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青春之歌》作者與男主人公原型隱情探秘

2008-01-01 00:00:00
文史春秋 2008年2期

《青春之歌》誕生于上世紀50年代末期,是現代著名女作家楊沫的一部成名作。它主要講述的是上世紀30年代中國年輕的知識分子們在中國共產黨的幫助、影響和領導下,逐步投身于火熱的革命斗爭中并不斷改造思想、茁壯成長為立場堅定、追求真理、勇敢堅強的革命者的故事。它以獨特的視角、以一個特殊群體為描述對象而繪出一幅革命斗爭風云的精彩畫卷。它真實生動地反映了“一二·九”時期的時代風貌和時代精神,成功地塑造了盧嘉川、江華、林紅這幾個共產黨員的形象,也細膩地刻畫出林道靜、余永澤等知識分子典型代表。在文藝作品必須以工農兵為主角的潮流之中,這部以女性知識分子為主人公的反映革命題材的長篇小說,清新秀氣、脫穎而出、卓爾超群,使讀者尤其是廣大知識分子耳目一新,產生了強烈的共鳴。并且得到了許多領導和專家的認可,產生了極大的反響。《青春之歌》成為建國后一部經典的長篇小說。由此成功拍攝的電影也蜚聲海內外,成為我國上世紀50年代的一部經典影片。那么,創作《青春之歌》的楊沫塑造的兩位男主人公盧嘉川、余永澤的原型是誰?她與他倆分別有著怎樣的一段隱情呢?

楊沫與余永澤的原型張中行

張中行,1909年生,后來成為國內外頗有影響的著名學者、散文大家。他是從香河縣東河屯鎮走出來的武清人,原名叫張玄。1935年,他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曾在天津中學、保定中學任教,后到北京大學任教。新中國成立后,長期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工作。張中行先生治學61年,早年專于文史語言,后偏于人生哲學。在編著方面,曾主編《文言常識》、《文言文選讀》,合編《古代散文選》、《文學讀本續編》及中學通用語文教材等。在著作方面,陸續出版有《張中行作品選》8卷,共406萬字。張中行博學多識,造詣深厚,精通中國古典,熟諳西方哲學,縱觀古今。他豁達大度,對事物的是非曲直有深刻的理性思考。

張中行三四歲時就由家庭包辦,與一位農村女子訂了婚,并于1927年17歲時正式結婚。他這位小腳妻子是個文盲,相貌平平、性格溫順。他在外地上學,僅僅寒暑假回家相聚一下。張中行的發妻任勞任怨,洗衣做飯,下地干活,孝敬公婆,恪守婦道。即使后來張中行在北京另有新歡(即與楊沫相愛),她也毫不計較。

當上個世紀50年代末,楊沫創作的長篇小說《青春之歌》轟動一時的時候,有人認為小說借余永澤的形象影射張中行。著名演員謝芳演過電影《青春之歌》中的女主人公林道靜后,也曾把張中行、楊沫比做影片中的余永澤和林道靜。因為張中行是武清人,謝芳有一次到武清做客時,還自稱是武清的“兒媳婦”。后來,楊沫撰文批評張中行負心、落后、可憎,張中行則始終保持沉默。

尤其是“文革”開始后,楊沫的單位北京市文聯來外調,請張中行證明楊沫是“三反分子”,希望他說楊沫的壞話。造反派還對他進行了威嚇、辱罵,讓他照他們的要求說。張中行寫了一個材料,大概是說楊沫直爽、熱情,有濟世救民的理想,真的相信她所信仰的東西,并有實現理想的魄力,且為之奮斗,比那些口頭主義者好多了……落實政策后,楊沫了解了此情,激動地給張中行寫去一封信,說:“想不到你還能為我說好話,對你的寬容公道表示感謝。”并讓她與張中行所生的惟一的女兒,給張中行送去一張老照片以作永久的紀念。

可見,張中行雖然很長時間受到了曲解與沖擊,但是,他始終表現得坦誠、正直、大度。他淡泊致遠,卻剛正不阿、耿直倔強。

楊沫于1995年去世時,張中行并沒有前往參加追悼會。據悉,在遺體告別儀式的頭天晚上,吳祖光先生曾打電話給張中行,問其是否前來參加,張中行說不參加。張中行認為所謂告別,有兩種來由,或情牽、或敬重,也可兼而有之,對于她,兩者都沒有。儀式后,張中行接到女兒來信,主旨是說:生時的恩恩怨怨,人已故去,就都諒解了吧。張中行復信時說,人在時,我沉默;人已去,我更不會說什么。

新世紀伊始,某記者在采訪晚年的張中行時,話題中曾經不可避免地問起“在您23歲時和楊沫相識,然后相愛,后來同居,再后來分手。之后楊沫成了作家,寫出了著名的長篇小說《青春之歌》,書中的余永澤據說有您的影子,您認為呢?”

