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企業界必須形成這樣一個共識,那就是現代企業必須重視管理,企業管理應以財務管理為中心;而公司的財務政策的選擇在財務管理中有著更重要的意義。只有選擇正確的符合公司發展情況的財務政策,財務管理才能為公司帶來正面的效應。
[關鍵詞] 上市公司 財務 政策 選擇 策略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企業成為自主經營的經濟實體,它作為市場主體地位的確立,特別是具有法人地位的財務主體的確立,使企業財務行為成為一種積極、主動的行為,自主選擇性財務政策成為理財人員自主理財的外在表現。在這種情況下,企業財務政策的地位變的越來越重要,它作為企業管理政策的一個重要內容,對調整企業財務活動、協調企業財務關系和提高企業財務效率具有重要得意義。
一、上市公司財務政策的選擇研究的重要性
廈門大學劉國武教授提到:“財務政策是指政策主體制定的用以規范、引導、激勵和約束財務行為的一套指南和規則。企業財務政策是企業用來調整和控制企業財務行為的重要工具。企業財務政策的選擇決定著財務資源配置和利用的基本取向和行為方式,影響著企業財務管理的效率。企業財務政策涉及到理財活動的方方面面,貫穿于企業理財活動的始終。”
福建行政玄學院副教授吳其江也在一篇文章中這樣寫到:“由于我國理論界對財務政策問題的研究不夠重視,迄今為止尚未形成一個較為完善的企業財務政策體系。我們認為,企業財務政策涉及到財務活動的方方面面,一個完善的財務政策體系,應當與理財的基本觀念和基本內容相適應,它能有效的指導企業財務管理的實踐活動,從而提高企業的理財效率。”
由以上觀點可以看出,財務政策的選擇已經越來越被理論界的同行所重視。對它的研究只是剛剛起步,還遠遠夠不上完善。本文將從財務政策的幾項基本內容展開研究,全面、系統的對其進行分析,從而希望能為調整和控制財務行為、提高財務管理效率帶來幫助。
二、企業財務政策概念及內涵
財務政策一般指財務主體利用一定的辦法有意識地改變財務對象,以達到企業理財目標的指針。首先,就國家主體而言,財務政策是國家以財務規則、制度等形式對企業財務方面所作的規范,它是一種強制執行性的財務政策。其基本目標是做為宏觀經濟政策的一種配合,對企業財務活動進行規范和限制。從財務政策的內容上看,主要包括資本金的來源形式和管理的規定、現金管理辦法的規定、固定資產折舊辦法的規定、成本開支范圍和標準的規定、利潤及其分配政策的規定等;從財務政策的表現形式上看,主要是《企業財務規則》和各行業的財務制度。其次,就企業主體而言,財務政策是企業在國家財務政策的指導下,根據企業的總體目標和現實要求所制定或選擇的一套自主的理財行動指南,它是一種自主選擇性的財務政策。其基本目標是配合企業經營政策,調整企業財務活動和協調企業財務關系,力求提高企業財務效率。從財務政策的內容上看,主要包括風險管理政策、信用管理政策、融資管理政策等;從財務政策的表現形式上看,它是一套自主的、靈活的內部財務制度。
企業是利益相關者基于各自不同的風險偏好與預期收益而達成的關于資產選擇的合約。企業財務政策的經濟含義可以概括為:在一定財務狀態下,為了滿足不同的風險偏好與實現預期收益, 利益相關者對資本配置的原則、范圍、方式、方法達成的合約,這種合約具有調控、約束經營者(代理人)財務行為的作用,是利益相關者共同選擇的結果。
三、上市公司財務政策選擇的策略
1.認真研究財務政策選擇的主體內部關系
財務政策選擇的主體是利益相關者,包括所有者、經營者、債權人、職工、客戶與政府。每個利益相關者通過行使財務政策選擇權或通過影響財務政策選擇行為而實現各自預期的收益目標。各利益相關者在風險結構與收益結構方面的不同決定了企業財務政策選擇的過程就是矛盾沖突與利益關系相協調的過程。利益相關者之間復雜的委托代理關系的存在決定了信息具有非對稱性。強勢利益相關者會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與預期收益選擇相應的財務政策。但是, 由于強勢利益相關者選擇的財務政策不一定能夠滿足其他利益相關者的風險偏好與預期收益要求,因此勢必造成利益相關者之間的矛盾沖突。弱勢利益相關者會通過啟動財務治理機制對強勢利益相關者的財務政策選擇行為產生影響, 從而實現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妥協與讓步, 最終達成一致的意見。
2.選擇合適的財務政策的主要類型
