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EE、RoHS指令之后,歐盟另一項主要針對能耗的技術壁壘指令——“用能源產品生態設計框架指令”(EUP指令)也將在2007年8月起施行。對于很多從事出口貿易的中國企業來說,全球的標準、指令數不勝數,往往要面臨各種紛繁復雜的認證需求,認證市場也被看作是一個巨大的蛋糕。數據顯示,中國2006年機電產品進出口額為5494.2億美元,全球出口規模排名第三,比上年增長28.8%,其中電器及電子產品出口2275億美元,增長32%。Intertek天祥集團亞太區總裁潘家瑞指出,近年來亞太市場的空前活躍,進出口貿易穩定快速增長,這無疑給中國的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商機。隨之而來的亞太地區的認證服務也將水漲船高,成為下一個認證服務的熱點區域。
但目前,中國企業在應對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時還面臨著諸多困難。據商務部發布的《2005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對我國對外貿易影響》調查報告顯示,有50.7%的企業認為當前應對的主要困難是“資金缺乏,難以進行技術改造和獲得國際認證”;43.7%的企業認為是“信息不靈,不知道對方規定已經改變”;41.5%的企業認為是“渠道不暢,受到不公正待遇不知道向誰反映”;40.8%的企業認為是“沒有技術服務,缺乏技術解決方案”;31.7%的企業認為是“技術水平差距較大,無法達到對方的技術要求”。
對于國內企業來說,各種區域性的標準和指令,并不是企業產品走出去的障礙,而是企業產品更新換代的機會。不能單純地把這些標準和指令看作是一種壁壘,如果能以一種積極的態度面對這些標準,國內的企業不僅可以從中得益,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技術,更能通過這些標準和指令,增加當地消費者對企業產品的信心,從這個角度來說,這些標準和指令反而成為了產品的一種信心保障。早一點用先進國際標準來要求和規范自己,就意味著比競爭對手早一步站在新的起跑線上。挑戰和機遇往往是并存的,通過參與國際競爭,企業能夠在全球視野下了解更為先進的經驗、技術和管理方法,從而提升產品質量和企業品質。對于從事出口貿易的企業來說,必須要面對競爭壓力、技術更新、產品周期和有限預算等諸多問題。
在這方面,廣東東菱集團應該是一個先行者。廣東東菱集團是中國最大的小家電產品出口制造型企業之一,產品遠銷美國、澳洲、歐洲、中東等國家和地區,享譽海內外。東菱集團多年來堅持以質量管理為核心,建立了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并投入巨資建立了完備的產品質量測試實驗室。
2007年6月14日,廣東東菱集團又與Intertek天祥集團簽署了“全球戰略合作伙伴備忘錄”, 雙方將在產品質量、管理體系、供應鏈管理、國際市場準入等方面進行更加密切的合作,共同加快東菱集團的國際化進程。Intertek將不僅僅為東菱集團提供產品測試認證服務,還在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從產品設計概念的產生、設計成型、原材料選購、批量生產、投入市場、以及產品售后整個過程進行密切合作。
東菱集團副董事長郭建強先生表示:“與Intertek天祥集團結成全球戰略合作伙伴,在Intertek天祥集團權威的質量認證支持下,東菱集團將充分發揮其在全球家電產品前沿市場的質量信息收集優勢,不斷加強自身的質量控制能力,在雙方戰略互動和交流中,共同履行世界工業產品質量提升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