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中國草根企業,經過不懈努力,最終將北京奧運會主會場鳥巢擴聲系統專用指定音響品牌的殊榮攬入懷中。LAX驕傲地告訴世界:現在和將來,這里永遠是中國人、中國品牌的主場!
由于家境貧苦,王銳祥高中未畢業就輟學走向社會,他當過三輪車夫、水果攤小販、印刷工,也做過卡拉OK廳兼職DJ。從1993年到1995年,王銳祥在廣州番禺易發商場開了一家小餐館,在這個當時赫赫有名的全國進口家電和專業燈光、音響集散地,他每天都要從凌晨4點鐘工作到晚上10點,勉強度日。
在這個簡陋的小餐館里,王銳祥目睹了商販們帶著裝有上百萬元現金的編織袋前來購買音像舞臺設備,在車水馬龍的番禹,這是一件危險的事情。憨厚老實甚至有些木納的他幫助揮金如土的暴發戶們看管現金,并幫助他們把貨物裝到卡車上發往全國各地。一些商販向王銳祥抱怨廠家的產品質量和服務都不好,他們經常上當受騙。他們鼓動王銳祥關掉餐館,加入到他們的行列中。于是,王銳祥在沖動之下在商場最不起眼的一個角落里開了一家電器店,做起了專業燈光、音響生意。不久之后,那些商販成了他的第一批客戶。
20歲出頭的王銳祥并未意識到自己將會開始怎樣的商業旅程,但是他懂得吃虧,善于妥協。拿到代理權之后,生意變得異常簡單:拿貨,加價后賣給那些瘋狂搶貨的商家。王銳祥并不想做一個簡單的生意人,然而,每當他去國外和強勢品牌進行談判的時候,對手的傲慢和不屑讓他感到萬分傷感。“對于那些品牌商而言,代理商僅僅是一個賺錢的工具,他們從骨子里瞧不起中國人,覺得你只不過是一個持有護照滿世界跑的農民工而已。”
1995年,在強烈的民族自尊心驅使下,王銳祥開始了自創品牌的艱難之路,把自己的品牌命名為LAX,立志要讓全世界聽到中國的聲音。王銳祥并沒有選擇進入當時正如日中天的民用音響行業,而是專注于大型體育場館、會議室、歌劇院、KTV等專業音響領域,因為專業音響的科技含量更高。與國外音響廠商專注于專業和市場細分的研發策略不同,王銳祥意識到在專業音響和燈光領域,“客戶需要的是一套整體的解決方案,提供單項服務的公司很難在一些大項目的競標中獲勝”。
野心勃勃的王銳祥頗具全球視野,在品牌創立不久,便在不同的國家注冊了LAX商標,立下雄心壯志要將LAX賣向全球,使之成為首屈一指的世界頂級品牌。
自創品牌
從引車賣漿的小商販到滿世界闖蕩的代理商,王銳祥坦言自己積累的財富不是一筆小數目,他自創品牌的原動力完全來自于內心的沖動,就是想告訴世界:你們能做的事情,中國人也能做,而且能夠做得更好。在內心尊嚴實現的過程中,王銳祥決心打造一個全新的自己,他甚至重返課堂汲取商業知識,樂于傾聽和實踐。
在自創品牌的過程中,王銳祥曾面臨一個極具誘惑的抉擇。一家實力雄厚的品牌商希望并購LAX,擺在他面前的是一張上億元的支票,對方對他提出的唯一要求就是放棄LAX品牌,專心做代工。在朋友們看來,在快魚吃慢魚、大魚吃小魚的商業社會,勢單力薄的王銳祥賣掉工廠是順理成章的事,答應對方就意味著豐厚的收益。然而,不希望仰人鼻息的王銳祥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對方的要求。
王銳祥意識到,要想做一流品牌,沒有高端人才肯定是癡人說夢,他并不忌諱和核心員工談論股權分紅,也并不認為CEO稀釋自己的股份是自毀江山之舉。
王銳祥從全國滿地搜羅各方面的專家,能請來的請來,請不來的談合作,對方甚至可以作LAX的“周末工程師”。“當代企業家不是看你有多么能干、多么聰明,而是要懂得與人合作。”王銳祥相信,“如果老板是諸葛亮,所有的事情都要一個人包辦,不僅老板完了,企業也完了。”對于一些企業投入重金進入廣告狂轟濫炸的做法,王銳祥說自己從來沒有想過要去效仿,與其建一座空中樓閣,不如踏踏實實做事。于是,在不斷積累之下,LAX擁有了核心競爭力,最終脫穎而出,成為行業領跑者。
獨步江湖
2001年,作為全球最大的萬人馬戲表演場廣州長隆大馬戲聲光系統的提供商,LAX音響不僅要營造夢幻般煙花水幕的效果,還必須兼顧馬戲表演的要求,在場地建筑缺少必要的聲學條件,嚴重影響聲音的均勻傳送和清晰度的苛刻的條件下,達到了最好的音響效果。而且在項目完工后,通過時間長達8年的持續跟蹤服務,為長隆大馬戲培養了一只專業的維修隊伍。
