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從哲學的角度對公司治理學科中的前沿問題進行了思考。圍繞公司治理的內涵,從公司治理的發展歷程、公司治理中的利益導向及新興治理、集團治理和網絡治理的特點出發,結合哲學中的發展和變革、系統理論、普遍聯系和人的價值對公司治理的前沿問題做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哲學;前沿;公司治理;思考
[中圖分類號] F273.7[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0461(2008)04-0025-03
人類已經邁入了21世紀,呈現在人類面前的是社會生產力的巨大進步,物質財富的極大豐富,科技的高度發達,精神文明不斷提高等等。這一切還在繼續深化,而且更為迅速,更加全面,更加徹底,不斷地改變著自然界和人類本身??茖W發展在這期間也取得長足的進步,人類積累了豐富的科學成果。在科學的各個領域,人類不斷的進行著知識的創新,突破了前人難以企及的界限,取得一個又一個豐碩的成果。不論是在自然科學還是在社會科學,出現了眾多的前言問題,這些問題如何站在哲學的高度去認識,去探討,則是新形式下科學獲取突破的有力指導。在此結合社會科學發展中新學科——公司治理學中的前沿問題進行探討。
一、公司治理的內涵及其]進
從公司治理這一問題的產生與發展來看,可以從狹義和廣義兩方面去理解。狹義的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主要是股東對經營者的一種監督與制衡機制。即通過一種制度安排,來合理地配置所有者與經營者之間的權利與責任關系。公司治理的目標是保證股東利益的最大化,防止經營者對所有者利益的背離[1]。其主要特點是通過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及管理層所構成的公司治理結構的內部治理。廣義的公司治理則不局限于股東對經營者的制衡,而是涉及到廣泛的利害相關者,包括股東、債權人、供應商、雇員、政府和社區等與公司有利害關系的集團。公司治理是通過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內部的或外部的制度或機制來協調公司與所有利害相關者之間的利益關系,以保證公司決策的科學化,從而最終維護公司各方面的利益。因為在廣義上,公司已不僅僅是股東的公司,而是一個利益共同體,公司的治理機制也不僅限于以治理結構為基礎的內部治理,而是利益相關者通過一系列的內部、外部機制來實施共同治理,治理的目標不僅是股東利益的最大化,而是要保證公司決策的科學性,從而對保證公司各方面的利益相關者的利益最大化。
公司治理已經成為現代企業中最核心、最根本的問題,是企業發展過程中深層次的問題。治理成效的好壞直接影響投資者對公司的信息,良好的公司治理能提升公司的價值,并享受治理溢價。公司治理的]進,從不同的維度劃分,有著不同的]進路徑。從治理模式來看,大體遵循內外部各自治理——共同治理(治理模式的趨同),一方面說明沒有一種最佳的治理模式,同時也反映了各個國家在治理環境趨同的趨勢。從公司治理的理念來看,經歷了股東導向的單邊治理到利益相關者導向的共同治理,兼顧公司各個方面的利益,公司的共同利益最大化成為新的目標。
二、公司治理中的前沿問題
1.公司治理發展至今,大體遵循了從萌芽的自發性治理到國家層面法律的強制治理再到公司層面的自主治理螺旋式]進,]進機理是應對外部市場帶來的潛在獲利機會和降低公司組織內參與人的不確定性預期[2],最大程度地保護投資者利益,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公司價值。公司治理總是結合時代的特點,尋求與時代特征吻合的治理理念、治理形式。這種治理形式的]進遵循著一般事物發展的科學規律,是科學規律在公司治理發展過程中的具體體現??茖W把握公司治理的]進軌跡,能更好指導人們完善公司治理機制,提升公司績效。
2.公司治理中利益導向問題。早期的公司治理由于忽略人力資本重視物質資本,往往以股東利益導向,追求股東利益最大化。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無形資產,核心能力和員工的智力資本逐漸在社會生活過程中創造出越來越大的價值,不僅員工貢獻出自己的智力資本,企業的供應商和顧客,銀行等債權人、新聞媒體以及政府、企業所在的社區等等都對公司創造的價值作出了相應的貢獻,他們分別向公司投入了各種資源,理應相應獲取回報。利益相關者共同治理正是在這種環境下產生并日益成為公司治理中呼聲最高的價值取向。
3.企業集團迅速發展并成為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主體力量,企業集團發展程度往往代表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標志。集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企業集團畢竟不同于單個公司,集團的股權聯系縱橫交錯,既有橫向的環狀相互持股,又有縱向的母子企業控股,集團的存在使兩權分離更趨明顯,使控股股東掠奪中小股東更具隱蔽性,給中小股東帶來更大的治理風險,集團治理逐漸浮出水面并成為公司治理學科的熱點問題。現代科學技術的高度發達,通訊技術的迅猛發展,信息化無疑成為當今社會典型特征。如何在信息化的社會借助外部資源并整合內部資源獲取競爭優勢,提升自己的競爭能力是企業的頭等大事。企業依托網絡信息技術,共同分享網絡信息平臺帶來的好處,借助戰略聯盟,虛擬化企業等形式構建自己的競爭優勢。通過網絡連接企業與企業組成了聯合體,如何治理這個聯合體即網絡治理也是當今社會的又一熱點問題。
