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章從地方企業自身情況的角度出發研究了地方企業現狀及籌資問題,提出了可拓寬地方企業籌資渠道,進行籌資環境分析,規避籌資策略中籌資風險解決的相應策略。
[關鍵詞] 地方企業 籌資策略 籌資環境 籌資風險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地方企業作為促進區域經濟增長的支柱企業逐漸成為公眾矚目的焦點。而地方企業的發展、生存是重中之重,發展的基礎是保持良好的資金流通,如果地方企業擁有良好的籌資策略可以充分發揮本地方的競爭優勢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一、地方企業籌資現狀
地方企業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已經越來越被人們所認識,而地方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籌資困難,也日益引起政府、金融界、理論界的關注。地方企業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每個階段的籌資現狀總是不一樣的,在改革開放初期地方企業剛開始形成。地方企業的發展期在20世紀末,經過多年的發展雖然規模比以前增大增強了,但發展速度經過開始的迅猛逐漸緩慢下來一些不科學、不規范的發展模式逐漸顯露出來。到21世紀雖然地方企業的發展又進入新的階段,不斷完善自身的管理體制、競爭優勢、信用體系,但還是難以擺脫籌資困難的境況。
二、地方企業籌資存在的問題
1.籌資渠道單一
(1)地方企業本身的競爭能力較弱,獲得貸款難。一方面,我國的信用體系不健全,商業銀行信用等級評估體系主要是為大企業設置的,評定標準中存在著對地方企業資信評估不利的因素,如涉及競爭優勢方面的項目基本拿不到分。另一方面,地方企業普遍存在著資產數量少、質量差,以及信用等級低的問題。這一突出的矛盾,使得地方企業的貸款變得更加困難。
(2)信用度不夠透明,信息取證成本高。我國地方企業大部分的規模較小,為了減少成本支出而不設立會計機構,委托一些會計中介機構定期對企業的業務進行核算,加之一些會計師事務所違背職業道德提供不合格的審計信息,迫使銀行不得不對申請貸款企業的財務報表重新審查,勢必加大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投入。這種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客觀上增加了地方企業貸款的難度。
(3)通過資本市場籌資困難。由于主板市場對上市公司的標準要求很高,限制條件較多,且發行證券的資本成本也太高,使得地方企業直接進入主板市場還不現實。而“二板市場”剛剛建立制度還不完善,所以地方企業的籌資渠道仍以銀行為主。但由于地方企業資產規模小、經營風險大、且缺乏信用融資擔保機制,就很難從銀行獲得所需資金。
2.地方企業籌資環境復雜制約因素較多
地方企業處在各種區域環境下,這種環境結構復雜造成了制約地方企業的籌資復雜環境。在地方企業的籌資策略中我們考慮環境因素就要從多方面考慮,由于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都會導致企業戰略的癱瘓;外部環境的制約,都將會使企業不能適應外部環境而遏制企業的發展;時間上的變遷,也將降低企業戰略目標的指導性。
3.籌資存在的風險大
由于地方企業的倒閉率和違約率均高于大企業,銀行為了降低其貸款的風險,一方面提高貸款條件,另一方面,減少信用貸款比例,增加抵押和擔保貸款的比重。地方企業如果不能提供符合要求的抵押品或擔保,要想獲得銀行貸款是相當困難的。
三、地方企業籌資策略內容
1.進軍資本市場,加速地方企業籌資的發展
買殼上市和造殼上市,在目前難以直接進人證券市場的情況下,地方企業通過買殼和造殼上市,無疑是一條捷徑。直接上市,目前我國的主板市場進入門檻較高,二板市場的推出將成為地方企業理想的籌資場所。此外,還可考慮建立一些地方性的企業股權交易市場或地方性證券市場,從而拓寬地方企業的股權融資渠道。
2.利用金融機構融資
目前,一些提供地方企業融資擔保的地方企業融資平臺已搭建起來,體系和運作機制已基本建立并初步完善。許多企業獲得貸款支持的同時,管理規范程度和水平有所提高,誠信意識明顯增強。金融機構支持地方企業貸款在金融界起到示范和帶動作用,許多銀行分支機構受其帶動,開始把新的業務增長點放在地方企業項目上。
3.爭取政府的大力支持
地方政府的支持對地方企業籌資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我國地方政府在扶持地方企業的政策上有很大的空間,包括政府預算、稅收優惠,加強引導避免重復配置。政府的經濟主管部門在機構改革中,要積極向支持地方企業的方向轉變職能,為地方企業的發展保駕護航。
4.規避籌資策略中籌資風險
(1)確定合理的負債結構,減輕償債壓力,地方企業在籌資負債時要根據自己企業負債結構,決定自己籌資的數量多少,以確保負債不會影響企業的正常營運情況,減輕企業償債壓力。
(2)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和現金獲取能力,確保到期償還債務。企業要合理有效的運用籌集的資金,利用這些資金提高企業盈利、獲取資金能力,提高企業償債能力,保證企業到期償還。
(3)適度舉債經營,降低財務風險。地方企業應從經營規模的大小、經營收入的穩定、盈利能力的高低、獲取現金能力的強弱、資本結構的合理、財務拮據的可能、代理成本的提高等七個方面來確定負債經營的“度”,以避免過度舉債經營而給企業帶來的財務危機。
參考文獻:
[1]魏加寧:應允許地方政府發債籌資[J].上海證券報 ,2006,(7).21~22
[2]吳宗明:中國企業融資渠道掃描[J].新浪財經, 2006,(7).15~16
[3]林太友:論企業多渠道籌資及風險[J]. 會計之友, 2002,(8).35~37
[4]周斌LOTC:中小企業國際籌資的重要途徑[J].國際商務研究,1997,(6).78~81
[5]李揚:王國剛.中國金融理論前沿[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