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題的提出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于2008年5月1日起施行,這為我國民營企業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我國民營經濟的快速發展,已呈現出企業數量越來越多、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外向度越來越高、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的態勢。以連續8年進入浙江省外貿出口和利用外資 “十強”的嘉興平湖市為例,作為一個縣級市,2006年平湖民營企業有從業人員31萬人,創造增加值占全市的55%,上交稅收占全市的65%。民營企業數量眾多,其中與外商合資合作的201家,自營出口企業226家,自營出口企業出口創匯額5.14億美元,占全市出口總額的28.7%,出口產品主要銷往日本、歐盟、美國等地。目前,平湖市民營企業境外設立企業(機構)32家。民營企業國際化的發展態勢是喜人的,但各種信息較多地影響了企業的經營行為,信息社會給民營企業帶來了很多的挑戰。
如今的信息社會,企業的競爭不僅僅是商業模式、產品和服務的競爭,更是一場信息的競爭。大型企業或企業集團對一般的經營風險和國際市場陷阱,可以通過多種渠道及時掌握信息,并可以有效地化解和規避。但對民營企業而言,對信息的渴求十分迫切,但由于其實力有限,出于資金的考慮,大多數民營企業的信息化工作還非常薄弱,他們獲取信息方法落后,信息閉塞。導致企業擁有的信息很不充分、信息獲取渠道狹窄,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民營企業“走出去”的盲目性。而且,在境外拓展的民營企業規避風險手段少,抗風險能力弱,往往成為國際市場交易的受害者。因此,民營企業國際化中尤其需要政府信息方面的扶持與幫助。政府部門是企業信息的最大來源,這不僅因為它在搜集信息時具有國家強制力,更因為政府部門具有最為龐大嚴密的信息采集網絡。政府信息公開是信息社會中的必然選擇。但從現實情況看,民營企業對政府的信息需求與政府的信息供給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很多應該公開的信息未能公開,大部分信息沒有被充分開發和有效利用。使民營企業無法通過正規渠道獲得所需要的各種信息服務,以致使信息資源大量浪費,給社會的經濟效益帶來巨大損失。
二、民營企業國際化對政府信息服務的需求
筆者選擇了浙江省嘉興平湖市一批有代表性的企業進行了調查和分析。調查發現,由于民營企業的跨國經營處于初期發展階段,相當多的民營企業仍然在依靠原始的方法獲取信息。如80%左右的民營企業通過親朋好友、社交活動、報刊、電視、廣播、訂貨會、展銷會等獲取信息;50%左右的民營企業每年會派人出國考察,在參觀考察中發現市場、捕捉商機;也有40%左右的企業通過信息網絡和數據庫,但60%的企業對國外企業信息網絡不了解。由此看來,民營企業市場接觸有限,難以及時、準確、有針對性地得到國際經營所需的有用信息和知識,從而阻礙了其國際化進程。民營企業國際化進程中信息的需求是比較復雜的,如果將其進行分類,主要可以分為宏觀信息、國際市場銷售和預測信息、競爭對手信息、技術信息、人才信息、企業表現信息、金融和財務信息等。(如圖1)
圖1民營企業各類信息的需求比重

1、宏觀信息。由于企業創新活動依托于國家的國情國力和國際創新趨勢等大環境,因此宏觀信息對于指導民營企業的未來發展非常重要。90%的企業需要包括宏觀經濟分析、國際慣例與國家(東道國)的法律、法規信息和政策走向、自然災害、環境保護等信息。這對于把握企業所處的市場大環境和決定企業的戰略方向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2、國際市場銷售和預測信息。國際市場是瞬息萬變的,市場信息也多種多樣,95%的企業急需國外市場同類產品的銷售信息,91%的企業需要國外同類產品的預測信息。說明企業以國際市場為導向、自負盈虧、風險自擔的謹慎心理,通過這些信息,企業可以及時調整產品的種類與數量,并為產品生產、推銷作決策參考。
3、競爭對手信息。市場經濟的主要特征在于競爭,目前每個企業都面臨激烈的競爭環境,因此,及時了解競爭對手的數量、地域分布、生產規模與能力、資金情況、技術水平與裝備、產品性能與價格、市場占有、經營策略與手段、服務情況等信息,對于企業來說是非常關鍵的信息。89%的企業都說非常需要國外市場同類產品的競爭對手信息,說明許多民營企業都在為規避競爭風險、以便揚長避短而努力。
4、技術信息。60%的企業需要同類產品技術信息。技術信息的內涵非常豐富,不僅包括與本企業生產相關的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新流程等信息,還包括引進技術的熟練程度、配套能力、預期效益以及開發更新所依賴的技術標準、要求、決竅、設備、人員、成本等方面的信息。隨著現代技術的飛速發展,技術信息也在不斷更新,這更擴大了企業對技術信息的需求。這些信息可以幫助一個企業在分析自身所處行業的發展階段以及如何在行業中領先提供充分的指導作用。
