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國外社會資本理論研究進展

2008-01-01 00:00:00姚福喜徐尚昆
理論月刊 2008年5期

摘要:社會資本作為一個跨學科的理論工具,已成為西方社會科學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分析框架之一。我們通過文獻回顧與分析,對國外社會資本的研究從概念范疇、測量工具、作用機制以及實證檢驗四個方面進行了系統梳理和評介,并對我國在這一領域的研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社會資本; 概念范疇; 測量工具

中圖分類號:F0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0544(2008)05-0143-06

一、 引言

20世紀以來,經濟學和其它社會科學的分析工具有了長足的發展,且在技術上愈趨完善,但它們仍難以解釋一些特殊的社會經濟現象。例如,新古典增長理論分析工具不能很好地解釋為什么具有相似自然稟賦和物質資本的國家的經濟增長率和個人平均收入水平卻大相徑庭;同時,在企業內部,生產投入的質量和數量上的差異難以解釋不同績效之間的差異;在社會公共管理領域的公共產品供給、協調共同利益等方面,同樣存在這類令人難以詮釋的現象。社會資本正是在以上這種研究困境中,首次作為一個社會學的概念被學者們提出,并在其后的研究中,逐漸突破了社會學的學科領域,迅速發展成為最有影響力的分析框架之一,在經濟增長、社會發展、貧困、公共產品、創業、企業績效等諸多社會科學分支領域均可見到社會資本的蹤影。目前,社會資本已成為了一個對宏觀經濟發展水平和微觀組織績效的重要解釋變量。

然而,社會資本自提出以來雖已逐漸得到了人們的認同,學術界也對其進行了大量廣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些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但在有關社會資本的概念、分析維度、表現形式、測量指標、作用機制及其對經濟績效的影響等這樣一些基本問題上卻還是眾說紛紜,呈現出一種叢林狀態,為此進行的爭論持續不斷且有愈演愈烈之勢。這一方面說明社會資本已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成為了一個研究的前沿熱點問題,有其樂觀積極的意義;另一方面也說明理論界在社會資本研究上的混亂、困惑與無奈,這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制約著對其的進一步深入研究,表現出悲觀消極的一面。社會資本的研究能否走出叢林達成共識自然就成為理論界關注的焦點。正是基與此,我們在對國外有關社會資本研究文獻回顧分析的基礎上,較為系統的梳理了其發展的脈絡和核心觀點,以期為社會資本的進一步研究做出些許貢獻。

二、 社會資本:從概念到測量

(一) 社會資本的概念

研究社會資本的學者通常都會提及Loury、Pierre Bourdieu、 James Coleman、Robert Putnam和Francis Fukuyama,雖然在他們之前更早的著作中就已出現了“社會資本”這個概念的雛形。(注:Woolcock(1998)認為Lyda Judson Hanifan(1920)和Jane Jacobs(1961)最早提出了社會資本的現代意義上的概念。參見Woolcock, M. Social capit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oward a theoretical synthesis and policy framework[J].Theory and Society, 1998, 27(2):151-208。)美國經濟學家Loury(1977)考察了美國經濟如何按種族來進行劃分,研究發現黑人居住在惡劣的社會環境中,這種環境只能為他們提供工作機會的有限信息,并以此批評新古典理論反社會的本質。Loury還創造并運用與“人力資本”相對照的“社會資本”這個概念,來說明社會環境對個人和群體經濟行為及其成敗的影響。法國社會學家Pierre Bourdieu(1980)在其發表的文章中,正式提出了社會資本概念。他將社會資本視為與經濟資本、文化資本并列的第三種資本形態。美國學者James Coleman于1988年發表“社會資本在人力資本創造中的作用”一文,說明了社會資本與人力資本的關系,并在其后出版的《社會理論的基礎》一書中,對社會資本進行了系統的闡述,使社會資本這一概念開始受到社會學界的關注。美國哈佛大學社會學家Robert Putnam(1993)在論述意大利民間團體的重要著作中,將社會資本定義為社會組織中諸如人際網絡、規范和社會信任感之類的一些特征,它們能促進為了共同利益而進行的協同合作、降低交易成本,通過協調社會互動提高社會效率。自Putnam后,社會資本開始受到來自社會學、經濟學、政治學、管理學等諸多學科的廣泛討論。1995年,美籍日本人Fukuyama出版《信任,創造社會財富與經濟繁榮》一書并提出,一個社會的社會資本是這個社會的成員共同遵守的一套非正式的價值觀和行為規范,它們包括誠實、互惠和信任。一個社會的富裕與否同其擁有的社會資本的多寡存在著密切關聯。牛津大學的Janine Nahapiet與倫敦商學院的Summantra Ghoshal(1998)發表的“社會資本,智力資本和組織優勢”一文,將社會資本界定為鑲嵌在由個體或組織擁有的關系網絡中的現實和潛在資源的總和。(注:對社會資本做出較為全面而透徹的社會學分析的學者一般首推芝加哥大學的Ron Burt,他的Structural Holes(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3)一書對社會資本進行了全面分析。同時,普林斯頓大學的Alejandro Portes 發表的Social Capital: Its Origins and Applications in Modern Society(Annual Review of Socialogy.1998,22),也是重要的參考。)

