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企業會計信息作為一項基本的財會指針對于企業舉足輕重,對于國家的經濟信息統計,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制定也必不可少。本文在分析了小型私營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成因,并提出應對的策略。
[關鍵詞] 小型私營企業 會計信息失真 現象及危害 對策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涌現出大批小型私營企業,一般我國的私營企業平均規模50萬元~60萬元,平均利潤率為5%,每年收入3萬元~4萬元。小型私營企業基于競爭的需要常常運用一些不規范的“靈活”的會計管理手段,造成了國家稅款的流失、影響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正確制定。因此規范小型私營企業會計管理制度,使之在市場競爭的主流中能更好的發揮自身的優勢,促進其發展和壯大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小型私營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及危害
會計信息失真是指會計信息不能真實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狀況。小型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突出表現為:
1.原始憑證虛假。有些單位的原始憑證要素填寫不完整、不規范,使收支的資金渠道不能明確地劃分,開具假發票的情況十分普遍。
2.財務賬目管理混亂。在會計賬簿設置和會計科目的使用上,沒有嚴格按照財政部的有關規定來設置,會計核算缺乏系統性,賬目混亂。
3.虛列成本,虛計收入。人為調節會計報表及會計處理方法,以計劃數、預算數代替實際數,造成會計報表失真現象。
4.資產、收入、負債、成本費用失真。
會計信息失真雖然能給企業帶來一時的蠅頭小利,卻給國家、社會乃至企業自身帶來了嚴重的危害,危害有如下幾點:
(1)失真的會計信息影響和破壞了國家經濟政策的制定和宏觀調控措施的執行。(2)造成納稅 “跑、冒、滴、漏”的現象屢禁不止,使國家公眾利益受損,并且失真的會計信息造成了國家稅務部征稅計算偏差。(3)腐蝕會計人員,形成不良職業道德。(4)影響企業經營管理者的科學決策。
二、小型私營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成因
1.市場經濟制度的不完善客觀上為會計信息失真提供了環境條件。我國正處于市場經濟建立不久,其法律法規既要同國際慣例接軌,又要符合中國國情。就目前會計界現狀而言,一方面,相對于經濟業務的日益復雜,各種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斷涌現以及人力資本、商業信譽等無形資產的日益重要,現有的會計核算方法和報告體系已明顯滯后;另一方面,在借鑒國際會計準則的過程中,新頒布的許多具體會計準則還不夠細致具體。這一切,都可能成為導致會計信息失真的潛在原因。
2.部分會計人員業務水平低造成會計信息質量低下。在小規模低層次的私營企業,內控制度嚴重缺失,公司經濟往往由業主“說了算”,個別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和政治素質低,可能因迎合業主或圖謀個人私欲,編造、篡改會計數據,造成會計信息失真。
3.小型私營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為了自身利益,往往有通過逃避納稅的方式增加財富的想法,經營狀況不好時,逃廢債務的愿望就強烈。當外部監管力度不夠時,這種現象會普遍存在。
三、解決小型私營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對策
1.借鑒成熟市場經濟國家的通行做法,由政府牽頭,對小型私營企業大力推行由有相關資質的會計服務機構對其進行會計代理記賬。對代理雙方,簽訂委托合同書,對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會計憑證的傳遞,以及編制和提供財務會計報告等做詳細的規定,界定雙方各自的責任。
2.加強法制建設,嚴格執法。治理會計信息失真的過程也是法制不斷完善的過程。因此,需要我們不斷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大執法力度,充分發揮處罰措施的震懾作用,從法律上對企業經營者和會計人員形成約束。
3.提高會計人員素質。鼓勵會計人員提高他們的業務水平、專業知識水平及計算機水平,提高會計電算化程度,確保會計信息質量。通過多種渠道,運用多種手段推動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特別是加強對會計人員的“誠信”教育,使每個企業會計人員都能擔當起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一體的職責,堅持原則,抵制來自各方面的干預,忠于職守,秉公辦事。
4.運用高科技手段,減少操作實務中的人為失真因素。利用網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對小企業會計業務進行記錄。比如上海市財政局委托軟件開發公司開發了一套為小企業度身定做的財務軟件,這套軟件設置了常用的會計業務分錄,可以強制控制記賬憑證的連續編號,不允許重號、跳號,強制自動完成折舊、福利費等各種費用的列支,把企業隨意調節利潤的空間控制到了最小的范圍。這樣用網絡與計算機技術來控制操作實務中人為失真現象的發生。
5.完善企業外部監督機制。目前對小型私營會計工作最有力的外部監督機構應為會計師事務所。所以,應強化會計師事務所對小型私營企業會計工作的監督意識,加強注冊會計師審計,充分發揮其獨立、客觀、公正的社會監督職能,要對企業年度會計報表實行經常的、獨立的和負經濟責任的外部監督。同時國家財政、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稅務等有關部門要加強對會計師注冊、審計執業情況的監督檢查,嚴格審查控制注冊會計師事務所的成立,定期驗審其資格水平和執業的公正性,加大對其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對各種違反職業道德的行為,必須進行監管查處,使注冊會計師在執業時更加謹慎,形成注冊會計師不敢造假,委托人不敢要求造假的良好執業環境。
現實中的小型企業的問題千差萬別,同一政策在不同行業不同地區也許得到的結果截然不同,因此我們要根據上述幾條原則在實際情況中妥善解決實際工作中的會計問題。
參考文獻:
[1]許建梅:會計信息失真防范措施淺談.財會通訊,2007.5(89-90)
[2]呂鋼:淺議會計信息失真原因及降低失真的方法.理論界,2006.11(230-231)
[3]蔡寶福: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對策.經濟體制改革,2006,5(73-77)
[4]薛惠玲薛冬梅:談會計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對策.中山大學學報論叢, 2006. 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