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代職業教育課程開發應遵循銜接性原則,五年一貫制高職的公共英語課程銜接體現了各階段課程間的相互承接、相互分工的有機結合狀態。課程銜接可通過教學計劃、教學目標和教材等途徑的對接得以實現。
關鍵詞:五年一貫制高職;公共英語;課程銜接
五年制高職辦學模式簡介
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以下簡稱五年制高職)是指招收初中畢業生,實行五年學制的高等職業教育,是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重要形式。五年制高職招生模式有兩種:一種是“五年一貫制”,即具有高等職業教育辦學資格的招生單位招收初中畢業生,實行“3+2”辦學模式;另一種是“三、二連讀”,即中等專業學校開辦的五年高職班,這類學校只在前三年具有辦學資格,后兩年大都掛靠在具有專科辦學資格的高職院校。實踐證明,五年制高職便于統籌安排教學計劃,實現了中等職業教育與高等職業教育的有機銜接,并且由于學生年齡小、可塑性強、有效教學時間長,為學生職業意識和職業能力的培養創造了良好條件,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近年來,隨著高等教育規模的擴大,五年制高職也出現了較快的發展勢頭,三、二分段的辦學模式勢必會涉及課程銜接問題。筆者僅就五年一貫制高職分段教學模式下的公共英語課程銜接問題作初步探討。
五年一貫制高職公共英語課教學存在的問題
筆者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對山東省部分五年一貫制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學現狀進行了調查,發現五年一貫制高職公共英語課教學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教學計劃不明確。公共英語課的開設時間從2年到4.5年不等。有的院校在教學計劃、課程設置、師資配備尚不成熟的條件下匆匆開班,致使某些專業公共英語課的開設出現了斷檔現象。二是教學目標不明確。五年一貫制學生公共英語課的最終教學目標應該與高職高專公共英語課的教學目標一致,學生在修完該課程時,應參加山東省或全國高職高專英語應用能力等級考試。但由于教學目標不明確,個別學校在學生畢業前不得不專門增加額外學時以準備過級考試。三是教材選用不合理,有些院校基礎段和高職段所選用的教材內容重復率較高;有的教材內容出現斷檔或脫節現象;還有的教材起點低,整體水平不高。另外,由于沒有科學合理地設置教學計劃和編制教學大綱,教學內容的學習時間被人為地拉長或縮短的現象也很普遍。
五年一貫制高職分段辦學模式下的公共英語課程銜接構想
美國課程學者泰勒(R.Tyler)認為,要使學習經驗的組織富有成效,必須使課程編制符合三條標準,即繼續性、程序性和統合性。“程序性”強調后一經驗須在前一經驗的基礎上變得更加廣泛和深入。也就是說,課程編制時應注意到各階段和各年級課程間的銜接,力求使課程在縱向上保持一貫性。就公共英語課而言,基礎段和高職段的銜接實質上就是二者在課程上相互承接、相互分工以及不重復浪費的一種有機結合狀態。課程銜接可通過教學計劃銜接、教學目標銜接和教材銜接等渠道實現。
教學計劃銜接就公共英語課而言,在前三年的基礎段中,應保證每周有4~6課時英語課,后兩年與高職段并軌,英語學習時間保持在1~1.5年,每周4課時。公共英語課應實行分階段的模塊教學,即將整個公共英語課教學分為基礎模塊和應用模塊兩個部分。基礎段學習基礎模塊,側重英語語言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和訓練;高職段學習應用模塊,側重英語應用能力的拓展和培養。
教學目標銜接教育部2000年頒布的《基本要求》對適用對象提出如下要求:學生入學時,一般應掌握基本的英語語音和語法知識,認知英語單詞1000個(較低要求)~1600個(標準要求),在聽、說、讀、寫、譯等方面受過初步訓練。這是五年一貫制學生在升入高職段之前應達到的水平,也就是五年一貫制學生在前三年基礎段公共英語課修完后應達到的水平。這一要求比較籠統,可以參考高職院校新生(普通高中畢業生)入學時的英語達標水平進行具體衡量。普通高中畢業生的英語水平可以參考《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中涉及的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的八級目標進行測定。五年一貫制學生在前三年基礎段公共英語課修完后應實現的教學目標可參照下表:

公共英語課應用段的教學目的是經過180~220學時的教學,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技能,具有一定的聽、說、讀、寫、譯能力,能借助詞典閱讀和翻譯有關英語業務資料,能在涉外交際的日常活動和業務活動中進行簡單的口頭和書面交流,為進一步提高英語交際能力打下基礎。
教材銜接基礎段與高職段課程銜接的實施依賴于教材的銜接。高職段教材要統籌,基礎段教材也要統籌,兩類教材之間更要統籌,這是課程銜接的具體表現。教材接軌也是教學目標的對接,在教材編寫和選用上應注意兩個問題:一要避免教學內容的重復;二要避免教學內容的斷檔。
雖然入學時的起點不同,五年一貫制學生為初中畢業生,高職學生為高中或“三校”畢業生,但畢業時可以同樣取得高職學歷。在最終培養規格一致的前提下,應該研究從入學到畢業這一階段的人才培養問題。如何合理設置教學計劃和編制教學大綱,如何搞好英語基礎段和高職段的課程銜接,如何科學地選用教材,值得高職英語教育工作者關注和深思。
參考文獻:
[1]高原,曹曄,馬四順.中、高職課程銜接制約因素分析及對策[J].教育與職業,2003,(3).
[2]教育部.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教育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辦好五年制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幾點意見[OL].http://www.edu.cn/20041124/3121824.shtml,2002-03-27.
作者簡介:
孫航(1973—),女,碩士,威海職業學院公共英語教研室主任、講師,研究方向為英語語言學與英語教學。
(本文責任編輯:郝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