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在對金融市場準入和國民待遇承諾水平進行定量研究的基礎上,建立了相應的測度模型;借助于新模型,對我國入世后的市場準入和國民待遇承諾水平進行了測度與比較。研究表明:與承諾水平較高的國家或地區相比,作為我國金融對外開放主要內容的市場準入與國民待遇承諾水平的排名都比較靠后,但二者承諾水平的測度值與高水平國家或地區相比有很大差距,這說明我國金融對外開放的程度還不高;而且與高水平國家或地區不同的是,我國對市場準入的承諾與對國民待遇的承諾相比,還很不均衡。
關鍵詞:市場準入;國民待遇;承諾水平;測度
中圖分類號:F83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176X(2008)03-0061-07
一、引 言
金融的市場準入和國民待遇是各國對外開放的核心內容。對金融市場準入和國民待遇承諾水平的準確測定,對一國金融在對外開放過程中的正確決策與健康發展、風險管理與控制、金融穩定與安全等諸多方面都極為重要。
關于金融市場準入和國民待遇承諾水平的測度,國內外已有很多研究:Mattoo(1998,2000)[1-2]首先對一百多個發展中國家和加入WTO的所有西歐成員銀行業和保險業的市場準入承諾水平進行了初步研究。類似于Mattoo(1998)的方法,Valckx(2002)[3]按照金融服務的提供方式,對世界不同區域和不同收入群體國家的平均市場準入承諾水平進行了測量;Qian(2006)[4]研究了WTO成員國1995年和1997年銀行業和保險業的市場準入承諾水平,并與主要發達國家進行了比較;Pontines(2002)[5]和Dobson(2002)則分別估計了APEC成員國和主要OECD國家在銀行業、保險業、證券業市場準入承諾水平和實踐的真實水平。另外,為分析承諾原因,Harms、Mattoo 和Schuknecht(2003)[6]考察了世界各主要國家金融服務貿易市場準入承諾的決定因素,并利用實證方法檢測了國內政治經濟影響力、國際交易報酬和補充政策規定在市場準入承諾中的作用。以上方法盡管能在一定程度上刻畫某幾個金融行業的市場準入和國民待遇承諾水平,但還難以直接用來準確、全面地衡量一國或地區的整體承諾水平,當然更不可能用來對中國目前的情況展開研究。另外,我國學者對與我國金融對外承諾有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我國金融對外承諾的監管、金融服務貿易的自由化以及我國金融對外承諾的法規制度建設等方面,而對于我國金融市場準入和國民待遇承諾水平的定量測度方面尚未涉及。
為探究我國金融市場準入和國民待遇承諾的具體水平及其在世界各主要國家中的位置,本文將首先在介紹市場準入和國民待遇承諾的基本內容及其表現形式和實現方式的基礎上,給出了為何選擇從金融服務角度去定量刻畫金融市場準入和國民待遇承諾水平的依據;然后,從金融服務角度構建了市場準入和國民待遇承諾水平的測度模型;其次,應用該模型對我國金融市場準入和國民待遇的承諾水平進行了測度和國際比較;最后給出了本文的結論和啟示。
二、金融業中市場準入和國民待遇承諾水平的定量刻畫
本節試圖從金融服務的角度對金融業中市場準入和國民待遇承諾水平進行定量刻畫,為此,我們需要從解析市場準入和國民待遇承諾的基本內容、表現形式、實現方式及其與金融服務之間關系的過程中尋找依據,具體闡述如下:
(一)市場準入和國民待遇承諾的基本內容及其表現形式和實現方式
1. 市場準入和國民待遇承諾的基本內容
根據《服務貿易總協定》(GATS)、《金融服務協定》(FSA)以及WTO成員國的承諾,金融業中市場準入和國民待遇的具體內容如下:
(1)市場準入承諾。GATS第16條已對市場準入的具體規則做出了規定:首先,每一成員國在具體服務部門就市場準入做出承諾時,它給予任何其他成員國的服務和服務提供者的待遇應不得低于承諾表規定的條件和限制所賦予的待遇。也就是說,各成員國在承諾表中確定地承擔市場準入義務的最低標準,代表著對其他成員國開放市場的最低限度,除非發生緊急經濟情況或基于審慎管理;并且在以后談判中,WTO的成員國只能在新的承諾中減少限制,而不能增加限制。其次,做出市場準入承諾的部門,必須明確“服務提供者的數量”、“服務交易或資產的總額”、“服務經營或服務產出的總量”、“具體服務部門的雇傭人員總數”、“服務提供者的經營形式”和“外國資本的最高份額”的限制條件。市場準入的承諾和實施確保了各成員國國內有關法規所具有的透明度和可預見性,并關系到外國服務提供者進入締約國市場的有效性。
