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言教學是一門語言的藝術。語言教師應以優美的示范語言感染教育學生,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每一位合格的語文教師都應該是一位語言藝術大師,用形象生動的句子使學生自然而然地入情入境,情不自禁地隨文起落,之后還余味無窮,期盼著上每一節語文課。
[摘要]語文教學 語言藝術 教學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能言善辯,巧說會聊;有的人卻笨嘴拙舌,詞不達意。還有人說:“一樣話,兩樣說。”其實,在語文教學中,教師的語言更是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語言教學是一門語言的藝術,要努力追求形象美、情感美、文辭美、音韻美和風格美。語言教師應以優美的示范語言感染教育學生,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所以,每一位合格的語文教師都應該是一位語言藝術大師,用形象生動的句子使學生自然而然地入情入境,情不自禁地隨文起落,之后還余味無窮,期盼著上每一節語文課。
目前,科技的發展,豐富、方便了人們的生活,語文課的教學也采用了很多先進教具。可是正如機器人的作用可能大于人,卻永遠無法代替人一樣,再精妙直觀的教具也取代不了教師語言的地位。良好的教學語言可以融洽師生關系,活躍課堂氣氛,可以喚起學生一種積極的情緒狀態,引發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下面,就把我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小小的體驗與大家共同交流。
一、以情激情(或飽合感情)
有位出色的語言藝術家能將一份菜譜讀得催人淚下,那是因為他把握住了聲中的情,恰當地渲染、巧妙地烘托,所以達到了不可思議的效果,給人留下了久久難忘的印象。反之,如果語言呆板平直、無聲無色,再優美再感人的文章,也會使聽眾昏昏欲睡。語文教學更是如此。“導語激情”和“高潮激情”便是兩種不錯的方法。
1.導語激情。在講《豐碑》一文時,為了使課文內容能更深地打動學生,我課前沒讓學生預習課文,然后,設計了這樣的導語:“同學們,你們嘗試過在寒冷的冬天,餓著肚子在冰天雪地里行走嗎?在這種情況下,有人竟會傻到把自己的棉衣讓給別人,自己卻被活活凍死。他是誰?他為什么這樣做?我們且來聽一曲英雄的贊歌吧!”此時,學生已被帶入一種凝重的氛圍,非常迫切地想聽聽到底是怎么回事,接著我適時地播放了課文的錄音,當時我看到,學生開始有些感動;當故事放到中間時,有幾個學生深思了;到最后,全班同學都熱淚盈眶!
2.高潮激情。《我的弟弟小蘿卜頭》這篇課文最后的感情升華很重要。我設計了這樣一段話:“‘小蘿卜頭’年僅六歲就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了,他一直堅信:將來革命勝利了,還要建設新中國。可是還沒等到那一天,他就帶著憧憬離開了我們。看看這個腦袋大身子小、可憐又可愛的小弟弟吧!你不想對他說些什么嗎?”學生聽后,一腔仇恨、一腔同情,爭先恐后地說出了心里話。接著我又引導他們對比當時與現在的生活、學習條件,使學生懂得了一定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詼諧幽默
相聲大師的精彩段子能使觀眾捧腹在大笑,身心愉悅,我們何不借鑒一下那種幽默和風趣呢?教學古詩《夜宿山寺》時,我就適當地幽了一默。當時古詩的內容學生已經了解,背誦的要求也已達到,為了使學生更真切地體會詩人的感情,我讓學生上臺邊朗誦邊表演。一位學生剛上臺時有點害羞,為了幫他找到感覺,我微笑著問其他學生:“我們的小李白有點害羞,怎么辦呢?”學生以掌聲鼓勵,那位學生充滿自信地朗誦表演了整首詩。還真像那么回事呢!我乘機發問:“誰還想當李白?”結果全班同學爭先恐后,都想上臺過把詩人癮,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三、故弄玄虛
在課堂上欲擒故縱、故弄玄虛,不失為一種特殊的教學技巧。《杏兒熟了》這篇課文講了“好東西要懂得與別人分享”的道理,在了解完“我”和奶奶的不同做法時,我把嘴一撇,說:“奶奶真夠傻的,把那么多杏兒給了別人,自己吃到的不就少了嗎?依我說,該揍那幾個偷杏的家伙一頓,再讓他們走開,才不能給他們呢!”此言一出,全班同學立即群起而攻我,你一言我一語,論證極為激烈,在我“主動認錯”的情況下,學生才肯罷休。瞧,他們懂得比我還多!
四、彩線穿珠
在語文課的教學中,我們始終要有“整”的觀念,不然課堂就顯得雜亂瑣碎,“老鴰銜著蒜錘子——云里霧里切”。尤其是在課的最后,一定要收好。比如《新型玻璃》一文,學到最后,學生對各種玻璃的性質用途已經了如指掌,干嘛不讓學生當玻璃店的老板,夸夸自己店內的新型玻璃呢?我試了一下。當我說出要求后,學生異常興奮,各個玻璃店的小老板挺賣力地夸贊自己的玻璃,詳細地介紹性質用途,為自己“招攬生意”。可我這個“顧客”可不好侍候,我問了這家問那家,最后誰的玻璃也沒相中,偏要一種絕世玻璃:砸不碎,又隔音,還可以折疊,砸了頭還不疼等。小老板們毫不含糊地打保票:“行,下次您來買,我就研制出來了!”哈,還挺胸有成竹!
五、恰到好處
正如再好的東西也不能吃多一樣,再精彩生動的語言,如果滿堂轟炸,也會使學生先是不以為奇,再是昏昏欲睡,最后“中彈”倒下。所以,教學語言除了精彩生動,更要說得恰到好處、適時而出。
除了以上講的個例,我們還應該做到熱情親切、溫文爾雅。像“請你來!”“對不起,請重復一遍好嗎?”“別慌,說錯了沒關系!”“再想想,你肯定行!”等平易而親切的語言,我們應掛在嘴邊。
語言藝術的技巧還有很多,有待于我們每個語文老師去探索和發現。讓我們努力使孩子們從我們的語言中看到五彩繽紛,感到春風拂面,聽到山泉叮咚。讓我們把知識化作歡快的小溪,流向學生的心田!
(作者單位:山東濟寧市任城區安居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