其后,隨著社會資本在各學科的廣泛運用,社會資本研究呈現出一種逐步細化的趨勢。在社會經濟學理論中,社會資本被用于對市場結構和交易成本的探討;在政治社會學領域,學者使用社會資本的概念去解釋公民參與、民主發展、權力結構等問題;在管理學領域,社會資本被廣泛的應用到知識管理、智力資本與人力資本的開發、虛擬團隊建設、組織結構重組、戰略聯盟的形成和合資公司管理、市場營銷中的客戶關系管理等諸多領域。從而使得社會資本的概念呈現出一種錯綜復雜的局面,Coleman曾用“理論強迫癥”來形容這種現象。為了能較全面的反映社會資本概念的全貌及其復雜性,并有助于清析的對社會資本概念進行梳理,我們通過表1列舉了最有影響力和代表性的社會資本概念。

表1:社會資本的概念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一個明顯的脈絡:學者們對人際關系網絡和社會群體的發展、價值觀和社會規范的變遷以及集體的意義越來越重視,這對于我們進一步理解社會資本的內涵和價值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二) 社會資本的形式

有關社會資本形式的劃分也沒有達成共識,具有代表性的劃分主要有以下兩種。Coleman(1988)作為社會資本理論的先驅,他認為像其它資本形式一樣,社會資本的使用也是為了獲取回報,他根據社會資本是為個體帶來回報還是為群體帶來回報,將社會資本劃分為兩種類型,即個體社會資本和群體社會資本。個體社會資本在某種意義上與人力資本相似,因為其投入帶來的回報是對個體的,同時個體回報的累積對群體也能帶來效益;群體的社會資本是指群體所擁有的各種關系網絡中現實的和潛在資源的總和,它作為一種集體資產能提升群體成員的工作機會和生活質量。

Anirudh Krishna和Norman Uphoff(2000)認為無論從微觀層次、中觀層次還是宏觀層次,社會資本對發展的影響都通過兩類完全不同類型的社會資本的相互作用來實現,即結構型社會資本(Structural Social Capital)和認知型社會資本(Cognitive Social Capital)。結構型社會資本通過規則、程序和先例建立起社會網絡和確定社會角色,促進分享信息、采取集體行動和制定政策規定。因此,結構型社會資本相對而言比較客觀,并且是能夠被觀察到的。與此不同,認知型社會資本是指共享的規范、價值觀、信任、態度和信仰,它更為主觀,且難以觀測。他們同時指出,結構型社會資本和認知型社會資本能夠互補,但并不是一定需要互補,它們單獨也能產生作用。

