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村規民約的實施與固有習慣法

2008-01-01 00:00:00
現代法學 2008年6期

摘 要:廣西壯族自治區金秀瑤族自治縣六巷鄉瑤族的村規民約受到瑤族固有習慣法的深刻影響,在保障實施、處罰方式等方面明顯體現瑤族固有習慣法的痕跡,瑤族村規民約實施的觀念、機制與固有習慣法一脈相承,瑤族固有習慣法通過村規民約形式在當代瑤族地區發揮作用。

關鍵詞: 瑤族;村規民約;習慣法

中圖分類號:DF 052

文獻標識碼:A

村規民約是村民根據法律規定并結合本村實際討論制定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行為規范。六巷鄉位于廣西自治區金秀瑤族自治縣西南部,是大瑤山區的一個瑤族聚居鄉。它的瑤族文化濃郁,瑤族特色明顯(注:莫金山認為金秀瑤族自治縣大瑤山是中國瑤族最典型的聚居地,金秀瑤族自治縣的瑤族包含了中國瑤族的主要支系,該縣的瑤族包含豐富而完整的瑤族文化,金秀瑤人保留了更多的瑤族體質特征,金秀大瑤山是中國瑤文的正音之地,金秀瑤族是中國瑤族的縮影,金秀瑤族處于中國瑤族的中心點上。參見:莫金山.金秀大瑤山瑤族在中國瑤學研究中的地位[J].廣西民族研究.2003(2))從1982年12月開始,六巷鄉各瑤族村相繼制定了村規民約,包括六巷村民委員會的《石架屯村規民約》(1982年4月1日)、《六巷村村規民約》(1982年3月28日)、《幫家、翁江兩村村規民約》(1982年農歷4月18日)、《下古陳村村規村約》(1982年10月31日)、《上古陳村村規民約》(1991年1月29日)、《六巷村石牌公約》(1991年2月1日)等;青山村民委員會的《沖口村規民約》(1982年12月13日)、《沖尾村村規民約》(1982年12月15日)、《下石井村規民約》(1982年12月15日)、《上石井村規民約》(1982年12月17日)、《下中山隊村規民約》(1982年12月19日)、《膠廠村村規民約》(1982年12月20日)、《六甲一隊村規民約》(1982年12月20日)、《六甲二、三隊村規民約》(1982年12月22日)、《古麥村村規民約》(1991年4月4日)等;大嶺村民委員會的《大嶺村村規民約》(無具體時間,應在1982年前后)、《大嶺村兩個隊護林及有關事項的村規民約》(1984年6月1日)、《大嶺村兩隊修補村規民約》(1993年2月20日)等;門頭村民委員會的《門頭村規民約》(1988年4月16日)等。

本文以廣西自治區金秀瑤族自治縣六巷鄉(簡稱“金秀縣六巷鄉”,下同)各瑤族村的村規民約的文本為主要分析對象,探討村規民約的保障實施、處罰方式與瑤族固有習慣法的關系,討論瑤族習慣法在當今瑤族地區的具體影響,從而對瑤族習慣法的現實表現有更全面的理解。

一、瑤族村規民約的實施與固有習慣法

六巷鄉瑤族村規民約的實施在觀念、監督保障機制上與瑤族固有習慣法息息相關,基本上為瑤族固有習慣法的沿襲。

在傳統社會,瑤族重視習慣法的實施,如廣西自治區金秀縣瑤族的《根底話》就表達了維護習慣法、遵守習慣法的理念:

有了石牌律,瑤山固如鐵。

石牌大過天,對天也不容。

哪個敢作惡,哪個敢搗亂,

即使它是銅,也把它熔了;

即使它是錫,也把它化掉[1]

瑤族的這種遵規守法的意識構成了瑤族內聚性的重要方面。瑤人的習慣法觀念一旦形成,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和持續性,并由此影響和制約整個瑤族的習慣法實踐。瑤人的習慣法觀念是與瑤人的慣常性相聯系的,是與滿足和符合瑤族社會成員的需要而與本性相一致的,“幾乎全然是從自身內部,圓融自洽地發展起來的”[2]