三、對前言問題的哲學思考
1.公司治理的]進遵循了從低級到高級,從自治到法治再到更高層次的自治的循環,這也符合事物發展的一般規律。公司治理產生之初,由于是個新鮮制度,人們對這種制度很陌生,不太了解運行規則,對其認識停留在膚淺的水平,認為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就能解決好委托代理關系帶來的公司治理問題。個人信任在公司治理中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委托人和代理人依靠相互信任保障契約執行,實際上是一種非強制性的自律和他律行為,相關的法律法規也不完善,沒有相應的剛性約束,因此也極易出現種種契約風險。由于公司的這種自治行為的固有的弊端,迫切需要更好的制度來消除這種弊端,政府則順應要求,提供了法律法規來輔以治理,與公司內部治理機制配合,共同完善公司治理機制,維護出資者利益。法律法規是在公司自主治理的基礎之上,為了彌補僅僅依靠內部治理帶來的缺陷而產生的,是對內部自主治理的補充和完善,是公司治理制度在新的環境下的進一步發展。
2.公司治理實際上是一個系統,具有系統的共性。公司治理從某種意義上是約束激勵代理人的招,是一系列治理制度和機制的復合體,這些制度和機制需要不斷地和外界交換信息,內外部治理雙管齊下,相輔相成,才能取得治理效果[3]。由于社會環境不斷變化,治理主體和客體的主觀能動性,這個系統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的新陳代謝,經歷著孕育、產生、發展和成熟的過程,在這個期間,經歷著從治理制度向治理機制,從相互制衡到科學決策的轉變,這就是公司治理的動態性。公司治理的整體性指的是公司治理是一系列的制度和機制相互作用,共同發揮其作用,每種機制均有著特定的角色,行使著特定的功能,缺一不可。僅有內部治理,缺少了外部市場和政府的參與,就容易導致內部人控制和大股東侵蝕中小股東的利益[4];忽略內部治理則易引致經理主導企業的現象,使投資人利益受損。單單某種治理難以達到預期效果,內外部治理共同發生作用產生出1+1>2的整合作用。公司治理還具有層次性,在公司治理中存在多重委托代理關系,董事會對股東承擔的是信托責任,經理層對于董事會擔負代理職責,同時在公司經營中委托公司員工努力工作。其中,股東對于監事會、董事會的治理屬于公司治理中的第一層次,監事會對董事會、經理層的治理是第二層次,董事會對經理層位于第三層次。公司治理的層次性反映了治理或縱向或橫向或斜向交叉的有序關系存在。
3.公司治理中利益導向的]進反映了對人的價值的重視。在公司治理產生早期,由于生產力并不發達,有形資本比如資金、設備等是制約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稀缺資源,同時也由于這些資本的價值易于量化估值,在公司投入的資源中,資金等有形資源的投入多少就成了衡量公司股東話語權的大小的標志,資本主義、資金領導成了當時的時髦詞匯。追求股東利益最大化就成了當仁不讓的價值取向。公司治理的不斷完善,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信息化、知識化時代的來臨,資本主導的公司治理取向逐漸讓位于人本主導的公司治理取向,企業中的人力資本在創造企業價值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人力資本、智力資本等無形資產開始與資金設備等有形資源享有同等的話語權,客觀上要求公司相關利益主體共同參與治理,實現利益相關者共同利益最大化。這個過程充分體現了人的內在價值和外在價值的統一,在公司經營過程中,經營者和員工有著經營管理公司,創造公司價值的潛在勞動能力,這是人的內在價值。然而他們只有在社會實踐中發揮出自己的聰明才智,為社會創造價值,他們的外在價值才能體現出來。利益相關者共同治理就是人的內在價值和外在價值的統一,也是在新的時代要求下對人的價值的高度認可的體現,是一種新的治理理念。
4.公司治理體現普遍聯系的哲理。世界上一切事物或一切現象都直接或間接處于種種相互關系之中,揭示了事物之間和事物內部各個組成部分之間的相互制約,相互依賴和相互作用、相互影響[5]。公司治理發展至今,公司相關的各個利益主體包括社區和政府都為了自己的利益進行著博弈。治理本質一個重要的方面在于糾偏的過程,對公司資源投入者應該獲得的收益和實際獲得的收益進行均衡的配置,使其對稱和均衡。在這個意義上講,公司的股東、董事、監事會、經理層、員工、供應商、顧客、債權人、債務人、新聞媒體、中介機構、政府和社區等無不與公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股東和債權人投入了物力資源,經理和員工投入了人力資源,顧客提供了市場資源,政府則投入了社會資源等等,這些利益相關者通過公司聯系在一起,向公司提供了資源,相應地從公司獲取
回報,形成了一個利益共同體。
四、用哲學思維正確把握公司治理的前沿問題
哲學是萬學之學,是一切學科的基礎,公司治理是一門不斷發展的學科,也是一個不斷與外界交換資源的系統,在其發展過程中體現了世界萬事萬物的普遍聯系性,更重要的是在發展過程中人的價值愈來愈受到重視。
1.公司治理理論和實踐的不斷發展,需要我們以動態的[光去觀察。世界環境總是在不斷變化,這就要求公司治理理論在新的環境中突破以往的框架,以適應新形勢的要求。要不斷推進現代企業的網絡治理,實現公司網絡組織中各方的相互嵌入,建立優勢互補的動態戰略聯盟。公司治理機制的創新同樣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要不斷強調治理機制的創新,加強治理工具的多樣化運用和有機組合。
