崗位要求變化帶來的人才短缺
中國經濟在由勞動密集型產業向技術密集型、資本密集型產業方向轉變的同時,也在重新塑造著適合其發展的中國人才市場,相應對崗位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銀行業和汽車行業。
外資銀行在華的發展塑造了新的崗位需求,使一些崗位的任職資質發生了很明顯的改變。如隨著銀行信貸風險管理體系的建立,對現有信貸人員提出了更大的挑戰。一個合格的信貸人員,不僅要具有扎實的銀行業務知識和專業知識,還要熟悉信貸政策和有關的法律規定,對貸款項目的風險性有很強的邏輯分析能力和判斷能力。
同樣,在人們關注度比較高的汽車行業,為了打造在該領域的創新優勢,研發的創新思維成為企業追逐的一個重要目標。每個企業都渴望創新,靠機智敏捷、富有創新思維的研友人才來獲取競爭力。汽車研發崗位任職資質也不再僅注重于專業知識的要求、而是更側重于對工作中會導致杰出績效表現的創新能力、自我提升能力等軟性任職特質的要求。
然而,當下的中國人才市場是供給與需求嚴重脫節,現有的人才并不能滿足市場對新技能和新技術資質的要求,市場呈現出普通人才過剩、高端人才緊缺的現象。一方面是不計其數的求職者難以找到滿意的工作,另一方面是企業高薪聘請卻招不到合適的人才。
調查并重新設計工作崗位
由于人才需求與供給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具備新技能和新技能資質的人才少之更少,甚至有些領域還處于真空地帶,需要引進外籍的專業人才才能填補空缺。為了獲取與業務發展需求相匹配的人才,導致了企業間越演越烈的“人才爭奪”。
面對崗位要求的轉變,企業或組織簡單地以更高的薪資、更高的職位去吸引人才,顯然不是明智之舉。據萬寶盛華2007年人才短缺調查顯示,從中高級管理人才到技術人員各個層次都存在著人才短缺現象。若企業以更高的薪資來吸引不同層次的運作人員,顯然需要投入比以前高出很多的商業成本。
“良將用兵若良醫用藥,病萬變,藥亦萬變。”一邊是企業發展對崗位需求的“變”,一邊是難以在短期內發生改變的人才供給狀況。脫節的需求與供給,需要企業和組織站在人力資源戰略發展的高度,調查并重新設計工作崗位,整合現有的資源優勢,減緩市場人才短缺對企業經營發展帶來的沖擊。
中國古代田忌賽馬的故節,其實是一個整合現有資源進行競技而獲勝的故事。時下,為了解決人才短缺的問題,企業需要從整個人才群體的供給狀況出發,分析總體人才需要,找到一種正確的人才組合去完成企業的經營使命
在這一管理活動中,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層可以根據執行工作所需的資質、技能、能力和經驗及對公司業務的戰略價值,細分各崗位角色。如銀行信貸人員,企業可以根據其在企業業務運行的重要性,按職能細分為個人抵押業務高級信貸分析師、信貸審查、風險控制等銀行領域專業技術類職位,共同完成企業信貸領域的經營使命。
針對高需求崗位,人力資源部門可以根據市場人才結構狀況和企業發展需求,減少高需求崗位的非必要性工作量,強化其在核心職能的時間投入成本,從而提高組織的運作效率,進而達到只需要雇傭兩個員工就能完成原來三個員工完成的工作任務,降低高需求崗位的人才需求忌量,緩解人才短缺給企業運作帶來的壓力。
例如,在美國,注冊護士(RN)非常緊缺,美國衛生保健機構確認了注冊護士工作中不需要護士技能元素的那部分,并把這些技能元素交由能夠勝任護士技能的人員代勞,同時注冊護士們可以將更多時間花在僅需她們技能的工作上,大大地提高了整個組織的運作效率,減少了市場對注冊護士的大量需求。
通過分析高需求的崗位以及確定這些崗位中哪些方面可以重新設計,把高需求的崗位人才從繁雜的工作程序中解脫出來,使他們接受更大的挑戰,優化企業的資源組合,企業的運作效率也全得到顯著提高,同時也會幫助企業更好地完成經營使命。
(作者為萬寶盛華(中國)董事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