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堅持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是當今及今后階段我黨的主要工作。期間,改進領導干部的作風至關重要。領導干部的作風不僅是領導者個人素質的具體反映,而且還影響到民風民心的好差順逆。所以,領導干部,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要把改進作風作為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領導干部如何改進作風?筆者認為,關鍵在于抓好四個“突出”。
在思想作風上要突出一個“進”字,解放思想,與時俱進
首先,要加強學習,做刻苦學習的表率。領導干部要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特別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并從實際出發,多學一些歷史、經濟、法律等方面的知識,多關注一些國際國內政治、經濟、科教、文化發展的新動向,努力使自己的思想水平和知識水平適應時代前進的要求,從而增強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寬廣眼界觀察世界和自己的實踐,充分認識和正確把握當代國際國內局勢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不斷強化戰略性、前瞻性和開放性思維,不斷進行觀念更新、體制創新、結構創新、科技創新,創造性地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不斷把我們的事業推向前進。
其次,要堅持學以致用。領導干部要把理論學習與本單位、本部門的工作實際與思想實際結合起來,做到既刻苦學習,又開動腦筋。對關系改革、發展、穩定的重大問題,要進行認真的研究和理性的思考,在深入思考中謀劃全局,在深思熟慮中進行決策,在開動腦筋中推動工作。評價一名干部學習如何?不能光看表達上的“嘴功”,更要看理論聯系實踐的“做功”。不能以只讀了多少本書、記了多少筆記、寫了多少體會為衡量干部學習好差的標準,關鍵要看對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以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否真信、真用、真做。只有切實把學習理論成果轉化為理論信念,轉化為思想作風上的進取精神,轉化為解決本單位工作、思想等實際問題的具體行動,這樣的學習,才能學有所用,學有所得。
三是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當前,我們正在從事的事業,沒有現成的經驗可循,也沒有固定的模式可套。所以,領導干部要在思想作風上有所進取,必須牢固樹立與時俱進的“五種精神”。一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精神。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說實話、鼓實勁、辦實事、求實效,經常地深入群眾、深入實際。解決好既對上負責、又對下負責的問題。二是緊跟時代、勇于創新的精神。克服惰性心理,解決好目光短淺、因循守舊、滿足現狀、不思進取的問題。三是知難而進、一往無前的精神。消除畏難情緒,解決好只強調困難多多、精神不振的問題。四是艱苦奮斗、務求實效的精神。解決好光圖形式、虛而不實的問題。五是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精神。向前看而不是向“錢”看,解決好“身入而心不入”、“浮誤”而不“服務”的問題。通過牢固樹立這五種精神,使我們的事業在實踐中探索,在探索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
在工作作風上要突出一個“實”字,情系群眾,辦好實事
天下之勢,常系于民。民心順了,則一順百順,一興百興。一句話,就是要事事處處關心群眾的生活,關注人民的喜怒哀樂。這就要求領導干部反映民情敏銳而不遲鈍,了解民意準確而不偏誤,解決問題迅速而不拖拉。
情系群眾,歸根結底是要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真正把我們的工作落到實處。現在的問題并不是缺好的思路、好的典型、好的措施,許多工作辦不好,癥結在于抓落實不夠。對領導干部工作作風,當前群眾反映最大的問題在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脫離實際,脫離群眾,工作不落實、不扎實、不切實。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把抓落實作為改進工作作風的突破口,言行一致,崇尚實干。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實干興黨、興幫、興業,空談誤國、誤事、誤人。貪圖虛名只能招來災禍,搞形式主義,只會自欺欺人。作為領導干部要始終牢記黨的根本宗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用于為人民服務中去。在實際工作中,要善于體察民情,聽取民聲,順于民意,真正把群眾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把群眾的情緒作為“第一信號”,把群眾的滿意作為“第一追求”,把群眾的富裕作為“第一目標”,扎扎實實為群眾辦實事,謀實惠。
