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高職院校英語專業畢業生畢業論文中出現的種種問題,學校應開設畢業論文撰寫專題講座以及基于網絡環境的文獻檢索課,教師可對學生畢業論文進行命題,嚴把語法詞匯關,培養學生的英語實際運用能力,學生則應擴大閱讀面,培養閱讀興趣,提高畢業論文的寫作質量。
關鍵詞:高職畢業生;畢業論文;文獻檢索;教師命題
撰寫畢業論文是高等教育各個層次的學生在畢業時所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畢業論文既是對學生在大學階段知識掌握的深度與廣度的總體檢驗,也是對學生思維分析能力的全面考察,所以,畢業論文的撰寫是決定大學生能否順利畢業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環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英語專業的高職專科層次的畢業生要求用英文撰寫作畢業論文。這對英語基礎原本就不扎實的學生而言難度無疑是相當大的。而且大多數高職學生對畢業論文的概念比較模糊,經常會向論文指導教師提出很多問題。根據筆者的經驗,學生所提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對畢業論文的概念模糊,不知其為何物;其次,不知如何選題;再次,不知何為參考文獻,更對文獻檢索方法一無所知。此外,在寫作中,還存在著語言運用能力不強,語法、用詞錯誤隨處可見的現象,再加上很多學生思考分析能力欠缺,文章結構松散、論述邏輯混亂的現象異常普遍。還有的學生由于閱讀量匱乏,對所選題目認識不深,寫出的論文內容空洞,言之無物。
結合指導學生畢業論文的一些經驗以及對上述問題的思考,筆者擬提出解決問題的一些方法,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開設畢業論文撰寫專題講座以及基于網絡環境的文獻檢索課如果學生不知道畢業論文為何物,要讓他們寫出一篇優秀的畢業論文是不可能的。所以,開設撰寫畢業論文的專題講座就成為當務之急。目前,大多數本科高等院校在畢業年級都開設了相應的系列講座,甚至有的學校還將此課列為畢業年級學生的必修課,時間為一學期或一學年。然而開設此類講座的高職院校并不多。此類講座主要是向畢業生系統闡述畢業論文的概念、作用、意義以及如何選題,如何查閱文獻資料,如何寫作等一系列相關問題。高職院校至少應在第五學期開設畢業論文寫作的專題講座。如果客觀條件與師資力量允許,應該將此課列為必修課或限選課,使畢業生對畢業論文寫作不再是霧里看花,而是做到有備而來,有的放矢。教給學生查閱文獻資料的方法則涉及開設文獻檢索課的問題。絕大部分高職院校學生缺乏網絡文獻檢索知識,不知道如何利用圖書館豐富的信息資源,對互聯網上的海量信息顯得無所適從,從而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畢業生畢業論文的寫作。根據筆者的親身了解,以及從相關文獻中得到的信息,目前開設文獻檢索課的高職院校為數不多,圖書館的館藏數量以及網絡信息資源與普通高校相比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但這絕不是高職院校不開設文獻檢索課的理由。高職院校圖書館應不斷完善自身建設,教師有責任,有義務教給學生如何進行文獻檢索,加強學生的信息意識與實際的信息利用能力。現在已經進入計算機信息時代,相當一部分文獻資源已經電子化。因此,不僅要給高職學生開設傳統的書本文獻檢索課,開設電子文獻檢索課更是迫在眉睫。學生從中不僅能夠掌握文獻檢索的基本技能,從而完成畢業論文的寫作,而且還能夠提高自身的信息意識,增強信息應用能力,為以后在信息時代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師可對畢業論文進行命題選題是學生在撰寫畢業論文時面臨的第一道坎。在選題時,很多學生費盡了心思,而選定的題目往往不甚理想,或重復前人的題目,或偏離專業,或根本沒有研究與實用價值。高職學生在平時學習中并沒有對所學學科進行科學研究的意識,鮮有到圖書館閱讀相關學術期刊的意識與習慣。由于不了解所學學科的研究現狀與知識前沿,因此,很難提出新穎的、有研究價值的選題。高職學生畢業論文選題問題亟待解決。有學者撰文指出,英語專業本科生的畢業論文不妨由教師命題。既然本科學生適用此法,那么高職學生就更適用此法。由教師給畢業生的畢業論文命題或是給出命題范圍,對教師和學生而言可謂“一箭雙雕”。首先,教師命題可以使學生撥開選題的層層迷霧,直接對教師所給的命題范圍進行調查研究,找到自己在此領域中所感興趣的具體題目,大大降低學生選題的盲目性,從而激發他們寫作論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當然,結合高職院校的特點,命題應有一定的實用性,學術性味道要淡些。因為技能型人才首先要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其次,選擇了統一命題范圍的學生可以結成小組,對所選命題進行討論,俗話說“三人行,必有我師”。若干同學共同交流,彼此定能受到啟發,獲得靈感。同時,交流還可以使資源共享成為可能,學生可以將每個人找到的相關材料放在一起,一個學生想找但沒有找到的材料也許被另一個同學找到了,反之亦然。再次,從教師的角度看,給學生提出的命題范圍一定要緊密聯系自己的科研方向,并且應在此基礎上適當降低學術性,突出實用性。這樣,教師指導論文時就會有很強的針對性,輔導起來才會游刃有余,同時,也會從學生的論文中汲取養分用于自己的研究,推動自身教學科研的進步,可謂“教學相長”。