(2)國民待遇承諾。國民待遇是一條傳統的自由貿易原則,它要求一國境內的非居民享有與居民同等的待遇,即對于一國領土管轄范圍內的居民和非居民,國內法應平等適用。GATS將國民待遇規定為具體承諾的內容,各成員國應按其具體承諾表規定的范圍、條件和限制給另一成員國國民待遇。另外,GATS所確定的國民待遇標準是事實上的而非法律上的,這也就是經濟合作組織(OECD)各成員國在烏拉圭回合服務貿易談判中針對國民待遇提出的所謂“競爭機會均等”的概念。
2. 市場準入和國民待遇承諾的表現形式與實現方式
根據GATS的內容,市場準入和國民待遇承諾所涉及的金融業為銀行業、保險業、證券業和其他行業對于某些混業經營的金融機構,我們仍然依據本文所設定的標準對金融業進行行業劃分,其具體資產的計算可以采用股權所占比例的方式進行處理。。市場準入和國民待遇承諾通過上述金融服務業以具體的金融服務項目及其相關規定表現出來,這些金融服務項目主要包括銀行業的存款、貸款、貨幣經紀業務,保險業的人壽保險、非人壽保險、再保險和保險中介業務,證券業的發行和承銷、證券結算和資產管理業務,其他業務的金融信息的供應與付款和結算業務。
根據GATS、FSA及WTO成員國的金融實踐,金融市場準入和國民待遇承諾所體現的上述金融服務項目是通過以下四種金融服務方式實現的:
(1)跨境交付(Cross-border supply),即從一成員方境內向任何其他成員方境內提供服務,這也是國際貿易理論中所謂的“跨國界可貿易型服務”。如一國銀行向另一國借款人提供貸款服務;一國保險公司向另一國投保人提供進口貨物運輸保險服務。
(2)境外消費(Consumption abroad),即在成員方境內向來自任何其他成員方的金融服務消費者提供服務。如一國銀行對外國人的旅行支票進行支付的服務。
(3)商業存在(Commercial presence),即一成員方的服務提供者,通過任何其他成員方境內的商業存在提供服務。這種跨國金融服務是目前數量最多、規模最大的形式,為全球性金融機構拓展業務、進一步滲透的重要戰略手段。
(4)自然人存在(Presence of Nature Persons),即一成員方的服務提供者,通過在任何其他成員方境內的自然人提供的服務。這類金融服務多為與銀行、保險和證券有關的輔助性金融服務,例如風險評估、顧問咨詢、經紀代理等,是金融服務貿易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總之,WTO成員國將金融市場準入和國民待遇承諾的主要內容即市場準入承諾和國民待遇承諾,通過金融服務業落實到金融服務的具體項目及其相關規定中去,并通過以上四種金融服務方式去具體實現。
(二)從金融服務角度對市場準入和國民待遇承諾水平進行定量刻畫的依據
根據前文論證,金融市場準入和國民待遇承諾都將通過金融服務業的具體服務項目及其相關規定體現出來,并通過金融服務的四種方式去實現。所以,對金融市場準入和國民待遇承諾的測度,可以通過評判市場準入和國民待遇的金融服務項目體系為簡便起見,我們將用以反映金融市場準入和國民待遇承諾的所有金融服務項目及其相關規定的全體,稱為市場準入和國民待遇的金融服務項目體系。的狀況來完成。顯然,市場準入和國民待遇的金融服務項目體系的狀況,可通過對該體系中金融服務的項目數量、有關比率、項目結構、限制程度及其發展趨勢等因素來測定,而上述因素都容易量化。因此,本文選擇金融服務角度來定量刻畫金融市場準入和國民待遇的承諾水平。
三、金融市場準入和國民待遇承諾水平測度模型的建立
根據上述金融市場準入和國民待遇承諾水平的定量描述,下面將構建市場準入和國民待遇承諾水平的測度模型,并給出具體的計算公式。
(一)市場準入承諾水平測度指標結構的建立
根據前文第二節的分析和結論,我們將市場準入承諾水平的測度指標分為四個層次:目標層、準則層、因素層和末級指標層,見圖1。需要說明的是,在末級指標層的金融服務業務中,類似于Sorsa(1997)和Mattoo(1998)的處理方式,由于與“自然人存在”模式有關的金融服務項目在對外開放的金融服務項目體系中所占比例很小,影響也甚微,所以本文不予以考慮。
(二)市場準入承諾水平的測度公式與計算
1.“末級指標”的計量
