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結合流程思想和流程再造理論,研究了基于流程的組織設計的方法,提出了基于流程的組織設計所必須考慮的因素,設計了基于流程的組織設計企業組織持續改進的系統結構和螺旋上升的多目標組織設計模式。
[關鍵詞] 流程 職能分工 組織設計 組織設計模式
一、傳統組織設計的問題分析
傳統組織設計理論是在亞當·斯密的“勞動分工理論”基礎之上發展起來的組織設計體系,它強調勞動分工,關注組織專門化程度和部門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在上個世紀這一理論得到廣泛的肯定。但隨著社會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傳統組織設計引發了許多組織問題。比如:因人設崗、部門之間協調困難、組織機構臃腫龐大,以及組織運行效率低下、組織目標與企業戰略規劃脫節等問題。歸納起來,其原因在于以下兩個方面:
其一:傳統組織設計的內容不完整。傳統組織設計的內容主要集中于對企業組織結構的設計。但在實踐過程中,由于沒有將樹立組織目標,建立組織文化等方面納入組織設計的范疇,從而降低了組織設計的可操作性和實施性。
其二:傳統組織設計模式的局限性。傳統組織設計是通過對崗位和職能部門職責的調整來滿足變化的需求。這種調整在客觀上會影響企業流程的流轉方式和運作,因此可能會獲得成功,但卻沒找到隱藏在成功表象下的深層次原因——流程,所以無法獲得持續的成功。
從以上對傳統組織設計中存在的問題的分析,可以看出,要獲得組織設計的成功,必須引入新的組織設計理念和方法。流程思想和流程再造理論正是對應傳統的勞動分工理論而提出的新的思維模式。以此為基礎,本文研究了基于流程的組織設計的方法,包括:如何構建基于流程的組織設計框架結構以及基于流程的組織設計模式。
二、基于流程的組織設計的概念和優點
1.基于流程的組織設計的概念
關于組織設計的問題已經引起了廣泛重視。20世紀70年代后期出現了7-S模式,該模式強調一個組織必須在七個方面(7Ss)達到一致,這七個方面是:戰略、技能(組織的整體技能)、共享的價值觀、組織結構、系統、人員和風格;安達信咨詢公司提出了業務整合模式,主張組織設計應當獨立并綜合地體現戰略、人員、業務流程和技術四個方面;Soumitra dutta和Jean-Francois Manzoni在其著作process re-engineering,organizational change and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中提出組織設計要考慮到文化與人員、過程、結構和系統、技術四個方面的內容。
由此可見,新經濟條件下的組織設計不僅僅是對組織結構的調整,還涉及更多的內容。但是如何將這些組織設計的內容整合在一起,還缺乏一根貫穿始終的線索。“基于流程的組織設計” 可以實現這一目標。
“基于流程的組織設計”以流程為切入點和載體,以實現顧客價值最大化作為企業組織目標,通過流程的優化實現企業內部組織與企業外部環境的相互關聯,從而使企業組織成為一個自適應系統的組織設計方式。
2.基于流程的組織設計的優點
與傳統組織設計相對比,基于流程的組織設計有以下區別,具體內容如下表所示:
通過以上對比,可以總結出基于流程的組織設計具有以下優點:
(1)比傳統組織設計更適合但前的外部環境;
(2)有效地兼顧了顧客價值和企業利益;
(3)在此思路下形成的組織結構,組織層級較少,反應快速;
(4)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與企業組織相關的各個方面。
三、基于流程的組織設計內容框架
在組織設計過程中,首先要構建基于流程的組織設計內容框架。本文的這一框架結構是建立在流程管理的基本原理基礎之上的。如圖1它以流程為切入點,在企業整體發展戰略的指導下,建立能持續改進、適應企業環境變化的組織結構體系,健全有力支撐組織結構運行的管理配套措施如:企業制度、企業文化,同時從信息技術、專業技術等層面確保新型組織的有效運行。
通過“認識流程——建立流程——運作流程——優化流程”,并在此基礎上對組織進行調整,使組織與流程相適應。應該指出的是,基于流程的組織設計是一個持續長期的過程,它強調組織對流程的不斷適應和流程的不斷優化,是一個循環推進的過程。
四、基于流程的組織設計模式
組織設計模式的發展趨勢應該是“外在環境內在化”,將外界環境的變化作為組織變革的動因,轉為從組織內部問題的思考,以內因包容外因,內因作為組織變化的根本依據,外因作為組織變化的條件,從而建立能使組織自我反思、自我提升,循環往復、螺旋上升的組織設計模式。