張中行睿智地回答說:“這你只能去問小說作者了,只有她最清楚。”張中行認為《青春之歌》是小說,依我國編目的傳統,入子部,而不能入史部,小說是可以編造大小情節的。后來,有人曾告訴張中行,楊沫在追述往事之時,言及分手總暗示張中行負心、落后。張中行認為,認定負心,是人各有見;認定落后,是人各有道。

張中行在后來談到和楊沫分手的原因時,認為主要是兩個人在思想上有距離了,一個走“信”的路,一個走“疑”的路,“道不同,不相為謀”。

當記者進一步問及他與楊沫感情方面的問題時,張中行直率地坦言:“這是個人私事,不能問。”

記者還問到:“在您的一生中情感經歷頗為復雜,據悉,你17歲時受父母之命在家鄉便娶了一位妻子,好像還在一起生活過,她一直住在您家鄉,直到(上世紀)80年代才去世,對于她您是否有話可說?”

張中行說:“那是一個大變革時代,處在那個時代的人婚姻狀況都復雜。孫中山、蔣介石、魯迅等都先有一妻,后來才找到如意伴侶。一個人從農村出來到一個開化的地方變化會很大,這是我們這代人婚姻方面共同的問題。”

那么,在記者不止一次的探問之下,張中行仍三緘其口的與楊沫的感情經歷,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楊沫出生于北京一戶家境不錯的人家。她的父親畢業于京師大學堂商科,創辦了中國第一所私立學校——北京新華大學并任校長,不久便發達起來,成為大地主。之后,卻漸漸不管全家老小,而一心沉醉于聲色犬馬當中,隨之家境便日漸衰落。楊沫的母親因多年想管束丈夫放蕩不羈的行為而經常吵鬧,無心管教孩子們。

1928年,楊沫已經出落成一個青春妙齡的14歲少女。這年她考入北京西山溫泉女中,家里生活越來越困頓窘迫。她上初三這年,為了減輕家庭負擔,楊沫的母親打算把長女楊沫嫁給一個有錢的軍官。由于那些爭取婚姻自由的小說給了楊沫想不到的勇氣和力量,為此,一向較為溫順的她竟然頂撞了母親,表示堅決不從。母親氣憤之下,以不管飯費和學費來威脅,楊沫毫不屈服。這一時期,她還看了許多“五四”以來追求個性解放的中外書籍,進一步滋長了她追求愛情自由的叛逆意識。

楊沫與母親的抗爭愈演愈烈,最后,她把心一橫,偷偷跑到北戴河,去找在那里教書的哥哥楊成勛。他為爭取自主婚姻,不惜與家庭決裂,遠走高飛,楊沫把他當成了英雄。然而,楊成勛也自顧不暇,力量有限,根本無力幫助楊沫。他生活極其貧苦,時間一長兄妹二人產生了矛盾。楊沫痛苦之下,寫信給同學們,讓盡快幫忙找份工作。

望眼欲穿盼回音的楊沫終于等來了一個消息,同學李紹強來信說工作問題有了希望。這位昔日在一起練武的師妹非常同情楊沫的處境,托自己的表哥幫忙。而這位表哥與當時剛剛考入北京大學的張中行認識,他便又托張中行幫忙,因為張中行的哥哥當時在河北省香河縣立高小當校長。

張中行此時也看了不少進步書籍,當朋友請他幫忙時,他對抗婚的女中學生充滿同情和好奇,爽快地答應見面談一下。

為此,楊沫就從北戴河返回北京,與張中行見面交談情況。第一次的相見給張中行留下了較好、較深的印象。在張中行的眼里,楊沫17歲的樣子,中等身材,不胖而偏于豐滿,眼睛明亮有神;言談舉止都很清爽,是個有理想、不世俗、富于感情的女子。那時的張中行在北大讀國文,知書達禮,滿腹經綸。他與有文化的小自己5歲的楊沫聊天,自然比已結婚5年、歲數比自己大、彼此沒話說的農村妻子有意思得多。兩人談得十分投機,相互印象都很不錯,有一見如故的感覺,不知不覺談到了午飯時分。張中行熱心地請楊沫與介紹人在東安市場的東來順飯店共進午餐。

