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在介紹國外企業項目管理理論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分析了企業項目管理的特點。針對目前企業項目管理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企業項目管理的框架模型以及由戰略規劃、項目組合管理、項目集管理以及項目管理等組成部分的主要過程。
關鍵詞:企業項目管理;項目組合管理;項目集管理;項目管理
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項目及項目管理的應用與發展也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項目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也有了新的發展。近年來,西方國家在企業項目管理方面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美國白宮辦公室、IBM、ATT、諾基亞、美國陸軍、美國航天宇航局等企業和組織通過在其核心運營部門運用現代項目管理的方法,保持戰略的成功。PMI所發布的項目管理知識體系指南明確說明只討論單個的項目和公認良好做法的項目管理過程,對于企業而言,所面臨的則是對多項目的管理以及更為復雜的外部環境,目前還沒有公認的普遍適用的標準。一些組織和機構開發出了項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用于評估企業的項目管理水平, 提供持續改進方法和途徑,使企業不斷提高自身項目管理能力。企業項目管理已經成為近年來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
一、 企業項目管理的理論、特點
1.企業項目管理的理論研究。國際項目管理協會(1999)在其能力標準(IPMP Competence Baseline)中提出了按項目管理企業(Management by Projects)的概念,認為按項目管理是管理長期性組織的核心。國際項目管理協會還提出了項目集管理(Programme Management)的概念,認為項目集是通過對一系列項目和工作的完成以獲取企業戰略下的目標。
英國項目管理協會(2000)也在其標準(APM PMBoK 4th Edition)中提出了項目集管理與項目組合管理(Portfolio Management)的概念,認為項目集是指一組有共同目標的項目,而組合管理則是管理很多沒有共同目標的項目。英國項目管理協會還進一步地把戰略管理、價值管理與項目成功的標準結合起來,作為企業項目管理的主要內容。
美國項目管理協會(2004)在其《項目管理知識體系指南》第三版中把項目與企業戰略計劃的內容寫入標準,認為項目是完成組織戰略計劃的主要方法。該標準把企業項目管理細分為五個等級:戰略計劃、項目組合、項目集、項目和子項目,根據不同的等級也會有不同的項目辦公室來配合戰略的最終實現。
Cleland(1999)提出每一個成功的企業內部都有項目流,項目選擇應當與企業戰略相一致。他還提出了大型項目、項目的選擇框架體系,設置了項目與企業任務、目標、戰略等的一致性等指標,以幫助企業選擇項目。Turner(1999)認為企業的長期戰略目標是通過項目群與運作群而得以實現,并研究項目群管理的方法。奧地利學者Gareis(2000)提出了項目型企業的商業過程(Project Management Business Process of the Project oriented Company),開發出一種過程性項目管理方法和項目導向型企業中項目管理過程的基準評定方法。前美國項目管理協會主席Crawford(2002)在其著作《The Strategic Project Office》中對項目管理成熟度與項目辦公室進行了討論,提出了戰略項目辦公室的概論,他認為企業的戰略可以通過戰略辦公室的管理傳達到具體的項目,并且由企業的戰略辦公室負責企業內部所有項目的管理。
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 逐漸有國內學者介紹引進項目管理中一些新的思想和概念。盡管關于項目管理的文章在2000年以后的中國期刊網上有上萬篇, 但是涉及到企業項目管理還不是很多。
2. 企業項目管理的特點。企業項目管理是指企業對其所參與的所有項目的管理,包括企業對內為滿足自身需求的所做的項目和對外為客戶所提供產品或服務的項目。如果要保證企業項目管理的順利實施,企業必然要經歷從組織機構、管理流程甚至企業文化等的一系列變革。企業項目管理主要表現出以下特點:
(1)體現企業戰略的項目管理。項目管理應用比較早的行業,如建筑行業等,盡管是面向項目的企業,但是由于項目長期游離于企業的組織之外,以項目式的組織結構存在,只依靠企業提供資源的支持。對于更多的企業,項目在企業組織內部進行,必然要求項目在管理方式和方法上與企業管理的方法相協調。為了保證項目目標與企業戰略目標一致,需要使用新的組織結構和方法,作為戰略與項目之間聯系的橋梁。因此,在以往項目管理主要以臨時性的組織形態存在以外,需要在企業組織機構內部設置長期的固定的項目管理組織,以協調企業戰略、運營管理與項目管理之間的關系,保證企業長期目標的實現。
(2)全壽命期的項目管理。企業項目管理必然要考慮項目組織的臨時性與企業經營的長期性之間的矛盾問題。因此,企業項目管理需要從全壽命期的角度,不僅關注項目的決策、實施階段,還要包括項目在交付后的運營和服務階段。一般企業的全壽命期項目管理可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決策階段、實施階段以及運營和服務階段。

(3)多項目管理。個別新創立的企業有可能在一段時間內只有一個產品或者只提供一項服務。大多數的企業需要解決的是對多個產品或者多種服務共同進行管理的問題。因此,企業項目管理的另一個特點是管理多個處于不同壽命期階段的項目。除了應用單個項目管理的技術、方法以外,還需要項目集管理、項目組合管理等多項目管理的方法。
(4)對于資源的管理。單個項目管理強調在資源約束下,或者用最少的資源獲取項目的成功。企業項目管理則要求把企業的資源最大化利用,以獲取更多的利益或價值。資源有限是所有企業所面臨的共同問題,如何選擇正確的項目,并且在多項目管理的過程中合理地分配資源,是企業項目管理關注的重要問題。
二、 企業項目管理所面臨的問題
