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計算機教學 創新能力 能力培養
面對世界科技飛速發展的挑戰,我們必須把增強創新能力提到關系中華民族興衰存亡的高度來認識,如何在現代教育中推行以培養創新能力為中心的素質教育,是我們教育工作者面臨的一項歷史使命。創新的關鍵在于人才,人才的成長要靠教育。因此在當前積極推行的學校素質教育中,尤其要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根據幾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為在計算機教學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創新能力的培養。
一、作為一名計算機課教師,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
1.樹立全新的教育觀。創新教育是旨在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教育,推行創新教育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然后,創新能力需要終身培養,創新動機需要終身激勵,因而創新教育也是終身教育。
2.樹立全新的教學觀。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使傳統的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方法產生了重大變革。由原來以教師為中心的,基于知識歸納型或演繹型的講授式教學方法轉變為基于“情景創設”、“主動探索”、“協作學習”、“會話協商”、“問題提出”等多種新型教學方法與學習方法的綜合運用。樹立全新的教學觀,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造了客觀條件。
3.在計算機教學中,要與全新的教育、教學觀念相整合。不僅要培養學生在現代信息環境下良好的價值觀、道德觀、法律意識,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更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
二、創設學習新知識、新技術的環境,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
課堂教學是獲取知識和技能的主要陣地,應當成為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精神的搖籃。在教學實踐中,我還體會到,把計算機引入各科教學中不僅可加大教學的密度,節省時間,而且能根據教學需求將其內容動態地加以分解、組合,生動地再現事物發生、發展的過程,使抽象的講授形象化,既有利于突破教學的重點、難點,亦可拓寬思維空間,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三、推行問題式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問題式教學模式把學習設置到復雜的、有意義的問題情境中,學習者通過互相合作來解決這些問題,設計一些易出錯的程序,讓學生自己對這些程序進行分析,找出其中的錯誤,進一步完善程序的功能,從而開啟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四、在計算機課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創新性
主體性和創新性密不可分,創新是主體性的最高體現。沒有積極主動的學習,就不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我們要創設各種機會,鼓勵學生去主動參與,把他們智慧的火花盡量激發出來。
五、訓練學生發散思維和收斂思維,培養創新能力
發散思維是指根據已有信息,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問題,從多方面尋求多樣性答案的一種思維形式,是創造性思維的核心。因此,在計算機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收斂思維,對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有很大的幫助。發散思維和收斂思維在教學中的有機結合和應用,更有利于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六、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創新能力
鼓勵、指導學生大膽、靈活地運用已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教師可組織學生開展競賽,進行自由辯論,互相交流方法,互相啟發思路,以實現解決實際問題與培養創新能力的有機統一。
(作者單位:山東青州市職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