(三) 社會資本的測量

正如Grootaerl和Bastelaer所言,社會資本和人力資本一樣,直接測量即使不是不可能的,也是非常困難的。但為了進行實證研究,學者們就需要開發出各種測量社會資本的相關指標。西方學者在如何測量社會資本的指標上,還未形成一套被廣泛認同的測量指標。筆者通過大量的文獻追溯,對國外具有代表性的社會資本的測量指標進行相應的梳理。Bouedieu認為個人擁有社會資本的多少取決于兩個因素,一是“個人所擁有的且可以利用的聯系網絡的規模大小”;二是網絡中每個成員“以自己的權利所占有的資本的多少”。這一發現為以后的社會資本測量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框架,不少研究者主要采用“個人網絡規模”和“網絡中鑲嵌的資源數量”這兩個指標來測量社會資本的多寡。Putnam從兩個方面測量美國(群體)所擁有的社會資本:第一是美國人參與政治的情況,用投票率和對政府的信任程度來反映;第二是美國人參與公共事務的指標,用參加各種社會組織或團體的人數來表示。根據這樣的測量指標,Putnam得出了美國群體的社會資本正在衰退的結論。當然,他的測量指標體系受到了后來者的質疑和挑戰。Coleman認為社會資本由三部分組成:來自他人的信息、責任與期望、規范與獎罰。且所有這些成分必須是有利于群體成員的東西,而非由消極情感所導致的障礙。從Coleman對社會資本的規定出發,Alder認為善意——包括同情、信任和寬容等——是構成積極社會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Fukuyama(1995)也將信任作為社會資本的關鍵因素,并指出,只有那些能產生信任的集體才能使合作成為可能,并自愿交換資源。因此,信任成為社會資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Don Cohen(2000)將信任作為測量社會資本的關鍵指標,在他看來,社會資本依賴于信任,如果沒有一定水平的信任度,那么關系、團隊、合作以及相互忠誠這些社會資本的要素特征就不會存在,信任是社會資本的一個必要條件。另外,在社會資本協會整體的研究中,研究者們采用了不同的社會資本測量指標,其中包括:Krishna和Uphoff(2001)主要依靠網絡中的成員身份作為測量社會資本的工具;Fafchamps(2001)使用商人之間的關系數量和關系類型作為主要測量指標;Isham Satu(2001)測量了社會網絡的普及度及“鄰居信任指數”;Pafgal Gilligan和Huq使用協會舉行的各種活動來替代結構型社會資本,用信任、交易和共享的規范來測量認知型社會資本。Grootaert(1998)使用一個社會(或社區)內的網絡、協會數量以及這些協會的成員人數來衡量社會資本。

三、 社會資本:作為資本形式的一種

(一) 社會資本是資本嗎

社會資本的概念從一開始就受到了人們的質疑,學者們懷疑使用“資本”一詞來表達社會性相互作用和社會態度的本質是否恰當。這一問題在學術界引起了長期的爭論。(注:有關社會資本是否為資本的爭論可參見Dasgupta(2000)及Durlauf(2002)的文章。)本概念度量,社會資本完全具有與其它資本形式相似的特征。首先,社會資本能夠在使用中得到積累,這與人力資本非常類似。與人力資本不同的是,社會資本既是集體行動的投入又是集體行動的產出。更準確地說,社會性相互作用一方面可以產生互惠互利的結果,另一方面又可能增加社會性相互作用的數量,并提高其質量。其次,像其它類型資本一樣,社會資本是一種可投資并在未來可獲得預期回報的長期資產。通過投入而建立的外部關系網絡對個體和組織來說都是一種資本,它能通過優先獲取信息、權力和緊密性而帶來收益;同時,通過投資開發內部關系,組織能強化集體識別,達成集體共識,增強集體活動的能力與效率,從而帶來收益。再次,與其它類型的資本一樣,社會資本可以替代或補充其它資源。社會資本可以與其它類型的資本相互“兌換”,如將社會網絡中的地位優勢兌換成經濟或其它方面的優勢,活動者有時能通過優勢聯系來補償金融資本或人力資本的不足;同時,社會資本可以通過降低交易成本而改善經濟效率資本。第四,社會資本同樣需要投資,且需要維護。社會資本的生產也需要花費成本,它也需要投資——即使不是金錢方面的投資,至少也要投入時間和精力。社會資本還必須按時更新和重組,否則就會喪失效應,象人力資本一樣,社會資本通常由于被使用而增長和發展。通過上述分析,不難發現,社會資本確實能作為資本的一種形式存在,且隨著社會資本概念框架和相關理論的完善和成熟,“社會資本是資本嗎”這一疑問也正在逐步消解。

當然,社會資本作為資本的一種特殊形式,它又與其它資本具有不同的特征。首先,與其它類型的資本不同,社會資本存在于活動者之間的關系中。正如Burt(1992)所言,“沒有任何一個人對社會資本具有獨家的所有權,如果你或在這種關系中的你的合作者退出了,聯系也就與構成這種聯系的社會資本一起消失了”。社會資本活動至少需要兩個人的參與。第二,社會資本與經濟學家所說的作為資本的其它財產不一樣,為開發社會資本進行的投資似乎是無法給與合理檢驗的。但隨著社會資本的進一步發展,學術界呈現出一種“概念泛化”的傾向,即把社會資本的概念擴展的過于寬泛,將其視為一個無所不包的資本范疇。如果一個概念包含的內容過份龐雜,那么實際上它就什么也不能解釋了。

