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的夏天,無數觀眾見證了奇跡的誕生:短短兩三個月時間內,一批優秀的歌手從“快樂男生”比賽中脫穎而出,轉瞬間成為萬眾矚目的平民偶像。而其中最受人關注的一位,就是此次比賽的全國總冠軍——陳楚生。然而卻很少有人知道,陳楚生堅持著夢想一路走來有多么艱辛;他用了近十年的時間,終于贏得了父親的理解和支持……
愛上音樂,平民家庭走出來的叛逆少年
陳楚生1981年6月24日出生于海南省三亞市天涯鎮的立才農場,父親陳合池是1970年從廣東汕頭下放到農場的下鄉知青,陳合池和妻子都是農場的職工,他們夫婦有兩個兒子,大兒子陳楚龍中學畢業后在當地開了一家摩托車修理店,一家人都希望陳楚生這個家里最小的孩子能夠考上一所好的大學,實現他們未了的夙愿。

小學階段,陳楚生還是個十分乖巧的男孩,很得父母和鄰居們的喜愛。那個時候他學習很用心,每個期末考試總能抱回家一張獎狀。但自從1994年他上了初中之后,陳楚生的表現就開始讓父母越來越失望了,因為他喜歡上了音樂。
后來,陳楚生結識了幾個喜歡音樂的同伴,經常在下午放學后爬到小山岡上練歌。面對著蔚藍色的大海,依靠在樹影婆娑的椰子樹下,他們一首又一首歌地唱著,每天的這段時間成了他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光。一次,有個朋友拿來了一把吉他,當叮咚的旋律響起來的時候,陳楚生一下子被這種美妙的音樂吸引住了。他迷戀上了吉他,跟家里要錢買顯然是不可能的,他只有纏著朋友,經常借別人的吉他來練習。一拿到吉他,他就像著了魔一樣不愿意放下,經常自己一個人練習到凌晨。
爸爸對他的表現很不滿意,經常對陳楚生說,你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一家人都愿意供你上大學。玩吉他有什么用?不能頂吃也不能頂喝。陳楚生每次遭到爸爸的訓斥,都低下頭默不作聲。他是個很孝順的孩子,但在對理想的追求上卻不能和家人保持一致,他想走出自己的路。
為了改變這個倔強的孩子,陳合池沒少費口舌。“爸爸當年是沒有機會上大學,現在成了下崗工人;你哥哥也沒有上大學,你難道想像我們一樣,在農場里呆一輩子嗎?”可是不管父親怎么苦口婆心地說,陳楚生就是不開口說話,他的心完全被音樂迷住了,一點兒都聽不進爸爸的勸說。陳合池對這個兒子很失望,費盡口舌也不能讓他回頭。
雖然沒有專業老師的指導,陳楚生卻憑著勤奮的練習,奇跡般地很快掌握了吉他的演奏技巧。他還自己寫了一首歌《姑娘》,這首歌先是在中學生中流傳開來,后來天涯鎮的一個酒吧老板聽到了,就邀請他過去唱歌,果然也得到了大家的好評。后來,酒吧老板等陳楚生一放學就來接他去唱歌,還對陳爸爸說:“只要小弟去唱歌,我的生意就特別好,你們也要支持他唱歌呀!”
但陳合池對酒吧老板的話不以為然,他還是怒氣沖沖地對陳楚生說:“你現在不好好學習,以后肯定會后悔的!”在他眼里,這個不聽話的兒子“沒救了”,很快就會像很多附近的孩子一樣成為游手好閑的無業青年。
1999年7月,陳楚生高中畢業之后,果然如父親預料的那樣沒有考上大學。他聽完了父親的一番訓斥之后,背上吉他來到了哥哥的摩托車修理店里,跟著哥哥學修摩托車。
離家千里,卻始終走不出父親的目光
當了幾個月的摩托車修理工,陳楚生再不是上學時纖細的模樣,他的衣服上滿是油垢和泥土,活脫脫一個小打工仔的形象。爸爸當初的想法是,讓他出去吃點苦,等他回心轉意就會回來好好學習了。
可令爸爸沒有想到的是,陳楚生卻一點也沒有要回頭的意思。每次修完摩托車閑下來的時候,他都會興沖沖地急忙洗去手上的油污,抱上吉他坐在小店門口唱歌。為了勸他復讀繼續考大學,爸爸只好放下架子來勸他,可陳楚生卻說:“我就是喜歡唱歌,不如讓我到深圳的酒吧去唱歌吧!”陳合池勃然大怒,決定以后讓這個“沒有出息”的兒子放任自流!