隨后,張中行立即給他當校長的哥哥寫去一封信,詢問學校是否缺人;如若缺人,說自己認識一位合適的人選。這樣,便將楊沫介紹給了哥哥。很快,收到哥哥的復信,說學校眼下還正需要教師。

這下可讓楊沫長舒了一口氣,終于可以告別無業無助的生活,自食其力了。1931年9月初,楊沫躍躍欲試地準備動身去香河教書。出發前,張中行又與楊沫見了兩次面。在他的寓所里書堆如山,令楊沫大開眼界,感嘆張中行知識淵博、博古通今。更讓楊沫感動和銘記心懷的是,在她走投無路、孤獨無援的時候,是張中行挺身而出,幫助她找到了工作,解決了她的生計問題。與此同時,她發現雖然他身為北大的大學生,卻毫不顯露一點名牌大學生的架子,而是謙遜有禮;雖然肚子里很有學問,出口成章,卻對女性相當尊重,絕不狎昵。于是,欽佩與愛慕之情在這位少女的心中油然而生。同樣,在時間不長的幾次接觸暢談中,張中行顯然也喜歡上了清爽、熱情的楊沫。在楊沫上車離別之際,兩人都依依不舍,表現出明顯的相戀之情。此后,兩人開始了頻繁的書信往來,感情迅速升溫。

在楊沫到香河教書兩個多月后,病重的母親打聽到她的下落,便托人力勸回京,并答應以后還供讀書。得知母親病重,楊沫急忙返回家中。因感情破裂,父親與哥哥都未回家,家中只有楊沫與兩個年幼的妹妹守著貧困垂危的母親。

但是,情竇初開的楊沫此時正與張中行墜入愛河,熾烈地熱戀著,成天在公寓里廝守,你恩我愛,形影不離。楊沫這個從小缺少親情溫暖、日夜渴望愛撫的女子,現在為濃濃的愛所包圍,天天都沉浸在甜蜜的愉悅里,她嘗到了從未有過的巨大的令她暈眩的幸福。

張中行在楊沫的心目中,夠得上是光芒四射了。他待人認真負責、有情有義,處事嚴謹厚道而有分寸,治學又勤奮多才……楊沫把一顆少女純真的心完全地給了他,全身心地愛著他,愛得全然不顧其他。要知道,這是楊沫的第一次熱戀,熊熊大火一旦燃燒起來,便勢不可擋。很快,楊沫就懷孕了。

當楊沫把這一消息告訴張中行時,令她始料不及且大失所望的是,張中行竟然臉色立刻陰沉下來,愁眉不展,根本沒有表現出常人所慣有的那種喜悅與激動。這讓楊沫十分困惑與吃驚,隨之對他產生了極大的不滿,她頓時感覺像一下子跌入了冰冷的低谷似的。

楊沫是個感情火熱、細膩而敏感的人,她認為自己懷孕后,張中行明顯地與自己疏遠了。她又是一個好強的人,負氣之下,便不再去找張中行。也是禍不單行。年底,楊沫的母親撒手人寰,隨之,這個家也散了。迫于生計,三姐妹各奔東西。1932年夏天,楊沫的肚子在一天天變大,她不好意思住在家中,就悄悄在張中行的住處附近,租了間房子等待臨產。

張中行還常常來看她。然而,兩個人的感情上已經產生了一些隔膜,失去了往日的親密,只有相對無言了。

最后,楊沫決定到妹妹白楊的奶媽家把孩子生下來。臨走時,張中行也沒有送她一程。楊沫后來在文章里寫道:眼看著我挺著一個大肚子,一個人上了路,他竟然連送送我的意思都沒有,好狠心的人呀!

