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蘇州教育博客】學習-發展共同體為案例,以其280篇精華日志作為研究對象,通過抽樣整理和分析,論證它們促進了教師專業發展結構中哪些方面的發展,最終得出結論:基于Blog的教育敘事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結構各個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
【關鍵詞】Blog;教育敘事;抽樣分析;教師專業發展
【中圖分類號】G451.2 【文獻標識碼】B 【論文編號】1009—8097 (2008) 04—0062—04
教師專業發展日漸成為教育改革的熱點問題。目前,人們普遍認同教育敘事可促進教育專業發展,但對教育敘事為何能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實證案例研究卻很少。筆者試圖通過【蘇州教育博客】學習-發展共同體的案例研究,以期對基于Blog的教育敘事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這一基本命題進行論證。另外,希望本文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吸引更多優秀的專家學者和教育行動者回到“為什么”的問題上來,為教師專業發展奠定堅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一 Blog與教育敘事
20世紀80年代,由于受教育領域中質的研究轉向的推動,教育敘事這種研究方法正吸引越來越多學者的關注和探索。教育中的敘事研究廣義地講,就是通過對有意義的教學事件、教師生活和教育教學實踐經驗的描述分析,發掘或揭示內隱于日常事件、生活和行為背后的意義、思想或理念,而這些不僅有助于教師改進教學實踐,也能以更鮮活的形式豐富教育科學理論[1]。
博客是互聯網上最新的發展潮流,是繼E-mail、BBS、ICQ(IM)之后出現的第四種網絡交流方式。博客中國的方興東參照PC的“Intel Inside”將博客的核心特征總結為:web inside,具體表述為下面幾點:個人性、即時性、開放性、拿來主義、交互性、可信度(權威性)的特點[2]。
教育敘事與教育Blog相結合,恰是一種天賦的完美結合[3]。一個是教師的所思所想,一個是全球化的數字化的交流環境,是知識過濾、積累、管理和與群體進行深度交流的平臺,二者融為一體,將為每一個普通教師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嶄新的世界。
二 教師專業發展的結構
教師專業發展過程實際上就是教師專業發展的結構不斷充實的過程。教師專業發展結構包括:專業道德,專業理念,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4]。教師專業發展結構框架如圖1所示。
三 案例分析
1 確定對象
筆者選擇國內起步較早,當前影響力較大的,發展比較成熟的教育博客群——【蘇州教育博客】學習-發展共同體作為案例,并以其[5]中的“精華日志”作為研究對象。精華日志都是經過該網站的工作人員和專家篩選出來的,而且該博客群具有穩定的博客人群和國內知名的教育專家、學者,更有大量地熱情似火、勇于創新的教育實踐者和行動者。為此,本次案例可以確保論證的效度和信度及抽樣的完整、準確和有效性。
2 確定樣本
筆者于2007年5月17日登陸該教育博客,選擇“教育敘事”專題,再點擊“查看精華日志”進入精華日志列表。該日頁面上顯示的精華日志共281篇。為抽樣方便,筆者去掉了最舊的一篇,共計280篇,作為本次調查的研究對象。
筆者對280篇日志按照評論條數進行分類整理,再對其進行分層抽樣,從各層中按隨機抽樣抽取10%作為樣本,最后對28篇樣本日志進行內容分析。對280篇日志的統計結果如圖2所示。
依據圖2,我們將280篇日志劃分為四個層次:評論條數為0、1、2為第一層,小計日志數為134篇;3、4、5為第二層,小計日志數為79篇;6、7、8為第三層,小計日志數為40篇;大于9的單獨是一層,日志數為27篇;然后對各層按10%抽樣,確定抽取的文章數分別為13、8、4、3,然后用隨機數表按規定確定文章序號(所有日志在操作中總保證他們按時間順序排列),最后篩選出28篇日志定為分析樣本。
3 統計整理
確定分析樣本后,分析歸類28篇日志各自反映、體現以及有可能主要促進教師專業結構哪個方面的發展,此過程由我們課題組兩個成員完成,并把兩人的分析結果進行比較,最后兩人取得一致結論。對結果按相關專業結構進行排序后如表1所示。
在這28篇文章中,由于第10篇和13篇兩文篇幅較長,而且涉及到教師專業結構的內容頗多,故選取了日志中最能突出體現的教師專業發展結構的兩個方面,在下面的分析中,假設兩方面各占0.5篇日志,但評論條數不做平均處理。對表1進行統計整理后形成表2,并用圓餅圖3表示各大類在總樣本中所樣本中所占的比率。
4 結果分析
(1)專業道德
從表2、圖3中可以明顯地看到,關于專業道德的日志,共8篇,占總日志數的28.6%,其中4篇是關于師生關系的。教師通過基于Blog的教育敘事的書寫,不斷進行深入地反思,激發自己對專業道德更深刻和理性的思考,同時基于Blog的教育敘事的共享性、交互性,又避免了傳統教育敘事的個人性和封閉性[6],作者可以得到他人的回應和激勵,督促鼓勵自己不斷完美自身的專業道德。因此,基于Blog的教育敘事是有助于教師專業道德發展的。
(2)專業理念