(二) 社會資本的作用機制

資本的任何形式,無論是物質形式還是非物質形式,都代表了能產生一束利益的一種資產或一類資產,社會資本作為資本的一種形式,自然也不例外。Paul Collier(2000)提供了一個微觀經濟學的框架來理解社會資本產生一束利益的運行機制。首先,社會資本有利于傳播有關其他人行為的信息,通過重復交易來建立信任和聲譽,從而減少機會主義行為。其次,社會資本有利于傳播技術和市場信息,從而減少市場在信息傳播中的失敗。最后,依靠規范和規則,社會資本可以減少“搭便車”行為,從而促進集體行為。Lin Nan認為社會資本作為一種隱藏在社會網絡中的資源,它能夠提升活動的結果及帶來相應的效益,其作用機制在于:(1)信息流的作用。信息能降低組織雇用最佳個體的交易成本。對個體來說,能借助這些信息去發現最佳的組織,而對組織而言,也有利于它們以最低的成本來雇用最佳個體。(2)施加影響的作用。一些社會聯系因為其在社會關系中具有戰略地位,可以為組織帶來更多有價值的資源和實際權力,因而擁有這些資源的個體對組織的決策者就會形成更大的影響力。(3)個體的社會信用。個體社會聯系和獲得普遍認同的關系被一個組織視為個體社會信用的資質,反映了個體通過社會網絡和關系對資源的可使用性。(4)強化識別與認同的作用。個體的社會資本是他的特殊資源,由于其具有這種資源,使得他可以與群體中的其他成員區分開來并形成獨特的優勢。此外,一些學者還從不同的角度來分析社會資本的作用和運行機制,如Marcel Fafchamps和Bart Minten(2001)通過實證研究證實了社會資本可以使貿易商能夠用更可信的方式進行交易,從而降低獲取貸款以及提供貸款的成本,降低搜尋有關可信價格信息的成本以及進行質量調查的成本。

(三) 社會資本的效用和風險

Sandefur和Laumann不僅研究了社會資本的效用(benefits),而且也指出與社會資本效用并存的風險(risk)。他們指出,作為社會資源的社會資本對活動者來說具有3種效應,分別是:信息(information)、影響(influence)和緊密性(solidarity)。與此相應,這3種效應也會帶來三種風險,即信息風險、影響風險和緊密性風險。信息效用主要指社會資本具有提供有價值信息資源的效用。信息是重要的社會資源,社會關系提供了一種信息渠道,它可以減少獲得信息的時間和投入,幫助接觸廣泛的信息源,改善信息質量、實用性及時效。影響、控制和權力構成了社會資本的第二種效用。Burt(1992)認為,社會資本權力的好處是能夠促進創業者成長;被嵌入到“結構穴”(structural holes)中的管理者更具有權力,因為他們可以控制與其他群體聯系的項目。緊密性是指與社會網絡的高度封閉性相關的強烈的社會規范和信念,遵從這些規則與習慣,能有效的減少對正式控制的需要。在那些具有強文化和緊密聯系的組織中可以發現相似的現象,Nelson(1989)對組織群體間聯系的研究支持了這一觀點,他指出,群體之間的頻繁互動能使爭議獲得較快解決,并防止不滿的積壓。Cohen(2000)指出社會資本使一個組織或任何一個合作性的群體看起來更像一個整體,而不僅僅是一些各自為政的個體的拼湊。社會資本是聯系人們之間的橋梁,他的特定要素和表現形式包括高度信任、穩固的人際關系網絡、充滿活力的社群、共同的理解以及一種為了共同事業平等參與的感覺,所有這些要素使得個體能夠結合成為一個完整的群體,促進合作、培養獻身精神,從而為整個組織帶來效用。

