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按照物流信息共享和業務流程整合的思路,提出分層次物流實訓整合方案,以及模塊化業務流程和實訓項目的設計方法,為物流專業和經管類相關專業實訓教學提供新思路。
關鍵詞:物流;業務流程;實訓教學;數據交換
我國現代物流的發展非常迅速,基于電子商務技術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統在物流的各個環節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物流信息的處理和利用水平決定整個物流過程的運作水平,已經成為企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強整體競爭力的核心因素。
物流產業的發展趨勢是通過物流信息平臺系統對物流企業各種資源進行合理整合,以提升物流系統的整體功能和效益;實現物流信息共享,為物流企業提供良好的物流運行環境,確保物流的通暢性和準時性;為物流行業管理部門打破信息封閉,做好行業統計和規劃提供決策依據。
要實現上述目標,開發和應用綜合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系統已經成為重要手段。該系統用于在不同范圍內整合物流企業流程,實現不同物流企業之間、物流企業與管理服務機構之間業務單證系統的連接和信息共享。如城市范圍內的城市物流公共信息平臺、面向港口航運企業和用戶的港口社區系統、面向物流園區的物流園區管理系統,以及針對保稅區物流的保稅區管理信息系統等等。
高職院校是培養生產第一線應用型人才的基地,其突出特色是教學內容與企業需求的緊密結合。對物流專業來說,有必要在教學中體現和跟蹤物流行業的信息化應用現狀和發展趨勢,不但要使學生熟練掌握本專業的業務操作方法和流程,同時也要了解和熟悉相關專業的業務和流程,并從供應鏈的角度學習業務流程的傳遞順序和信息特征,從而對物流業務流程有更深刻全面的理解。
目前,許多學校的物流、港航管理等專業,都建立了實訓中心,配置了大量的實訓教學軟件系統,如采購管理、生產制造、倉儲配送(擴展為商業零售管理)、運輸調度管理、貨運代理、報關、碼頭管理、堆場管理、航運管理和船舶代理等軟件。這些信息管理系統主要針對專業課程的實訓需求,物流業務功能明確,可以用于模擬特定企業或部門的物流業務,都是物流不同環節的獨立業務系統。例如,目前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倉儲與配送系統、運輸企業的運輸與調度系統、報關管理系統、貨代管理系統、碼頭堆場管理系統和航運管理系統等不同物流環節中的信息管理系統,都是獨立開發的,數據存儲格式和標準不同,不能實現相互間的數據交換和單證的直接傳遞。

物流一體化實訓整合方案
高職院校物流教學要反映物流行業業務集成和信息共享的趨勢,不僅要配置必要的針對課程的實訓教學軟件系統,更重要的是要將單獨的業務管理系統按照物流業務流程進行必要的整合。
在物流信息系統應用的實訓教學環節,可以率先研究和設計能夠將不同物流管理信息系統進行整合的方法和技術。
按照信息共享和業務流程整合的思路,筆者提出如左圖所示的分層次物流業務實訓整合方案。
針對課程的業務模擬系統 獨立的業務管理系統,模擬相關企業某個業務部門或幾個業務部門的業務流程,主要滿足相關專業課程的實訓需求,這也是傳統實訓的主要方法。
針對專業的業務模擬系統根據實際業務流程需要,將不同企業的信息系統整合,組成相對獨立的跨企業業務實訓系統,如港口物流系統,可以根據業務流程整合相關企業,如港口、船公司、堆場、外理、船代、檢驗檢疫局、海關、海事局等的信息資源,作為港口和航運管理專業的綜合實訓系統,幫助學生全面了解和熟悉與港航相關的業務信息流轉方式和單證操作方法。同樣,可以構建第三方物流實訓系統,整合貨主企業、運輸公司、倉儲公司、機場、碼頭、貨場、貨代等企業的信息資源,作為物流管理專業的綜合實訓系統。
跨專業業務模擬系統 可以將不同專業的實訓系統整合,形成基于供應鏈的業務一體化平臺。如從采購、生產到運輸、倉儲,直到商業企業配送中心或港口碼頭的跨行業業務整合,涉及生產管理、商業零售、倉儲運輸、港口航運等不同專業。
公共物流綜合信息查詢和單證傳遞平臺實訓系統 公共物流綜合信息查詢和單證傳遞平臺是物流行業應用電子商務技術的典型方式,目前許多城市或行業都在組建物流綜合信息平臺,其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整合全社會物流信息資源,完成各物流信息系統之間的數據交換,實現信息共享。同時,將銀行、保險、工商稅務、政府機構等管理和服務部門與物流業務企業實現整合,并拓展新的業務增值模式。這種整合,已經從采購、生產、運輸、倉儲配送、營銷、電子商務等專業,擴展到行政管理、金融、會計、稅務等專業,實際上整合了經濟管理類專業的業務。
物流一體化實訓系統的組成
從技術上,物流一體化實訓教學系統可以分為三個部分:模擬操作平臺、數據交換接口和模擬不同企業的獨立業務系統。