楊沫生下了張中行的兒子。生下孩子12天后,楊沫坐著一輛毛驢車從鄉村回到了北京城里。兒子留給奶媽照看。

不久,張中行又恢復了對楊沫熾熱的愛。其實,他還真對楊沫有感情,畢竟她年輕有活力、長得模樣周正,又有文化,他農村出身的妻子自然相形見絀。至于不想要孩子,其中有他自己不同的觀念和想法,有他難言的苦衷。

楊沫雖然埋怨他,卻還是深深地愛著他,就原諒了他。從此,即1932年下半年,兩人在沙灘的小公寓里開始同居。

楊沫給張中行做飯、洗衣、縫縫補補,過著失學失業、半饑半飽的生活。但是,受過文化教育的楊沫并不甘心做一個全職太太整天窩在家里。據張中行在他的《流年碎影》一書中回憶說:楊沫“讀了不少新文學作品,并想寫作。又為了表示心清志大,把有世俗氣的學名‘成業’扔掉,先改為‘君茉’,嫌有脂粉氣,又改為‘君默’,以期寧靜而致遠。”

那個時候,張中行還只是求學的一介書生,楊沫又沒有工作,這個小家庭得完全仰仗張中行一個人的生活費來勉強度日。因此,他們的日子清苦得很。

一天上午,白楊來看楊沫。小夫妻倆的屋子里特別寒冷,窗臺上的水杯里都結了冰碴。已經是10點多了,卻還沒有生火取暖。屋里沒裝煙筒,僅有的一個做飯用的小煤球爐還是一副奄奄一息的樣子。人在屋里不敢脫衣服,還凍得哆哆嗦嗦。

白楊一臉驚詫和同情地問:“這樣冷,你們怎么能住?”楊沫說:“每天上午10來點鐘生火做飯,到下午吃完晚飯滅火,燒了七八個鐘頭,屋里挺暖和的。晚上進了被窩,有厚被子,再怎么冷也不怕。”白楊還發現飯柜里除了一點咸菜外,什么吃的也沒有。又問:“你吃些什么菜呢?”楊沫說:“每天有肉有菜。”白楊說:“大姐,你別開玩笑了。”楊沫說:“每天買一毛錢的豬肉,再加上半棵白菜,這不是有肉有菜了嗎?”

楊沫的生活如此清貧,著實令白楊大吃了一驚。好在她隨后知道姐姐的精神生活還是很豐富充實的,這才稍稍放下些心來。張中行一肚子學問,精通古書,他隔三差五地給楊沫寫詩詞,讓楊沫感受到了一種高雅的情趣,這樣多少彌補了房子寒冷和吃不上肉的缺憾。譬如,有這么一首張中行寫給楊沫的詩:“陽春二三月,楊柳齊作花。春風一夜入閨閣,楊花飄蕩落南家。含情出戶腳無力,拾得楊花淚沾臆。秋去春還雙燕子,愿銜楊花入窩里。”含蓄地抒發了他對楊沫的一片癡情。在這段時間內,這種愛讓童年不幸的楊沫感到了莫大的滿足與愉快。

楊沫與張中行日復一日過著瑣碎平淡的北京小市民的普通生活。直到1933年的除夕夜,她的人生忽然間有了一個大的轉折。

1933年春節前夕,張中行一人回到香河與父母團圓去了,留下楊沫一人在京。除夕這天,白楊邀請楊沫去她那兒歡聚。楊沫來到白楊在宣武門的住處后,見到了一批進步青年,如后來的新四軍文藝干部許晴,《解放軍文藝》總編輯、老共產黨員宋之的,云南省文聯主席、黨組書記陸萬美,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主任、老黨員邸力等等。正是這次偶然的見面,改變了楊沫的一生。這些人大都是左聯領導的共產黨外圍組織之一苞莉苞劇社的成員。他們聚在一起,關心國家大事,對現實不滿。暢談當前民族的危機,救國救民的道路,當局的反動腐敗,共產黨的主張等等,而不是談論什么吃喝玩樂、男歡女愛、穿著打扮、文物古籍和賺錢發財之類。

他們在一宿的玩樂與閑聊中,有說有笑,手舞足蹈,喜怒哀樂盡情表現,充滿著青春的朝氣。楊沫置身其中,大受感染,耳目一新。她覺得他們與張中行完全不同,自己與他們更能談得來。閑談中,有人給楊沫推薦了幾本進步書籍。聚會后的第二天,陸萬美還給楊沫送去了一本《怎樣研究馬克思主義》。與這些進步青年一接觸,楊沫就被他們迷住了。他們個個都那么有思想、有理想,憂國憂民,不畏強權,不怕坐牢,好像有一股清新的風向她迎面吹來。

