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測量了羅曼褐殼蛋雞種蛋的蛋形指數和蛋重,探討了蛋形指數和蛋重對羅曼褐殼蛋雞種蛋孵化率的影響。結果表明,羅曼褐殼蛋雞種蛋的蛋形指數在0.71~0.77、蛋重在58.6~65.5g時孵化率較高。
關鍵詞:羅曼褐殼蛋雞;蛋形指數;蛋重;孵化率
中圖分類號:S831.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08)05-0565-02
禽蛋的人工孵化技術和孵化效果已成為現代養禽業經營的主要手段和盈利的主要途徑之一。羅曼褐殼蛋雞是德國羅曼公司培育的四系配套優良蛋雞品種,1989年我國首次引入其曾祖代種雞,目前在全國已建有若干祖代或父母代種雞場,是褐殼蛋雞中覆蓋率最高的品種。該品種具有適應性強、耗料少、產蛋多和成活率高的優良特點[1],可在全國絕大部分地區飼養,適宜集約化養雞場、規模雞場、專業戶和農戶養殖。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雞蛋的需求量不斷增加。這不但要求更多的養殖場,還要求該品種要有較高的孵化率。影響孵化率的因素非常多,除孵化條件直接影響孵化效果外,種蛋的品質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如蛋形、蛋重、蛋殼質量等均與孵化率有關。為了探討羅曼褐殼蛋雞種蛋的蛋形、蛋重與孵化效果之間的關系,進一步為養雞生產經營者和孵化者提供參考依據,我們進行了不同蛋形指數和蛋重對孵化率的影響研究,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種蛋
試驗用羅曼褐殼蛋雞種蛋由江蘇省沛縣養殖公司孵化場提供。共檢測種蛋1 600枚,系處在產蛋高峰的種雞當天所產。供試種蛋均剔除了破損、畸形及其他不正常的種蛋,然后從合格種蛋中隨機取得。所有供試種蛋統一測量、記錄和編號,并與孵化場內所有取樣的同批種蛋一起入孵。
1.2 孵化機及測量用具
孵化設備為北京生產的方通牌FT-ZCFC20全自動孵化出雛兩用機,容量2 000枚。蛋重用托盤天平測得;蛋的縱徑和橫徑用游標卡尺測量,然后計算蛋形指數,蛋形指數用蛋的橫徑與縱徑的比值表示。
1.3 孵化條件和方法
采用變溫孵化法,1~6 d,38.2℃;7~10 d,37.8℃;11~18 d,37.5℃;19 d到出雛,37.2℃。相對濕度:1~5d,55%~60%;6~18d,50%~55%;19 d到出雛完畢,65%~70%。每2 h翻蛋1次,角度為90°,孵化至22d后停止翻蛋。入孵第6~7 d和21~22 d各照蛋1次,檢出無精蛋、中死蛋和死胎蛋。
1.4 蛋重和蛋形指數的測定及分組
對供試的每枚種蛋,均在測定蛋形指數后編號,根據蛋形指數的大小分為4組,A組蛋形指數為0.64~0.70;B組為0.71~0.77;C組為0.78~0.82;D組為0.83~0.89。蛋重用托盤天平(感量0.1 g)直接稱取,分為3組,Ⅰ組在54.1~58.5g ;Ⅱ組在58.6~65.5 g;Ⅲ組在65.6~68.5 g。測試種蛋蛋形指數和蛋重的具體情況分別見表1和表2。


1.5 統計方法
所有被測種蛋,均分別按蛋形指數和蛋重的測定數據,進行統計分組整理,以便于相應考察其蛋形指數和蛋重的分布情況,并根據孵化記錄,分別統計各組入孵蛋、受精蛋、出雛數量,計算受精率和受精蛋孵化率,并用有關數據和資料進行差異顯著性檢驗。
2 結果與分析
2.1 蛋形指數對羅曼褐殼蛋雞種蛋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影響

從表3可知,A、B、C、D 4組種蛋的受精率分別為93.3%、93.9%、94.4%、93.2%,4組間差異均不顯著(P>0.05);4組受精蛋的孵化率分別為78.6%、93.3%、87.8%、83.5%,其中B組孵化率最高,A組和D組比較低。統計結果表明,B組與A組、C組、D組間的差異均顯著(P<0.05)。說明羅曼褐殼蛋雞種蛋的蛋形指數對受精率影響不大,而對受精種蛋孵化率的影響較大,蛋形指數在0.71~0.77之間時孵化率最高。

