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利用現金流量表對公司的現金流量進行分析時,應注意與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的結合、過程和結果的結合、縱向比較與橫向比較的結合,要從企業的生命周期來分析判斷現金流量的合理性。
關鍵詞:現金流量表;財務分析;財務狀況;經營成果;財務決策
中圖分類號:F2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544(2008)06-0050-02
現金流量表是反映公司現金流量信息的主要工具,對現金流量表的分析就是從現金流量角度對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進行分析和評價的。由于現金流量表以現金收付制為編制原則,不受權責發生制會計的應計、遞延、攤銷和分配程序的影響,因此通常認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與權責發生制的會計盈余相比,不容易被操縱,是相對可靠的“硬”數字。然而,現金流量表并非是遠離“偏見”和“噪音”的凈土,其也有局限性,這是我們在進行現金流量分析時必須注意的問題。
一、現金流量表存在的局限性
現金流量表的局限性主要表現為:
1.從現金流量表的編制基礎分析。準則規定,現金流量表的編制基礎由現金和現金等價物構成。對現金的定義一般不會產生異議,但對現金等價物的定義各國分歧較大。準則主要借鑒了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C)和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的有關規定,將其定義為“企業持有的期限短、流動性強、易于轉換為已知金額現金、價值變動風險很小的投資”。一項投資被確認為現金等價物必須同時具備上述四個條件,準則所附《指南》只對其中的“期限較短”做出了解釋,其他三個條件的具體涵義都未做進一步說明,無疑增加了企業編制報表的難度,會計人員要根據具體情況來確定現金等價物的范圍。雖然體現了較大的靈活性和前瞻性,但很可能導致企業主觀臆斷,或是無所適從,甚至通過“適當的判斷”來謀求對自己有利的結果,從而帶來新的報表粉飾問題,影響會計信息的質量。
2.從現金流量表信息的時效性、可比性、可靠性分析。(1)時間性。報表中所反映的數據,是企業過去會計事項影響的結果,據這些歷史數據計算得到的各種分析結果對預測企業未來的現金流動只有參考價值,并非完全有效。(2)可比性。不同企業,尤其是同一行業的不同企業之間,應使用相似的會計程序和方法,將不同企業現金流量表的編制建立在相同的會計程序和方法上,以便于報表使用者比較分析同一企業在不同時期以及企業和企業之間的償債能力和現金流動狀況。對于同一企業來說,雖然一致性會計準則的運用使其能進行不同期間的比較,但如果企業的會計環境和基本交易性質發生變動,同一企業不同時期財務信息的可比性大大減弱。對于不同企業來說,它們之間的可比性比單一企業更難達到。由于不同企業采用不同的會計處理方法,如存貨的計價、折舊的攤提、收入的確認、支出資本化與費用的處理等,為比較各個企業的現金狀況帶來了一定的困難。(3)可靠性。企業提供的財務信息應做到不偏不倚,以客觀事實為依據,而不受主觀意志的左右,力求財務信息的準確可靠。事實上,編制現金流量表所需資料的可靠性往往受到多方面的影響,使報表分析同樣顯得不夠可靠。
3.從企業的生命周期來分析。一般來說,企業的生命周期可以分為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個階段。由于每個階段企業資金營運的方式不同,企業在每個階段的現金流量也會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具體來說,處于初創期的企業,其現金流量往往是流出量大,而流入量少,企業凈現金流為負數,如果以此作為企業評價的依據,顯而易見,評價結果是有失偏頗的。處于成長期的企業,由于屬于成本的投入期,以現金凈流量為判斷依據,也很難得出公允的評價結果。相對來說,處于成熟期的企業,其現金的流入量會比較大,現金流量充沛,現金流量指標的代表性相對要強一些。由此可見,企業不同的生命周期的現金流量,代表著不同的財務信息,如果僅憑數字分析一概而論,評價結果往往與實際情況大相徑庭。
