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上市公司財務舞弊的成因包括壓力、動機、機會和經濟環境四方面的因素。本文采用層次分析法原理,建立上市公司財務舞弊成因的分析評價數學模型,并描述了采用這種方法的具體流程。通過分析,證明評價模型具有可行性和實用性.對上市公司財務舞弊成因的分析能起到決策支持作用。
[關鍵詞] 層次分析法 上市公司 財務舞弊 成因分析
一、引言
20世紀90代以來,中國乃至世界范圍上市公司的財務舞弊行為日益活躍,給投資者及相關財務信息使用者帶來了嚴重損失,也給資本市場帶來很大沖擊。上市公司財務舞弊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領域。
本文基于層次分析法原理,建立了上市公司財務舞弊成因的綜合評價的數學模型,把對上市公司財務舞弊有影響的各指標層次化,通過逐層比較各關聯因素的重要性來為分析、決策提供定量的依據。
二、上市公司財務舞弊指標體系設計
上市公司財務舞弊成因的指標可以劃為四大部分:壓力指標、動機指標、機會指標、經濟環境指標。在這4個方面的影響因素下,共設12項評價指標:
1.財務壓力
如果公司財務狀況較差,融資壓力就比較大,由于資本市場中信息分布不對稱性和非均衡性,管理當局傾向與披露好消息而不是壞消息,他們就有強烈的舞弊動機。
2.經營壓力
由于公司治理結構這—套制度在現代企業中廣為運用,管理層在差強人意的經營成果面前,更有可能通過舞弊的方式來欺騙企業投資人。
3.融資
為了滿足監督者的要求,業績不好的公司往往采取舞弊的方式來粉飾財務報表,從而達到騙取融資資格的目的。
4.逃避處罰
根據規定,如果上市公司連續三年出現虧損,公司將被處以暫停股票上市。于是,為了逃避懲罰,一些處于盈虧臨界點附近的公司往往采取舞弊的手段來粉飾其會計報表。
5.管理層為完成考核或獲取獎金
上市公司的主管部門或母公司可能會對該公司的管理層下達量化的經營目標,高層管理人員為完成任務指標,保住職位或為獲得基于業績指標的各種激勵而造假。
6.影響股價
為維持或提升本公司的股價,諸如以股份擔保的融資方面取得有利地位。上市公司管理層有動機操縱利潤或舞弊。另一方面與主力機構暗箱操作,獲取股價波動的收益。
7.減少納稅
按照流轉稅法和所得稅法,收入和利潤越高,應交納的稅款越多。如果企業通過利潤操縱甚至舞弊隱瞞收入和利潤或將其向后遞延,顯然可以減少或推遲相關的現金流出。
8.公司治理結構不完善
公司治理結構不完善為舞弊的發生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公司的控制權由少數人掌握,舞弊可能因少數人的利益需要而發生。舞弊較容易達成,且知情者較少,隱蔽性較高。舞弊的受益者可能是少數掌權者,也可能是上市公司,還可能是與高層管理人員相關的第三方。
9.內部控制制度
公司的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可能導致管理層無法預見的財務報告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發生。這些錯誤雖可能不是公司領導人的本意,卻可能是關鍵崗位管理人員故意而為,如子公司舞弊,會計人員故意造假等。
10.會計政策的可選擇余地
如果一個公司由于行業或其他原因,其會計政策的可選擇余地較大或會計核算過程比較復雜,那么公司管理層故意采用不恰當的會計核算方法的舞弊機會就會增加。
11.上市制度
在許多企業,許多人看來,發行股票實質上是“圈錢”,而公司股票上市往往又會給個人帶來極大的好處,所以許多企業股票發行和上市動機十分強烈。然而,在近幾年經濟效益整體滑坡的情況下,能夠做到連續三年盈利的企業很少,于是許多企業為了發行和上市股票,便通過各種包裝手段進行會計處理,以確保公司連續三年盈利。
12.股票發行額度
新股發行公司除了存在能夠“圈錢”的想法外,還存在多“圈錢” 的強烈動機。而一家公司能夠募集資金的多少是由股票發行額度和股票發行價格決定的,其中股票發行額度是由證券主管部門所確定的,公司所能做的文章也就是股票發行價格了。
三、基于AHP方法的數學模型及算法
層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簡稱AHP法)是由美國運籌學家 T.L. Satty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的一種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評價、決策方法。
