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2月美國次級按揭問題首度浮出水面,按揭房地產市場的壞消息接踵而至,投資者愈發警惕問題的嚴重性以及其對美國及全球經濟形勢、市場狀況的影響,
最近一段時間,全球金融市場起伏跌宕,動靜不小,但絕非空前。很多媒體做出末日天啟錄般聳人聽聞的預言,但市場真相如何,我們需要冷靜客觀地予以看待,說實話,考慮到金融市場瞬息萬變的天性,給出結論為時尚早,但也沒有理由恐慌,情況未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相當一段時間以來,全球市場流動性充裕,投資者對風險的偏好增強。當前,盡管流動性和風險偏好雙雙回落,但從許多實例可以看出,回落幅度大致相當于幾周或幾個月前:美國股市仍立于年初水平之上;法蘭克福DAX指數上漲10%:中國滬深股指大漲80%,今年以來,亞洲區內只有東京股市尚未恢復失地。最近信貸市場的大幅萎縮令人矚目,也屬于波動最大者,但給予高信用級企業的信貸息差仍然較低。
次級按揭的黑洞有多大?可能性成怎樣的損害?估計次級按揭貸款所造成的損失在1000億美元至2500億美元之間,而全球對沖基金資產總額為2萬億美元,現金資產則超過了50萬億美元。在規模數以萬億計的美國按揭市場中,次級按揭業務所占比重相對較小(按美聯儲數據約為7%)。一些發行人、投資者和中介機構在此次危機中現出了裸泳者原形,但沒有任何機構連鎖坍塌的跡黎。事實上,大銀行和企業普遍獲得大量注資,現金流充裕。避險傾向上升增加了市場的波動性,但全球金融體系的整體流動性仍然充裕,
企業普遍基金充裕,因此不會有大麻煩。過度依賴場外交易的金融機構已經受到影響,受到拖累的還有涉入次級按揭市場過多的對沖基金。將會有更多機構陷入困境,但目前看沒有系統性問題的跡象、
第一時間對風險加以關注與解決最為明智,任其蔓延通常會造成很大混亂。目前看來,市場應對良好,各央行正朝著正確的方向努力。但是仍然任重而道遠,不確定性、特別是信貸方面的不確定性可能會存續一段時間,市場波動看來將在一段時間以后恢復“正常”狀態。
到目前為止,金融市場的動蕩并且對全球經濟產生影響。大多數經濟體增長強勁,通脹水平處于可控范圍內,就業形勢樂觀。當前,我們沒有看出這些狀況發生任何變化。中國和歐洲市場將繼續強勁增長態勢,而美國經濟的增長趨勢將放緩。盡管貨幣政策修補在即,但不會有人期望招致條件反射式的劇烈反應。美聯儲、歐洲央行和英國央行都已釋放出積極信號,保證市場的有序運轉。當然,如果市場動蕩升級,投資避險傾向蔓延,消費意愿萎靡,我們將不得不重估市場形勢,但目前這樣的跡象尚未出現。
我們認為當前市場對聯儲政策的預期有些過火,我們仍然認為,聯儲不太可能很快采取減息舉措,下一次減息應該在12月11日公開市場委員會開會討論之后,實體經濟方面,近期經濟數據表明,全球經濟增長動力仍然穩固,即便不是強勁的話。二季度美國GDP同比增長3.4%,好于預期。最近的美國經濟數據表明,6月貿易赤竽低于預期,存貸數據也有利。因此,估計二季度GDP還會上調至4.0%。
顯而易見,聯儲已準備好在必要、適當的時機為市場補充流動性。剛剛贏得了通脹戰役聲譽的美聯儲主席貝南克不太可能過早降息,使來之不易的勝利付諸東流,
8月13日美聯儲公布的數據顯示,按揭市場出現的問題并未造成非按揭消費者貸款和商業信貸實質性收緊,但此方面動向值得密切關注,因為任何大范圍信貸困境,的出現將對美國經濟前景產生威脅,并迫使聯儲早于我們的預期動手。
(作者為渣打銀行駐上海的資深經濟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