二、提高現金流量分析效果的對策
1.結合資產負債表、利潤表來分析企業的現金流量。現金流量通常反映的是一定期間內企業現金流入和流出的情況,它既不能反映企業的營銷狀況,也不能反映企業的資產負債狀況。在對現金流量表進行分析運用時,不能孤立地僅憑一張現金流量表的信息就事論事,只有與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結合起來,才能對企業的經營活動情況做出較全面、正確的評價。在現代權責發生制下,無論是會計信息還是現金流量信息都從不同的角度反映著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這樣,權責發生制指標和現金流量指標具有某種程度的對應性,只有既結合利潤表中收入、成本及利潤項目的分析,又結合資產負債表應收賬款項目變化情況的分析,才能進一步分析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發現企業財務的異常狀況,識別企業的虛假信息,同時借此判斷上市公司的資產流動性、財務彈性、獲利能力、償債能力及風險。
2.從過程和結果的結合中來分析現金流量的變化。在對現金流量進行分析的過程中,總是會遇到當期內的期末與期初在現金凈變化量方面的確定問題。但是,對于任何一個企業來說,在確定當期末與期初的現金凈變化量的時候,無非會遇到這樣三種情況,即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凈增加額或者大于零,或者小于零,或者等于零。不過,不論是哪種情況,都不能從期末與期初數量的簡單對比中來判斷企業現金流動狀況是出現“好轉”,還是“惡化”,抑或維持不變。而要揭示現金狀況變化的原因,就必須對影響現金流量的各種因素進行全面分析,區分出預算或計劃中安排的與因偶發性原因而引起的不同情況,并對由此產生的實際與預算的差異展開分析。從這種意義上說,分析現金流量的變化過程,甚至比對現金流量變化結果進行分析更為重要。
3.要注意縱向比較分析與橫向比較分析的結合。對現金流量的分析通常是以企業自身時空范圍來進行的,它將企業本期現金流量資料與本企業歷史上不同時期流量表資料放在一起進行比較分析,從而得出企業現金流量變化的規律,這種分析具有分析資料齊全、計算分析簡單、分析效果良好等優點。正因為如此,縱向比較分析成為目前人們使用最多的一種分析方法。但是,這種縱向的分析又是與橫向的比較分析緊緊聯系在一起的,它們的結合可謂相得益彰,這是因為,橫向比較分析將現金流量比較分析的時空范圍由一個企業擴大到其他企業,特別是同行業中的先進企業,通過與之比較,來客觀評價企業現金流量狀況。與縱向比較分析相比,橫向比較分析在開闊視野、認清自己在行業中的位置等方面有其獨到之處。所以,在對現金流量進行分析時,如果能夠注意這兩個方面的結合,將會大大提高現金流量分析的質量。
4.從企業的生命周期來分析判斷現金流量的合理性。對處于不同生命周期的公司現金流量進行分析應把握不同的尺度。萌芽期的公司一方面需要從外部資本市場籌措大量資金,用于廠房的建造、設備的購置等前期鋪底資金;另一方面,新產品的售價(為了盡快打入市場)、銷售量都可能很低,從現金流量看,萌芽期的特征是負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負的投資活動現金流量,巨額正融資活動現金流量。到了成長期,公司各種性質的現金流量與萌芽期基本一致,只是現金流量的絕對額相對減少了。經過一番艱苦的競爭,公司開始進入成熟期,其突出的特征是經營活動開始產生正現金流量,投資活動的現金流量也開始慢慢由負變正,最為明顯的是,融資活動不再給公司帶來凈現金流入了,開始表現為凈現金流出。最終公司將步入衰退期,這時候,經營活動和投資活動都產生巨額的現金流入,而融資活動的凈現金流出也達到歷史高位。在具體分析過程中,將從現金流量表中獲取的數據與公司實際的生命周期進行比較,就可以清楚發現公司現金流量存在的問題了。當然,對公司前后幾個會計年度的現金流量進行比較分析,可以看出現金流量的變動趨勢,從而預測未來的現金流量。
責任編輯、校對:龍會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