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蘇聯,毛澤東這一生去過兩次。第一次是1949年12月-1950年2月談判和簽訂《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第二次是1957年,參加“十月革命”40周年慶典。當時他對蘇聯人影響很深;半個世紀過后,人們對這位已故中國領導人已經逐漸淡忘。
斯米爾諾夫最近有點忙,再過三個月,他的第二本與毛澤東有關的書就要在俄羅斯出版了。
比起這本書名暫定為“中國意識形態的形成與特點”的著作,去年12月已經問世的《中國現代化之路:從毛澤東到鄧小平》對于這位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現代歷史與政治中心主任來說,意義可能更為深遠,研究毛澤東近30年,
這是他第一本關于毛澤東的專著。
“一半是關于毛澤東,一半是關于鄧小平。”斯米爾諾夫用他夾雜著一點點俄羅斯口音但很流利的中文對《華人世界》介紹說。“以前呢?”“以前都是論文,有20多篇。”

在俄羅斯,也許很難再找到第二個像斯米爾諾夫這樣對一個已故中國領導人傾注這么多熱情和心血的學者了,從上世紀70年代末、上世紀80年代初就開始研究,為了能搜集到有關毛澤東的第一手資料,到北京不知道來了多少趟,問起他以后還會不會繼續研究,他回答很干脆:“會的。”
蘇聯,毛澤東這一生去過兩次。第一次是1949年12月-1951年2月簽訂《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第二次是1957年,參加“十月革命”40周年慶典。這是中蘇關系史上最好的一個時期,《斯大林毛澤東》、《莫斯科北京》這樣的歌曲在當時的蘇聯可謂婦孺皆知。
“莫斯科的列寧山上有半條街都給了中國大使館,那條街取名為中蘇友誼大街。”改革開放后第一批留蘇的學者之一、中山大學俄羅斯哲學研究所所長李尚德告訴《華人世界》,可是“到1960年代關系一冷落,使館關門,那條街就改名叫友誼大街了”。
撇開歷史的爭議不談,如今重新去追尋這位中國偉人在俄羅斯的影響,已經很難再找到關于他的痕跡了。用斯米爾諾夫的話來說,“年輕人基本不了解,中年人也很少知道”。如果說還稍微有那么一點影響的話,就是還有像斯米爾諾夫這樣的學者在研究他,但這也只是少數人的興趣,據斯米爾諾夫說,除了他之外,目前在俄羅斯真正專門研究毛澤東的學者只有1-2個。
像是預先準備好的一樣,有的時候問題還沒問完,這位俄羅斯的學者便搶先回答起來,完全不需要思考時間,對于毛澤東,他重復最多的一句評語是,“他是世界歷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的新民主主義很有意思”
《華人世界》:您為什么會對這樣一個中國前領導人這么感興趣呢?
斯米爾諾夫:上世紀70年代末,當時我剛開始我的研究工作,看了一些毛澤東相關的作品,當看到新民主主義理論的時候,我覺得很有意思,就申請了這個科研題目,從此開始了對他的意識形態方面的研究。
《華人世界》:您覺得它有意思在什么地方?
斯米爾諾夫:1940年代,他就指明了將來戰后中國發展的方向,實際上是中國進行現代化的一條道路。中國共產黨后來又利用了這個理論,把它作為意識形態基礎,利用它的口號動員中國廣大的農民階層和其他階層,這對于戰勝中國國民黨,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都是一件很大的事情。
《華人世界》:在研究的過程中有困難么?
斯米爾諾夫:當然有。在上世紀70年代末,有一定的困難,蘇聯人不能來中國。第一次來中國進修是在1986年,在山東大學讀研究生一年,對我的語言起了很大的作用。
與毛澤東有關的書,在上世紀60年代的蘇聯很難找到,我不得不在俄羅斯圖書館尋找出版于上世紀40年代中期的書,出版于1946、1947、1948年的,只有他集中在這些年代的作品沒有被修改,這是真正的文本。我還研究了日本東京出版的《毛澤東文選》,在中國也尋找了許多與毛澤東相關的作品。
《華人世界》:在俄羅斯國內,像您這樣專門研究毛澤東的學者還有誰?
斯米爾諾夫:也就1-2個人,都在遠東所。一個是遠東所所長季塔連科,還有一個是遠東所國際關系和國際經濟研究所的教授。其他也有些研究生在研究,但我還沒有看到他們的作品。也有一些歷史學家研究了毛澤東的外交政策等等。
《華人世界》:上世紀60年代中蘇關系決裂之后,蘇聯對毛澤東的負面報道比較多,如今,50年過去了,中俄關系又走向了一個新的友好時期,根據您的觀察,現在俄羅斯的老一輩人對毛澤東的印象如何?
斯米爾諾夫:我不好說,我沒有問他們,可是我想當時蘇聯人明白中國革命的實力,毛澤東領導了中國革命,有世界性歷史性的意義。在這個方面,毛澤東的影響肯定是有的。不過,現在俄羅斯人民大多數人都知道中國在實行現代化方面取得很好的成就,(跟毛澤東相比)他們對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更熟悉,是他領導了中國的改革。毛澤東可能很多人已經忘記了,已經成為歷史,尤其是年輕人,中年人也很少記得他。
毛澤東的終極價值
《華人世界》:以今天的視角重新去看毛澤東,您覺得他最大的價值在哪?
斯米爾諾夫:中國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之后,要回頭再看上世紀40年代、50年代、60年代的歷史作用,站在中國新的發展時期的高度看中國進行現代化的淵源,毛澤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中國經過了一定的歷史階段之后,重新來看毛澤東,他對中國現代化有他歷史性的作用。
《華人世界》:逝世31年后,毛澤東在世界各地仍然有很大的影響力,在中國和平崛起的大背景下,您覺得他的思想為什么有如此強大的生命力?
斯米爾諾夫:他領導中國人民得到全面的獨立自主,推翻了國民黨憲制專政,進行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我想這是他最大的貢獻,也是他的意識形態最大的價值。
《華人世界》:我比較困惑的是,您一開始研究毛澤東是因為對他的新民主主義理論感興趣,可是一研究就研究了30年,您覺得他對您來講意味著什么?
斯米爾諾夫:這是當代歷史,當代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一定要研究他的政策,他的理論作品,因為他是世界上最大國家的領導人,他15年左右領導了中國的革命,25年左右領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了社會主義經濟的基礎,他領導了這個過程。他本身是一個世界性的領導人,一定要研究。
《華人世界》:將來您還會繼續研究下去么?
斯米爾諾夫:是的,我想繼續研究毛澤東。這對我來說是很廣闊的(領域)。
(感謝青島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李煒,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研究員安德烈、葉琳娜夫婦對此次采訪的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