社會資本不總是產生積極的影響,如果處理不當,它也會帶來一些負效應。Cohen指出那些讓人們團結在一起的紐帶也有一定的負效應,例如那些將社群里的成員團結在一起以實現有效合作的社會資本也可能是社群內部幫派化,或使得成員們心胸狹窄并對外部人員疑心重重,甚至具有欺騙性。一個社群內部的忠誠和信任也可能會形成一股聯合的力量來實現某些被誤導的或者是具有破壞性的目標。Sandefur和Laumann列舉了社會資本可能帶來的風險,信息風險是指建立社會資本需要持續性投入,才能形成和維護關系,但有的時候,社會資本的投入或許并非具有成本效益;而在一個團隊內部成員之間的強的緊密依賴性可能將成員淹沒在團隊中,這將減少一些新思想被引入到團隊中的機會,導致狹隘性和組織惰性,降低對創業精神的刺激,使得資本積累呈現緩慢的趨勢。同時也可能限制群體對信息和做事方式的開放性,形成一種集體性視障(Portes,1998)。但無論如何,社會資本所帶來的風險并不影響社會資本具有效用的聲譽,就如同智力犯罪和破壞性發明并不會影響人類智力的聲譽一樣,只是需要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倡導健康、有效的社會資本,而避免社會資本帶來的負效用。

四、 實證研究:社會資本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一個概念或理論能否具有實踐意義,需要經過來自實證數據的驗證。社會資本既然如學者們所宣稱的那樣具有社會和經濟效用,那么,相關的實證研究必不可少。學者們從不同的研究視角,對社會資本開展了大量的實證分析。分析結果表明,社會資本在經濟增長和發展、組織績效及社會公共事務(如犯罪、政治民主、腐敗、公共產品分配效率等)等方面具有顯著的影響。由于本文重點探討的是社會資本在經濟績效方面的效應,下面主要回顧社會資本對經濟增長及發展影響的實證研究。

在宏觀層面上,Kormend和Meguire(1985)是最早探討政府社會資本和經濟績效關系的學者,他們采用了《國際金融統計》1950-1977年間47個國家的樣本數據,將增長和投資作為因變量進行回歸分析,檢驗了收入收斂、人口增長、政府規模、貿易開放度和通貨膨脹的假設前提,并進一步探討了公民自由與經濟績效的關系。(公民自由參數值從1到7,數值越小代表公民權利越大)。在控制收入收斂、人口增長、政府規模等變量的前提下,公民自由在經濟增長的回歸分析中產生了正的、顯著影響,在具有很高的公民自由國家中,增長率比其他國家高出1個百分點。Scully(1988)運用115個國家1960-1980年的數據,通過控制資本-勞動比率的變化,檢驗了公民自由(政治自由、經濟自由)對收入增長的顯著影響。他發現擁有更多公民自由的國家的收入增長是擁有較少自由權力的國家的兩倍。Barro(1991)運用暴力測量工具來衡量國家社會資本。發現在1960-1985年之間,兩類暴力測量工具(平均每年發生的革命或政變次數、平均每年發生的政治暗殺事件次數)都與經濟增長率和私人投資在GDP中的比率呈現顯著的負相關關系。Putnam(1993)為了解釋意大利北部和南部在經濟發展和社會繁榮方面存在巨大差異的根源,通過對意大利的南北部分別進行實地考察,發現意大利北部地區長期以來形成的傳統有助于增進人們之間的信任、加強人與人之間的聯系,并有助于培養一種對整體利益的共同關注,這樣的傳統為該地區的經濟增長和發展奠定了基礎。與此相反,南方地區由于缺乏這種傳統,人們之間的有效合作難以得到執行,從而破壞了該地區實現經濟增長和發展所需要的文化基礎。Putnam等人(1995)在其后的研究中,通過嚴格的實證研究證實了他提出的上述假設。Fukuyama(1995)第一次鮮明的提出,各國經濟績效的差異來自于各國信任水平和“自發的社會性”的不同。在他看來,信任不僅有助于降低個體之間的交易成本,而且也可以通過宏觀政治機制來影響經濟效率。Fukuyama的經驗證據大部分是描述性的、定性的,而非定量研究。Knack等人(1997)在Fukuyama研究的基礎上,通過《世界價值調查》的數據系統檢驗了Fukuyama的假設。Brunetti(1997)和他的同事通過構建一個國家水平的“規則可信度指數”,對41個國家進行測量,在控制初始收入和受教育程度的前提下,發現在1983-1994年間“規則可信度指數”與經濟增長和投資之間具有顯著的關系,回歸系數顯示可信度每上升1個等級,投資占GDP的比率上升3.7個百分點,年平均收入增加1.5個百分點。

