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線切割技術是一門快速發展的新興技術,有較高的技能及知識要求。因此,要教好《電火花線切割》課程就必須運用合適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技巧。
關鍵詞:啟發式教學;巧設疑問;教學民主;精心設計
《電火花線切割》是技工學校數控模具專業開設的一門專業技能課。技工學校的學生以初中畢業生居多,他們的基礎知識普遍較差,多數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不大,有的學生甚至存在著厭學情緒。這就要求專業課教師要有較高的教學技巧。筆者在《電火花線切割》這門課程的教學實踐中,運用啟發式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課堂巧設疑問,層層深入,
調動學生積極思考的主動性
如果學生能在課堂上主動地進行學習與思考,那么教學工作就能事半功倍。《電火花線切割》是一門理論性強、內容深奧的課程,學生普遍感到不容易掌握。為了讓學生理解課程內容并掌握其中的要點,教師要將課本中的重、難點內容在課堂上以設疑的方式來引導學生思考。例如,在《數控機床編程與操作(電加工機床分冊)》這本專來教材的概述中提到:“20世紀50年代,前蘇聯科學家拉扎連科從家用電器開關的閉合與斷開時經常出現的火花腐蝕現象中受到啟發,發明了電火花加工技術”。教師可以利用這句話進行啟發,引導出電火花加工的原理。
教師先簡單提問:“這句中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是什么?”
學生回答:“時間是20世紀50年代,地點是前蘇聯,人物是拉扎連科,事件是發明了電火花加工技術。”
教師進一步提問:“電火花技術是利用的什么能量?怎樣進行加工的?”
學生:“利用電能。”(怎樣加工往往講不出)
教師提示:“‘開關的閉合與斷開’這句話說明了什么問題?如果開關一直閉合會不會加工呢?”
學生明白一些:“一直閉合是不會加工的,它的加工是瞬時的。”
教師再進一步提示:“既然是瞬時的,那么加工時二者接觸不接觸呢?”
學生:“不接觸。”
教師輕松提問:“不接觸加工有哪些加工特點呢?”
學生七嘴八舌:“加工力比較小。”“能加工比較硬的工件。”……
至此,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已經被調動起來,接下來的教學便可以順水推舟地進行下去,從而輕松地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
在本節內容教學中設置疑問是關鍵。這種教學方法要求教師要學識淵博,并對學生的學習特點比較了解。在學生學習新知識,而舊知識還未掌握好的情況下,教師要積極引導,由易到難、深入淺出地引導學生思考,讓他們主動去發現、去判斷、去得出結論。
發揚教學民主,營造課堂互動學習氣氛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充分調動其學習自覺性,讓他們主動地去學習,就要重視發揚教學民主。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不是對立的。如果教師在課堂能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讓“教”與“學”有機融合起來,營造課堂互動學習的氣氛,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只有與學生充分交流,才能了解學生學習的程度及學習上存在的不足之處,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例如,《電火花線切割》編程中常有節點坐標的計算問題,因為計算過程比較繁瑣且計算角度在零件圖上常常難以直接找到,需要進行必要的計算,所以學生對此感到難掌握,易出錯。如計算圖1所示的A點坐標:

教師在教學生運用三角函數進行計算時,有可能會發現,很多學生不會運用三角函數。教師如果一味地“教”必然會適得其反,增加學生“學”的難度。這時,教師可以與學生共同討論節點計算的方法,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提出自己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在這種“教”與“學”的互動中,很多學生學會了利用三角函數來計算節點,同時也有很多學生學會利用AUTOCAD等繪圖軟件來計算節點坐標。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揚教學民主,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地去學習,理解并掌握解題的各種學習方法。
精心設計實驗課題,
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電火花線切割》是一門技能操作性較強的課程。實驗操作課也不能一味地進行加工操作,也要考慮在完成操作技能的同時加工工件的藝術性,讓枯燥的加工充滿趣味。在實驗操作技能課中,采用啟發式教學,讓學生在愉快的學習過程中,充分掌握這門課程的要點。為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筆者設計了兩組課題:基本技能課題與提高技能課題。在每組課題中都增加了工藝品的加工,讓學生在掌握操作技能的同時能欣賞到自己的勞動成果,增加學習興趣。例如,基本技能課題零件如圖2。

在基本技能方面要求學生能完成零件圖的繪制與程序編制,正確確定切割放電間隙,并在零件切割完成時檢查出不足。大多數學生都可以完成零件加工并達到技能操作的要求,然而他們加工工件的興趣卻都不大。在基本加工技能課題中,教師如果能增加工藝品加工或者增加工藝品制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為此,筆者設計了圖3的藝術字加工課題,在教學實踐中,學生反響較好,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很大提高。
在提高技能加工課題中增加了掛件的加工,如圖4。掛件的兩個組成零件的單邊配合間隙要求不超過0.02㎜,增大了加工難度,此零件需要鉆孔,加工時要求多次暫停并穿電極絲,并且兩個組成零件的放電間隙的大小也是不同的,稍有疏忽就可能達不要求。

精心設計的課題可以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而興趣是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主要內驅力之一,它不但能增強學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能使教學取得良好的效果,促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作者簡介:

楊曉偉(1972—),廣東省清遠市高級技工學校講師,研究方向為職業教育。
(本文責任編輯:康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