財務政策可分為擴張型、穩定型和緊縮型的財務政策。擴張型財務政策主要存在于公司在剛成立的初期,因為各方面都處于擴張階段,需要資金來啟動企業的日常運作及經營活動,所以它的融資政策主要是權益性融資為主,即通過公司各股東的投資。處于成長階段的企業也需要投資項目來使企業盈利,回報股東和投資者,所以它會選擇報酬率高的項目。當然,報酬率越高,風險也就越大,要完全避免風險是不可能的,企業在這段時期只有做好風險控制,盡可能避免因風險因素而造成的損失。成長期的企業為了占領市場,也會放寬它的信用政策,給客戶的賒銷會很多。
穩定型的財務政策主要是在公司處于成熟階段時,因為這時公司已經有了一個穩定的基礎,有固定盈利的項目,所以它可以耐心的尋找下一個投資項目,做好風險管理,不必冒險尋求商機。這時的融資政策可采用負債融資,因為公司有足夠的資本可提供擔保,而且還可以產生財務杠桿作用,同時避免了有可能因股權分散而帶來的損失。此時公司已有了一個固定的市場占有額,不用擔心客戶的流失,應制定嚴格的信用管理政策來對公司的應收賬款進行管理。同時也應維持一個固定的股利發放額。
緊縮型的財務政策,存在于公司處于衰退的階段。任何一個企業都會面臨衰退的階段,公司可能因為市場競爭激烈而經營情況下滑,甚至不得不退出這個市場。緊縮型的財務政策主要是股利政策的改變,因為盈利的減少,公司有可能減少股利發放額甚至是不分發股利,而將未分配利潤用于彌補虧損或用于投資其他可盈利項目。此時經營者也會回避風險,不會輕易投資其他項目,努力維持現有的市場份額,除非有真正好的商機出現。信用政策也會更嚴格的執行,如果出現更多的應收賬款無法回收的話,企業將無以為繼。
3.上市公司應選擇的財務政策
(1)處于成熟期的上市公司,應選擇穩定型的財務政策。上市公司有本行業或領域較豐富的經營經驗,市場占有率穩定,企業的獲利能力也較穩定,有能力維持比較穩定的股利發放額,處于成熟期的上市公司,采用固定股利政策比較合適。對公司而言,穩定的股利向市場傳遞著企業正常發展的信息,有利于保持公司良好的社會公眾形象,穩定股票價格。對股東來講,穩定的股利可以增強投資的信心,便于股東安排股利收入和支出,從而對公司進行持續支持。同時,由于企業經營的產品已趨成熟,企業需要開發新的產品或服務項目,以便調整經營結構,尋求預期的利潤增長點,研究企業的發展需要一定的資金投入。企業除了可從利潤中撥出一部分資金滿足股利政策的需求外,剩余資金可以滿足研發資金的需求。(2)在融資方面,應采用負債融資。負債融資可以減少股權的分散,較高的資產負債率必然產生銀行等債權人積極介入企業治理過程的客觀要求,而銀行參與企業治理將有利于規范企業財務管理,約束企業決策行為,促進企業改善經營管理;當企業出現危機時,則適時地將其控制權轉移到債權人手里進行處理,這就對企業構成了強大的外部約束壓力。在直接融資方面,總體上說我國企業偏好股票融資而忽視債券融資,上市公司應盡量避免這一趨勢。但是也不能保持過高的資產負債率。(3)在信用管理上,也應采用穩定的信用管理政策,制定嚴格的信用考核制度,最重要的是能嚴格按照制度來執行。(4)上市公司的穩健經營與持續成長離不開成功的風險管理。如果在任何一個風險面前,出現風險失控或風險采取的措施不及時、不恰當,就有可能使企業以前的辛苦工作付諸東流,甚至導致企業的失敗。恰當的構思和實施的風險管理戰略有助于企業在面臨可能威脅增長的風險損失時保持成長。執行和實施風險管理計劃和方案,及時、有效地處理各種風險損失的結果,并不斷根據可能出現的新情況擬定新的風險管理計劃和方案,周而復始地執行計劃,從而使企業實現持續穩定的成長,這是風險管理應達到的高層次目標。
四、結束語
財務管理深入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加強財務管理,以財務管理為中心,上市公司要建立健全以財務管理為核心的管理體系,選擇合適企業發展的財務政策,要服從和服務于經營需要,有利于改善和提高工作效率及經濟效益。企業財務資源的配置和利用是通過財務政策的選擇和安排來實現的。財務政策的選擇決定著企業財務資源配置和利用的基本取向和行為方式,影響著上市公司財務管理的效率。因此,現代上市公司必須科學地選擇財務政策,規范和優化企業財務行為提高財務管理效率。
參考文獻:
[1]賈銀芳劉國武:論現代企業財務政策及其選擇[J].財會月刊(理論版),2005(6)
[2]吳其江蔣國發:企業財務政策體系及其選擇問題的探討[J].福建行政學院福建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2(2)
[3]亓留鎖:論會計政策及其選擇[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