根據市場準入承諾水平測度指標的基本結構,末級指標的計算主要按照各金融業中“跨境支付”、“境外消費”和“商業存在”三種服務模式所涉及到的金融服務項目及其規定的指標來進行,而這些指標可根據Mattoo(2000)、Pontines(2002)和Valckx(2002)的六個等級 Mattoo(2000)、Pontines(2002)和Valckx(2002)根據具體服務項目的限制水平將對外開放各業務開放承諾水平劃分為六個等級,并分別賦值為0、0.10、0.25、0.50、0.75和1.0。
劃分和對應的賦值方法進行賦值,若某一項目的受限不止一個時,可取其平均值。具體賦值結果見表1。
2.指標權重的設定
根據Mattoo(2000)等對權重的設定方法,本文對末級指標的權重設定如表2所示表2是Mattoo對世界絕大部分國家或地區金融業中市場準入和國民待遇承諾水平所作的研究,是對金融服務業務度量方法的基本概括和總結,因而對中國以及其他國家對外開放承諾水平的測量是同樣適用的。;“因素層”權重的設定為各具體項目資產占總資產的比例,例如,銀行業的存款權重=銀行業存款額/(銀行業存款額+銀行業貸款額),銀行業的貸款權重=銀行業貸款額/(銀行業存款額+銀行業貸款額);“準則層”權重為各行業資產在行業總資產中所占的比例,例如,銀行業的權重=銀行業資產額/(銀行業資產額+保險業資產額+證券業資產額+其他行業資產額)這里需要說明的是,當衡量某一年(或幾年)的市場準入承諾水平時,取各行業的年資產額(或年資產平均值)。。
四、中國金融市場準入和國民待遇承諾水平的測度及國際比較分析
根據上述測度模型和方法,下面將對我國2001年12月11日—2007年9月30日之間金融業中的市場準入和國民待遇承諾水平進行測度,并分別與世界各主要國家或地區的市場準入和國民待遇承諾水平進行比較本文所用數據主要源于《中國統計年鑒》、《中國金融年鑒》、《國際金融統計年鑒》、《中華人民共和國服務貿易具體承諾減讓表》,有關銀行、保險、證券的國內、外網站,IMF、WTO等國際金融組織的金融網站,等等。。根據現有數據,利用公式(2)—(4)即可求出我國及其他19個國家或地區金融市場準入和國民待遇承諾水平的平均值(如表3、表4所示)在與世界主要國家或地區的“市場準入”和“國民待遇”承諾測度值進行比較時,這里同時列出了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銀行業、保險業和證券業的市場準入承諾的測度值,而“其他行業”由于所占比例很低,在此不再進行比較。。
由表3和表4,通過對我國金融的各個行業及整個行業的市場準入和國民待遇承諾測度值并與其他國家或地區進行比較可知:
(1)關于市場準入的情況:從各金融行業排名來看,我國銀行業的市場準入承諾水平處于第16位,其測度值與第一名的日本相差很大(測度值相差0.165);保險業的市場準入承諾水平相對較高,處于第12位,但與第一名的美國相差也較大(測度值相差0.159);證券業的市場準入承諾水平處于第17位,與第一名的差值最大(測度值相差0.264)。從我國各金融行業自身比較來看,保險業的市場準入承諾水平最高,證券業次之,銀行業最低。從總體排名來看,我國整個金融業的市場準入承諾水平處于第18位,僅高于巴西和俄羅斯;其測度值為0.658,與綜合排名第一的日本相差0.187。
(2)關于國民待遇的情況:從各金融行業排名來看,我國銀行業和保險業的國民待遇承諾水平與美國等其他發達國家或地區同處于第一位;證券業的國民待遇承諾水平處于第19位,與第一名相差0.073。從我國各金融行業自身比較來看,我國銀行業和保險業的國民待遇承諾水平均達到最高水平,而證券業最低。從總體排名來看,我國整個金融業的國民待遇承諾水平處于第18位,高于巴西和俄羅斯;其測度值為0.978,與綜合排名第一的國家或地區相差僅為0.028。
(3)從我國金融業的市場準入承諾水平與國民待遇承諾水平的相比情況來看,二者的承諾水平很不均衡,這與市場準入與國民待遇的承諾水平比較高的國家或地區(例如表3和表4中排在前8位的國家或地區)形成鮮明的對比。盡管我國金融市場準入和國民待遇二者承諾水平的排名相差不大,都比較靠后,但二者的測度值與各自對應的第一名的差距差別較大:我國金融市場準入承諾水平的測度值與第一名的日本相差0.165,國民待遇承諾水平的測度值與第一名的差距僅為0.028。而與我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表3和表4中市場準入與國民待遇的承諾水平比較高的前8個國家或地區,不僅二者的排名未變,而且測度值的差距也很小,二者的承諾水平呈現出同步協調均衡的狀態。