受瑤族固有習慣法的影響,六巷鄉瑤人有比較濃厚的習慣法觀念和遵守村規民約意識,村規民約的實施主要依靠各村屯瑤人的自覺遵守。瑤族固有習慣法轉換成村民自治,習慣法的懲罰權轉換成村民自治組織的處罰權,這在瑤族村民看來是一件自然的事。“生活塑造了行為的模子,而后者在某一天又會變得如同法律那樣固定起來。”[3]

社會結構、社會生活、社會規范的發展和演變是具有規律性的歷史過程。瑤族固有的習慣法觀念、習慣法意識為村規民約的實施奠定了基礎,而村規民約的實施主體、實施規范也基本延續了習慣法的固有規定,因而有著比較深厚的社會基礎。

由于村規民約的制定過程中經過了全村屯的集體討論,村規民約的規范得到大家的同意,因而六巷鄉瑤人普遍認同村規民約,從而為村規民約的實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正如人類學家哈維蘭所指出的,“社會的裁處在一切群體關系內部逐漸發生作用。這些裁處不僅包括法律這種有組織的裁處,還包括鄰居的閑話或自發產生于工廠工人當中的習慣法生產規范。”在小規模的社區,“非正式的裁處可能比法律條文中規定的懲罰更為嚴厲”[4]。在小范圍的社區中,周圍的輿論、自己的“面子”非常要緊,不遵守從固有習慣法轉化而來的村規民約無疑會受到來自社會輿論的壓力。

為了保障村規民約的有效性,六巷鄉瑤族的村規民約大多參照固有習慣法的規范,規定了村規民約的實施主體。如《下古陳村村規民約》規定由村委和隊委實施罰款:

25.村委和隊委有履行本村規民約規定的罰款權利。

《下中山隊村規民約》規定的實施主體也類似:

20.凡屬違反上述各條民約者,由村委組織處理,此民約從公布之日起生效。

六巷鄉有的瑤族村屯的村規民約如《古麥村村規民約》則規定了執約小組,對違反村規民約的行為進行處罰:

14.村民委干部和執約小組有權利執行本村規民約規定的罰款權利。

在瑤人看來,執約小組成員類似于歷史上的執行習慣法的“石牌頭人”,由社會威望高、辦事能力強的人擔任。

同時,受瑤族固有習慣法的影響,不少村規民約要求瑤人互相監督,如《幫家、翁江兩村村規民約》規定:

以上規定從公布之日起執行,望兩村全體老幼互相監督自覺遵守就是。

與之相聯系,六巷鄉瑤族的村規民約鼓勵、獎勵揭發、檢舉行為,如《石架屯村規民約》就明確規定:

21.凡發現他人違反村規民約,大膽揭發、檢舉的每次獎20-30元。

《大嶺村村規民約》規定的獎勵更高一些:

六、要維護好社會治安,做好防火、防毒、防壞人工作,有壞人壞事要檢舉揭發,檢舉有功者在罰款中提取40%給予獎勵。

村規民約的這些鼓勵、獎勵揭發、檢舉規范,與瑤族固有習慣法的內容較為一致,體現了瑤族固有習慣法的集體本位、團體本位觀念,集體的事務需要集體成員共同參與和維護。

在對揭發、檢舉者進行金錢、物質獎勵的同時,六巷鄉瑤族的村規民約規定了對知情不報者的處罰。《沖尾村村規民約》第21條就這樣規定:

21.凡檢舉揭發有功者,在當次罰款獎勵50%,參加處理人員獎勵20%,知情不報或參加處理人員徇私舞弊者,以同案犯論處。

六巷鄉瑤族的村規民約還注意對檢舉人的保護,禁止對揭發、檢舉人進行報復。如《下古陳村村規民約》也規定:

23.對揭發檢舉人進行打擊報復者,除(負)刑事責任外,經村委討論,群眾通過,按情節輕重加以罰款。

對揭發、檢舉人進行報復者,《上古陳村村規民約》的規定的責任更重:

21.凡對揭發檢舉人執(進)行報復的人,除負刑事責任外,視情節輕重,由群眾評議罰款300-500元。

在村規民約的實施過程中,基于對主持人員、參加處理違約的人員的積極性的保護,參照固有習慣法規范,六巷鄉瑤族的村規民約大多要求違約者支付誤工費用。如《大嶺村兩個隊護林及有關事項的村規民約》規定:

十、今后參加處理違犯本村規民約案件的人員,一律由被處理者付給誤工費,每人每天3元。

有的村規民約是以獎勵的名義給主持、參加處理違約的人員一定費用。如《下古陳村村規民約》規定:

24.凡檢舉揭發有功者有罰款中獎40%,參加處理人員獎30%。

村規民約的實施是實現村規民約的作用與目的的條件[5]。六巷鄉瑤族村規民約的這些實施方面的規范,內容全面,規定明確,有助于保障村規民約的效力,對村規民約在瑤族村屯發揮作用具有積極意義。六巷鄉瑤族村規民約有關監督村規民約的遵守、鼓勵和獎勵揭發及其檢舉違約行為,承繼了瑤族固有習慣法的基本精神和規范,具有明顯的歷史聯系。傳統具有強大的慣性,傳統作為一個社會、群體的文化遺產,是人類過去所創造的種種制度、信仰、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等構成的表意象征,它使代與代之間、一個歷史階段與另一個歷史階段之間保持了某種連續性和同一性,構成了一個社會創造與再創造自己的文化密碼,并且給人類生存帶來了秩序和意義[6]。二、瑤族村規民約的處罰方式與固有習慣法

六巷鄉瑤族的村規民約除了權利性的規定以外,義務性的規范內容較多。為了保障瑤人遵守村規民約,使村規民約能夠更好地實施,村規民約具體規定了違反義務性規范的處罰方式,這些處罰方式大多借鑒、繼承自瑤族固有的習慣法。

瑤族固有習慣法的處罰方式包括賠禮道歉、罰款、罰“酉”、沒收家產、游村喊寨、逐出村寨與革除、肉刑、處死等。(注:瑤族對違反瑤族習慣法行為進行各種形式的制裁,具體的處罰方式涉及財產、精神、社會名譽、人身、生命等方面。詳可參見:高其才.瑤族刑事處罰習慣法初探[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4).)而六巷鄉瑤族村規民約規定的處罰方式主要包括公開檢討、公開認錯、退還原物、沒收工具和產品、賠償損失、罰款、罰“三”等。村規民約的這些處罰方式與瑤族固有習慣法的處罰方式基本一致,有著內在的共同性,體現了傳統規范的生命力。

(一)公開檢討

違反村規民約的行為發生以后,六巷鄉瑤族的村規民約大多要求違反者在一定范圍內承認自己的違約行為,作出檢討。如《沖口村規民約》規定:

9.不許破壞他人家庭和睦、嚴禁調戲婦女。通奸者,男罰款50元,女寫悔過書30份,并照1寸照片30張,張貼全大隊所有生產隊。

(二)公開認錯

與公開檢討方式類似,公開認錯也為違反村規民約行為的處罰方式。如《大嶺村村規民約》規定:

三、不嫖娼,不亂搞男女關系,違犯者罰款肉、酒、米各40斤,錢50元,男女各方一半,限期5天內請全村民吃,并向全村(村)民認錯。

村民有違約行為須“向全村(村)民認錯”,這既是對違約者的處罰,也是對其他村民的教育。

(三)退還原物

六巷鄉瑤族的村規民約大多規定了禁止偷盜的內容,如有違反就要求偷盜者退回原物。如《上古陳村村規民約》規定:

13.任何人不準偷他人的香耳、八角、木耳、香菇等,如違犯者,除退還原物外,按實物價值加罰2倍。

村規民約的這一規定是基于對財產的嚴格保護,不使受害人有更多的經濟損失,也不讓違約人實際得利。村規民約規范的精神與瑤族固有習慣法完全一致。

(四)沒收工具、產品

針對違約行為的實際情況,六巷鄉瑤族的村規民約規定了沒收工具、沒收產品的處罰方式。如《石架屯村規民約》規定:

9.不準進他人責任川搶螺螄、摸魚,除退回實物外,每次罰款20—50元,并沒收一切工具。

“沒收”還包括沒收違約所得的產品,如采集的野生經濟產品、種植的作物等。如《下古陳村村規村約》就有這樣的規定:

