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杰)“十一”前夕,戴爾與國美簽約,正式進入零售市場。據介紹,從國慶節開始,戴爾電腦將在國美電器約50家主要城市門店開始銷售產品,未來數月將進駐700多家國美門店。
對于簽約國美,業界看法很多,褒貶不一。但不管怎么說,戴爾終于打破單一的直銷模式,進軍中國零售市場了。這對于一直鼓吹直銷優勢、把直銷奉為經典的戴爾來說,是根本性的轉變; 對于要在個人消費市場上追趕惠普的戴爾來說也是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戴爾目前在消費領域收入僅占其收入15%,而惠普卻有約55%的業務在消費市場。而據有關機構統計,目前全球消費市場的市場份額因其快速的增長而越來越逼近商用市場的份額。惠普因為抓住了消費市場的機會而獲得大幅增長,而戴爾曾對此很忽視。今年2月戴爾創始人邁克爾#8226;戴爾重執CEO權杖后,把提升消費市場的份額作為一大戰略重點,并引進原摩托羅拉手機部門總裁Ron Garriques擔任消費部門的負責人。然而,戴爾要在消費市場上奮起直追,必須在銷售模式上有所轉變,因為直銷模式不太符合個人消費者的購買習慣,他們更喜歡在零售店感受和購買產品。
現在,消費者終于可以在購買戴爾電腦前先看到和“觸摸”實物了。但是,這就能打開消費者的錢袋嗎?
惠普電腦在中國市場占有率迅速躥升,并于2007年第二季度擠下保持多年老二位置的方正,成為中國PC市場老二。惠普為什么增長這么快?惠普電腦部門負責人莊正松告訴我,最重要的一點是惠普推出的個性化品牌形象設計。
2006年6月,惠普在全球同步推出了“惠普電腦 掌控世界”的廣告標語和“手”形的個性化品牌形象,此后,惠普在所有電腦產品推廣上,統一主打這個形象,并利用各種能吸引眼球的方式不斷“刺激”消費者。比如,惠普推出了“手”系列視頻廣告,參演者包括音樂制作人法洛爾#8226;威廉姆斯、流行女星“小甜甜”布蘭妮,以及其他創意領域的代表人物。在電視臺播放之前,惠普就將這些視頻文件通過互聯網先發布傳播了出去。 這個充滿創意的廣告讓惠普PC變得更加個性十足并且平易近人。在中國市場的傳播和推廣方面,惠普更注重貼近消費者,與消費者建立起感情聯絡。比如對于區域小城市,惠普采用老百姓喜歡的“拉橫幅”(廣告)、 “刷墻”(在墻上刷廣告語)等宣傳方式。這種消費市場策略受到了消費者的歡迎并得到了市場的回報。
與企業用戶注重耐用、易用和性價比的偏理性需要不同的是,個性消費者更注重感性需求,用怎樣的、能更好地打動人心的理念去影響消費者,提升品牌的“含金量”,可以說是戴爾目前最為缺乏的。
要贏得個人消費者,戴爾必須符合注重個性張揚和感受的消費者的胃口,讓“戴爾”的理念和形象深入人心。我認為,隨著戴爾產品走入零售賣場,戴爾接著應該跟進的就是形象攻略。
事實上,戴爾在外觀和設計上已經在嘗試改變,6月份首次推出彩色消費筆記本電腦,同時,也針對消費市場提出了 “Yours is Here” 的口號。
當我第一次看到“Yours is Here”,感覺很好,這個廣告語很貼切,簡單明了。讓我想起了麥當勞的經典廣告語“I’m lovin’it”(我就喜歡)和業界熟知的“Connecting people.Nokia”(諾基亞: 科技以人為本)。從廣告語本身看,前者幾乎可以與后兩者媲美,但遺憾的是,我們不但還沒有見到“Yours is Here”的相關營銷推廣活動,也沒有相應的中文口號落地。可以說,就是戴爾公司的人,也不一定都知道這句廣告語。
為什么戴爾不把“Yours is Here”(一定要翻譯成最貼切的中文口號,比如“這就是你要的電腦”)做成宣傳標語,讓消費者看到并逐漸受“打動”呢,就像麥當勞的“我就喜歡”一樣。
近幾天很受關注的上海F1方程式錦標賽上,作為戴爾主要對手之一的聯想,作為F1主要贊助商,讓“ThinkPad”、“Lenovo”和威廉姆斯F1一起沖擊觀眾的眼球; 此前,惠普也曾連續幾年是F1的主要贊助商,借F1大賽展開營銷公關。假如戴爾也贊助F1,肯定會對提升“戴爾”品牌形象,改變“戴爾”的低價印象有幫助。
當然了,戴爾是否會贊助F1,并不重要——提升品牌形象不一定就要“豪賭”F1。而重要的是,戴爾確實到了系統規劃品牌戰略并盡快推進的時候了。
最近惠普任命迪士尼公司的“營銷高手”Michael Mendenhall擔任惠普的首席市場官,負責包括品牌市場和企業傳播等全球市場運營業務。也許,戴爾也需要“空降”一位品牌大師、營銷高手,全盤設計并推廣戴爾全新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