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企業文化的認識
什么是企業文化?客觀地講,給企業文化下個準確的定義比較難。理論學者講得很多,但也不能完全講清楚。我談談最近到一些地區進行市場調研的感受。
——現象一:在河南,我同某產品銷售店的銷售顧問、經理和區域經理進行工作討論,請他們分別描述目標顧客、購買理由、傳播渠道、產品賣點;描述競爭對手的產品優劣;描述如何針對目標用戶,開展營銷工作等系列問題。結果,不同人員理解不一,回答不一,甚至產生很大差異。說明公司的戰略沒有在終端很好執行。
——現象二:在湖北和河南,檢查到較多微車銷售店時,各個層面的人員,對一系列問題的認識是相對比較清楚的,回答是基本一致的,如:長安之星2代的目標用戶、性能優點、所采取的措施等等。表明銷售公司所建立的一套辦法在終端執行中有一定的進步。
啟示:公司的戰略、政策、措施,能否在終端得到很好的執行,歸結起來,關鍵在于企業的管理和文化。其中,文化又發揮著重要作用,否則公司的戰略與終端的執行就會脫節,戰略就不能落地。
企業文化如評判
對于長安文化,有三個基本結論:
第一,長安140多年的歷史,是一脈相承的發展史,是各個時期代代長安人努力奮斗的結果。
第二,長安發展中,不同時期的文化,都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長安文化,在當時條件下,都是先進文化。否則,不可能有長安的今天。
第三,長安文化,在繼承的基礎上,需要不斷創新。事物的發展,就是不斷自我批判、自我否定又自我肯定的過程。特別是在充滿競爭的同時又是國際化程度很高的汽車領域,長安文化也有不夠完善的地方。特別是我們提出打造國際化長安,那么企業文化如何支撐才能適應公司的國際化發展?
俗話講,“三流企業做事,二流企業做管理,一流企業做文化”。說明企業文化在支撐企業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評價長安企業文化建設好與不好的標準,我認為有三條基本原則:
第一條,企業文化建設是否與公司戰略發展保持一致,并能夠指引公司的持續健康發展;
第二條,對企業文化的表述是否系統、準確和完整;
第三條,企業文化理念能不能為廣大員工所熟知,并在思想、行為等方面自覺地遵守。
以上三條做得好,企業文化建設就基本達到了要求;反之,就需要改進和提高。
企業文化建設應把握的幾個關鍵點
第一,要“真”。企業文化什么最重要?“真”最重要。我們不說假話、大話、空話,做不到的事堅決不說,說了就必須做。現在做不到的事,可以放到下一個五年計劃中再說。不要提出以后就放在一邊,永遠不用。
第二,領導帶頭。企業領導不僅是企業文化的首倡者,更是企業文化的“航標”。這就需要領導者首先從思想和認識上深刻理解企業文化,并形成行為習慣、思維模式、做事風格,進而影響核心骨干、企業團隊。所以說,領導者要首先在工作中實踐,做好表率,給員工做一個范本,讓員工去模仿。
第三,形成合力。企業文化應該是公司全員所遵守和認同的文化。所以,企業文化建設不單單是企業文化中心的事,需要各個職能部門、各個單位以及廣大員工共同建設。另外,要注重加強員工和企業的良性互動,通過有效的途徑和方式,讓員工切實體會到公司的文化無處不在,在潛移默化中得到熏陶。
第四,關注細節。我是倡導“細節”的人,沒有細節就沒有整體。沒有建立在細節上的戰略,肯定是不成功的戰略。所以,要把任何一個場合都變成宣傳企業文化的機會,包括我們對外的接待、禮儀、現場文化等,要讓長安文化無處不在,滲透到長安的每一個角落。
第五,持續創新。對于創新,用數字表示有三個方面:(1)就是“0+1”,從無到有;(2)就是“1+99”,就是從有到優,更高更好;(3)就是“100+1”,從優秀到一流。我每到一個單位,最喜歡聽的就是這個單位按照“三個基于”的原則,有哪些創新、有哪些改進。我們提出的“四種精神”,頭兩條是“自我批判、敢于創新”。對于企業文化建設,更要按照“四種精神”的要求,圍繞公司戰略和年度目標,創新思路,創新方法,把企業文化建設不斷推向前進。
一個沒有文化的企業,不可能擁有長遠的發展。就像一個沒有理想和思想的人,不可能獲得成功一樣。長安要成為國際化的先進企業,必須要做好企業文化建設。讓我們共同努力,建設好、實踐好長安文化
(責任編輯:羅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