AHP法的主要思想:首先根據問題的性質和達到的目標找出解決問題所涉及的主要因素:然后按照因素間的相互關系構造遞階層次模型,即目標層、準則層、方案層;最后通過對層次結構中各因素之間的重要性判斷,獲得方案層對于目標層的重要性權值,即得到方案層的排序以供評價和決策參考。
1.建立遞階層次結構
一般由三個層次組成:目標層(最高層),指問題的預定目標;準則層(中間層),指影響目標實現的準則;方案層(最低層),指促使目標實現的措施。附圖是上市公司財務舞弊成因的綜合評價的結構層次模型:
2.構造判斷矩陣
在建立遞階層次結構以后.上下層次之間的隸屬關系就被確定了。假設上一層次的元素AK 作為準則,對下一層次的元素a1,a2,…,an有支配關系,我們的目的是在準則AK 之下按它們的相對重要性賦予a1,a2,…,an相應的權重。AHP所用的是兩兩比較的方法。在這一步中需要反復回答的問題是:針對準則AK,兩個元素ai和aj哪一個更重要,重要多少,需要對重要多少賦予一定的數值。指標數值可以根據調研數據、統計資料及專家意見綜合權衡后得出。這里使用1-9的比例標度,它們的意義如下:
1:表示兩個元素相比,具有同等重要性
3:表示兩個元素相比,前者比后者稍重要
5:表示兩個元素相比,前者比后者明顯重要
7:表示兩個元素相比,前者比后者強烈重要
9:表示兩個元素相比,前者比后者極端重要
2、4、6、8:表示上述判斷的中間值
這樣構成一個兩兩比較判斷矩陣,判斷矩陣的特征向量就是目標AK下的下層目標b1,b2,…,bn的單權重。在單權重確定的情況下,用式確定目標的總權重。
3.計算單一準則下的權向量并作一致性檢驗
對于每一個成對比較矩陣,計算最大特征根及對應特征向量。由于受到各種主觀因素的影響,判斷矩陣很難出現嚴格的一致性.因此層次分析法引入了一致性指標、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和一致性比率來進行一致性檢驗。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值見表2。若檢驗通過,則特征向量即為權向量,若不能通過,則需重新進行成對比較,或對已有的判斷矩陣進行修正。
首先需要計算判斷矩陣中最大特征根的近似值:
可以用根法計算。將矩陣的每一行各元素相乘并開n次方:
將近似特征向量作歸一化處理:
計算最大特征根的近似值:
式中(A)i表示向量(A)的第i個元素。
再作矩陣的一致性檢驗::設矩陣的一致性指標為,當CI=0時,判斷矩陣具有完全一致性。越大,則判斷矩陣的一致性就越差。為了檢驗判斷矩陣是否具有滿意的一致性,需要將CI與平均隨機性指標RI比較,算出CR,即CR=CI/RI。如果CR≤0.1,則矩陣通過一致性檢驗,說明可以作為權向量,否則就需要重新構造矩陣。
4.計算組合權向量并作組合一致性檢驗
以上得到的是一組元素對其上一層元素的權重向量.為了得到最底層中的各方案對于目標層中的排序權重。還需計算總排序權重。總排序權重要自上而下地進行合成,并逐層進行總的排序一致性檢驗:
計算,其中是第層對第一層的組合權向量,CIki表示第k層的一致性指標,i是第k-1層因素的數目。
計算,式中 表示第對第一層的組合權向量,RIki 表示第k層的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
從而可以得出第k層的組合一致性比率,CRk=CIk/RIk。同理當CRk≤0.1時,認為為遞階層次結構在k層水平以上的所有判斷具有整體滿意的一致性,從而層次總排序的計算結果具有滿意的一致性。
四、結語
運用層次分析法進行上市公司財務舞弊成因分析,解決了各分層因素對總目標權重難以直接確定的問題,最后求出各方案對目標層的權重。他能有效克服主觀隨意性、定量準確。該模型將有關學者和專家的主觀經驗與數理評價方法有機結合,不僅弱化了上市公司財務舞弊成因分析中人為因素的影響,而且提高了財務舞弊成因分析的科學性,增強了分析的說服力,是分析上市公司財務舞弊成因的一種科學、嚴謹和實用的方法。
參考文獻:
[1]黃世忠陳建明:美國財務舞弊癥探究.會計研究,2002.10:24~32
[2]楊云樞:上市公司財務舞弊分析.財會研究,2006.5
[3]侯艷蕾翟英敏:上市公司舞弊現象透析.經濟與管理,2006.7
[4]黃新建李若山:中國上市公司財務舞弊成因分析.會計與審計,2006.8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