而回到家中,形成鮮明對照的是,自己的家是那么陰暗冰冷。張中行整天埋頭鉆研于線裝書堆中,兩耳不聞天下事。“九·一八”事變后愛國知識分子普遍感到國家危亡在即,但是,張中行卻無動于衷,依然僅專注于自己的學問,對時局安危漠不關心,稱得上一個十足的書蟲。楊沫就有所不同了,她在家里貪婪地讀著那些進步書籍,對共產黨、十月革命和共產主義等有了最初的感性認識。也正是她找不到工作、窮苦寂寞和渴望革命的現狀,使她極其容易地接受了這些革命道理。更何況,在那些新朋友的介紹下,她還陸續閱讀了高爾基的《母親》、法捷耶夫的《毀滅》和綏拉菲莫維支的《鐵流》。她后來說:“這幾本書對我影響最大并促使我走上了革命道路。”

接受了新思想、新朋友熏陶的楊沫感覺與張中行的差異越來越大。他是個學者,深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重研究輕實踐,重東方輕西方。他崇拜胡適,喜歡研究具體的問題,而不喜歡談主義。楊沫接觸了馬列主義新學說后,覺得很時新和現代,特別好奇和神往。而張中行卻看不慣,認為是西方來的,背離了中國的傳統文化。他對國民黨不滿,但對共產黨也敬而遠之,總是醉心于中國古文古籍的研究,反對楊沫參加過多的社會活動。他只想楊沫本分老實地做一個純粹的賢妻良母。他雖也是個青年,卻少激情,安于現狀,循規蹈矩,一門心思讀書與過小日子。然而,楊沫卻是那種不甘平庸、渴望動蕩、渴望干出一番事業的女性。她有激情,愛幻想,看了革命的書就想參加革命,正如童年看了武俠小說就想當俠客一樣。

斗轉星移。楊沫在與張中行平淡無奇的生活中,隨著整天圍著鍋臺轉、為柴米油鹽瑣事的費心操勞,情緒煩躁起來,兩人的摩擦有增無減,不斷吵架。這正像后來她在一份材料中所說:“張中行在我和他一起生活的5年(1932——1936)中,并沒有參加國民黨或從事什么政治活動。當時,他是個不問政治,一心走白專道路的知識分子。1933年后,我思想開始傾向革命。因為我們思想有了分歧,我們不斷吵架,1936年終于和他脫離了關系。”

1933年到1936年,渴望革命的楊沫一直希望能找到共產黨。但那時共產黨還是秘密組織,即使真的共產黨員也不公開承認。有時候,楊沫也想與張中行談論國家大事,可是話不投機。張中行幾次提醒她說:“少看赤色書刊,太危險。不要跟共產黨摻和,當心坐牢。”然而,楊沫繼續我行我素,只是不再與他談政治,自己去找什么朋友,也不敢告訴他,兩人的感情裂痕越來越大。張中行盡管對楊沫有些不滿,但還是深愛著她的。一次,楊沫到灤平縣辦事,因吉鴻昌將軍在長城一帶抗日,交通阻斷,一時間回不到北平。張中行急壞了,寢食難安,形瘦容悴,還寫出一篇情深義重的散文,登在報上,寄托自己的思念。楊沫返回后,很受感劫。

但是,楊沫仍然為自己的處境很苦悶,為此曾經向白楊坦陳心跡。白楊勸她與張中行堅決分手算了,她說:“這老夫子有什么可愛的?何況他家中還有老婆。”楊沫內心很矛盾,因為張中行在她陷入絕境時幫助了她。白楊勸說:“他成天鉆在古書里,整個一個書蟲,還帶著禮帽,穿著長袍,一副老學究的樣子,要是我的話早與他分手了。”白楊的話在楊沫的心里慢慢激起了共鳴。

1936年春,當張中行大學畢業后到天津南開中學教書時,他們的生活條件改善了許多。可是,楊沫仍然不愿靠張中行養活,想出去工作。經過努力,張中行作出讓步,楊沫再次來到香河縣立小學教書。在這里,她遇見了男教員(共產黨員)馬建民,尋黨心切的她與他交往逐漸多了起來。

