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新加坡老一代華人小時候就開始接受毛澤東思想的熏陶,他們甚至會唱中國共產黨的歌曲《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東方紅》。
1950到60年代時,中國出產的大量商品流向新加坡,這些商品被烙上了紅色中國的印記,例如鉛筆、火柴,還有罐頭上,都有毛主席語錄。一股紅色風潮席卷了當時的新加坡。
“毛澤東思想是銳利的精神武器”,這句話在今天的新加坡得到了印證。
“把毛澤東思想和紅色經典用于心理診療,這在新加坡是獨一無二的。”新加坡心理醫生楊新發自豪地告訴《華人世界》記者。
“心情不好是表面現象,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本質就是要認識到自己患了抑郁癥,不要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要積極進行藥物治療。”“抑郁癥產生的原因是大腦里的血清素不平衡,這是內因;工作壓力大,人際關系緊張,這是外因。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在內因和外因這對矛盾中,內因占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正確認識抑郁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要輕視抑郁癥,它可能最終導致自殺。”“戰略上藐視抑郁癥,戰術上重視抑郁癥。心理問題是21世紀第一大殺手,但治療抑郁癥的藥物今天已經發展到第四代,我們要相信事在人為,人定勝天。”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排除萬難,爭取勝利。”這些話是楊醫生用來鼓勵病人的“精神藥方”,多年來,楊醫生就這樣把毛澤東思想中的積極因素應用到抑郁癥治療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如今的大多數人對毛澤東思想以及紅色革命年代,都是有所耳聞卻談不上了解。像楊醫生這般了解、癡迷毛澤東思想的人,并不很多。
從1990年代開始,楊新發就開始了紅色文物收藏之旅,至今,他已收集了3000多件“寶貝”。這讓他在新加坡還擁有了另一個響亮的稱號——“紅色收藏家”。在這條路上,楊新發已從單純的文物收藏轉變為學習、研究到推廣毛澤東思想。他在自己的母校新加坡公教學校(也是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的母校)開辟了“中國文物展示柜”,在社會上不定期舉辦“毛澤東學習小組”,并向青少年介紹中國的發展狀況。
為舉辦“2008中國文物展”,楊新發已經準備了15年,搜集了中國50、60、70年代體育運動方面的海報,以及表現體育健兒優美身姿的陶瓷。展覽計劃首先在新加坡舉行,如果條件允許,屆時將在北京展出。
新加坡《聯合早報》時事評論員杜平在接受《華人世界》記者采訪時說,“如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毛澤東思想當然有價值。我覺得,價值體現在幾個方面:一是艱苦奮斗,獨立自主,自力更生,這樣的精神任何時候都需要。沒有自力更生、獨立自主的意識,中國在科技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等方面,就不可能成功,就會永遠依賴其他國家,最終結果也就會被別人牽制;其二是毛澤東的哲學思想依然有很強的價值,比如看待一切事物都必須有的辯證法、矛盾論,還有毛澤東在其戰爭思想論述中的哲學思維,都有很深厚的中國傳統思想內涵,對很多人很多行業都有借鑒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