2000年6月,陳楚生終于如愿以償來到了深圳。陳合池雖然對兒子很失望,但兒子離開家后他也不禁擔心起來。在陳合池的聯系下,陳楚生來到爸爸的一個朋友開的小餐館里打工。他的工作是給訂餐的顧客們送盒飯,那段時間,他每天要騎著自行車送出去一二百份盒飯。其實,陳楚生的心里并不輕松,他知道自己的做法爸爸一時還理解不了,但他很想盡快地在音樂方面去發展,來證明給爸爸看。尤其是送餐到一些高檔的寫字樓,看著里面那些衣著鮮亮的白領們,陳楚生更加堅定了決心:一定要靠音樂走出一條路來,來報答父母,讓他們晚年能享上清福。

機會果然就來了。2000年7月初,在一次送外賣的途中,陳楚生看到街上貼著的一張吉他招生廣告。他的心怦然一動,自己練吉他全憑著苦練,根本沒有人給指點。要是能系統地學習一回,不就離自己的音樂夢想更近了嗎?
陳楚生回到店里,告訴老板他想學彈吉他,老板給他結算了300元工錢,陳楚生興沖沖來到吉他培訓中心,按照要求對著老師彈了一曲。他對音樂的理解力和彈吉他的功力讓老師大吃一驚,老師告訴陳楚生,學費他不要了,只要陳楚生愿意認真地學。
離開了快餐店后,陳楚生專心地跟老師學習音樂,雖然在專心的學習中時間過得很快,但經濟問題又擺在了他面前,身上的300塊錢快要花完了。老師在了解了他的情況之后,就帶著他在酒吧表演,靠唱歌來解決生存問題。
說來也巧,有一次陳楚生背著吉他走在大街上,和深圳一位音樂愛好者小春偶遇,兩人惺惺相惜,于是小春把他推薦給深圳廣播電臺音樂頻率的資深主持人夏冰。2000年8月,夏冰在電臺的錄音棚里為陳楚生錄制了第一首歌曲《姑娘》,并邀請他上《我唱我歌》欄目做嘉賓,現場自彈自唱,向觀眾們展現自己的音樂才華。不久后,陳楚生終于成了一家小酒吧的駐唱歌手,盡管每晚要唱五六個小時收入才不過幾十塊錢,他卻很開心:這是一個好的開始啊。
不久后,深圳本色酒吧的音樂總監郭翔聽到了陳楚生的歌,就問他愿不愿意到他們的酒吧來唱歌。陳楚生聽說這是一份“相對比較穩定的收入”,一口就答應了下來,他當時的想法很簡單,有了固定的收入,至少不用天天吃泡面了呀。
這家酒吧給陳楚生的任務是每晚到三個分店去各唱一場,每場40分鐘,收入是100塊錢。這份工作頓時讓陳楚生有了種發財的感覺,這么多錢!其實,這些錢在消費較高的深圳,也只能維持他基本的生活。除去房租和必要的開支,他的生活依舊是捉襟見肘。一開始,他每天晚上坐三塊錢的小巴去酒吧唱歌,可有時候公交車堵車,去酒吧遲到了又會被批評,打車對他來說又太奢侈,怎么辦呢?后來,陳楚生終于想到了一個好辦法,他和幾個同事在晚上合租了一輛小面包車,固定好時間去接送他們,這才把這個頭疼的問題給解決好。
等生活逐漸穩定下來之后,陳楚生還是不敢與父親多聯系。他知道父親對他懷著深深的失望,而以自己現在的處境而言,說出來只能讓父母擔心。所以,他經常會在想家的時候給爸爸發一個短信,釋放一下思鄉之情。
有時候,陳合池也會主動給兒子打個電話。每次他給陳楚生打電話,都會讓陳楚生高興很多天。一次生病了,陳楚生躺在簡陋的出租屋里發高燒,好幾天沒有出門。陳合池見兒子多日沒有聯系,就發了個短信問他:“小弟,你最近怎么樣?怎么沒有往家里打電話?”看到父親的短信,陳楚生哭了,他多想告訴爸爸,他在深圳打拼其實一點也不容易,經常要被酒吧里的客人刁難,而他又不愿意放棄原則去唱那種自己不喜歡的歌;他多想說,自己吃了太多的泡面看了太多的白眼……可是,他又不愿意把自己的辛酸講出來,他怕爸爸會難過。末了,他給爸爸發了個短信:爸爸,我很好,不要掛念。
冰雪消融,父親的理解讓他動力十足
既然選擇這一條與眾不同的路,就只能從絕望中找到希望,鼓勵自己更加努力下去。演唱之余,陳楚生很少出去消遣,而是把自己關在小屋里寫歌詞,一遍一遍地練習自己的原創歌曲。倦了累了的時候,他會跑出去洗把臉,然后站在窗前凝視深圳燈火闌珊的夜景。他在心中暗暗發誓:總會有一天,我要靠唱歌買一套房子,讓這城里的燈光有一盞為我而亮!