為北京故宮博物院提供公共廣播系統,標志著LAX正式進入國家級場館。故宮博物院對中標后的LAX音響提出的要求包括:全天無人值守的自動化播出,遠程計算機實時監控,根據游客數量自動調整廣播音量;隱蔽,不能影響觀瞻;不能用釘子固定音箱;聲場分布均勻,不能有死角。LAX的工程技術人員對故宮博物院進行了大規模的實地勘察和模擬計算,確定每一個音箱的位置。為了減少對故宮博物院彩繪的影響和腐蝕,工程技術人員不用釘子,創造性地發明了一種新方法,讓音箱得以固定。
對于這些具有重大公眾影響力的項目,王銳祥認為,即使少賺錢甚至不賺錢,也要讓LAX音響在這些讓中國人自豪的地方發出中國人的聲音。在LAX的客戶名單里,包括中南海、中宣部、最高法院、頤和園、雍和宮等。
但在王銳祥看來,LAX取得的最大勝利,是攬下了2005年十運會開閉幕式擴聲工程。在此之前,民族專業音響品牌從未在國內大型運動會的開閉幕式上出現過。王銳祥對此充滿了憧憬,希望拿下這一工程,為角逐2008年北京奧運會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他明白,自己此次如果失手,則意味著本土音響品牌與北京奧運會提前告別。
“你們來干什么?”十運會音響負責人向王銳祥潑了一盆冷水。在他們看來,十幾萬平方米的南京奧體中心,從跑道到最后一排觀眾遠達近百米,音響設備需要解決的不僅僅是回聲問題,在音頻訊號超遠距離傳輸的情況下,只有世界一流的音響擴聲系統,才難保證良好的聲音播放效果。王銳祥告訴十運會音響負責人,他代理過世界上幾乎所有的頂級音響設備,了解其優劣,而且國外品牌都是由中國代理商進行市場運作的,決策緩慢,一旦出現問題,國外品牌很難當場處理。王銳祥說:“我們的產品中南海都進去了,你們沒有理由不相信我們。”在極其慘烈的競爭中,LAX最終勝出。為了萬無一失,十運會所采用的LAX音響系統做了三重備份,即便是調音臺、媒體矩陣、流動音頻矩陣中的任何一個失靈,擴聲系統依然可以繼續運行,世界上最先進的“媒體矩陣控制系統”可以針對散布在南京奧體中心各個角落的音箱按照不同的精度分配聲音。著名作曲家卞留念對南京奧體中心現場音響的評價是“國際水準”。
中國品牌的主場
此后,王銳祥開始把目光鎖定在奧運會主會場鳥巢。“只許成功,不許失敗,因為這是LAX成為世界品牌的唯一機會,如果中國人的奧運會都不用中國音響,可想而知,這對LAX來說意味著什么。”奧運會的音響歷史,歷來是由世界頂級品牌書寫的,國產品牌的使用記錄為零。“鳥巢招標開始后,LAX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國產品牌去參與競標,但在簽名簿上卻在最后一個。在很多人的眼中,國外品牌是正規軍,而LAX則是游擊隊。按照國際奧委會的規定,所有參與競標的品牌都必須在公平、公正的環境中競爭,競爭相當激烈,參與競標的都是世界頂級品牌。”一開始,國外品牌并沒有把LAX當作競爭對手。
但在王銳祥的眼中,國外品牌有著很大的軟肋,具體到功放、音響、調音臺,它們在某一項上各有所長,但在三者相對均衡方面,LAX更有優勢;至于在安裝、維護及技術改進方面,LAX的優勢就更加明顯。只要LAX在調音臺方面能夠彌補缺憾,那么在系統測試時,LAX肯定能取得總分第一。
“我們在短時間內整合了一個世界級的技術團隊,工程設計是最好的,調音臺是最好的,系統安裝和常規維護方面也是最好的。我對LAX中標充滿了信心。”王銳祥與LAX董事總經理徐風云進行了分工,他開始系統整合企業的實力,而徐風云則負責讓招標方更好地了解LAX音響的技術實力。
“這項工作的艱難程度遠遠超出一般人的想象。一次,我為了見一個專家,整整等了他3天,由于對方太忙,沒有時間,我幾乎向私家偵探一樣,他走到那里,我就跟到那里,有時間就說幾句,沒時間我就繼續等,直到把我想說的都說完。”徐風云說,他曾經不止一次想放棄,可每當這時候,王銳祥都鼓勵他咬緊牙關堅持下去。
2006年11月14日,王銳祥和徐風云獲悉,LAX專業音響被正式確定為北京奧運會鳥巢擴聲系統專用指定音響品牌。在長達一年半的對比、篩選過程中,LAX相繼戰勝了松下等奧運贊助商以及JBL、EVI、BOSE等世界頂級音響巨頭。2007年3月,LAX正式進駐鳥巢。
“當我們決定不惜一切代價要做鳥巢的時候,全世界的人都在說不可能,說我們沒有機會。我是這樣激勵自己的:當人們告訴你某件事情你辦不到的時候,你已經有了勝算的機會。”
現在,在王銳祥的名片上赫然印有鳥巢圖案,他相信這足以給他在全世界范圍內帶來更多的生意和機會。王銳祥期待著在鳥巢舉行奧運會開幕式、閉幕式的時候,平心靜氣地聽一曲國歌,他將驕傲地告訴世界:現在和將來,這里永遠是中國人、中國品牌的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