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萬里大造林”,全是因為CCTV。
先是“萬里大造林,利國又利民”,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中,天天都能聽到由那位叫陳相貴的“準演員”振振有詞抑揚頓挫宣讀的廣告詞,且都在CCTV的黃金時段。得知這是一個騙局,也是因為CCTV,那天聽到“焦點訪談”說“萬里大造林”,估計事出有因,趕緊坐到電視機前收看,才知原先“利國又利民”的,已是“禍國又殃民”了。
根據“焦點訪談”以及一些紙質媒體的披露,陳相貴劉艷英的“萬里大造林”能夠行騙萬里,一些名為“組委會”實為“二政府”經營的榮譽光環(例如“中國改革十大新聞人物”、“中國最具影響力企業家”、“感動中國十大策劃創新人物”、“中國農村十大致富帶頭人”等等)以及何慶魁等之類的文化名人的“形象代言”和“整體宣傳”,都起了很壞的作用。恕我直言,CCTV在黃金時段播出的那條虛假廣告的欺騙性和蠱惑力,遠不在此二者之下。“利國又利民”是通過CCTV傳播的,說“禍國又殃民”的還是CCTV,全國數億觀眾,幾乎都被耍了一回,這“玩笑”顯然開得太大了些。
使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焦點訪談”專門披露“萬里大造林”之騙局的專題節目,對于CCTV長期播出的那條虛假廣告卻是只字不提,盡管“萬里大造林,利國又利民”的叫喊聲余音未絕,但直到現在為止,未見CCTV對此作出過何種表示,似乎“利國又利民”的虛假廣告與他們毫不相關。能把“萬里大造林”的騙局做成一期“焦點訪談”播出,說明CCTV的有關人士深知這種“禍國又殃民”的事應當是被國人關注的一個“焦點”,然而,難道他們就不懂得經營廣告業務不能只顧收錢而不顧內容是否真實?難道他們就不記得在那“禍國又殃民”的過程中,自己扮演了什么角色?難道他們就不該為自己扮演的角色做出哪怕是一星半點的自責與懺悔?!就算是古代的皇帝,因為對某些人與事缺乏必要的警覺與防范而釀成“禍國又殃民”之惡果時,還得下一個“罪己詔”呢!
新聞單位的新聞業務與廣告經營不是一個攤子。“焦點訪談”在披露“萬里大造林”的騙局時,或許就有這樣的考慮:他們是新聞業務部門的,與廣告經營部門井水不犯河水,廣告經營部門所做的事,也不應由他們去表示自責與懺悔。然而,CCTV的廣告經營生意興隆,既與CCTV這個品牌及其公信力密切相關,又給打造這塊品牌的新聞業務人員帶來相當豐厚的經濟效益,可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怎么分拆得開?退一步說,即使新聞業務部門與廣告經營部門真的互不相干,那么,“焦點訪談”在披露“萬里大造林”這個騙局的炮制過程時,是否也應當將CCTV的廣告經營部門當做一個訪談對象,就他們為什么會長期播出這樣的虛假廣告做一番訪談呢?如此這般,對于國人,是一個必要的交代;對于各地的新聞單位,也是一種警示。遺憾的是,他們沒有,他們全當沒有發生過這回事。
CCTV就這樣在國人面前使自己陷入尷尬。
屬于公檢法系統的,應當杜絕選擇性執法,因為選擇性執法有違司法公正的原則。包括CCTV在內的新聞單位并不屬于公檢法系統,包括“焦點訪談”在內的主持公正與正義的新聞欄目選擇最為典型的人與事去訪談亦無可非議。然而,對于具有同等典型意義或同等惡劣影響的人與事,倘若因為與自己有說不白道不明的關聯,就不去披露不予訪談,卻與選擇性執法無異。CCTV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新聞媒體之一,CCTV的“焦點訪談”因為敢于主持公正與正義而具有相當好的聲譽,希望他們不要在有關“萬里大造林”的報道或訪談上毀了自己的品牌,因為,這類選擇性的訪談,顯然有損于他們的公信力。
責任編輯 張功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