從表2中我們還注意到有關專業理念的僅有2篇,占總日志數的7.1%。這一項,筆者認為對文章的歸類做得不夠好。例如《(恭請博友的支持)戴著鐐銬跳舞!》一文,在總體上體現的是專業理念,一種新的教育觀。商丘(徐麗群)老師認為英語教學應讓學生敢于開口交際,培養學生持久學習英語的興趣,以及讓英語教學有利于學生終身語言素質的發展。但日志前半部分,有大段內容是學科專業知識,這些知識的書寫和論述必將有利于學科專業知識的發展;日志后半部分,商丘老師帶著對學生考試的美好祝愿和對自己教育觀的執著追求,提出要完成初中三年的日常交際英語校本教材。這無疑是課程資源開發能力的體現。我真誠的祝愿徐老師的校本教材能早日順利完成,我相信在徐老師編寫教材的過程中其的學科專業知識和資源融合開發能力一定會得到很大的提高。因此,有關專業理念的日志并不像統計結果顯示的這樣少,而是很多。因為只有教師的教育理念指導著教師的教學行為,纏住著得到專業發展結構的其他方面;也只有具有科學先進的教育理念,才能在博客上寫出優秀深刻的教育敘事。
(3)專業知識
從表2中還可以看到,對有關專業知識日志的平均評論為6.9條,是最高的。通過對所選日志的查看,發現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有二:一是對有關實踐性知識日志的評論較多;二是對一篇某教師打算開發校本教材的日志的評論條數極多,為16條。16條中多是對這位教師的鼓勵和贊賞,因此使得對專業知識的平均評論呈現出最高的評論條數。同時這無疑也說明了教師們對教學實踐的關注以及基于Blog的教育敘事有助于促進教師專業能力中理解他人和與他人溝通能力的發展。
此外,表1中雖未談及3.1有關當代科學和人文兩方面的基本知識,以及工具性學科的扎實基礎和熟練運用的技能、技巧。但是3.1是作為個體的人在所處時代中生存必備的知識和技能、技巧;是人類交往得以順利進行的保障;也是人們日常交流的主要內容的。這些知識技能諸如:知道國家主席是誰,會騎自行車、用電腦搜索需要的信息等等,因此,不言而喻,教師在博客上寫教育敘事時這些知識和技能會得到體現、鞏固、發展和加強。
(4)專業能力
涉及到專業能力的日志占總日志的48%,其中又以涉及教育研究能力的日志居多。可見,教育敘事作為教師書寫、記敘教學事件、教師生活、教學實踐的工具,確實對促進教師教育研究能力的發展有顯著作用。
另外,我們還注意到有關教師專業能力的日志所受到的關注也比較多,平均評論為5.04條。這種現象說明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意識到研究能力在教師專業發展、教師專業化中過程的重要地位。而具有科研意識、知識和能力,是所有專業人員的共同特征,可見,基于Blog的教育敘事使教師們在專業化道路上不斷成長。
5 結論
通過我們對【蘇州教育博客】學習-發展共同體的抽樣綜合分析可知,基于Blog的教育敘事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結構各個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其中,以對教師專業能力特別是教育研究能力的促進作用最為顯著;其次,由于教師對師生關系的自然敏感,所以基于Blog的教育敘事對促進教師專業道德完善的作用也較為突出;專業理念是教師專業發展中深層次的發展維度,基于Blog的教育敘事對它的促進作用還有待進一步的考察;這次抽樣中有關專業知識的文章較少,不過這也是情理之中的,因為在該博客群的專題分類中還有課程改革、文科教研、理科教研、綜合教研、專業發展、百科知識等諸多關于專業知識的專題。但在僅有的幾篇文章中,我們依然可以看到教師對實踐性知識的重視和對學科專業知識鍥而不舍的鉆研。
四 建議
Blog使敘事研究突破了教師個人的小圈子,教師與教師、學生、家長、專家等人可以展開充分的交流,創造出更多的智慧,從而促進教師專業能力的發展。但是我們也不難發現,由于教師難以長期堅持在Blog上寫教育敘事、教育敘事日志質量參差不齊,日志內容過于龐雜以及對Blog的教育功能認識不夠等原因,勢必會影響教師專業的發展。為此,我們認為應該建立良好的激勵機制,提高教師、研究者以及其他參與者的知識管理水平,從而形成有效地多向互動學習共同體,另外還需要以及教育與心理理論專家、學科專家以及教育技術專家專家引領,這樣教育敘事才能走得快一些,從而能有效地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五 后記
本案例分析首先要向【蘇州教育博客】學習-發展共同體網站的全體成員表示感謝。謝謝你們!只因有你們對基于博客的教育敘事的不斷堅持,本文才能獲得理想的樣本,最終得以順利完成。其次,要向那些用自然科學研究方法的研究者們表示敬意。如果不是本文中用到概率抽樣,我將僅知道科學研究方法的嚴謹,而不會知道在研究方法背后,研究者因為小小的失誤而一切從頭再來時的無奈和研究者精益求精、嚴謹治學的精神。最后,衷心祝愿【蘇州教育博客】學習-發展共同體能成為每一位有志于專業成長的教師的心靈家園。
參考文獻
[1]程方生.質的研究方法與教師的敘事研究[J].江西教育科研,2003,(8).
[2]方興東,王俊秀.博客―e時代盜火者[M].北京:方正出版社,2003.
[3]黎加厚.信息時代的教育敘事與教師主體意識的覺醒[J].中國電化教育,2004,(10):40-44.
[4]林木.解讀《教師職專與發展》――教師專業發展[J].云南教育,2006,(7):5-20.
[5]【蘇州教育博客】學習-發展共同體[DB/OL].
[6]張仙,黎加厚.基于博客的教育敘事研究[J].中小學電教,2004,(6):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