基于流程的組織設計會隨著企業流程的調整,而進行再設計。在基于流程的組織設計過程中,必然涉及一個循環往復、螺旋上升的過程。
流程作為基于流程的組織設計的切入點與載體,一方面,它是企業經營運作的基礎,流程運行的情況會影響企業的經營狀況,也就是說企業流程是否與企業的外部環境相適應將直接影響企業經營狀況的好壞;同時,流程的目標——為顧客創造價值,確保了流程能及時響應企業外部環境的變化。另一方面,流程作為企業組織設計主要的考慮要素之一,它與組織之間關系密切,對組織設計具有很強的影響力,可以作為組織變革的內因。
在此基礎上,本文認為流程正是企業組織內部可能引發組織變化的根本依據,它在因企業環境發生變化時,也應該發生改變,并促發企業組值得再設計,使企業組織進入一種自我反思、自我提升的自適應循環過程,如圖2所示。
圖中,論文在組織設計過程中,引入了流程優化的過程。這里的組織目標由顧客期望企業提供的服務,同行業經營活動開展的狀況、組織的績效,以及企業自身的遠景規劃所共同形成。由于組織的形式是流程運行的一種表現,是企業流程的結構載體,同時流程能及時響應企業外部環境的變化,因此診斷偏差的實質是看企業的流程運行狀況即流程績效是否與組織目標相一致,如果出現偏差,就必須對流程進行優化,然后在流程優化的基礎上進行組織設計,并考查組織設計的方案是否能糾正偏差,如果不能還需要進一步的優化設計。當組織設計方案確定后實施運行,并評價運行效果,根據效果,參考前面提到的組織目標影響,修正組織目標。
在此基礎上,聯系組織設計的諸多變量,本文提出基于流程的企業組織設計整體模型——螺旋上升的多目標組織設計模式,如圖3所示。
其中,n維目標空間是企業組織經營活動中的n個具體目標所構成的目標空間即研究的對象空間。而曲線上的圓形環1,2,3,…,m表示每次基于流程的組織設計工作循環,它是圍繞著不同局部目標構成。其中,每個組織設計工作循環代表一次基于流程的組織設計過程。其中也存在內部循環的思想和方法,例如流程本身也處于一個不斷優化的過程中,工作團隊也需要在工作推進中按需要調整充實、追加授權或增添專業工作人員等,根據市場的焦點建立的目標也是在工作中不斷修正,有時會發現目標脫離企業的資源條件、不完全針對用戶的需要等。
五、結論
傳統的組織設計僅僅局限于組織結構的設計,在新經濟環境下,引發很多不可調和的矛盾。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流程的組織設計。在設計內容上,基于流程的組織設計將根據企業戰略樹立組織目標,建立新的組織文化以及組織績效的考評指標和制度等方面的問題也納入組織設計的范疇,從而增強了組織設計的可操作性和實施性。在設計模式中,基于流程的組織設計關注組織中流程的運作,以流程為眾多組織設計內容的切入點,并隨著企業流程的調整,而對企業組織進行再設計。
參考文獻:
[1]王玉榮:流程管理,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
[2]Michael Hammer, Steven A. Stantor, ”the Reengineering Revolution—A Handbook”, Harper Business Publishing,1995
[3]Michael Hammer, James Champy, “Re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A Manifesto for Business Revolution”, Nicholas Brealey Publishing, 1993
[4]Michael Hammer, Re-engineering work: Don’t automate-obliterat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uly-August 1990:104~112
[5]鄒雅麗凌鴻胥正川:供應鏈跨組織流程重組協調的激勵機制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6(9)176~178
[6]沈桂平:戰略思維形成的組織學習機制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7(2)179~180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