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在鍵盤上手指舞動時,你看見光標在屏幕上閃爍,提醒你它跟隨你的思路走到了哪里。你可以把這句話用Email發送給朋友或貼到我的博客上,也可以編輯成手機短信,或發到時髦的Twitter上。
這樣的事情時刻都在發生,人們已經非常習慣用電腦和網絡來記錄生活、想法,與朋友進行溝通。你會不止一次聽見人們在需要用筆填寫文件或撰寫報告時抱怨說:“我都知道怎么寫字了。”
或許,我們正在經歷一次可怕的變革。無論被握在手里的是原始人用的石塊還是現代人用的鋼筆,人類自誕生之日起便以書寫方式記錄歷史與自我表達。現在,這一延續了數千年的習慣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在似乎無限開放的數字世界里,紙與筆的物理局限性顯得相當刺眼。紙張上的靜態文字不易分享,缺少像圖像、聲音這樣多元化的交互媒介。
然而,這并不意味著人們應該放棄紙筆,徹底投入到電腦的懷抱。事實上,人們缺少的只是將紙、筆與自由溝通、豐富表達及多元化應用相聯系的渠道,如果能夠把傳統書寫方式與數字時代之間的隔閡打通,事情也許會發生戲劇性的逆轉——一種名為Livescribe的智能筆正試圖扮演這個變革者的角色。
完美筆記
Livescribe是個合格的課堂小幫手。當你在特制筆記本上寫字時,它具有的“紙張重放”(Paper Replay)功能可以記錄下你聽到的內容。不過真正厲害的是,當你用筆尖雙擊筆記本上某個詞的時候,Livescribe能從那個詞開始播放內容,甚至,你可以通過點擊印在筆記本上的按鈕來調節播放速度。
想和同學分享你的筆記嗎?Livescribe記下的筆記與錄音可被上傳到電腦上發送給他們,更酷的是,人們收到的是你的筆記“原稿”,而不是呆板的標準字體。當然,如果你愿意,完全可以把“手稿”轉化成電子文檔。
完美筆記只是Livescribe的諸多功能之一,它還能充當計算器、字典,而且,Livescribe與時俱進,第一代還需要通過USB接口,第二代產品就會具有WiN,屆時,發送或上傳“手稿”內容輕而易舉。
總之,Livescribe能幫助我們抓住那些易被忽略或遺忘的信息,在處理日常工作時也大有作為。Livescribe的發明者吉姆·麥格拉菲(Jim Marggraff)堅信這支筆能帶來“無以倫比的體驗”。“能通過便攜的低成本工具提高閱讀、寫作、交談與傾聽這些人類交流的基本模式,它昭示了移動電腦的新時代。”麥格拉菲對《環球企業家》說,“我想我們已經進入了紙計算時代。”
一套標準的Livescribe平臺包括智能筆、特殊紙張、應用軟件和開發工具。智能筆比萬寶龍鋼筆大一點,備有可充電電池、微型錄音器與揚聲器、微處理器和存儲筆跡、聲音與軟件。筆尖上方有一個內置的攝像頭,能以每秒75幀的速度將筆畫進行數字化記錄。點定位系統(DotPositioningSystem,lIPS)通過特殊紙張上肉眼無法辨識的獨特小點來精確定位智能筆在紙上的運動,同時,相應的軟件就能識別并記錄書寫內容。此外,開發工具能讓給用戶自己創建、發表、分享或者銷售新的Livescribe應用軟件。
這套設備將在今年4季度以不到200美元的價格上市,目標客戶是大學生、記者、醫生和律師等需要記錄信息和保持交流的人們,同時開放自己的程序,允許第三方為其編寫各種應用程序。
今年6月9日,Livescribe與微軟咖啡桌似的觸控屏幕電腦Surface同時在D5上發布。的確,有很多人將它們相提并論,認為二者都是對以鍵盤、鼠標為代表的傳統電腦形式及人機交互方式的改進。Surface選擇了與iPhone一樣的觸摸屏技術,Livescribe則把紙張作為處理任務的基礎。
其實,早在20多年前,人們就開始夢想將筆與電腦聯系在一起,比爾·蓋茨和史蒂夫·喬布斯也曾深受誘惑,并由此留下硅谷最為經典而華麗的敗筆。比如蘋果(Apple)公司售價高昂的“牛頓”(Newton)PDA和投資7500萬美元開發手寫操作系統卻一無所得的Go公司;Palto在掌上電腦取得了一定成功,卻始終無法走向普羅大眾。比爾·蓋茨在5年前預言道2007年平板電腦(Table PC)將成為美國最流行的電腦,但現在,其市場份額還不到1%。
慘痛的現實使一些人并不看好Livescribe,麥格拉菲對此并不以為然,他認為把Livescribe稱為“筆形電腦”(pen computing)是錯誤的。“智能筆的模式與以前基于筆的電腦平臺完全不同。它很易于使用,是圍繞著紙筆處理的預期來設計的,并不等同于手寫筆在乎板電腦上的處理任務”。麥格拉菲如此解釋。
系出“名門”
最令人好奇之處在于,這個改變書寫傳統的想法最初源于何處?為此,我要問一下作為Livescribe的創始人兼公司CEO的吉姆·麥格拉菲。
按照麥格拉菲的建議,答案要從他的成長經歷說起。