5、人才信息。75%的企業急需有國際貿易經驗、懂國際市場營銷、懂外語的業務人員和管理人才。經濟的競爭和技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在企業技術創新中,人才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沒有創新人才,技術創新就無從談起。美國之所以能夠長期處于世界技術的領先地位,是因為它擁有大量高素質人才。
6、企業表現信息。65%的企業需要這方面信息。企業做得好不好,企業的客戶滿意度、競爭力表現、品牌表現等都是重要的測量角度,而這些信息也可以幫助企業及時發現自身的經營層面的各種問題,有效檢驗企業產品對市場的適應程度,從而更好的維持企業健康的發展。
7、金融和財務信息。80%的企業需要利率、通脹率、外匯匯率變化及貨幣兌換比率信息,以便捕捉最佳的產銷時機。66%的企業需要本行業的資本需求與投入狀況、產品銷售數量、銷售成本、價格信息,以及本行業的投資收益水平,以便企業正確決策、經營和管理。
三、強化政府的信息服務與創新
1、更新政府服務觀念,充分公開政府信息
首先要更新政府的觀念與意識,正確全面的定位政府信息服務。要充分認識到信息服務在政府行政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要把信息服務作為政府行政的常規內容,而不僅僅是某一部門的工作。其次政府掌握的信息,只要不涉及國家機密和商業秘密,都應無條件公開,降低民營企業獲取信息的成本。政府部門要建立、健全信息政策、法律制度,整治和處罰那些截留或分割政策信息的不良行為。第三,拓展信息服務內容,強化信息分析、預測功能,增強信息服務的能動性,加快信息向社會和企業服務的轉化。
2、加強信息服務時效性,拓寬信息服務渠道
要加強政府信息服務時效性,要建立全天候的信息通道和信息窗口,使民營企業在任何時候都能迅速獲得他們需要的信息。要拓寬信息服務渠道,加強政府門戶網站建設。由于在上網人口中經常瀏覽政府網站的人數比例還不夠高,因此,除政府網站之外,可通過在非政府網站如新浪、雅虎進行信息公開服務。還有,也可通過充分利用現代通信技術,加強其它形式的信息公開服務,如手機短信、電子屏幕、街頭觸摸屏、專欄性電視節目等,形式立體化信息公開模式。另外,可利用我國的外交資源建立權威信息咨詢機構,成立海外市場服務中心,加強外交部門與民營企業的交流,以組團考察或舉辦投資洽談會等方式為企業尋找投資信息。
3、創新政府信息服務方式,建立民營企業“走出去”信息服務新增長點
政府信息服務應為民營企業國際化競爭提供條件。(1)根據民營企業的外向度有選擇、有重點地建立一些數據庫,如民營企業基本情況數據庫、企業技術進步數據庫、民營企業商情數據庫,并向民營企業提供全面的聯機檢索服務。(2)為民營企業建立信息專供、信息查詢和信息調研等服務體系。政府信息服務的對象也要從大規模無差異的信息公開向個性化針對性服務轉變,一對一的信息交流取代傳統普及型信息傳播,建立政府和民營企業之間的雙向交流支持系統。(3)開展在線信息服務,可在因特網上檢索、收集各企業的經營信息、產品樣本信息、市場行情信息、產品政策信息;可根據因特網上設置的虛擬展臺、電子商店等進行市場調查,跟蹤企業發展動向;也可在因特網上設置虛擬空間,發布技術貿易信息、增加信息交流途徑、加強信息服務的互動性。
4、加大對民營企業“走出去”扶持力度,助推民營企業信息化
政府要加大對民營企業“走出去”的扶持力度,特別要建立促進民營企業國際化的有效風險防范體系與運作系統。針對民營企業實際,制定有效的預警機制,加強民營企業境外投資服務指導,提供即時的信息指導,幫助國外受困的企業及時化解經營風險。有關部門要及時發布境外投資指南,避免民營企業到高風險國家和地區投資,克服投資的盲目性。積極支持和引導民營企業上網開展國際電子商務,幫助企業制訂和采用通用性強的信息化解決方案,開拓國際市場,增強民營企業獲得商務信息的能力,助推民營企業信息化。由于民營企業信息系統本身的弱質性,其信息需求的實現,需要政府從資金、人才、技術上給予支持,也需要政府提供優惠的政策環境,并建立相應的法律監督和保障體系。
參考文獻:
[1]國務院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5654675.html.
[2]汪世啟.強化政府信息服務功能 提高可行性研究的可靠性[J].中國科技信息,2007(19).
[3]鄭絲琳.我國信息公開法與美國、加拿大關于信息公開條款的比較[J].湖北檔案,2007(7).
[4]冷伏海.市場信息資源與市場信息行為.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M].2000:244.
[5]王近夏.政府上網:作用、約束及條件[J].公共行政,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