父親以前對他的失望,成了陳楚生最好的動力。他想,一定要好好努力,成為父親的驕傲!一個又一個子夜時分,陳楚生拖著疲憊的腳步回到出租屋,在昏黃的燈光下拿出筆寫歌詞,《小鎮心聲》《有沒有人告訴你》《尋找》《他們》《一夜》《睫毛在跳舞》,這些后來唱響了全國的歌曲,都是他在酒吧演出之后,躺在架子床上一筆一畫寫下來的。
2001年,上海東方電視臺等18家電視臺聯合舉辦“亞洲新人大獎賽”,陳楚生報名參加了這次比賽,經過各大賽區1000多名歌手激戰,20歲的陳楚生進入了選秀視野。決賽后,陳楚生獲得了“亞洲最具潛質新人獎”。獲獎之后,陳楚生又回到了酒吧唱歌,他的生活依舊沒有什么大的改變。雖然做酒吧歌手能夠糊口,但他知道,這離出唱片、做成功的歌手卻還遙遙無期。
2003年8月,全國PUB歌手大賽在湖南長沙舉行。陳楚生參加了深圳賽區的初賽,但未獲得決賽資格,后來接到電話通知到長沙參加決賽,陳楚生帶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心情參加了決賽。看到華納、滾石等12家華語唱片巨頭的老總們是比賽的評委,陳楚生很認真地唱完歌,但他不相信好運會落在自己的身上。
但出人意料的是,陳楚生獲得了這次比賽的冠軍!他有點遲疑,神情茫然地從禮儀小姐手上接過冠軍獎杯和3萬元獎金。比賽結束后,CNI唱片公司找到他跟他簽了約。看來,離夢想只有一步之遙了!陳楚生仿佛看見自己發了唱片、成為當紅歌手后爸爸開心的笑容。

而后來的事實證明他確實高興得太早了。和CNI唱片公司簽約之后,公司并沒有給陳楚生安排演出和宣傳計劃,更沒有打算給他出唱片的意思。可以解釋的原因有很多:他的長相太過于樸實,不具備明星偶像的臉孔,而且還不怎么有名氣,看不出有什么潛質;看起來,他更像一個普普通通的鄰家男孩。
成為簽約歌手之后,一下子被公司雪藏了三四年。這對陳楚生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他比以前更加迷茫了,這種灰色的心態一直持續了很久,強烈的心理落差差點兒打垮了他。2005年的冬天,他陷入了無法自拔的沮喪之中。一次酒醉之后,他終于忍不住給爸爸打了電話:“爸爸,我真的是個沒用的孩子,我活得非常非常失敗……”
陳合池從來沒有聽兒子這么說過話,每次陳楚生給他打電話都是報喜,都是說又寫了什么歌又獲了什么獎又賺了多少錢,可這次兒子居然這么難過,陳合池知道兒子一定是遇到什么困難了。他動情地對兒子說:“別怕,兒子,你在我心里是最好的孩子,咱們全家都支持你!”