吉姆·麥格拉菲有著“硅谷小子”般的典型經歷,在麻省理工拿到電機工程的學土學位和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后,他在Packet Technologies與互聯網的建設者之一鮑勃·巴蘭/PaulBaran/共事。1986年離開后,麥格拉菲幫別人創辦了Stratacom,這家公司在1996年被思科以40億美元收購。
充滿熱情的麥格拉菲不太安份守己。當Stratacom的同事繼續從事互聯網技術研究的時候,他再次選擇了離開。麥格拉菲想做些對人們生活有更直接影響的事,確切說,他被以下這個問題迷住了:美國七分之一的成年人在世界地圖上找不到美國。
是的,應該發明一個被點到某個國家時能自動報出其首都的地球儀。麥格拉菲和大學室友一起創辦了Explore Technology,生產了一種名叫Odyssey Atlasphere的產品。這個聰明的地球儀定價399美元,且只在特定零售店出售。不過,由于銷路好得出人意料,Odyssey Atlasphere最終引起當時著名的垃圾債券大王邁克·米爾肯(Michael Milken)的注意,他通過自己擁有大多數股權的LeapFrog收購了Exnlore Technology,麥格拉菲遂被任命為LeapFrog的執行副總裁。
和大多數硅谷小子相比,麥格拉菲相當幸運,他通過一個發明獲得了更為廣闊的職業前景。在LeapFrog,麥格拉菲踏上了自己的創新之旅。
1996年某天凌晨4點,經常給四歲兒子進行親子朗讀的父親麥格拉菲從床上跳起來,想到一個偉大的點子:讓孩子控制能發聲的書本進行閱讀的跳跳蛙E書包。
三年后,這個以麥格拉菲的聲音為標準發音的跳跳蛙正書包開始量產,每臺售價50美元。LeapFrog很快以此占據了75%以上的電子學習產品市場,成為2000年與2001年美國銷量最好的玩具。
盡管這個創意產品將LeapFrog帶入了最美好的時光(銷售額從2000年的1.6億美元迅速竄升到2003年的6.8億美元),但麥格拉菲深知單一產品不足以保證長久成功。于是,第二個王牌產品FlyPentop誕生,而后者正是Livescribe的前身。
2001年,善于從日常生活中尋找靈感的麥格拉菲讀到Wired雜志上一篇介紹新型紙筆計算處理系統的文章,他眼前一亮,直覺認為該技術與跳跳蛙E書包的聲音結合起來就能產生新的交互方式:“我意識到我們能把紙作為媒介,我們再也不需要跳跳蛙E書包了。”
兩個方面,專為8到14歲兒童學習和游戲設計的FlyPentop為日后的Livescribe奠定了雛形:首先,一種名為Gamepad的紙代表了智能紙的方向,在每張游戲紙的頂端有一些稱為Fly Strip的線條,當Fly Pentop點擊這些線條時就激活了相應的游戲。所以這些線條本質上就是一種紙質的只讀存儲器;而在互動性上,Fly Pentop不僅能講笑話,甚至能在孩子用它寫下臟話時說“你不能這么說”。
管Fly Pentop有很多神奇之處,但在當時,麥格拉菲并非唯一注意到這項新技術的人。諾基亞與索尼愛立信也開發出能讓用戶直接將手寫內容輸入電腦的筆。但它們的產品笨重、昂貴,而且需要與其他設備一起使用。麥格拉菲的野心顯然更大,他夢想中的產品不需要主機,能獨立處理任務。
花了3年時間,麥格拉菲才得到Anoto技術的獨家使用權,還打敗了KPCB的約翰·杜爾(JohnDoerrl所領導的一家希望將此技術用于開發PDA的集團。不過,Fly Pentop的開發對麥格拉菲和LeapFrog都是一場艱苦卓絕的考驗:4年的研發花費5600萬美元,召集了300多名工程師、設計師和顧問;惠普、迪斯尼、時代華納和通用電氣旗下的NBC新聞等各種公司都貢獻了力量。
就在Fly Pentop即將為LeapFrog續寫傳奇之際,麥格拉菲再度選擇了離開。顯然,他感受到了Fly Pentop的誘惑:以紙張為基礎的輸入、處理技術理應有著寬廣的商業前景。在Anoto“進修”了一年半后,麥格拉菲于2007年1月創辦了自己的公司Livescribe。
前,這家只有45個人的創業公司得到了VantaqePointVenturePartner領導的風險投資者2200萬美元的資金,它的團隊成員多出身于LeapFrog、Palm、蘋果與IBM等業內“名門”。
管短期內,中國消費者不會馬上與Livescribe碰面,但善于從—個發明引發另一個創意、且勇于開拓的麥格拉菲認為這項技術在全世界都是適用的:“我們對把它引入中國充滿渴望。”
好了,或許我們應該現在就拿起筆,開始重溫童年時候的習字歲月,在不久的將來,朋友們收到的可能就是你的“手稿”短信或郵件了。在這個充滿標準化味道的數字時代,你得承認,麥格拉菲的創意令人期待。(本刊記者周惟菁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