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金融業的市場準入和國民待遇承諾水平還比較低的主要原因是,盡管我國已加入了WTO,但根據世界貿易規則及我國金融服務的相關承諾,我國的金融業還處于過渡期,市場準入和國民待遇承諾的諸多限制仍然繼續存在,特別是,在對于銀行業的對外開放中,我國采取了更加謹慎的開放原則,市場準入和國民待遇的諸多項目管理較嚴。雖然保險業的市場準入和國民待遇承諾水平較高,但在我國金融業中所占比例較低,而銀行業所占比例非常大,從而導致我國金融業市場準入和國民待遇的承諾水平不高。
至于我國金融國民待遇承諾水平與市場準入承諾水平不均衡的情況,主要因為相對于國民待遇而言,我國對市場準入的限制更為嚴格:首先,我國加入WTO后,我國必須遵守WTO規定的、更側重于國民待遇要求的金融服務貿易相關規定及其他附屬條款。其次,是出于對我國金融業的發展和安全的戰略考量而采取的國家策略,例如為吸引外資,我國對外資投資者在國民待遇方面一直采取較為優惠的政策,從而導致我國市場準入承諾水平和國民待遇承諾水平出現差異和不均衡的情況。
五、結論與啟示
為探究我國市場準入和國民待遇承諾的具體水平及其在世界各主要國家中的位置,本文分別構建了市場準入和國民待遇承諾水平的測度模型,給出具體的測度公式,并對我國與其他19個國家或地區近年來的市場準入和國民待遇承諾水平進行了測度和分析,主要結論如下:
第一,我國金融的市場準入承諾水平為0.658,在20個國家和地區中僅高于巴西和俄羅斯,與其他發達國家的差距很大;就國內各金融行業的比較而言,保險業的市場準入承諾水平最高,證券業次之,銀行業最低。產生上述結果的原因主要是根據世界貿易規則及我國金融服務的相關承諾,我國的金融業還處于過渡期,市場準入承諾的諸多限制仍然繼續存在。
第二,我國金融的國民待遇承諾水平為0.978,在20個國家中排名第18位,但國民待遇承諾水平的測度值與其他發達國家的差距并不算大;就國內各金融行業的比較而言,銀行業和保險業的國民待遇承諾水平均達到最高水平,而證券業最低。
第三,作為我國金融對外開放主要內容的市場準入與國民待遇的承諾水平排名都比較靠后,但二者承諾水平的測度值與各自對應的的第一名的差距差別較大,說明我國金融對外開放的程度不高,而且市場準入與國民待遇二者的承諾水平很不均衡,這與較高水平國家或地區的金融市場準入、國民待遇承諾水平的同步協調相比有顯著不同。其主要原因可歸結為:相對于市場準入承諾,我國國民待遇承諾的限制較為寬松。
由此我們不難得到如下啟示:
第一,經過20多年的發展,我國金融對外開放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金融開放的力度仍然不夠,金融開放的內容也很不均衡。在這一背景下,如何根據我國目前市場準入和國民待遇承諾水平不高與不均衡的現狀,通過對我國金融開放承諾水平的準確定位,找到與其他國家特別是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發現和改進不足,確定并實施適合我國金融未來穩步發展的對外開放路徑,同時應注意及時調節金融業對外開放的步伐和速度,以防止開放過度或開放不足,是我國目前必須面對和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
第二,如何在我國金融基礎還不牢固、金融市場監管措施和配套法律不健全、市場機制不成熟的前提下,既要保持金融開放的適度,又必須注意各種金融風險和金融沖擊的防范與化解,以確保我國金融穩定與安全,保持我國的金融開放能穩健有序地進行,也是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
參考文獻:
[1] Mattto A.Financial Services and WTO: Liberalization in the Developing and Transition Economies[R].Manuscript, Geneva: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1998.