19.非我村群眾進入我村山界內開荒、種林下作物,采集野生經濟產品,一律沒收。

(五)賠償損失

與退還原物的處罰方式相一致,六巷鄉瑤族的村規民約都規定了賠償損失的處罰方式,彌補受害者的實際損失。如《古麥村村規民約》規定:

10.加強對耕牛的看管,不準隨便放野牛以及其他家禽損壞農作物等,違者,能誠懇承認事實,態度虛心的,只賠償損失;態度嚴劣,拒不承認的,除賠償損失外,加罰款5元。

(六)罰款

瑤族固有習慣法規定的主要處罰方式為罰款,罰款也成為六巷鄉瑤族的村規民約中最常見的一種處罰方式。如《上古陳村村規民約》第14條規定:

14.任何人不準偷拿他人裝在山上的鐵夾、竹夾及各種野獸等,違者除退還原物外,偷人鐵夾每架罰款50元,小鐵夾每架罰款30元,偷云鼠每只罰款20元,白兔鼠每只罰款2元,旱獺每只罰款50元,黃獍每只罰款100元,山豬每只罰款(100斤以上的罰款250元,100斤以下罰款150元),麝香每只罰款200元,其它野獸按實際價值計算加罰1倍。

六巷鄉的村規民約不僅對偷盜行為要處以罰款,而且對撿拾行為也要罰款,《幫家、翁江兩村村規民約》就有這樣的規定:

18.不準下他人的田撿田螺,更不能撬爛他人的田基摸魚、挖老鼠等,違者每次不管多少大小罰款5元。

(七)罰“三”

承繼瑤族固有習慣法的處罰方式,六巷鄉瑤族的村規民約普遍規定了罰米、罰酒、罰肉的罰“三”方式。如《幫家、翁江兩村村規民約》規定:

9.不準亂砍他人種下的八角樹,更不得把他人種在地上的移到自己的地上種,違者每次不管多少罰米、酒、肉各20斤,款6元。

10.不準偷生產隊或個人按計劃砍伐給國家的木材,和個人經過手續批準砍伐自用材,違者同樣罰米、酒、肉各20斤,款6元。

11.不管大人或小孩不得亂進他人的屋頭偷東西,雞、鴨蛋和亂搶別人谷倉,進曬榜偷谷子等(注:“曬榜”即曬場。)違者每次罰米、酒、肉各40斤,款12元,小孩犯各由家長負責兌現。

12.不準偷他人所種的黃竹筍和屋邊菜園種的果類、茶葉,違者罰米、酒、肉各10斤,加款3元。

從村規民約考察,各村屯的主要針對嚴重危害村屯秩序的行為如嫖、賭等行為而規定罰“三”這一方式。《六巷村村規民約》第18條規定:

18.不準擾亂社會秩序,不準搞嫖、賭,不準挑撥離間,不準唆使他人鬧事,不準亂打罵他人,不準弄虛作假,違者罰米40斤、酒40斤、肉40斤給眾人吃。

《下古陳村村規民約》的規定就更清楚了:

14.不準擾亂社會秩序,不準搞嫖、賭,不準挑撥離間,不準唆使他人鬧事,不準打罵他人,弄虛作假,違者罰米、酒、肉各40斤,加款12元,總之偷的性質和擾亂社會秩序的都—律以罰米、酒、肉和不問程度加款給眾人之規。

有的村規民約如《大嶺村村規民約》還具體規定了罰“三”的用途:

二、進屋、挖谷倉偷東西的除退回原物外,每次罰40斤米,40斤酒,40斤豬肉,共120斤,給全村民吃。

三、不嫖娼,不亂搞男女關系,違犯者罰款肉、酒、米各40斤,錢50元,男女各方一半,限期5天內請全村民吃,并向全村民認錯。

罰“三”是相當嚴厲的處罰,違反村規民約者需要付出較為沉重的經濟代價。

值得注意的是,六巷鄉瑤族的村規民約對違約者往往采取多種處罰方式進行并處,如賠償損失與罰款并處、退回原物與罰款并處、公開認錯與罰“三”并處、公開檢討與罰款并處等。這也與瑤族固有習慣法的處罰相類似。

同時,六巷鄉瑤族不少村規民約規定對逾期繳納罰款行為進行加重處理。如《上古陳村村規民約》第14條的規定:

14.凡因違犯上述各條,被罰的款項限于10天內交清,超過期限加罰一倍。

《六甲二、三隊村規民約》第16條的規定也類似:

16.凡違犯上述各條罰款的金額,即于10天內交清,過期加倍罰款,從重懲處。未滿10天來報告的,不加倍罰。

與瑤族固有習慣法相比較,六巷鄉瑤族的村規民約沒有了逐出村寨與革除、肉刑、處死等處罰方式,體現了瑤族村規民約的某種進步。(于注:關于瑤族刑事處罰習慣法的現代影響,可參見王啟梁.傳統法文化的斷裂與現代法治的缺失[J].思想戰線.2001(5))

對違反村規民約的處罰,六巷瑤族基本形式為當事人自我處罰和(注:集體參與處罰。集體參與處罰體現了瑤族習慣法的群體性特點,詳可參見高其才.瑤族習慣法特點初探[J].比較法研究.2006(3))正如美國法人類學家霍貝爾所指出的:“運用強制力的特權,構成了法律中的‘官方’因素。普通或特別認可的作為合法行使人身強制的人,是社會權威的派生。他不必是有合法官銜的官員或有巡警標志的警察。在任何一個初民社會中,一樁民事傷害案件的‘自訴人’,只要他是為了一度存在的不法行為而作為,就無疑是一位臨時的公共官員。他不是也不可能僅代表自己、他的家庭或其氏族而作為,他享有該社會與此案無利害關系的其他社會成員明示或默示的支持……自訴人扮演了既為整個社會利益的代表,也是自己特定利益的代表這一角色。”[7] 瑤族村規民約處罰方式的這一特點基本上與瑤族固有習慣法一脈相承,當代規范的形成具有路徑依賴性,瑤族固有習慣法以新的村規民約形式沿襲了下來[8]

與瑤族固有習慣法類似,村規民約的處罰有助于維持社會秩序;也起到了彌補政府管理力量不足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延伸了政府職能,減輕了政府負擔。當然,六巷鄉瑤族村規民約的具體處罰效果有所差異,其實施作用不可高估。門頭村胡振光的看法頗有代表性:

違反村規民約有處理過幾次,主要是牛吃別人家的東西,吃多少就按照村規民約罰多少。1987年8月份,我們家的牛吃幫家趙成官的旱禾,吃了不知道多少,他要我賠償350斤,我照賠償。這個是按照他們的(幫家)的村規民約(處理的)。反正我們也一樣,吃多少賠多少,再犯就加罰。這幾年少了,現在分到戶,各看各的牛;牛也少了,下戶了,各有各的責任,看緊了點。(注:2006年12月18日訪談記錄。云南省河縣瑤山鄉水槽行政村村長李國榮也曾說:“村規民約對我開展工作很有幫助,許多過去的‘老大難’問題,都是靠村規民約才得以解決。當然,在執行過程中,也碰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如有的村民拒絕配合干部的調解工作,甚至無視村規民約的存在,因而村規民約的作用發揮有限。”參見匡自明主編.云南民族村寨調查——瑤族(河口瑤山鄉水槽村)[M].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2001:100.)從總體上看,與瑤族固有習慣法比較,六巷瑤族村規民約處罰從數量上趨于減少,處罰方式也主要為賠償損失和罰款。

三、結語

社會規范具有歷史連續性,具社會信息、社會經驗的保存和傳遞功能。六巷鄉瑤族的村規民約受到瑤族固有習慣法的深刻影響,在保障實施、處罰方式等方面明顯體現瑤族固有習慣法的痕跡。瑤族固有習慣法主要通過原有“石牌頭人”、觀念意識、具體規范影響村規民約的實施,瑤族固有習慣法以村規民約的新形式而存在,在當代瑤族地區發揮作用。瑤族村規民約對固有習慣法的這一承繼和轉化使瑤族社會成員形成大體一致的社會規范意識,從而使瑤族的社會秩序保持連續性。

村規民約的實施在某些方面發展了瑤族固有習慣法,例如:處罰方式更加文明,體現了時代的進步和特點;村規民約的實施更加注重與村民利益的關系,尊重村民的經濟利益、物質利益訴求;瑤族村規民約的實施保障也更為具體;村規民約的實施中村委會、黨支部的作用更加突出。