2.公司治理是一個社會科學大系統下的子系統,具有系統的共性特征和自己系統的個性特征。人們生活在各種系統當中,無時無刻不和系統打交道,自然就要研究系統、認識系統。同樣,企業在進行公司治理的時候,必須以系統的觀點去看待問題,用系統思路思考公司治理發展和成熟的過程,綜合運用各種各樣的公司治理機制和治理制度,同時要隨著外界環境的改變靈活選用相適應的機制,以使公司的各個利益主體分享治理收益。
3.在現代企業的運營過程中以及協調出資者利益時,一定要同時兼顧各個利益主體的需要。股東利益最大化是公司治理結構的一個目標,但是實現利益相關者的利益符合企業長期穩定發展的要求。利益相關者問題越來越成為世界各國公司治理中關注的焦點,利益相關者貢獻了專用性的風險資產,并分擔了公司的剩余風險,利益相關者在公司治理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有必要在公司治理的結構框架中考慮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賦予其應有的地位,構建一個利益相關者共同參與、共同合作的公司治理機制。公司的各個利益相關者對公司價值的提升均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系,只有兼顧到公司各個利益相關者的利益,理順他們之間的關系,公司經營活動才有治理上的保證,才能順利進行正常的經營活動,各方面的利益才能最終得到保證。
4.要重視人的價值。公司治理過程中,人才越來越發揮出獨特的作用。人的作用在公司價值創造過程中起者決定性的作用,人力資本價值越來越受到公司各個利益主體的重視和認可。但是這種無形資源在現在卻缺乏一種有效的評價系統對其估值,難以科學的量化其價值,因此在實踐中暫時還不能和資金、設備等有形資源一道參與公司股權計量和收益分配。隨著科學進一步發展,無形資產的計量會得到合理的解決。
公司治理體制的完善有利于現代企業的進步,在企業進步的實踐中同樣無時無刻都存在著哲學的影子,我們要學會用哲學的思維把握公司治理發展的脈搏,用發展的[光實現公司治理機制的完善和創新,兼顧各方面的利益取向,以追求公司共同利益的最大化,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維安.公司治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馬連福,陳德球.自主性治理:公司治理制度]進的新趨勢[C].第四界公司治理國際會議論文.2007
[3]教育部社會科學研究與思想政治工作司組編,自然辯證法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青木昌彥,錢穎一.轉軌經濟中的公司治理結構[J].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5.
[5]鮑宗豪.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現時代[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Philosophical Thinking on the Forefront Issue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Sun Banjun,Zhao Chen,Chen Yongbin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of Economics,Shijiazhung 050031,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orefront issues in corporate governance from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 Covering the connotation,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interest direction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the paper,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novation governance, group governance and network governance, makes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forefront issue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with the development, system theory, general connection and people's value in philosophy.
Key words:philosophy; forefront;corporate governance;thinking(責任編輯:張丹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