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底,北京隆重召開了2007互聯網大會。大會透露: 中國網民總數已達到1.62億,普及率12.4%,每4個網民中就有一個用過手機上網。
互聯網大會上,人們熱烈地討論業務模式、Web 2.0、搜索、視頻等話題。諸多互聯網公司為今天業務的快速發展而興高采烈,為明天更大的發展而激動。可是,這個互聯網大會只是網站的大會,與1.62億網民的切身利益又有多大關系呢?
互聯網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我們在網上工作、學習、娛樂、購物、交友。互聯網像水和汽車一樣,越來越重要,一刻也離不了。
可是,雖然生活離不了水和汽車,但水災、堵車、溫室氣體等造成的難題也深深地困擾著我們,難以排解。其實互聯網也一樣,它越發達,對網民的困擾也就越重。
就其實質而言,互聯網廠商和廣告商都在強迫人們做同一件事: 你24小時不要關機,我們說的事你無權不知道,我們做的事你無權不接受。
其實,網上的內容基本上是抄來的,文章基本上是沒內容的,郵件基本上是垃圾的,知識基本上是搜索不到的,騙人基本上是沒人管的,網友基本上是不能信的,網游基本上是會上癮的,病毒基本上是防不住的,被偷基本上是沒感覺的,互聯網的法律基本上是沒有的。
針對這種困擾,有人這樣寫道: “信息,曾經稀缺,并被當成魚子醬來珍視,但它現在卻和土豆一樣充足。全人類都患上了嚴重的信息反應不良和信息焦慮癥。”現在是1.62億人,以后是更多的人將要陷入這種信息困境。
為此,有人發出呼吁: “關掉電腦,關掉手機,關掉電視。”提倡“定期信息齋戒,做信息隱士”。他們大力倡導互聯網廠商和廣告商最不喜歡的“不知情權的米蘭達法則: 不能被強迫知悉自已本不愿意了解或本不感興趣的信息內容”。這些人將互聯網目前的狀況稱之為“信息暴力”。他們說: “當今時代,死于知情,生于不知情; 死于接受,生于不接受。”
信息隱士們的言論雖不中聽,卻深刻地揭示了網民日益深重的信息困境,它所體現的偉大的人道主義精神,令人感動。信息隱士的偉大在于說出了人們心中不敢說、不愿說的真理。但他們并沒有給出解決問題的路徑,僅僅靠信息齋戒于事無補,就像無車日一樣。
其實,就和汽車困境一樣,信息困境無解。
從技術的角度看,也許只有一種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網民的信息困境: 網民提高自已的信息技能。這就像當強盜橫行的時侯,一身好武藝有點兒用; 當洪水滔天的時侯,一身好水性有點兒用。
有幫助的信息技能包括: 搜索的技巧、使用軟件的技巧、了解網站背景等等。可惜的是,目前沒有人能系統地為網民們提供保護自已免除困擾的技巧,因此大家也就只能靠自已摸索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