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唐山是中國近代工業發祥地之一,被譽為中國近代工業的搖籃。裝備制造業是唐山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在整個工業經濟中占有很高的比重,已經成為唐山工業增長的加速器。但是,唐山市裝備制造業存在著產業集中度低﹑自主創新能力差﹑資金投入不足等問題。針對以上問題,唐山應該在政府支持、發展產業集群、重視自有品牌建設等方面采取積極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 裝備制造業 產業集群 自主創新
一﹑唐山市裝備制造業發展現狀
1.發展能力不斷增強
裝備制造業在唐山工業經濟體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幾年發展迅速,企業數增長較快。2005年唐山裝備制造業(規模以上,下同)企業單位數268個,占河北省企業單位的11.7%。2005年唐山市裝備制造業(規模以上,下同)工業總產值1250137萬元,占河北省工業總產值的30.2%。其中通用設備制造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19393萬元,比上年增長45.71%,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62749萬元,比上年增長12.71%;(見表)“十五”期間,裝備制造業總產值的年平均增長率為30.9%,比唐山市工業總產值的年平均增長率高17.1個百分點。銷售與生產同步增長。2005年唐山裝備制造業實現銷售產值1183271萬元,占河北省銷售產值11%。2005年唐山市裝備制造業工業增加值370399萬元。資產規模穩步增大。經濟效益穩步提高。2005年裝備制造業共實現利潤總額132.53億元,占河北省工業利潤總額的29.7%,其中通用設備制造業實現利潤8477萬元,同比增長87.24%,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實現利潤5569億元,同比增長12.12%;2005年唐山市裝備制造業利稅總額94276萬元,每個職工的人均創利稅為1.5萬元,其中通用設備制造業實現利稅17809萬元,同比增長66.25%,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實現利潤9811億元,同比增長1.68%。
數據來源:《2005唐山統計年鑒》﹑《2006唐山統計年鑒》;
注:1.金屬制品業2.通用設備制造業3.專用設備制造業4.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5.電氣機械器材制造業6.通信設備以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7.儀器儀表以及辦公用品機械制造業
2.品牌競爭力有所提高
在市場機制的激勵下,在各級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唐山市裝備制造企業積極實施名牌發展戰略,加強科技開發和創新工作,行業競爭力不斷提高。目前,唐山市已擁有了一批在全國有一定影響力的品牌。如:“紅玫瑰”牌骨瓷,東風雪鐵龍,龍號機車,豪門啤酒等品牌;擁有一批在國內同行業具有較強競爭力的企業和產品,如唐山機車車輛廠生產的擺式列車組被國家納入“雙高一優”項目計劃,并成為全國支線鐵路提速的首選車型;唐山愛信齒輪的輕微型變速器,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20%;唐山冶金礦山機械廠大型燒結機的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45%以上,帶冷機、環冷機國內市場占有率已經達到70%左右。
3.產業群集聚效應逐步實現
近年來,唐山市裝備制造業已初步形成一批特色鮮明、輻射力大、競爭力強的產業集聚區域和產業集群。如:唐山陶瓷產業集群;遷安地毯產業集群;豐南區農副產品加工產業集群、豐潤區奶業產業集群、蘆臺自行車產業集群、灤南縣鋼鍬產業集群。唐山產業集群涉及陶瓷、冶金、電子、新材料、輕工等17個行業,涌現了一大批特色產業和名牌產品,組成了龍頭企業帶動、企業分工合作的產業鏈條,建成了市場占有率高、影響力較大、對同行業起主導作用的產業基地,部分產業集群已經成為區域經濟的重要支柱。
二 、唐山裝備制造業存在的問題
1.企業規模小,產業集中度低
截至到2005年底,唐山市裝備制造業企業平均資產規模僅為6228萬元,其中,儀器儀表以及辦公用品機械制造業平均資產規模不足2000萬元,平均資產規模最大的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也不過億元,缺乏大的企業集團,難以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高新技術的迅速采用,抑制了行業競爭力的提升。行業龍頭企業占行業總銷售收入的比列偏低,存在小而散的問題,行業內組織有待重組和整合。
2.自主創新能力差,信息化程度低
唐山的裝備制造業企業的生產設備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大體為10年~15年,加工精低,增加了成本。企業生產主要裝備數控化比例小,數控化、智能化水平低,主要加工設備無法滿足汽車、電力等行業對精度、精度保持性、可靠性、壽命的需要。
3.唐山裝備制造業資金投入不足,關注程度比較低
由于裝備制造業自身的特點,愿意涉足此行業的資金是少之又少,這是制約唐山市裝備制造業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問題,沒有充足的資金更新設備,也沒有足夠的研發資金。筆者歸納原因為:一是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裝備制造業得不到應有的重視,政府資金投入不足。2005年裝備制造業固定資產投入109103萬元,絕對值比2004年減少27798萬元,僅占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933048萬元的5.64%,比重過低。二是,裝備制造業企業技術改造和產品研發投入還不足。2004年全市30家重點裝備制造業企業科技活動經費支出為19878萬元,占銷售收入的3.5%,遠低于發達國家裝備制造科研投入15%的水平。由于投入不足,企業缺乏先進的檢測設備﹑試驗設備和相關的先進設計軟件。研發手段的落后,制約了新產品的開發與研制,多數企業還沒有步入“生產一代﹑開發一代﹑儲備一代”的良性軌道。
三﹑提升唐山裝備制造業競爭力的對策
1.充分發揮政府的組織和扶持作用
由政府扶持建立城市技術創新體系,在城市形成自主創新的良好氛圍。針對裝備制造業中的薄弱環節,由政府組織建立專門的技術支持和實施中心,例如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中,已經明確提出振興制造業,并詳細的說明了裝備制造業振興的重點,針對這些發展重點,建立技術支持和實施中心,并重視技術服務,形成服務環節,摒棄以往的以低人力成本為基礎的競爭力,形成以先進技術和服務為基礎的新的競爭力。
2.發展裝備制造業產業集群
實施唐山市產業集群戰略,只有設備內部分工細、相互協調配套的裝備制造業產業集群,才可以從根本上降低成本、改進質量、提高效率。唐山市可以通過國有控股和參股核心企業,影響和推動唐山市縣區機械類企業,民資外資和其他生產要素的集團化,逐步形成以唐山機車車輛廠高速動車組和高檔鐵路客車組為核心的鐵路機車車輛生產企業集群;以盾石機械等冶金設備、礦山機械、水泥機械、港口運輸機械、陶瓷成套設備為核心的礦冶建材運輸設備生產企業集群;以陶瓷集團和專用汽車公司等為核心的汽車零部件和專用汽車生產企業集群等。
3.重視自有品牌建設,提升產品在國內市場的競爭力
在自主創新的基礎上,加強自有品牌建設,提升產品在國內市場的競爭力。政府要注重知識產權觀念在企業中的形成,增強品牌保護意識,建立促進品牌發展的政策體系;打破一些地區的行政性壟斷和地區封鎖,拓展品牌企業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潘智勇朱懷意:淺談我國裝備制造業的發展戰略[J].企業經濟, 2004 (2)
[2]馬文東王雅林:黑龍江省裝備制造業的集群制造問題研究 [J].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 2005(3)
[3]張欣:對沈陽裝備制造業信息化的幾點思考[J].沈陽行政學院學報, 2005(4)
[4]陳建勛:上海裝備制造業發展分析[J].上海經濟增刊,2004
[5]李京文李平:振興我國裝備制造業[J].技術進步,2002,(7) :28
[6]金碚:產業國際競爭力研究.經濟研究,1996(1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