[2] Dobson,Wendyand Pierre Jacquet.Financial Services Liberalization in the WTO[R].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Washington D.C.,1998.
[3] Valckx N.WTO Financial Services Liberalization: Measurement, Choice and Impact on Financial Stability[J].Research Memorandum,705, 2002.
[4] Ying Qian.Finanicial Services Liberalization and GATS-Analysis of the Commitments under the 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in Services (GATS) and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J].ABA Journal, XXI, 2006.
[5] Pontines V.The Role of the 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in Services (GATS)-Financial Services Agreement (FSA) in the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Efforts of APEC Economies[R].Philippine APEC Study Center Network (PASCN) Discussion Paper, 2002.
[6] Philipp Harms.Aaditya Mattoo and Ludger Schuknecht, Explaining Liberalization Commitments in Financial Services Trade[R].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2003(3).
[7] Mattoo,A.National Treatment in the GATS: Corner Stone or Pandora's Box?[J].Journal of World Trade,1997:31.
[8] Mattoo A.Financial Services and the WTO: Liberalisation Commitments of the Developing and Transition Economics[J].The World Economy, 2000, 23 (3).
[9] Nadeen U. Haque, Kajal Lahiri and Peter J. Montiel, A macroeconometric model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R].IMF Staff Papers, 1990, 37(3).
[10] Sorsa P.The GATS Agreement on Financial services——A Modest Start to Multilateral Liberalization[R].IMF Working Paper,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1997.
[11] Quinn D.,Inclán C.The origins of financial openness: A study of current and capital account liberalization[J].American of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1997,41(3).
[12] Wendy Dobson.Further Financial Services Liberalization in the Doha Round?[J].Policy Brief,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2,(6).
[13]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Opening Markets in Financial Services and the Role of GATS Geneva: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R].1997.
[14] Nico Valckx,WTO Financial Services Liberalization: Measurement, Choice and Impact on Financial Stability Research Memorandum[R].2002.705.
[15] 鄧朗星,顧朔南,徐滇慶. 加拿大對外開放銀行業的經驗[J].國際金融研究,2005,(4):27-31.
[16] 方友林,冼國明. 市場準入交換與發展中國家的金融服務貿易自由化[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4,(2):83-88.
[17] 郭根龍,馮宗憲. WTO下金融服務貿易自由化與國家經濟安全[J].中國流通經濟,2004,(3):15-18.
[18] 姜波克. 開放經濟與經濟發展[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
[19] 姜學軍. 芻論改善金融服務與加強金融監管[J].財經問題研究,2003,(6):33-36.
[20] 李翀. 我國對外開放程度的度量與比較[J].經濟研究,1998,(1):28-31.
[21] 李雁玲,程桂枝. 對金融服務貿易與資本項目關系的探討[J].金融與經濟,2005,(7):41-42.
[22] 李祎征. WTO下外資入股中資銀行的準入制度[J].時代經貿,2006,(9):1-5.
[23] 邱潤根,張志勛. 我國金融業的入世承諾與法律監管體制的調整[J].企業經濟,2006,(4):185-187.
[24] 張金清,劉慶富. 中國銀行業市場準入承諾水平的測度與比較研究[J].財經問題研究,2007,(2):40-46.
[25] 蘇寧. 堅持對外開放加快金融業發展[J].中國流通經濟,2006,(8):7-9.(責任編輯:孟 耀)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