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病毒如此熱愛人類,究竟它們與我們人類有什么不解之緣呢?人類與感冒病毒是前世的冤孽,還是今生的愛侶?
感冒病毒不一定需要藥物來清除,藥物實際上也無法真正地抗病毒。大可不必與其水火不容。
所以,還是學會與感冒病毒親密接觸并且和睦相處吧。
病毒需要擺脫被遺棄的命運
病毒是不是生物?它不具有細胞形態,離開了細胞就只是一個沒有生命的分子。但它具有完整的按照生物界通用的遺傳密碼編制的程序。只此一點便足以說明它即使不是完整的生命,也和生命以及生命進化有密切關系。
由于病毒離開了細胞就沒有生命活動這一特性,多數人認為病毒不可能是細胞出現以前的生物,只能是細胞出現以后的產物。分子生物學家大多認為,病毒只是細胞中的一部分遺傳物質加上一個外殼而形成的不完全生命。此外,病毒含有的一些基因常和寄主細胞的基因相同或相似,而和他本身的病毒基因卻有所不同。所有這些來自分子生物學研究的結果,都說明病毒來自細胞,是細胞分出來的部分。這一看法目前在整個兒生物學界已經成為主流。
病毒究竟是什么?至今我們也無從得知,它從哪來?要到哪去?除了寄生于細胞之外它還要做什么?為什么它們如此喜歡人類?這些都是未解之迷。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病毒是生命進化的產物,是一種在進化之中的被遺棄物。或者就算不是被遺棄,它們也難逃被進化完善的細胞排斥淘汰的命運。
人體最容易接納感冒病毒
在人類祖先的進化過程中,我們的細胞在不停的變化中。這些變化來自于基因,當然了,我們知道基因最重要的首先是它的傳承性,其次是它的變異性。基因變異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保證整體族群的進化,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個體的突變乃至因突變而導致的殘疾和死亡。
這與病毒,甚至于感冒病毒有什么關系呢?事實上,令基因變異的因素有很多,現在已經可以確定的因素包括地理環境、氣候、遺傳突變以及外部因素。各種重大疾病對基因的影響,以及人體所接觸的微生物對人本身的影響,這就是常說的外部因素。
所有與人接觸的微生物中,病毒對人體的影響是最為巨大的。病毒會直接寄生于人體的細胞內。如果一個病毒進入到人體并成功寄生在一個細胞之中,那么只需要一個小時,它就可以復制五萬個同基因的病毒,每個病毒都會分別寄生在一個細胞之中,這就是病毒的威力所在。
人體最容易接納也是接觸最多的就是感冒病毒,這是一個族群,既有普通感冒的病毒,也有各種流行性感冒的病毒。為什么人體對別的細胞都會表現漠視甚至排斥而惟獨對感冒病毒關系如此親昵呢?
原因很簡單,時間長,接觸多。感冒病毒是已知在自然界分布最廣,密度最大的病毒。從南極到赤道,自沙漠到海洋,無處不存在感冒病毒。人類從冰河時代就與之密切接觸。
這些感冒病毒每一個都是基因突變的策劃大師,能夠按照難以置信的速度迅速傳播遺傳變異。同人類自身的基因變異速度相比,它們的突變速度是我們的數百萬倍。因為它們并非完整的生物,它們所具備的只有染色體而已。
病毒怎樣逃避人類捕殺
雖然我們都不喜歡自己獲得感冒,但是感冒病毒卻一直默默為了我們自身的進化而奉獻著。
病毒就像是拿到了免費搭乘的船票的乘客,而人體就是一只巨大的母艦。病毒一旦進入到了人體,無論生死,往往都會永久性地安家。人類就是在這種長期與感冒病毒共處的環境下,逐步獲得了一種抵抗病毒感染的能力,包括對多種病毒的抵抗能力。

近百年來,人類一直妄圖消滅體內的病毒,但事與愿違,病毒還是頑強地生存在人體之內,而這種努力卻造成了人體免疫力的大規模下降,也在很大程度上迫使感冒病毒——這種與人類最親密的病毒發生更快的基因變化,以逃避人類的捕殺。
就拿流感甲型病毒來說,在抗病毒類藥品出現之前,幾乎是每15年才會出現一個全新的變異品種。而今天,它們只需要三年時間就要變化一次。人類本身對這種變化并不適應,所以也就很難做到依賴自身免疫力抵御其寄生,造成越來越多的感冒及感冒并發癥。事實上,人類的任何一種抗病毒制劑并無法消滅病毒本身,僅僅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其繁殖,阻止它寄生的范圍和數量。人類能夠真正殺滅感冒病毒的只有自身免疫細胞。
以前,當一種類型的感冒病毒相對穩定時,人的免疫系統會慢慢地學會識別它并將其清除。而今天則不同,由于病毒本身變化太快,免疫系統很難識別并發現改變了基因的感冒病毒。
抗病毒5個可行的方法
人類是不可能通過藥物殺滅寄生在細胞中的感冒病毒的,因為這些病毒是寄生于人體的細胞內,想靠藥物殺滅病毒除非你先殺死自己的細胞,很多感冒病毒只有通過焚燒或者水煮的方式才能殺死。這太可怕了,我們不可能為了殺滅病毒而焚燒或水煮自己吧?
那么我們只好走另外一條路了,那就是提高自身免疫力。這個話題現在非常時尚,但很多媒體推薦的方式是不切實際的。
簡便的提高免疫力的方法:
睡眠——適用于工作不緊張的人群
良好的睡眠可使體內的兩種淋巴細胞數量明顯上升,睡眠時人體會產生一種稱為胞壁酸的睡眠因子,此因子促使白血球增多,巨噬細胞活躍,肝臟解毒功能增強,從而將侵入的細菌和病毒消滅。
保持樂觀情緒——適用于工作緊張的人群(沒辦法了,只能看樂觀精神)
樂觀的態度可以維持人體于一個最佳的狀態。巨大的心理壓力會導致對人體免疫系統有抑制作用的荷爾蒙增多,所以容易受到感冒或其它疾病的侵襲。
限制飲酒——適用于飲酒和應酬過多的人群
每天飲低度白酒不要超過100毫升,黃酒不要超過250毫升,啤酒不要超過1瓶。即使喝葡萄酒可以降低膽固醇,也應該限制每天一杯。過量飲用會給血液與心臟等器官造成很大破壞,進而降低氧供給,造成免疫力缺失。
多用腦——適用于體力勞動較多或者技術型工種(汗,包括懶人們和小編自己)
積極的思維活動可以提高免疫力。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神經學家瑪麗安#8226;戴爾蒙德在研究中發現,玩橋牌可以刺激免疫細胞的活動。任何思維活動,只要運用到大腦的智力功能,對免疫力就會有好處。
多活動——適用于腦力勞動為主的辦公室一族們(似乎需要您抽出點時間來)
有規律、長期的適度鍛煉能夠增強身體的抵抗力。體育鍛煉不僅有益于心血管,對改善情緒、減輕壓力也很有好處。運動專家指出,每天運動30到45分鐘,每周5天,持續12周后,免疫細胞數目會增加,抵抗力也相對增加。運動只要心跳加速即可,晚餐后散步就很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