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五年制高職教育是適應經濟發展對培養高級應用性技術人才的需要而產生的一種新型辦學模式,其特色在于將中職和高職相貫通,整體設計和統籌安排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既能保證高等教育的規格要求,又能體現職業技術教育的特點,為企業輸送合格的技術人才。本文從不同的方面探討了如何辦好五年制高職,進而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
[摘要]五年制高職班 Y型專業 分流模式
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和企業改革的深入,各行各業迫切需要高級技術型、實用型人才。五年制高職教育培養的正是面向不同崗位群,具有一定知識和技能結構,具有一定職業能力和跨職業、跨崗位能力的高級技術型或技藝型人才。五年制高職與市場經濟靠得近,與地方經濟貼得緊,以市場需要為專業培養的主要導向,極大地受到人才市場的關注。如何辦好五年制高職、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刻不容緩的課題,需要我們去探索和實踐。
一、五年一貫制高職班Y型專業分流模式的提出
五年制高職教育是適應經濟發展對培養高級應用性技術人才的需要而產生的一種新型辦學模式,其特色在于將中職和高職相貫通,整體設計和統籌安排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既能保證高等教育的規格要求,又能體現職業技術教育的特點,為企業輸送合格的技術人才。五年制高職學生比普通高中生更早接觸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的訓練,在5年內有1/3以上的時間可用于專業技術教育。這些時間,可用于強化專業基礎能力、計算機應用能力、外語能力、專業技術能力、新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因此,五年制高職生的職業能力較強。
隨著機電一體化技術的飛速發展,大量先進的機電一體化設施和設備廣泛地應用于大量企業。現代化的高精設備要求操作人員不僅要有熟練的操作技術,還要學會利用各種儀器、工具進行設備的檢修和維護;要求我們的學生由以往單一的操作工人向“一專多能、機電合一”的方向發展。針對以上現象,我校在五年一貫制大專班機電專業試行了Y型專業分流模式。結合該班的課程開設和我市對機電專業學生的實際需求,我們把該專業的培養目標定為機修鉗工、車工、數控車床操作工、數控銑床操作工、加工中心操作工以及車床電氣維修電工等方向,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以及對將來的就業趨向綜合考慮后自主選擇,培養的層次定為中級工或高級工。
二、五年一貫制高職班Y型專業分流模式的實施
1.通過專業指導委員會,把握行業需求,及時調整專業技能培養目標
社會的不斷發展,對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斷變化。學校應順應市場的實際需求,把握市場的長遠需求,適應勞動力市場對人才需求的變化,避免對熱門專業一哄而上、造成低級的人才重復培養的做法。學校要廣泛深入調查社會需求,了解各行業對所需人才的具體要求,以便及時調整相應專業的培養目標。為了了解企業對技術人才的需求,我校成立了專業指導委員會。我們聘請企業的老總、技術骨干作為專業指導委員會的專家,定期到我校參加研討,并對我校學生專業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技能培訓方案提出建議,使我們能及時了解社會對人才培養的要求。通過職業崗位調查,進行職業分析,明確各專業人才所必須的基礎知識、技能、綜合職業能力的具體要求和一般要求,為各專業學生培養目標進行準確的定位。我們結合專業教學計劃,根據專業指導委員會的建議和學校實際進行適當調整,制定出適合我校的教學方案,努力將企業對人才的能力需求融入到實際教學中去。我校采用模塊化教學模式,對每個工種的實習都根據中級工的標準明確了實習模塊,確保學生的技能水平達到中級工的要求。
2.改革課程體系,改進教學內容
專業建設的目標、方向都是圍繞課程體系進行的。專業建設的核心是課程體系,它決定了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社會經濟的發展對多元化人才結構的需求,決定了學校必須改革傳統的課程體系,加快課程開發。五年制高職涵蓋了職業高中階段和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兩個學習階段,我們應根據五年制高職的培養目標統籌安排和整體規劃這兩個階段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重新構建課程體系,課程設置綜合化,特別注重核心課程和關鍵能力的開發和實施。學校應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為核心,根據各專業的特點、社會需求和實際情況,緊跟各專業的發展方向,及時開設最新課程,加強校本課程的開發,使學生掌握最新的知識和能力。
3.加強實訓基地建設
校內實訓基地是便于學生一邊學理論,一邊從事應用實踐,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必不可少的場所。難以想象,在黑板上開機床能培養出滿足一線生產實際需求的熟練操作工人。要強化實踐教學,必須建設完善的實驗實訓工場,配備足夠的實驗實習設施。
4.加強師資建設,建立一支“雙師型”隊伍
職業教育是培養學生就業技能的教育,名師才能出高徒。要實現培養既有較高理論水平,又有較強動手能力的高職人才培養目標,我們必須在建設一支過硬的教師隊伍上下功夫。我校始終堅持“讓品牌教師支撐品牌專業,讓品牌專業支撐品牌學校”的發展理念,努力加強“雙師型”教師的培養。
三、五年一貫制高職班Y型專業分流模式的優越性
1.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樹立成就感,堅定學生的自信心
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存在對專業理論知識學習的畏懼心理,但是對實踐教學卻表現出濃厚的學習興趣。由于在我校的Y型專業分流模式下,學生選擇的技能培養方向一般都是自己所喜歡或者是準備作為自己將來就業方向的,擁有較強的專業認同感,所以格外珍惜實習的機會,渴望能學到一技之長。
2.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提高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
學生都具有很強的創新意識,但是在傳統的理論教學中卻很難給予他們這樣的機會。由于在Y型專業分流模式中學生必然會接觸到許多跨學科知識的具體問題,迫使他們必須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去解決問題。同時由于有專業實習教師指導,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寬松的學習環境,使其才能得以充分發揮。
3.有利于學生科學素質和職業素質的培養,增強學生的團隊精神
建章立制,規范管理措施,使實習管理工作趨向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實習工作的每一個環節才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只有科學地制定一系列規章制度與管理相匹配,才能使管理步入良性健康的軌道。在實習過程中,很多學生的實習課題既是獨立的,又是相互聯系的,如電氣控制線路的安裝和排故,數控加工流水線生產方式等,所以在實習中非常強調團隊精神,使大家深刻認識到并不是只具有獨立學習、研究能力就夠了,工作中必然要與人合作,只有形成一個團結合作、互相幫助的團體,大家才可共同提高。
4.豐富了專業教學手段,實現學校與企業的零距離
我們在對學校的五年一貫制班級機電班進行了Y型專業分流實習教學模式改革的探索中,實現了六個合一:一是車間、教室合一。上專業理論課時是教室,上實習課時是車間。二是學生、學徒合一。學生在生產實習時,既是一個專業技能學習者,又是一個生產者,集學生和學徒兩個角色于一身。三是教師、師傅合一。在生產實習課上,教師既是先生又是實訓指導教師,既上理論課又上實習課。四是作品和產品合一。把學生在生產實習中按產品質量要求完成的作品推向市場,直接接受市場的檢測。五是理論與實踐合一。學生在實習的過程中同時學習專業理論知識。六是育人、創收合一。學生生產實習的過程,既是培養動手能力、提高專業技能的過程,也是創造價值的過程。逐步實現學生生產實習由“消耗型”向“盈利型”的轉變,達到在育人中創收,在創收中育人的效果。
(作者單位:江蘇張家港職業教育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