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連鎖這個名詞對于今天的老百姓已不新鮮,藥店是連鎖的,超市是連鎖的,商場是連鎖的,餐飲是連鎖的等等。現在不管是國內國外,還是某些地區連鎖企業都已經此起彼伏,然而,隨之發展,連鎖企業中所出現的問題也是顯而易見。因此,本文就主要論述了連鎖企業正在快速發展的事實,但也反映了發展中所存在的一些不可避免的問題,就此提出一些針對性的解決辦法和個人想法。
[關鍵詞] 連鎖超市 發展 問題 對策
一、引言
20世紀90年代以后,超市作為一種新的商品零售模式在我國快速發展,并且日臻完善,已經越來越深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超市經營的食品和日用品已成為現代城市居民消費的主要來源。在許多商業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大型連鎖超市已占據了零售市場的主導地位。如名列世界500強榜首的沃爾瑪,已經擁有了4000多家分店,2002年的銷售額達到2400億美元。英國排列前4位的大型超市幾乎占了英國食品銷售額的83%。我國連鎖超市發展起步較晚,又加上種種客觀原因,目前無法和世界上幾大“零售巨鱷”相抗衡。下面就來分析一下啟東連鎖超市中存在的一些發展問題,提出筆者個人的看法。
二、啟東連鎖超市的發展問題
中國在2001年底加入WTO以后,有些地區零售業的危機感不但沒有加強,反而隨著外資零售業的進入越來越淡忘。比如說啟東,啟東的零售業就像一輛高速公路上毛病百出的老爺車,難以和其他較發達地區的零售業相抗衡。綜合分析啟東連鎖超市目前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啟東超市自身發展約束
受計劃經濟條件下傳統商業分地域經營的影響,啟東的連鎖超市基本上都是規模小,品種少,效益差的小舢板,沒能發揮出連鎖超市規模化效益的優勢。因此,啟東的連鎖超市還要進一步做大做強。
2.連鎖超市的管理水平遠遠低于發達國家先進水平
隨著國家科技、經濟的迅速發展,連鎖超市業中出現了許多新事物和新理論,這其中最為突出的有:物流管理體系日趨成熟,與現代信息技術的緊密結合極大地推動了零售業的發展;供應鏈管理中的新思維大大增強了鏈條系統中各個環節的協同性等等。而啟東許多連鎖超市無視于這些新事物的發展,仍然采用傳統的舊模式來管理企業,管理水平遠遠低于世界先進水平。這些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營銷觀念落后
雖然啟東的零售業多年來一直高喊“為人民服務”,后來又轉變為“顧客是上帝”,但真正貫徹此種觀念的又有幾家?企業考慮問題的出發點還是本企業的效益,而且大多僅僅是眼前的效益,因此就出現了許多令人費解的矛盾:明明說“為人民服務”,貨架上卻擺著假冒偽劣產品;明明說“顧客是上帝”,卻屢屢發生侵犯顧客權益的事情。一次啟東某超市開業不久抓住了一名小偷,竟然在超市門口張貼通報,將小偷的姓名、籍貫等等公布于眾,并言之鑿鑿地說“本超市有先進的監控系統,請勿偷竊,如果抓住,嚴肅處理……”。且不說此種行為早已侵犯了人身權利,單是將每個顧客懷疑為“賊”的這種不信任,早已將他們的“上帝”拒之于千里之外。所以,要想使我們的連鎖超市業迎頭趕上世界水平,樹立科學的營銷觀念首當其沖。
(2)供應鏈管理存在致命危險
供應鏈管理是指在滿足服務水平需要的同時,為了使系統成本最小而采用的把供應商、制造商、零售商、客戶有效地結合成一體來生產商品,并把正確數量的商品在正確時間運送到正確地點的一套方法。在供應鏈管理上,中外連鎖企業有著許多相反的做法。但啟東絕大多數連鎖超市與供應商之間是一種“競爭關系”,為了使自己能夠有更大一點的利潤空間,連鎖超市往往極力壓低商品的進價,同時向供應商收取高額的產品進場費、續簽合同費、條碼費、貨架費、節日贊助費等,甚至惡意拖欠供應商的貨款,致使供應商怨聲載道,以至于聯手斷掉超市的供貨,迫使其破產。因此,啟東連鎖超市的供應鏈管理,隱藏著致命危險。
(3)物流管理水平不高
連鎖超市要想健康發展,就一定離不開先進的物流管理,而啟東連鎖超市總體上連鎖水平偏低,物流發展速度緩慢,導致了物流成本太高,商品物流成本占銷售額的比例在百分之十幾甚至更高,補貨時間往往需要一星期(這一點在蘇通大橋通車后將得到有效的改善)。
(4)市場定位不明確
市場營銷中特別強調市場的定位。如果一家企業的市場定位錯了,哪怕其他的方面做的再好,恐怕也是“南轅北轍”。但啟東的連鎖超市大多不重視市場定位,因此,企業和企業之間除了規模上的差異比較明顯以外,店面的表現都大同小異,讓人無法感受出市場定位有何不同,消費者在購物時隨意選擇一家超市就可以了,導致企業品牌忠誠者越來越少。