由于政治因素、社會因素的影響,六巷鄉瑤族通過村規民約進行村民自治受到一定的限制。由于國家力量和國家法律的深入,六巷鄉瑤族的村民自治空間逐步受到擠壓,隨著村規民約的地位有所下降,村規民約實施的實際作用不斷降低,瑤族的村規民約已沒有瑤族固有習慣法那樣的廣泛功能。

我們需要對村規民約進行全面的認識。基層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村民會議制定村規民約的指導,建立一整套有可操作性的、行之有效的村規民約備案審查制度,繼承瑤族固有習慣法的優秀內容,避免村規民約與國家法律的沖突,使瑤族固有習慣法能通過村規民約這一現代形式予以弘揚。

參考文獻:

[1]金秀瑤族自治縣志編纂委員會.金秀瑤族自治縣志[M].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92: 568.

[2]薩維尼.論立法與法學的當代使命[M].許章潤,譯.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1:26.

[3]本杰明·卡多佐.司法過程的性質[M]. 蘇力,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38.

[4]哈維蘭.當代人類學[M].王銘銘,等,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485-486.

[5]高其才.法理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292.

[6]E·希爾斯.論傳統[M].傅鏗,等,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3.

[7]霍貝爾.初民社會的法律[M].周勇,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29.

[8]張靜.基層政權——鄉村制度諸問題[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126.

Enforcement of the Village Regulations and Non-governmental Agreements and Indigenous Customary Law: A Survey of Liuxiang Town, Jinxiu, Guangxi

LUO Chang

(Law Schoo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stronautics,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The village regulations and non-governmental agreements of the Yao people in Liuxiang Town, Jinxiu Yao Autonomous Coun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are deeply affected by the indigenous customary law of Yao nationality, which betrays itself in the aspects such as implementation mechanism and ways of punishment. One can readily see that the notion and mechanism of the enforcement of the regulations and agreements are surprisingly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customary law. It turns out that nowadays the indigenous customary law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Yao regions in the form of village regulations and non-governmental agreements.

Key Words:Yao nationality; village regulations and non-governmental agreements; customary law.

本文責任編輯:張永和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无限乱码一二三四区| 香蕉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综合香蕉| 亚洲熟女中文字幕男人总站| 色妞www精品视频一级下载| 亚洲综合九九| 一本无码在线观看| 亚洲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中文一级毛片在线看| 91精品视频网站| 精品三级在线| 久久亚洲欧美综合|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久久| 久久伊伊香蕉综合精品| 国产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91在线电影| 中文字幕乱码二三区免费| 99精品高清在线播放| 一级一级一片免费| 中国国产高清免费AV片| 国产精品欧美日本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在线不卡| 久996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欧美三級片黃色三級片黃色1| 亚洲成人手机在线| 玖玖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蜜芽| 91福利在线看| 无码高潮喷水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免费一区在线播放| 99ri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激情综合婷婷丁香五月尤物| 国产一级小视频| 日本免费新一区视频| 国产美女91视频| 青青青视频免费一区二区| 久久国产毛片| 青青草国产在线视频| 九九热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在线国产毛片| 国产精品私拍在线爆乳|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色偷偷综合网| 深夜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无码作爱| 一本大道香蕉高清久久| 69视频国产| 91人妻日韩人妻无码专区精品| 97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不卡| 久久99国产乱子伦精品免| 欧美视频在线第一页| 青草视频在线观看国产| 国产精品香蕉| 国产成人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播放| 无码AV动漫| 国产激情国语对白普通话|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免费| 黄色网页在线播放| 真人高潮娇喘嗯啊在线观看| 欧美日本二区|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成人片| 欧美三级日韩三级| 老色鬼欧美精品| 福利在线不卡| 国产理论一区| 亚洲清纯自偷自拍另类专区| 性色一区| 99re在线观看视频| 日本午夜在线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国产精品区视频中文字幕| 福利视频一区|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频7 | 国产在线视频导航|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首页| 园内精品自拍视频在线播放| 3344在线观看无码|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一线天| 免费一级无码在线网站| 婷婷亚洲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