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過對我國企業應用ERP系統的效果進行分析,發現由于評價ERP系統應用效果的方法的落后,使得我國企業在實施ERP系統時處于困窘的境地。本文在平衡記分卡理論的基礎上,結合模糊分析法,對企業取得長期績效的驅動因素進行研究和設計評價方法,通過實證研究得出:我國企業在實施ERP系統后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在客戶和內部流程兩個層面需要加強,對企業學習與成長層面應更重視。
[關鍵詞] 平衡記分卡 ERP系統 模糊評價 實證分析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業資源計劃),是在MRP-Ⅱ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由上世紀90年代初美國著名的Gartner集團公司提出。同西方發達國家相比,當前我國的ERP應用常常出現“南橘北枳”的情況,西方企業是通過ERP來固化企業內已形成的先進有效的生產管理流程,而中國企業這個過程卻正好相反:它們更多地是希望通過ERP在短時間內提升經營管理水準,迅速改變管理和業務流程上的落后。我國ERP系統的實施常常陷于困境,據稱我國已實施的ERP“三分之一能用、三分之一修改后能用、三分之一失敗”。究原因主要是ERP系統應用績效評價落后。由于ERP系統是個大型的IT信息系統,對企業的影響是全方位的、多方面的,有的企業還分步實施,因而對其的效益評價很復雜,現在除了傳統的財務評價方法外,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評價ERP系統的適當的方法,所以我國企業對實施ERP系統的前途充滿了迷茫。
一、平衡記分卡理論的提出
平衡記分卡理論是哈佛商學院的教授Robert S. Kaplan 和復興方案公司總裁David P. Norton 于1992年共同創立,它是一個整合的源于戰略指標的新框架,在保留財務指標的同時,引進了未來財務業績的驅動因素,這些因素包括客戶、內部業務流程、學習與成長等層面,如下圖。它們以明確和嚴謹的手法解釋戰略組織,而形成特定的目標和指標。
二、基于平衡記分卡原理的研究方法設計
1.研究樣本、指標的選取
(1)本文選取樣本公司選擇的原則為多個行業、大型企業、含有多種經濟成分、數據易獲得和驗證、可比性,力求全面反映我國各企業實施EPR前后的經營績效對比。
(2)建立ERP系統的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
2.模糊綜合評價
(1)確定企業ERP績效評語集。對企業實施ERP系統的績效通常評定為若干個等級,由此確定一個多級評語集,假設建立四級評語集V={V1(效果很明顯),V2(效果較好),V3(效果一般),V4(效果差)}。
(2)確定評價矩陣。通過對企業實施ERP過程中的數據進行收集與處理,可確定出隸屬于企業ERP實施績效評語集V中每個指標的隸屬度,也可由專家根據掌握的情況和積累的經驗來確定適當的隸屬度,對每個因素進行單因素評價可得到模糊評價矩陣Ri
,k表示評語集的級數,rimj表示Uim屬于第j
個評語Vj的隸屬度。
(3)確定各個子因素的權重。用層次分析法(AHP)和德爾菲法(Delphi)構造比較判斷權重矩陣A(各因素集和基本因素的權重分布),即A=(a1,a2,…,an),∑ai=1 (i=1,2,…,n),Ai=(ai1,ai2,…,aim),∑Wij=1 (j=1,2,…,m)。
(4)做模糊綜合評價。對Ui進行綜合評價,則可得到Bi=Ai· Ri=(bi1,bi2,…,b、),“·”采用M(·,+)算子,求得B(總體評價矩陣)。最后得到綜合評判集Z=A·B。
三、實證及評價
實證列示岳陽石油分公司的模糊綜合評價,其它公司只給出最后結果性的圖表和數據,通過建立ERP系統的評語集,確定ERP系統的單因素模糊評價矩陣,用AHP法確定評價因素的權重集。在確定各個評價指標的隸屬度時,筆者通過公司財務報表,調查問卷,相關人員訪談及專家意見綜合處理而來。
1.做模糊綜合評價
“· ”采用M(·,+)乘加算子進行如下模糊綜合評判:
B1=A1·R1=(0.78,0,0.06,0.16),B2=A2·R2=(0.48,0.27, 0.18,0.07)
B3=A3·R3=(0.30,0.22,0.30,0.18),B4=A4·R4=(0.22,0.24, 0.42,0.12)
得ERP系統總體評判矩陣:
于是得到總體評判矩陣Z=A·B=(0.45, 0.20, 0.23, 0.12)。
它表明岳陽石油分公司實施ERP系統后,取得明顯的效果占45%,效果較好的占20%,效果一般的占23%,效果差的過程占12%。按最大隸屬原則,實施ERP系統后效果屬于V1,應該是取得了明顯的效果。用加權平均法得Z值為:分,雖然取得了V1的效果,但分數值并不高,在V1中處于較低的分數段。經分析知:V2和V3所占的比值較大,用加權平均值法分析知B1=81.3,B2=78.3,B3=71.1,B4=70.5,可見該公司在B3和B4兩個一級指標還沒有取得理想效果,該公司在內部流程和學習和成長兩個層面上還有很大的可改善的余地。
2.對所有公司的模糊綜合評價做描述性統計分析和評價
我們從上面表2、表3中可以看出,如果按最大隸屬原則對實施ERP的各個公司進行模糊綜合評判,各個公司幾乎都取得了V1即明顯的效果。如果按加權平均法進行各公司的模糊綜合評判,取得V1級別的公司占總數的三分之一;取得V2的占總數的二分之一;取得V3的占總數的六分之一。可見,各個公司相對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這說明從平衡記分卡法的視角來看,ERP系統在我國的實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因為取得V2評價的公司占了總數的一半,但質量不是很高。我們用加權平均法對實施ERP系統的公司的財務、客戶、內部業務流程和學習與成長四個一級指標的模糊評判可以發現:
財務:V1占55%,V2占39%,V3占6%;
客戶:V1占33%,V2占50%,V3占17%;
內部業務流程:V1占39%,V2占50%,V3占11%;
學習與成長:V1占39%,V2占39%;V3占22%。
實施ERP系統的公司在財務層面取得的效果最好,V1加V2占了總數的94%,這與公司在經營上傳統地重視財務方面的管理,認為好的財務數據代表了公司業績等原因有關。其次是客戶和內部業務流程方面,其V1加V2占總數的83%,但V2占了總數得50%,這與現企業開始重視營銷和加強企業內部管理有關,也與企業推行ERP系統的目的有關,但是總體質量不高,企業在這方面還有待加強。學習與成長層面,筆者認為主要原因是我國的人力資源觀念和管理落后,對無形資產和智力資產計量評價落后造成的。各個公司對學習與成長重視不夠,認為是員工個人的事,公司不想在這方面花錢,而喜歡用魯迅的“拿來主義”,招人過來就要能用,進行培訓教育有限。
參考文獻:
[1]Lauren Gibbons Paul.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The Ripple Effect[J]. ManagingAutomation,2006,(6)
[2]陳啟申:關于ERP實施評價的標準[J].電子商務世界,2003 ,(6):36
[3]祁國寧(德)J.蕭塔納顧新建等:圖解產品數據管理 [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
[4]郭宏湘鄧敏: ERP績效指標體系的建立及模糊評價[J]. 工業工程,2003,(5):31
[5]朱訓生:工程管理的模糊分析[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4,(10):86-87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