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在四川強烈地震發生后僅僅兩個小時,中國總理溫家寶就乘專機趕赴地震災區。在接下來的幾天里,他視察了一個又一個在地震中被毀的城鎮和鄉村,安撫幸存者、組織救援隊、哀悼死難者。
溫家寶對災情的重視程度表明,此次震災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層面臨的一次重大考驗。他們希望看到,公眾認為政府面對這場中國30多年來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作出了有力應對。
溫家寶深入災區,以及中國媒體對各地救災工作的報道取得了積極效果。溫家寶此行鞏固了他在許多中國人眼中的親民總理形象。有一位中國博客作者將溫家寶在災后的迅速反應與卡特里娜颶風襲擊美國時布什總統的反應作了對比。
自從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總理溫家寶五年多前執政以來,胡錦濤以嚴父形像示人,而66歲的溫家寶則更像一位慈祥長者。近年來溫家寶一直在樹立自己“平民總理”的形象,他曾在內蒙古煤礦乘礦井車沿巷道行進12公里下到井下綜采工作面,他曾呼吁民眾通過互聯網向政府建言獻策。溫家寶在雨中考察工作時堅持自己撐傘被傳為美談,他任由兩鬢飛霜,沒有像中國大多數領導人那樣將頭發染黑。
在四川地震災區的現場講話以及媒體鏡頭中,溫家寶的形象是一位心系普通百姓的強有力領導人,與溫家寶同行的官方媒體記者突出描繪了他的無私。據某報報道,5月13日早間,溫家寶在一所垮塌的學校組織營救300名被埋學生時不慎摔倒在瓦礫上,手臂受傷出血,但他幾次拒絕治療,堅持讓醫生先救別人。
另一個畫面是,穿著一雙灰色New Balance運動鞋的溫家寶蹲在廢墟上,大聲安慰被壓學生:“我是溫家寶爺爺,孩子們一定要挺住,一定會得救!”
和以往歷次災害比起來,中國官方媒體本次對地震的報道要密集得多。政府此次對媒體報道所持的開放態度一時間贏得了新聞界和其他人士的稱贊。
在《南方都市報》5月14日發表的社論中,《唐山大地震》一書的作者錢鋼呼吁現在要少“秀”多做。他寫到:“……有的傳媒,震中信息尚且朦朧難辨,就已經主題先行,搞策劃,玩深沉,就更不合時宜。……在傳媒的實時轉播下,萬不可用戰士的生命去制造場面,去作秀。一切高談闊論,此時都蒼白無力。行動!此時最需要的是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