嚴把語法詞匯關,自始至終培養學生的英語實際運用能力高職院校英語專業的學生進校時基礎較差,實際語言應用能力不強。許多學生學習三年之后在語言運用能力上仍沒有太大長進。畢業論文中的語法、用詞錯誤隨處可見。有的學生寫出的句子明顯與英語句法相距甚遠;更有甚者,拿一篇與論文題目相關的中文文章在電腦上用翻譯軟件進行翻譯,其效果可想而知。上述現象令論文指導教師“頭痛”,教師的大部分時間都花費在修改文章的語法、詞匯錯誤等語言層面的問題上,而對文章的結構、內容、論點、論據、結論等思想層面卻無暇顧及。有些論文的定稿雖然消除了語言層面上的錯誤,但在內容上,或是言之無物,沒有新意,或是邏輯混亂、結構松散,學生對論文題目的思考和觀點體現不出來,這樣的論文也就違背了要求畢業生撰寫畢業論文的初衷。因此,教師必須從學生入學之初著手,特別要最大限度地發揮語法、寫作等培養學生語言實際應用能力的基礎課的作用。現在,語法課的模式一般采取講授加做題的傳統方法,學生感覺枯燥,對語言實際應用能力的提高收效甚微。針對高職學生的特點,筆者認為,在實際教學中,應嘗試將寫作課和語法課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在講解寫作方法的過程中,適當地插入一些與書面語言相關的語法及詞匯問題,結合具體語境講授語法的使用和用詞的選擇搭配,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寫作課作業可從讓學生寫表達各種觀點的句式開始,然后再練習寫運用不同論述方法的段落,最后再寫結構完整的文章。這種由句到段、由段到篇的循序漸進的方式,可以培養學生構思文章結構、完善行文邏輯的能力,從而為畢業論文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擴大閱讀面,培養閱讀興趣閱讀是學習、積累語言知識的基礎,也是提高學習者語言運用能力的基本方法。提高英語閱讀量不僅能夠提高運用英語的實際能力,更能拓展眼界,開闊思維,對隱藏在語言背后的知識能有更深層次的了解。有的學生在選定論文題目并進入正式寫作過程的時候,發現對所選題目其實并不了解,根本無話可說,于是開始東拼西湊,到處引用各種相關的、甚至是不相關的資料,導致通篇文章都是他人之言,根本沒有自己的觀點和結論。要想改善這種狀況,必須從擴大學生閱讀面、培養閱讀興趣著手。高職英語專業學生的閱讀,僅僅依賴精讀和泛讀課本里的課文是遠遠不夠的,教師應在學生入學時就向他們滲透擴大閱讀面的意識,鼓勵學生多讀與所學專業相關的英語材料。比如,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應該多讀商務、經貿類的英語閱讀材料;旅游英語專業的學生應多讀與旅游相關的英語閱讀材料,等等。學生的畢業論文應與所學專業緊密聯系,有條件的院校最好開設一兩門這樣的閱讀課。筆者所在的學校就為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開設了“經貿英語趣味選讀”課,學生普遍反映有很大的收獲,成為精讀、泛讀課有力的補充。教師還要憑借自己的教學和閱讀經驗,向學生推薦能引起學生興趣、有價值、語言難度適中、與學生所學專業密切相關的閱讀材料,鼓勵學生課下閱讀,使學生在生動有趣的閱讀過程中逐漸培養自己的閱讀興趣。為了達到更好的閱讀效果,教師也可適當采用閱讀加測試的方法,敦促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教師可以一星期或半個月為一個周期,規定學生在此期間要閱讀的課外材料,然后在一個周期的末尾進行有關閱讀材料內容的問題測試,從而促使學生拓展閱讀范圍,并且讀有所獲,為撰寫畢業論文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胡波.對專科院校開設文獻檢索課的再認識[J].安康師專學報,2005,(2).
[2]李桂虹.網絡環境下高職院校開設文獻檢索課的設想[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07,(2).
[3]林克難.外語專業本科畢業生論文不妨由教師命題[J].中國外語,2007,(4).
作者簡介:
張瑩(1981—),男,天津市人,碩士,天津職業大學國際交流學院助教,研究方向為翻譯理論與英語教育。
(本文責任編輯:王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