(5)對店面出租柜臺的管理不到位
店面柜臺究竟是自營好還是出租好,一直是啟東零售業爭論的一個熱點話題,我們暫且不討論哪種方式更好,但不可否認的是啟東很多連鎖超市有大量的柜臺出租給客戶經營,甚至有的企業將店鋪全部出租,自己成了名副其實的房東。消費者之所以信賴、選擇商場而不去農貿市場購物,正是基于對商場統一管理的認可。
三.目前啟東連鎖超市的發展途徑
1.樹立正確的營銷觀念,將消費者利益作為一切經營活動的出發點和立足點
要想真正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根本上要想方設法留住消費者的心,這是因為企業的一切經營活動最后都要經過消費者的認可并“掏錢兌現”。要尊重消費者合法的權益,要考慮消費者的長遠利益。要把商店品牌放到比商品品牌更重要的位置上,以商店品牌帶動商品銷售,使超市逐步由制造商的銷售部轉變為消費者的集中采購部。
2.發展自有品牌
自有品牌是指由批發商或零售商設計、擁有的品牌。由于自有品牌往往能夠給零售商帶來更大的利潤,所以世界知名零售企業大都重視自有品牌的開發和利用。自有品牌銷售額占超市營業額的比重在美國為40%,英國為36%,法國為24%,并且這一比重仍在上漲。由此可見:發展自主品牌能夠給連鎖超市開辟一片新天地。但企業在開發自有品牌時,一是要注意自有品牌要體現出“物有所值”甚至是“物超所值”,否則不但不會吸引消費者的購買,反而給企業帶來負面影響。二是要注意自有品牌并不同于商店品牌,那種將商店品牌直接拿來作為自有品牌的做法會大大增加企業的風險。
3.加強供應鏈的建立和管理
供應鏈之于連鎖超市,就如同是一座大廈的鋼筋骨架,大廈蓋的越高,這個骨架就要越堅固,否則必將倒塌。現代企業的競爭,已經從過去單純的企業和企業之間的競爭,逐漸轉變為供應鏈和供應鏈之間的競爭。連鎖超市應當充分利用和最終消費者最接近,聯系最密切的有利條件,鞏固、發展與制造商、批發商的共生關系,最終達到共贏的目的。不過,現代供應鏈的建立和管理對于大多數連鎖超市而言是比較陌生的,需要從軟、硬件方面加強投資,引進供應鏈管理人才,采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如電子數據交換系統 (EDI)、共享數據庫技術、電子支付系統、條碼與電子掃描系統等等。
4.強化物流管理,推進JIT存貨管理
JIT指的是JUST IN TIME,中文譯為“即時生產”,是由日本豐田公司在20世紀50年代創立的一種低庫存的生產方式,提倡一種“零存貨”的理想理論,是對原有經濟定貨量模型的一次否定,是存貨管理史上的一次大的突破。雖然JIT在啟東連鎖企業的推行中遭到了種種質疑,但在減少企業存貨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方面,其成效還是明顯的。這一點世紀聯華和時代做得最好,因此,對于那些規模大、效益好的連鎖超市企業,可以嘗試建立JIT存貨管理模型,進一步推動物流的發展。
5.科學的思維,先進的方式加強企業的管理
充分吸收、借鑒國外企業的發展經驗,結合啟東的實際情況,加強企業的管理。恰當的為本企業定位,規模大、效益好的企業發展城市市場,規模小一些的企業可以采取集中性營銷策略,在某一領域提高市場占有率,或者走小城鎮之路,占領廣大的農村市場。發展企業文化,充分利用中國的傳統節日(如春節、中秋節等)和“洋節”(如圣誕節、情人節、母親節、父親節等),爭取每一天都有新的祝福送給消費者,讓消費者在購物的同時感受到溫馨和浪漫。
6.加強政府的宏觀調控
加強政府的宏觀調控不是指政府更多地參與企業的管理,而是指為企業的發展創造更好的宏觀環境,發揮政府職能。主要有:(1)建立行業準入制度,適當控制零售企業的數量,避免造成“僧多粥少”、過分競爭的局面。(2)建立行業的自律規則,促使企業提高管理水平,杜絕假冒偽劣產品的銷售。(3)消除地方保護主義,創造孕育大型連鎖超市的外部環境,鼓勵企業走規模化道路,沃爾瑪的入駐將是很好的例子。
21世紀是中國的世紀,21世紀也將是中國連鎖超市由成長走向成熟的世紀。只要我們能夠抓住機遇,銳意進取,啟東的連鎖超市乃至中國的連鎖超市業一定會蓬勃發展,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
參考文獻:
[1]司徒金:管理一定有竅門.中國宇航出版社
[2]安維孫健升:現代企業管理.中國金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