1. 項目臨時性與企業運營長期性的矛盾。項目的主要特點之一是項目的一次性和臨時性,無論大小,項目都有確切的開始和結束時間。項目管理的主要目標是對時間、成本和質量三約束的管理。傳統的企業運營管理的特點提供面向市場和客戶的產品與服務,以戰略管理、財務管理、生產運作、營銷管理等職能性的管理為重點。一直以來企業中的項目多數是為運營管理服務,項目經理的地位和權力無法與職能經理相比。近些年來隨著面向項目的企業越來越多,項目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地位不斷提升,企業傳統的職能式組織結構已經不能適應以項目為中心的管理模式,面向項目的管理與面向職能管理的沖突也逐漸增加。如何解決這兩者之間的矛盾顯然已經成為企業項目管理的首要任務。

2. 項目生命期與產品生命期存在差異的矛盾。企業中大量項目是研發與技術革新。以研發新產品為例,需要涉及與企業戰略、市場、生產和營銷等多個部門協作的問題。研發項目的生命期通常在規定的工期內,以新產品研發成果的交付為結束的標志。對于該產品的生命期,則還要經歷企業的生產、銷售、維護和服務、升級換代直至退出市場等相對較長的一段時間。對于傳統的企業,產品的管理主要是以職能部門負責為主。隨著市場和需求的不斷變化,面向項目的生產和管理越來越多,以往同一產品的研發、技改、升級等作為不同的項目進行管理的方式已經不再適應市場和客戶的要求。如何解決項目生命期與產品生命期不同的問題,依靠以往的項目管理方法已經不能適應企業項目管理的要求。
3. 企業戰略與項目選擇的問題。企業項目管理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在企業戰略和具體項目之間構建良好的渠道,使各個項目的目標與企業的戰略相一致,最終取得股東利益最大化的目標。當企業的管理者把項目管理作為實現企業戰略的重要方法時,他們所關注的問題已經由如何把項目做好轉為如何選擇好的項目。
4. 多項目管理的問題。企業項目管理必然面臨多項目管理的問題。很少有企業在一定的時期內只進行一個項目。長期以來項目管理研究的主要內容大多是針對單個項目的管理,正如美國項目管理協會(2004)所出版的《項目管理知識體系指南》(PMBOK)中所說明的一樣:本指南只討論單個的項目和公認的良好做法的項目管理過程。問題的出現也使很多已經開始應用項目管理的企業感到十分困惑,甚至懷疑項目管理能否作為一種方法應用于企業,與戰略管理、運作管理等一起成為企業的核心管理能力。
隨著企業項目管理理論和應用的不斷發展,如何對企業多項目管理進行管理也成為近年來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
三、 企業項目管理的框架與過程
1. 企業項目管理的框架。在參考美國項目管理協會等的研究基礎上,可以把企業項目管理3個主要內容,如圖1所示為企業項目管理的框架模型。
(1)高層管理。高層管理主要涉及企業存在的目的和企業發展的目標,通過戰略管理的方式具體體現,實施目標的方式則是以提供的產品或服務所贏得的價值。對于項目導向型企業,項目是企業戰略成功的載體。
(2)項目組合管理。項目組合管理在企業項目管理中承擔的是聯接企業戰略與具體項目的角色。項目組合管理的主要工作是對項目進行選擇。在這一層次企業應當有長期性的機構專門負責組合管理的工作。
(3)項目集管理與項目管理。在項目組合管理階段找到了正確的項目后,通過企業內部正式的授權任命項目集經理和項目經理,然后開始具體項目的實施。在這一層次的工作都是面向臨時性的項目,所以項目集和項目的具體實施部門都是臨時性的組織。
(4)運作管理。主要包括企業內部的日常性的運作管理,如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企業內部的溝通管理等。在傳統的企業中,生產運作管理和營銷也被認為是典型的運作管理。
2. 企業項目管理的主要過程。根據企業項目管理的主要內容,分別對項目管理、項目集管理和項目組合管理三個領域內的主要過程進行分解,如圖2所示。
四、 結論
項目管理的重要性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及組織所認識。為了推動企業項目管理的應用,目前在中國開展針對企業項目管理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在介紹國外企業項目管理理論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分析了企業項目管理的特點, 針對目前企業項目管理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企業項目管理的框架模型以及企業項目管理的主要過程,對于具體的方法和工具,仍然需要進一步調研和探討。
參考文獻:
1. 中國項目管理研究委員會.中國項目管理知識體系與國際項目管理專業資質認證標準.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
2.PMI.An Executive’s Guide to OPM3.New York: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2004.
3.Dixon M.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Peterborough:GE,2000.
4.Pennypacker J.,Sepate P.Project Portfolio Management and the Strategic Project Office.Portfolio Knowledge,2002,(2):83-97.
5.Cleland D.著.楊愛華等譯.項目管理——戰略設計與實施.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
6.Gareis R.Programme Management and Project Portfolio Management:New Competences of Project oriented Organizations.Vienna:Project Management Austria,2000:3-5.
7.PMI.A Guide to the 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third edition.Pennsylvania:PMI Publishing,2004.
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批準號:07JA630004)。
作者簡介:邱菀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詹偉,博士,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講師;王兆紅,博士,北京師范大學體育與運動學院講師。
收稿日期:2008-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