2.2 蛋重對羅曼褐殼蛋雞種蛋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影響
從表4可知,Ⅰ、Ⅱ、Ⅲ 3組種蛋的受精率分別為95.2%、93.9%、94.1%,3組間差異均不顯著(P>0.05);3組受精蛋的孵化率分別為79.0%、93.8%、76.1%,其中Ⅱ組孵化率最高,Ⅰ組和Ⅲ組比較低。統計結果表明,Ⅱ組與Ⅰ組、Ⅲ組間的差異均顯著(P<0.05)。說明羅曼褐殼蛋雞種蛋的蛋重對受精率影響不大,而對受精種蛋孵化率的影響較大,蛋重在58.6~65.5 g之間時孵化率最高。
3 討論
試驗表明,羅曼褐殼蛋雞種蛋的蛋形指數在0.71~0.77時的孵化效果最好,與蛋形指數低于這個范圍的最小值或大于最大值的種蛋孵化率相比,差異都比較顯著(P<0.05)。蛋形指數過大或過小,其受精種蛋的孵化率都較低。這與房興堂關于蛋雞[2]、楊俊奎等關于山雞[3]及房興堂等關于烏骨雞[4]蛋形指數對孵化率的影響效果較為一致。這可能是由于種蛋在孵化過程中需要進行強烈的物質代謝,而水分是物質代謝中的重要成分。蛋形指數過大的種蛋,由于蛋形過圓,氣室較大,孵化前期胚胎感溫和孵化后期胚胎散熱不良,同時水分蒸發較快,到后期往往因缺水而導致胚胎死亡率增高;蛋形指數過小的種蛋,由于蛋形過長,氣室過小,到孵化后期往往因空氣不足或雞胚不易轉身,導致破殼而窒息死亡。所以蛋形過圓或過長的種蛋都不適宜孵化[4]。
羅曼褐殼蛋雞種蛋的蛋重在58.6~65.5 g時的孵化效果最好,與蛋重低于這個范圍的最小值或大于最大值的種蛋孵化率相比,其差異顯著(P<0.05)。這與郭洪杞等關于綠頭野鴨[5]、張玲勤關于珍珠雞[6]及魏華穎關于黑鳳雞[7]種蛋對孵化率的影響效果較為一致。原因可能是種蛋過重,造成孵化前期胚胎感溫較差、孵化后期胚胎散熱不良,致使胚胎凍死或悶死;種蛋過輕則使胚胎發育營養供應不足、胚胎移位,造成胚胎與蛋殼粘連而不易出殼[5]。
因此,羅曼褐殼蛋雞的種蛋在孵化時,應盡可能地使用中等蛋形指數和中等重量的種蛋入孵。過圓、過長、過大、過小的種蛋在孵化時,要盡可能地歸類放在不同的孵化區域,以便于調節孵化條件,從而提高孵化率。
參考文獻:
[1] 陳家棟,徐桂云.羅曼褐殼蛋雞[J].中國牧業通訊,1998(3):40. [2] 房興堂,鄒俊國.蛋形指數對孵化率的影響[J]. 中國畜牧雜志,1992(1):44-45.
[3] 楊俊奎,王清河.山雞蛋形指數對孵化效果的影響[J]. 中國家禽,1997(6):3-4.
[4] 房興堂,趙家飛.烏骨雞蛋形指數對孵化率的影響研究[J].四川畜牧獸醫,2000,27(9):26-29.
[5] 郭洪杞,向素芬,羅 杰.蛋重和蛋形指數對綠頭野鴨種蛋孵化率的影響[J]. 江蘇農業科學,2007(5):152-153.
[6] 張玲勤. 蛋質量和蛋形指數對珍珠雞種蛋孵化率的影響[J].黑龍江畜牧獸醫,2002(11):9-10.
[7] 魏華穎.蛋重和蛋形指數對黑鳳雞種蛋孵化率的影響[J].中國畜牧雜志,1992(1):44-45.
(責任編輯 王 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