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闡述投資項目立項的特點及綜合指標體系的確立,給出了模糊數學法在投資項目立項中的具體應用,從定量分析的角度對投資項目進行評價。
[關鍵詞] 模糊數學 投資項目 項目立項 指標體系
當前各級科研管理機構在投資項目的立項上存在統籌規劃,浪費了有限的投資資金。因此,必須制定符合客觀實際,結合主觀條件加以科學的思考和判斷,確定質量較高的課題。
一、投資項目立項指標體系研究
為了做到客觀、準確、方便,建立指標體系的過程中應遵循以下原則:(1)客觀性原則,有利于對評價對象的整體價值進行客觀合理的分解工作。(2)獨立性原則。(3)因地制宜原則。(4)可操作性原則。
從投資項目本身特點出發,評審指標如下表:
二、模糊數學在投資項目立項中的應用
首先,根據表中的指標賦以權重,設計科研項目評價和選擇指標體系。其次,科學分配指標的權重值。
一般說來,諸因素在評價指標體系中的地位不能等量齊觀,應根據:
這里的Aj指第j個因素在指標體系中的權重值;m為專家數;n為指標數,Rj為秩次和。通過上述公式求得表中各因素的權重為:A1=a,A2=b,A3=c,A4=d,A5=e,A6=f。
然后,開關函數與單指標淘汰項目模型。在科研項目立項定量評價時,總得分高低并沒有反映課題質量的全部信息,當某一項指標的平分低于確定的底線,即使其他指標的平分都很高,此項目也被認為無資助價值,即因單因素而淘汰。在當前科研應用與經濟緊密結合的環境下,我們在進行科研項目的定量評審時,作為基礎性研究項目,若在“創新性程度”指標評分等級達不到“D”等,即低于代表分65分時,若是應用性研究項目,在“市場/地方”適應性程度指標評分等級打不到“C”等,即低于代表分75分時,即使其他指標的評分很高,該項目也可被認為沒有意義而否定。因此,在定量評價和項目選優時就需要設置開關函數,建立單因素淘汰項目制。
設上述兩類指標項專家評分均值為Tj,則:
當j=1時,為研究項目“創新性程度”指標項;
當j=2時,為研究項目“市場/地方”適應性程度指標。
tij為第i個專家在j項指標的評分值。于是項目m的開關函數為:或其中為閥值,當j=1時,=65分;j=2時,=75分。
當時,項目m的單指標符合要求,即可正常納入項目定量評審;當0時,一票否決,直接否定項目m,勿須再參加后續評審。
最后,項目定量評價舉例:
類似,專家對某一項目x的其他五個單因素進行模糊評判后得到一個六因素評價結果矩陣:
前述六因素的權重值寫成矩陣形式為:
為防止“調皮”數據的干擾,我們選擇模糊矩陣算法中的主因素突出型算法:
得:B=A·R=(0.2,0.25,0.25,0.23,0.16)
歸一化得:B=(0.1834,0.2294,0.2294,0.2110,0.1468)
為了綜合定量表述評價結果,對A=“優”,B=“良”,C=“中”,D=“一般”,E=“差”分別賦值為95分,85分,75分,65分,55分,則得矩陣:
即項目X經學科組10位專家定量評價所得的總分值約為76,對應等級為中偏上。
二、結論
為適應投資項目研究發展及加強對投資項目的基礎管理,避免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浪費,做好投資項目立項工作是必需的。鑒于投資項目評價中隱含的主觀因素太多,難于評價的特點,本文中的定量評價方法——模糊數學法有實際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高丹盈:科研管理的不確定性及其定量化方法,科研管理,2002年1月,第1期:頁103-104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