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菌菇類中的蘑菇類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故有山珍之美稱。但是吃蘑菇菌類食品時,要懂得鑒別哪些是無毒的和哪些是有毒的,否則誤食了有毒菌菇往往會發生中毒,有時甚至引起嚴重后果,導致死亡。
劇毒蘑菇有10種
蘑菇種類繁多,我國能夠食用的蘑菇種類約有三百余種,有毒蘑菇約八十余種,其中含有劇毒能致人死亡的有10種左右。蘑菇中毒多發生在高溫多雨的夏秋季節,因一些人缺乏識別有毒蘑菇的經驗和知識,誤將采集到的野生有毒蘑菇食用,而導致中毒。
蘑菇中毒主要是因為有些蘑菇中含有毒素。一種有毒蘑菇可能含有多種毒素,同一種毒素也可能存在于多種蘑菇中。據目前所知,有毒蘑菇所含的毒素主要是毒蕈堿、毒肽、毒傘肽、毒蕈溶血素和毒蕈阿托品等。毒蕈堿亦稱毒蠅堿,能興奮副交感神經,引起嘔吐、腹瀉、朣孔縮小、汗腺和唾液分泌增加、外周血管收縮、心率減慢以及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等。毒肽和毒傘肽都是細胞毒,毒力很強,能使神經細胞、肝細胞、腎細胞及心肌纖維等發生變性。毒蕈溶血素可以改變細胞,有類似阿托品的作用,可抑制副交感神經。
怎樣識別毒蘑菇?
民間流傳著許多識別有毒蘑的方法,如顏色鮮艷、形態奇特的蘑菇有毒;蕈柄上有蕈環和蕈托的蘑菇有毒;蘑菇液體能使銀器變黑的蘑菇有毒;長在臟地方,有麻、辣、苦味的蘑菇有毒等。但這些都不能作為鑒別蘑菇是否有毒的可靠標準。
識別蘑菇有毒還是沒毒,還可采用以下3種辦法。
請有經驗的人識別。遇到可疑有毒的蘑菇,先請有識別經驗的人鑒別,確認無毒后方可食用。
簡單的檢驗法。先將一個可疑有毒的蘑菇搗碎壓成汁,將汁液涂在一塊小紙片上緩慢烘干,然后在紙片上加一滴濃鹽酸,如果紙片在20分鐘內呈現藍色,說明含有毒傘肽;如果先變成紅色,半小時后又變成藍色,則含有色胺類毒素。
用小動物實驗鑒別。取少量可疑蘑菇喂小動物,觀察兩天,如果不出現中毒癥狀,說明此蘑菇無毒,可以食用。
發現吃蘑菇中毒癥狀,應立即到醫院就診,并向醫生介紹中毒的過程。對蘑菇中毒者應盡快催吐、洗胃和灌湯,以排出體內毒物,防止毒素繼續吸收而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