不久后,陳楚生收到了爸爸寄給他的禮物。是一張《阿甘正傳》的碟片,雖然這部電影他看過很多遍了,但收到爸爸的這張碟,他還是又認認真真地看了起來。看著影片中阿甘迎著太陽奔跑的鏡頭,陳楚生突然理解了爸爸的心意:他是在鼓勵自己,不要放棄啊!即使像阿甘那樣的“笨小孩”,一樣也可以擁有絢美的人生!他心頭一熱,似乎看見了遠在故鄉的爸爸正在沖著他笑……
父愛如山,成功是兒子給你最好的報答
2007 年4月,陳楚生正在酒吧和他的BIG BOY樂隊排練晚上演出的曲目,突然聽說了“快樂男生”海選開始的消息。他的朋友們都說,楚生,你歌唱得這么好,應該去參加這個比賽,說不定就一舉成名了呢。
陳楚生也有些動心,但是一想到剛剛組織起來的樂隊,離開了自己這個主唱,那會是怎么樣的局面呢?他有些猶豫不決。后來,在好友們的勸說之下,陳楚生在西安賽區報名的最后一天坐飛機來到了西安,這是全國賽區里最后一天的截止報名時間了。
在西安賽區的比賽中,陳楚生靠著扎實的唱功,嫻熟的吉他演奏贏得了評委鄭鈞等人的好評。他順利從海選中強勢勝出,先后成為了西安賽區的前50強和前10強。這個只有高中學歷、相貌平平的男孩在短時間內聚集了非常旺盛的人氣,很多歌迷被他一襲白衣、淡定從容的模樣而吸引,更驚艷于他那明澈的歌聲。
因為有著那么多的磨礪,陳楚生抱著很淡然的心態進行著比賽。他并沒有向父母過多地講自己的比賽情況。每次給家里打電話,他還反過來勸爸爸媽媽:不要太關心比賽結果,只要你們能看到我在電視上唱歌,我就很開心了。
直到西安賽區要選出冠亞軍參加全國總決賽的時候,陳合池一家才看出來,陳楚生很有可能因為這一次比賽而改變命運!陳合池通過觀看兒子的表演,也逐漸看出了兒子對音樂的執著,他很多次看著電視,突然對身邊的家人說:“小弟這幾年真不容易,他現在唱得比以前好多了,真沒想到他能走到今天這一步!我想通了,唱歌才是他的事業!”
理解了兒子的付出之后,陳合池很快行動了起來。他帶著家人,要全力幫助兒子實現他的夢想!為了讓更多的人關注和支持陳楚生,陳合池不停地給所有的親戚朋友、熟人同事打電話、發短信,讓他們去聽陳楚生的歌,給他投票。為了讓更多的本地人了解從天涯小鎮上走出的陳楚生,陳合池制作了兒子的巨幅海報,到三亞、海口等地的繁華地帶去幫兒子做宣傳,一個月忙碌下來,陳合池瘦了十幾斤。在陳合池的帶動下,家里的親友們也都行動起來了,連農場里的青少年們都成了最忠實的“花生”,農場場長因為被陳合池對兒子的愛而感動,每逢比賽都給海南農墾系統的所有場長發短信,讓大家都動員起來,為這個迎著椰林海風走向全國的夢想男孩加油、投票……
2007年6月15日,陳合池夫婦來到長沙探望兒子。陳楚生本不知道父母要來的,細心的他還給爸爸準備了父親節的禮物——一雙皮鞋。當陳合池出現在排練現場之后,陳楚生激動得熱淚盈眶,在他的印象里,這大概也是他懂事之后第一次面對父親而流淚。這對隔閡了許久的父子緊緊地抱在了一起,陳合池說:“兒子,過去爸讓你受委屈了,現在爸終于理解你了,你是最棒的孩子,你是爸爸的驕傲!”那一刻,陳楚生心里五味陳雜,用了近10年的努力,他終于得到了爸爸的認可,那一刻的感動顯得異常珍貴。
接下來的日子里,陳楚生在爸爸的支持下,發揮出了更好的實力。全國總決賽之“13進11”“9進7”“7進6”“6進5”“5進3”的比賽中,陳楚生一路過關斬將、志在必得,在2007年7月20日,成為了全國總冠軍,更成為了大江南北無數年輕人的勵志偶像。
在2007的這個夏天,陳楚生用他的執著和奮斗,讓全國乃至全球的華人,看到了他“夢想照進現實”的神奇過程;這個平民之家走出來的孩子,終于一步步實現了他堅持十幾年的音樂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