在領導作風上要突出一個“正”字,率先示范、科學決策
改進領導作風,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要不斷改進領導方式和工作方法。時代在前進,形勢在變化,新事物、新矛盾、新問題層出不窮,不能習慣于過去的作法,要加強調查研究、端正工作態度,從領導方式和領導方法上解決問題。
改進領導作風,最主要的是要自覺堅持民主集中制。堅持民主集中制是改進領導作風的重要環節,尤其是在重大問題的決策方面,更要改進領導作風,廣泛深入聽取各方面意見,做到:一要由少數人甚至個別人決策向民主決策轉變,以防止和避免決策的主觀性和隨意性。二要由經驗決策向科學決策轉變,不能單憑領導者個人的經驗、閱歷知識、才能、膽量來進行決策。三要由簡單決策向復雜決策轉變,不能簡單盲目拍板、簡單決策,而應多注意調查研究、復雜思考、系統分析,力求多贏,尤其是善于從上情與下情的結合中,突出獨創性;從現實與未來的結合中,突出超前性;從需要與可能的結合中突出創新性。四要由靜態、封閉決策向動態開放決策轉變。要用發展、變化的觀點審視決策對象,把握對象的現狀,預測對象的趨勢,并善于根據實際變化不斷修正完善,以使決策最終適應知識經濟時代和經濟全球化發展的需要。五要由定性決策向定性、定量決策轉變。在對重大問題作出決策時,不僅要對問題進行詳細的定性分析,深刻了解各種機制之間的關系,更重要的是必須找出其中的某些數量關系,并根據這些數量關系找出最優發展或最優決策方案。六要由微觀決策向宏觀戰略決策轉變,使決策具有全局性、戰略性,提高整體競爭力。
在生活作風上要突出一個“嚴”字,嚴以律己,清正廉潔
—要慎用權。權力是把雙刃劍,用之得當,可以有益于單位、部門的發展,更好地為企事業作貢獻,為職工群眾謀利益。用之不當,必將影響工作,禍害群眾,糟蹋人生,斷送前程。我們每一位干部,無論職務高低、權力大小,都要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和人生觀,從思想深處解決當官為什么、有權干什么、用權圖什么的問題,使權力的使用上下有限、左右有度,防止權力的瞎用和濫用。此外,在慎用權方面,還要教育自己的親屬、子女、包括身邊人不利用自己的職務、地位拉大旗作虎皮,搞不正之風和違紀違法行為,始終保持領導干部的良好形象。
二要慎所欲。古人云:“壁立千仞,無欲則剛。”這里的“無欲則剛”至少有兩層含義,一是不屬于自己的不要;二是即使屬于自己的,也要取舍有度。每一位領導干部都要面對“誘惑”頂得住,聽到“非議”站得穩,身臨“攀比”立得正。不貪吃喝玩樂,不圖名利地位,始終保持良好品行和高尚情操。
三要慎交友。市場經濟及人性化管理,需要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和友誼。但對領導干部來說,在繁雜不等的人員中一定謹慎交友,從善交友,擇廉交友。要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領導干部不能情有獨鐘于富單位、好單位,更不能以不講原則取悅老板傍大款,或與老板、大款稱兄道弟。要多接交“窮朋友”,不忘“窮朋友”,與群眾打成一片。
四要慎所好。上有所好,下必甚蔫。在現實生活中,確有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會利用領導干部的個人愛好,投其所好,求得歡心,最終實現自己的私欲甚至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領導干部一定要頭腦清醒,擇其所好,隱其所好,正其所好。對投其所好者,要拒之有理,拒之有力。對別有用心者,更要嚴肅批評,適時換人。
五要吐真其微。事之成敗,皆由小生。市場經濟、燈紅酒綠、世態紛繁、誘惑很多,每個社會成員都在經受考驗,有的站得穩了,有的倒下了。事實告訴我們,小毛病、小貪心、小意思等雖不起眼,但日積月累,處理不當,就有可能滑向泥潭,走向深淵。“千丈之壩,潰之蟻穴。百尺之室,焚之隙煙”,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因此,每個領導干部都要認真把好“苗頭關”,自覺做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從生活中點點滴滴做起,于細微之處規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防微杜漸,警鐘長鳴,在思想上高筑拒腐防變的大壩。
(責任編輯:李 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