最近對社會資本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做出系統研究的是以Grootaert和Bastelaer牽頭的社會資本協會。他們通過一系列的實地調研和實證研究,在該領域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其中包括:Kanck通過實證分析發現社會資本降低了貧困水平,改善了收入不平等的狀況。Krishna和Uphoff考察了印度拉賈斯坦邦64個村莊農民在解決管理河流分界線的問題時社會資本指數(包括非正式網絡、已建立的規則、團結程度和相互信任程度)所產生的效應。Fafchamps通過馬達加斯加的貿易商研究發現信任能夠提高農業貿易商及其家庭的收入。Isham Satu以及PargalGilligan分析了社會資本在社區中的作用,他們以提供供水服務和處理廢棄物為例,實證表明社會資本有助于將這些外部性內部化并鼓勵采取集體行動。

在微觀企業層面上,Cohen通過案例研究,對社會資本的效能做出了令人信服的剖析,他認為企業社會資本是指其中擁有的諸如信任、人際關系網絡以及社群意識之類的人際聯系的“儲備”,并通過對聯合包裹公司、安萬特藥業公司、阿爾卡公司以及羅素雷諾公司在內的諸多組織的實證檢驗,發現了有利于知識共享、創新和提高生產力的社會要素,并進一步揭示了對社會資本進行投資所帶來的好處,例如更高的員工忠誠度、更出色的合作、以及對顧客需求的更明智的回應等。

五、 結語與建議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社會資本得到了包括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和管理學在內的各個學科的深入研究和不斷擴充,社會資本已經成為目前社會科學中最為有力和流行的研究領域之一。但也正是因為研究者來自不同的學科領域,根據自身不同的需要來詮釋和構建社會資本的概念框架,使得社會資本理論呈現錯綜復雜的局面,無論是其內涵還是外延都沒有能夠達成統一。近年來,社會資本概念引起了國內學者的廣泛關注,并開展了大量的研究。邊燕杰(2000)是國內較早研究社會資本的學者之一,他從企業所擁有的社會資本多寡的角度切入,通過實證分析表明企業社會資本對企業績效有著積極的正影響,同時,他還探討了企業社會資本的影響因素。儲小平(2003)研究了社會關系資本在華人家族企業的創業及發展過程中的作用。王霄、胡軍(2005)探討了社會資本與中小企業創新的關系。他們的研究無疑對社會資本理論的發展、特別是在我國的本土化研究上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但另一方面,國內社會資本的研究也出現了一些令人擔憂的現象。

(一) 國內研究者所采用的社會資本概念和維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西方國家學術研究發現的基礎上的,還鮮有學者從中國特定的社會文化背景出發進行社會資本的實證測量,本土化研究相對缺失。眾所周知,中國有著與西方國家截然不同的文化傳統和制度安排,簡單的復制西方的研究成果可能會導致理論研究和實踐應用上的偏差。因此,對于我國學者而言,從事高情景的本土化研究尤為重要,需結合我國特定的文化、制度和社會背景,賦予社會資本在中國新的內涵,構建符合我國實際情況的社會資本概念范疇和理論框架。海外華人學者在這方面已做出了一些有益探索,如徐淑英、樊景立等人(1998)有關中國“關系”的研究,鄭伯塤等臺灣學者關于中國家族管理、華人組織行為(血緣、差序格局)的研究,邊燕杰(2000)等關于企業社會資本(如政府關系)的研究,都從不同的角度對中國背景下的社會資本研究做出了一定貢獻。

(二) 社會資本作為一個跨學科的理論工具,注定了其概念范疇和理論思維的多元化,如在宏觀經濟發展、社會公共事務、企業組織效率以及政治體制設計等各學科領域,社會資本必定有其共有的特征(如理論基礎、概念元素),也有不同的內涵(如作用機制,測量工具)。因此,對于研究者而言,一方面應該開展跨學科研究,廣泛吸收各學科的理論依據;另一方面,應該注意根據各學科的自身特征,嚴格區分社會資本在不同學科的概念特征和應用范圍,以免社會資本陷入各學科相互爭論與混淆不清的境地。

(三) 開展相應的實證研究。任何理論要取得令人信服并對實踐具有指導意義的效果,就必須通過相應的實證檢驗。社會資本理論雖然在國外已取得了相應的實證支持,但相關實證研究在我國還剛剛起步,系統的實證檢驗非常缺乏。因此,在加強國外理論引入和本土概念構建的同時,還應該積極從事相關的實證研究。更為重要的是,通過實證檢驗,也能發現一些新的現象,有助于甄別我國在社會資本概念范疇上與西方的異同,進一步發展和完善我國的社會資本理論。

參考文獻:

[1]Adler, Paul S., Kwon, Seok-Woo. Social capital: prospects for a new concept[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2,(27):23-36.

