里的東西。基金、債券、商鋪等這些能讓錢為你工作的東西,都是資產。所以我們要不斷在個人賬簿上增加資產項目,也即不斷地做加法。
-法
財富中的減法是每個理財的人所不愿意看到的。減號“一”也可以稱為負號,在個人投資理財中,“負債”就是不斷對我們的財富做減法的東西。當我們像只小螞蟻一樣辛勤地搬運食物并儲存起來時,負債卻像只可惡的老鼠,暗地里大口大口吞噬我們的勞動果實。《窮爸爸富爸爸》中一樣給負債下了一個經典的定義:負債是把錢從你口袋里取走的東西。現實生活中像購買豪華轎車、高檔住宅等即為負債,購買時需要花費一大筆錢,而且每個月都需要為之支付一筆固定的開銷。當然有些負債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必需,如買車可能是工作需要,可以提高自身形象有利于談成項目等。
×法
乘法的符號“×”很像蹺蹺板,讓人想起了杠桿,提起桿杠就不得不提到發現桿杠原理的古希臘科學家阿基米德,以及他的那一句流傳千古的名言“假如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地球!”這句話不僅催人奮進,更是富含哲理。合理的利用桿杠原理可以較低的成本來獲得較高的利潤,比如以低息貸款來進行其他收益率高的投資,換取高收益。期權期貨就是利用杠桿原理開發的金融衍生品。但需要記住的是,杠桿的作用越大,風險也可能越高。蹺蹺板托得越高,一旦摔下來就會傷得越重。在運用杠桿前一定要先做好充分的評估,對各項投資的收益率有全面的了解。少存一點投機的僥幸,多懷一份投資的理性。
÷法
如果“×”號像蹺蹺板,充滿著不穩定的激情,那么“÷”號就像平衡木,提醒我們需要在震蕩中保持一份冷靜。市場的波動需要我們在適當的時候減少杠桿的力臂,以避免反彈作用力對自己的損傷。比如,如果你的投資回報率處在一個下降的過程,甚至在某段時間出現回報小于資金成本時,那就需要卸下杠桿,減少自己的借貸資金以降低損失。大幅的震蕩下“平衡木”能讓你規避市場風險,做到獨善其身。
以上給大家介紹了投資理財中最簡單的+-×÷。總結起來就是主動使用“+”法增加資產,理性運用“-”法減輕負債,合理使用“×”法來增加收益,靈活運用“÷”法以規避風險。其實數學博大精深,更深入一些的如大學數學中的積分、微積分、傅立葉函數等,這些就交由我們的理財專家去研究,而對于我們普通投資者來說,掌握基本的+-×÷,就能使我們在財富考試中獲得高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