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建構主義教學理念出發,分析高職教學中運用建構主義教學理念,提出建構主義的高職教學應該突出能力培養目標,在深入理解教學內涵,有效控制教學過程的基礎上,重視教學資源、教學環境多元整合。并通過《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中運用建構主義教學理念闡述觀點。
[摘要]高職教學建構主義 教學理念 思考分析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社會對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高職教育日益受到社會的重視和歡迎,面臨著極好的發展機遇?,F今,高職教育發展與社會需求仍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如何進一步提高教育質量,適應社會發展成為各高職院校積極探索研究的課題之一。
一、依據建構主義教學理念,分析高職教育教學
建構主義教學理念源于西方教育心理學家對認知過程的研究。在教學形式上,它提倡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中心,認為知識并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學生獲得知識的過程是一種知識的建構過程,在教師作為組織者、指導者的幫助下,利用情境、協作、會話等學習環境要素充分發揮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精神,最終達到有效地對當前所學知識意義建構的目的。
高職教育肩負著為我國現代化建設培養大量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的使命。由于學生入學門檻比普通高校學生低,存在著理論基礎差,動手能力強等特點。如果仍然采用灌輸式教學,重理論輕實踐,不僅會使學生既無法學好理論知識,也缺乏專業技能;社會需要的是有“必須、夠用”的理論知識和較熟練的技能,能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的技能型人才,高職教育只有符合教育原則,才能成為富有成效的教學,才能提高高職院校的教育質量。
隨著社會的發展,高職院校的教師對基于建構主義的教學理念的教學法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如案例教學法、PBL教學法、項目教學法等;教師要對建構主義教學理念有深入的了解,合理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才能激發學生興趣,實現有效教學。因此,在高職教學中運用建構主義教學理念,首要做好以下幾項:
1.找準教學切入點,突出能力目標,改變“教書”觀念
高職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專業技能,而傳授學生知識和培養學生能力是不同的概念。知識原則上可以傳授,能力卻是不能傳授,學習的過程是自我建構、自我組織的過程。因此,以建構主義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的運用,首先要明確教學目的,突出能力教學,以能力目標精心設計和規劃教學,引導學生通過情境、協作學習,激發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其將知識進行能力轉化、解決實際問題,達到教學成效。
2.深入理解教學內涵,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有效控制教學過程
有效的建構教學要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傳遞方式、激勵手段、評價標準等因素考慮,明確教學成效,合理設計情境、協作、會話等學習場景,尋找最佳影響學生的學習因素,疏漏教學環節,容易造成整個教學過程失控,教師只有對教學深入理解,充分準備,有效控制才能培養真正有能力的學生。
3.積累教學資源,建立多維教學環境,重視實踐和應用教學
建構主義教學理念的實施一個重要保證因素就是有豐富的教學資源、合適的教學環境。通過實際的教學資源和真實的模擬環境,教師才能向學生呈現教學任務,引導學生培養專業技能、解決實際問題。高職院校的教學資源有多少,現場教學環境有多好,能決定教師施展教學空間有多大,決定了教學效果好壞。教師應該在學院的積極鼓勵下,積累教學資源、拓展教學空間,重視實踐教學和應用教學,實現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的目標。
二、建構主義教學理念在高職《計算機文化基礎》教學中的運用
《計算機文化基礎》是一門以培養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處理計算機常見問題為教學目標的公共基礎課。隨著社會的發展,計算機技術每天都在不斷更新,高職《計算機文化基礎》課也不斷增加新內容,書變得越來越厚;同時,我國部分地區中小學開設了信息技術課,使學生了解計算機基礎知識,個別學校還開展學生感興趣的網頁制作大賽等培養計算機應用能力。面對書本增厚,學生知識參差不齊的現狀,要定位好高職院校的計算機基礎課,教好此課程成了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
從建構主義教學理念出發,以自我建構學習的思想啟示學生。不僅容易擺脫教學內容復雜繁多、學生參次不齊的束縛,而且還能發揮本課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特點,真正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計算機能力。建構主義教學理念為教師在設計教學環節上提出了新的任務,對于計算機文化課而言,調查分析學生入校前掌握計算機能力的程度,并結合省計算機一級考試的要求,確定能力培養目標,篩選教學內容,合理分配各章節的教授任務就成了首要任務。
為了能實現確定的能力培養目標,學生需具備一定的基礎理論知識;如計算機工作原理,了解各種硬件結構、軟件作用,熟悉操作系統,教師應結合互動、實物展示等開展教學,使學生增強感性認識和形成交流意識。計算機領域的發展每天都在更新,教師在教授過程中,不能局限于課本,應該將學生感興趣的計算機前沿研究成果容入到課程中去,激發學習興趣和動機,使學生認識到學習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學生具備必要的基礎知識并產生一定興趣后,就可以依據設計的教學環節展開教學。本課程中windows2000操作系統、辦公自動化軟件和計算機網絡基礎及應用等章節都是以操作技能為主的教學內容,在設計教學環節中,教師要為學生明確學習任務或探索思路,小組學習的學生要明確分工、明確責任,圍繞某項主題, 在一定情境中協作學習、研究探索。
在開展教學環節的整個過程中,作為教師,應該起到引導和指導學生探索、解決問題的作用,即要拓展學生的思維,又要保證學生能順利完成學習任務。為學生選擇一些參考資料,如文獻資料,學習網站,為協作小組提供多媒體的教學環境也是教師課程設計時應該考慮的環節,大力支持學生建構性學習,合理控制教學過程,將對教學效果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三、小結
綜上所述,建構主義的教學理念,為重視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的高職教學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教學思路和方法。發展至今,以建構主義教學理論為基礎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不斷創新,高職院校的教師只有合理運用于教學,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才能實現對學生的能力培養。建構主義教學理念在高職教學中的運用要重視突出能力目標,找準教學的切入點,加強以學生為主的實踐性教學;在深入理解教學內涵的基礎上,通過有效控制教學過程,借助教學資源和多維的教學環境,拓展教學空間,最終實現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技能型專門人才。
本文是浙江省教育科學2008年度規劃課題“對高職教學考試模式創新研究”(項目編號:SCG062)的部分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趙一鳴,王抒,陳葉芳. 建構教學模式與圖形學教學.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4,4.
[2]胡建華,陶祥亞.“案例式”教學法在教師現代教育技術培訓中的應用研究. 中國醫學教育技術, 2007,10(21).
[3]張紹民. 構建主義教學法及其實踐.廣西白云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4,(1):45-47.
(作者單位:浙江杭州萬向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