[2]Barro,R. Economic growth in a cross-section of countries[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1,(2):407-443.

[3]Bourdieu, P. Distintion.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84.

[4]Bourdieu, P.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M].Greenwood Press, 1986.241-258.

[5]Burt, R.S. Structural holes: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 [M].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

[6]Cohen D., Prusak L. In good company: How social capital makes organizations work [M].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00.

[7]Coleman, J.S.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88,(94):95-120.

[8]Coleman, J. S. 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 [M].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0.

[9]Putnam, R.D. Making democracy work: Civic traditions in modern Italy [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3.

[10]Fukuyama, F. Trust: the social virtues and the creation of prosperity [M]. New York: Free Press, 1995.

[11]Grootaert, C., Bastelaer, T.V. The role of social capital in development: an empirical assessment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12]Knack,S., Keefer,P. Does inequality harm growth only in democracies?[J].Americal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1997a,41(1):323-332.

[13]Kormend, R.C. Meguire, P.G. Macroeconomic deter-minants of growth[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5,16(1):141-163.

[14]Lin Nan. Social capital: 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15]Loury,G. 1977,A dynamic theory of racial income differences. In P.A. Wallace Am La Mond, Women,minorities, and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153-186.Lexington, MA: Health.

[16]Nahapiet,J., Ghoshal,S. Social capital,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the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8,(23):242-266.

[17]Putnam,R. Making democracy work: Civic traditions in modern Italy Princeton[M].Pri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3.

[18]Sandefur, R.L., Laumann, E.O. A paradigm for social capital [J].Rationality and Society, 1998,(10):481-501.

[19]Scully,G.The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8,96(3):652-662.

[20]Woolcock, M. Social capit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Toward a theoretical synthesis and policy framework[J].Theory and Society, 1998, 27(2):151-208.

[21]邊燕杰,丘海雄.企業的社會資本及其功效[J].中國社會科學,2000,(2).

[22]儲小平.社會關系資本與華人家族企業的創業及發展[J].南開管理評論,2003,(6).

[23]王霄,胡軍.社會資本結構與中小企業創新[J].管理世界,2005,(7).

責任編輯 劉鳳剛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露脸一二三区国语对白| 天堂在线视频精品| 精品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自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伊人蕉久影院| 在线国产你懂的| 欧美国产日韩另类| 国产在线日本| 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m男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夜色91| 亚洲天堂成人| a亚洲天堂| 亚洲精品动漫|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精品| 2019国产在线| 性欧美久久| 国产本道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小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色| 91国内在线视频| 成人在线不卡| 真实国产乱子伦高清| 日韩精品专区免费无码aⅴ| 四虎AV麻豆| 久久精品日日躁夜夜躁欧美| 九九热这里只有国产精品| 日本人妻丰满熟妇区| 国产制服丝袜无码视频| 欧美成人精品欧美一级乱黄| 亚洲香蕉在线| 手机看片1024久久精品你懂的| 尤物国产在线| 99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蜜芽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福利姬国产精品一区在线| 国产精品久线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网在线观看| 女人18毛片一级毛片在线 |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看片基地久久1024| 亚洲无线国产观看| 日本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影院| 成人久久18免费网站| 国产乱子伦视频三区| 又粗又大又爽又紧免费视频| 亚洲天堂自拍| 性欧美久久| 久久精品视频亚洲| 91毛片网| 日韩视频免费| 国产亚洲欧美另类一区二区| 免费又黄又爽又猛大片午夜| 久久黄色影院| 欧美在线伊人| 永久成人无码激情视频免费| 日韩在线观看网站| 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国产福利大秀91| 国产高颜值露脸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野外拍在线|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纯品| 欧美中文字幕无线码视频|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入口| 久久久久夜色精品波多野结衣| 亚洲无码A视频在线| 91精品国产情侣高潮露脸| a级毛片免费看| 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蜜臀AV在线播放| 国产又黄又硬又粗|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 在线视频亚洲色图| 91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在线欧美一区| 中文字幕天无码久久精品视频免费 | 亚洲综合色区在线播放2019|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 最新亚洲av女人的天堂| 欧美精品v| 玖玖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国产黄色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