模擬操作平臺基于Internet的B/S系統模式,作為學生模擬不同物流企業業務操作角色的公用界面。物流信息查詢、業務單證處理等都可以在此平臺完成。
數據交換接口,利用XML技術解決異構數據的傳輸,實現針對課程的獨立業務系統之間不同格式和標準的數據的傳遞和共享。XML最大的特色是允許用戶根據自身需求定義標記,數據交換雙方能就標記達成一致,數據便可無歧義地進行動態共享和交換。目前,主流的數據庫都支持XML技術,容易實現從數據庫中抽取數據生成XML文檔。許多公司都開發了基于XML的獨立數據交換平臺軟件,其工作原理一般是:接收原始文檔;然后使用信息格式化器將原始文檔轉為XML格式;再將轉換后的XML文件與一個映射定義傳遞給數據轉換引擎;數據轉換引擎根據輸入的XML文件與映射定義執行轉換并生成XML格式輸出文件;最后將結果XML文件按照輸出要求,選用對應的信息格式化器,生成傳統格式的結果文件。構建物流一體化實訓系統,完全可以采用數據交換平臺作為數據交換接口。以實現不同企業或部門業務系統的數據和單證,根據業務流程需要在業務系統之間的自動交換。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物流行業并沒有一套統一的標準的業務術語,因此,在制定XML標記的定義時,教師需要考慮企業的實際應用情況,并借鑒EDI的相關標準、參照國內已出臺的相關國家或行業的標準,使實訓模擬系統數據標準盡量接近企業實際。
模擬不同企業的獨立業務系統是物流一體化實訓系統的基礎,在選擇購買時,首先要滿足相關專業課程的實訓需求,同時,要從整體考慮,使購買的系統能夠覆蓋供應鏈上的各個業務流程。
典型實訓項目與業務流程的設計開發
業務流程是物流業務與信息流轉的順序和過程,對學生掌握物流企業業務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高職類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
實訓項目的開發,其核心在于業務流程的設計。為適應不同課程、不同專業的使用,筆者提出流程的模塊化設計原則,即首先根據供應鏈一體化原理,設計出不同節點上業務相對獨立的反映企業實際需求的業務流程作為基本模塊,這些流程主要用于專業課程的實訓需求;然后根據不同專業教學需求,對這些基本業務流程進行適當組合,形成業務流程更復雜、反映不同企業和不同部門信息需求的組合實訓項目。
例如,可以把供應鏈流程上不同節點,如原材料采購、生產、企業庫存、市場銷售、運輸調度、倉儲、配送、貨代、報關、碼頭管理、航運管理等的業務流程作為基本模塊,滿足相關專業課程的實訓需求。進一步組合后就可以形成生產物流、國內物流和國際物流三大物流類型:生產物流包括從原材料采購、生產、庫存、銷售、運輸到配送中心的過程;國內物流包括從配送中心、出庫、運輸到零售企業的過程;國外物流包括從企業提貨、運輸、倉儲、貨代、報關、碼頭、船代到最終客戶的過程。
將上述基本業務流程模塊按教學需求進行適當組合,就可以為每種物流類型設計出多個綜合實訓項目。
在業務流程和實訓項目的設計開發過程中,應該掌握以下原則:
首先是業務流程要有代表性,要反映目前企業或行業的普遍方法。因為不同企業有其自己的特點,其內部業務系統往往在功能和流程上有較大差別。所以,要根據教學要求,提煉和總結不同企業的業務流程,設計出典型的通用業務流程。
其次,要突出業務流程、電子單證之間的關聯性和邏輯性,使學生對業務處理過程、單證流轉有清晰、全面的直觀了解。如清楚展示業務單證和電子數據在獨立業務系統中的獲取、生成和傳遞方式;如何實現不同格式單證和數據在不同企業之間通過公共標準格式交換進行傳遞的方法和具體過程;不同企業在開展業務中需要的外部數據、單證,內部數據等的獲取方式和使用方法。
再次,要有來自于企業實際業務的數據和單證,使實訓項目能夠具有真實性和實用性。數據和單證是實訓系統應用的靈魂,沒有數據的管理系統,只是一個空殼;沒有來自于企業的實際業務數據和單證,就不能模擬真實的企業業務。
總之,建立物流一體化實訓教學系統,反映了物流信息管理的發展趨勢,是提升物流實訓教學的水平和層次,拓展實訓內容和方法,開發出更多的實訓項目的有效方法,對非物流專業學生學習物流課程和知識,對物流專業學生了解物流的各個業務環節,全面掌握物流業務的操作方法,提供了直觀實用的教學手段。
參考文獻:
[1]袁玉玲.中國物流業的現狀及發展趨勢[J].長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 8(2).
[2]章偉輝.物流信息交換平臺的設計與應用[J].計算機技術與發展,2006,(7).
[3]黃文成.城市物流信息公共平臺建設研究[J].廈門科技,2004,(4).
作者簡介:
牟彤華(1963—),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經管學院副教授,從事電子商務和供應鏈管理的教學和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