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經過多年對小學英語教學的探索,我認為針對小學生的英語教學應寓教于樂,寓教與生活。避免枯燥、啞巴式的英語教學是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將各種豐富的教學模式引進課堂和學生的課下業余生活中是目前做為小學英語教師需要認真揣摩和探索的問題。本人結合自身經驗,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了一些觀點和建議。
[摘要]小學英語 英語教學 英語學習
目前英語教學已經走入小學教育體系有些年頭了。在這段時間里,小學英語教學從內容和形式上都有了很大的發展,但是也存在著一些問題。為了能夠達到更佳的教學效果,應在實踐當中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其能夠成為教學的主體,增強英語的口語實踐能力。筆者經過在一段教學實踐之后,對小學英語教學提出了以下幾點問題和看法。
一、目前小學英語教學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有的學生反應英語教學比較枯燥,直接導致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差。課堂互動性差。小學生的主動學習性比較弱,而且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有限,超過一定的時間往往就跟不上教師的教學思路,直接導致一種填鴨式的教學,缺乏了師與生之間的交流。長此下去,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越來越小,產生厭學、畏難情緒,課堂氣氛沉悶。
另外,“啞巴英語”是目前英語教學的痼疾。要改變這種現狀必須注意英語教學的“應用”與“實用”。
首先,教學必須有濃郁的生活氣息。語言存在的意義是表情達意,相互交流,教學活動中必須重視學生氛圍的營造,學習情景的創設,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學、用英語,邊學習,邊實踐,以用促學,學以致用。
其次,教學要增強實踐性。學習語言的目的之一就是交際,英語教學也必須強調在語言實踐中學習和提高。詞匯教學可以采用相關聯想的辦法,適度拓展,集中識記?;蚓帞M話題,將具體情景、現實生活引入教學活動中,讓學生連說帶演,邊再現生活,邊學習語言,并在演練中學會交往。
第三,要重視語言的積累。
第四,以實用為主題。革新英語考試的方法和手段??荚噾獙⒚嬖嚒⒖谠嚒⒐P試結合起來,重說用,重傾聽,重應對,重表達能力的考查,以實用為主線,教、學、考三位一體,最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和寫作能力,促進英語教學新局面的形成。如聽力測試、口語測試、情景應對、面試答辯等等。
二、采用多種教學相結合提高小學英語教學的質量
1.認真備課,制定充分的教學計劃
在開學備課和制定教學計劃之前一定要對每個學生充分的了解,根據學生的實際英語學習情況加以改善修改教學計劃。同時在課下時間,作為教師要大量閱讀教學資料,尤其可以上網去尋找一些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經驗,及時的編寫進教學計劃當中,隨時更新教學資料。
2.在課堂教學中,采取各種教學手段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果
在實際的英語課堂教學中,筆者認為聽說練習是極為重要的。語言是一種工具,而不是應試教育的手段,必須讓小學生們體會了解到學習英語的興趣,正所謂“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在這個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運用多種教學工具和手段,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變被動學,為主動學、要求學、喜歡學,自覺積極地投入到英語的學習活動中去。
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情景教學法、實物教具等方法活躍課堂氣氛,鼓勵學生課堂上大膽發言,最好是用英語發言,注重教師與學生的互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果學生有任何疑難問題,教師要講解、分析,要讓學生學以致用。使課堂變得生動有趣,教師和學生都對英語的學習充滿激情。同時讓學生排練英語的短劇,在課堂上進行表演,一方面加強了對學生英語聽說的練習,還能夠加強學生自身的表達能力。
利用電腦多媒體,可以制成Power Pint課件,效果將會更好。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適當播出英語動畫,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課堂的參與意識,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課堂中活躍起來。
增加實物教學在課堂上出現的頻率,不僅讓學生從PowerPint課件上看到、聽到,還要讓學生嗅到、觸摸到,接觸到實物,就會豐富學生對英語的感性認識,增強教學效果,在實物的演示過程中,使學生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形成對英語單詞深刻認識。
此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張開嘴說英語。學習好發音,是英語學習的第一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強調發音的正確性,反復強調正確的單詞發音方法,因為英語的語音、語調及書寫與漢語截然不同,必須反復的進行模仿練習,如果小學生在小學期間學習英語口形不對,語音不準確,就會給今后的學習帶來很多困難,尤其在聽力的練習中,會帶來很多不便,當學生一旦養成英語發音的習慣,再要糾正就非常困難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認真聽自己的讀音,看口形,并鼓勵學生大膽開口說英語,敢于大聲講英語,不要怕說錯了,即使說錯了也不要進行批評和責備,要及時糾正,并注意將正確的音與錯誤的音進行比較,反復訓練,讓學生認真的進行多次的模仿,以免在英語發音的教學過程中給學生留下遺患。
3.教會學生提問題的方法
如何問問題和怎樣恰當地提問題,是學生學會提問題的關鍵所在。有些學生就是因為問得不得法,碰了幾次釘子后,就不敢再問了。因此,建議以下三方面培養學生這方面的能力。
(1)提醒學生要注意提問題的內容
有些學生一想到某個問題,沒有經過反復思考就提問,問后自己都覺得沒有意思,或者說不清楚問題,讓別人無法回答、不想回答。如果學生提的問題離題,應馬上給予糾正,引導學生回到主題,提一些跟課文有關的問題。通過對課文內容提問題和答問題,使學生達到預期的學習目的。
(2)教導學生把握提問題的角度
我經常教導學生提問題要提得小、問得細,不要提一些大而不當、籠籠統統的問題,這樣別人才容易回答,答起來也才有針對性。
(3)要求學生注意提問題的時機
由于重視培養學生提問題的能力,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我發現學生分析問題、思考問題的能力得到加強,學生的口語水平得到提高,課堂氣氛也比以前活躍,一些學生的學習成績也有所提高。因此,我認為在小學英語課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研究學生的心理特點,逐漸培養學生提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能力,以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4.課下指導
要鼓勵學生在課下進行英語的相互對話。要學以致用,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鼓勵學生課下多看英文原版動畫和影片。教師可以在網上搜索一些消音的卡通動畫或電影,引導學生課下用英語為其配音,寓教于樂。如果是英文動畫或電影,在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的同時,還應積極鼓勵學生模仿人物的原始發音,每隔一定時間可將學生制作成熟的動畫或影片配音進行展示,平時還應鼓勵學生學寫英文日記,讓學生練習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感想,引導學生嘗試用英語進行簡單思維。
總之,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不斷的總結教學經驗,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新自己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得到最好的英語教學,把最好的英語學習方法傳授給學生,使其能夠受益終生。
(作者單位:遼寧朝陽市雙塔區珠江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