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潤2007中國慈善家榜》上,安徽南翔貿易集團董事長余漸富成為安徽省惟一一名上榜者。“社會就像是一個大家庭,我們這些企業也是社會的產物,就像是家庭中年富力強的兒子們,當然要作出點表率作用。” 余漸富如是說。
曾擺過貨攤、開過錄像廳的余漸富,從上世紀70年代末起步,在上世紀90年代通過貿易、光彩大市場等一系列商業舉措快速積聚財富,并由此成為安徽民營企業的一面旗幟。富了不忘回報社會,到2006年底,余漸富為發展社會公益事業和社會福利事業捐款3000多萬元,其中在經濟欠發達地區捐資建設了100所光彩小學。
“社會就像是一個大家庭,我們這些企業也是社會的產物,就像是家庭中年富力強的兒子們,當然要作出點表率作用,為家庭做點貢獻了。”余漸富說。

“我捐的地方都是貧困地區,這些縣我深入過好多次,每次去都因那里物質赤貧和精神無助感到痛心疾首。我是農民的兒子,對農村很有感情,也深知缺乏知識文化給一個人帶來的痛苦。我非常希望幫助那些貧困地區的孩子受到教育,掌握到生活的技能。這樣,他們的下一代才不會周而復始地惡性循環下去。
十幾歲就擔起家庭生活重擔的余漸富,當過生產隊長,燒過石灰,賣過冰棒,放過錄像……可謂嘗盡世態炎涼,酸甜苦辣。追尋余漸富走過的創業之旅,這位從一個普通農民成長起來的民營企業家,正如他的名字一樣,是靠自己的艱苦創業、頑強拼搏漸漸富起來的。并以其悟性與倔強、真誠與信譽、責任與使命,寫下了一位民營企業家投身光彩事業的輝煌篇章。
他從做糖酒生意第一天開始,就把“誠信守法,聚德經商”作為自己經營的信條,不僅使企業實力不斷增強,獲得了良好的信譽,而且給企業發展贏得了無限商機,為企業投身的光彩事業,從更深層次尋求企業快速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和信譽基礎。
所謂光彩事業,是中國政府為了發展欠發達地區的經濟,于1998年發起的通過項目推動來進行“開發扶貧”的計劃。商貿物流業由于創造的就業機會多、帶動作用大而成為光彩事業的重點項目,并獲得各地政府提供的政策扶持,包括以較低的價格獲得土地。余漸富準確地預見到區域性大批發市場的需求,于1998年介入光彩計劃,建設安慶光彩大市場。
“當年我要建設安慶大市場的時候,沒有一個人認為我能成功。”回首當初的決策,余漸富言語間充滿豪情,又不乏悲壯。1998年中國批準的33個重點項目中有5個光彩大市場,另外4個無論從地理位置上還是資源優勢上都比安慶強,如今成功發展起來的卻只有安慶這一家。“安慶光彩大市場的成功不是偶然的結果”這位個性剛毅、魄力十足的安慶人總是那么自信,“而是來自對農村貿易環境的深刻了解。”
余漸富科學定位,大膽決策,精心打造,滾動建設,成功走出一條“市場扶貧”光彩之路,并先后在蚌埠、泰安、商丘、南充、南陽等地開發建設了光彩大市場項目,被譽為中國光彩事業的“南翔現象”。2003年,他又聯合浙江德力西集團、北京物美集團和河北廊坊新奧集團,組建北京德美奧翔投資有限公司,計劃在5到8年時間里開發30個左右的光彩大市場。之后,余漸富1/3的時間在安慶,1/3的時間在北京,還有1/3的時間在中國各地飛來飛去。專門在中國各地復制他在安慶光彩大市場的成功。同時也在繼續著他的慈善之旅。
有人評價說,余漸富和他的南翔集團成功范例,深刻體現了新時代徽商致富思源、富而思進的信心和決心,更加顯示了他們義利兼顧、德行并重的精神和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