這一切引起了張一真(張中行的哥哥,時任香河縣教育局長)的懷疑,便寫信向張中行告了密。不久,張中行突然從天津來到香河,堅決要求楊沫辭職跟他一起回天津去。張中行的說法是,他收到在香河小學任教的一位朋友的信,說楊沫與馬建民來往過于親密,如若還想保全家庭,最好把楊沫接回天津。張中行聽從了這位朋友的話,先是寫信,后又是親赴香河勸說。楊沫覺得好不容易有個工作,還未干上兩個月就回去,決意不從。但張中行苦口婆心地勸說,說他掙的錢足夠兩個人花,何必非要辛苦工作而兩地分居?在張中行兄弟二人的壓力下,楊沫只得隨張中行回到了天津。楊沫回去后仍然暗暗與馬建民通信聯絡著。

張中行發現后勃然大怒,平時文質彬彬的他一腳踢翻了火爐上的蒸鍋,弄得滿屋子蒸氣彌漫。楊沫一氣之下,立即向同學借了幾塊錢,返回北平哥哥家。誰知沒過幾天,張中行又追到北京,哀求楊沫跟他回家,楊沫心一軟,又隨他返回了天津。此時,楊沫雖然懷上了張中行的第二個孩子,但她越來越無法忍受這種學究妻子和圍著鍋臺轉的生活。終于,1936年6月的一天,她偷跑回北京,并給張中行寫信要求斷絕關系。不久,楊沫就與馬建民結了婚,并于11月,生下了她與張中行的孩子,是個女兒。楊沫與馬建民將她撫養長大。

建國后,張中行與楊沫見過面,與楊沫相比,他的境遇差了很多。他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一般職員,一個月僅拿幾十元的工資;楊沫算是老干部,要比他多兩三倍。幸好他在政治上還可稱得上是平安無事的,這樣默默無聞地生活到了1958年。

楊沫在《青春之歌》中以張中行為原型創作的余永澤,隨著各種形式的文藝載體的傳播,家喻戶曉。張中行的日子開始不好過了,人們對他冷眼相看,認為他就是《青春之歌》中的余永澤,自私、落后、庸俗。無形中,張中行被楊沫的《青春之歌》搞得灰頭土臉,在單位里抬不起頭來。

其實,真實的他要比書中的余永澤好得多。他有著中國文人的正直,從不干告密、打小報告之類的事,也從不亂揭發別人,踩著別人往上爬。盡管楊沫在書中塑造的以他為原型的余永澤虛構了一些他所沒有的毛病,丑化了他,讓他背上了落后分子的帽子,但他對楊沫的評價卻始終是肯定的、正面的,從無半句怨言。甚至別人在一旁都看不下去了,好心勸說他寫寫文章,給自己辯解一下。張中行反而說,人家寫的是小說,又不是歷史回憶錄,何必當真呢?就是把余永澤的名字改成張中行,那也是小說,我也不會出面解釋。

張中行盡管學識淵博,業務能力強,然而,由于社會大氣候(特別是政治因素,學術政策、體制和機制使然)及自身曲高和寡等種種原因,卻長期不受重用。運動一來,他率先受審查。“文化大革命”中他曾經被發配到安徽鳳陽勞動改造。期間,遭到三次批斗。一次是因挑水把水桶掉到井里,沒有撈上來,說他破壞“抓革命,促生產”;另一次是因為晚上看彗星,被認為是想變天;還有一次是因書寫唐詩宋詞,而不鉆研紅寶書。之后他又被遣返回原籍,一貧如洗,飽嘗了世間炎涼。直到上個世紀80年代,張行仍舊毫無名氣,未能受到公正的待遇。

但是,張中行卻始終沒有指責過楊沫一句,每每對人提起楊沫時,他總是說:“那時候,楊沫比我進步,比我革命。”晚年,張中行曾經私下向某編輯表示:“余永澤把我的缺點擴大了,我雖然不接近共產黨,但我對國民黨也不滿,也批評,也不參加它的什么活動。所以解放后,在鎮反、肅反中我并沒有被抓起來,否則,我可能就挨整得很慘了。”

楊沫與盧嘉川的原型路揚

路揚,1917年生,原名路天庚,河北省臨城縣石城村人。1937年七七事變之后,投筆從戎,同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后歷任冀西先遣支隊第二團政治處主任,冀西先遣支隊政治科科長,冀中十分區第二十七團總支書記,十分區政治部教育科科長、宣傳科科長,《前線報社》社長等職。參加過河北安次縣調和頭戰斗、十分區神堂戰斗、辛戊戰斗和百團大戰。

當楊沫還未認識馬建民時,就曾與路揚相識,并有過一段比較親密的友誼。但是,后來不知什么緣故,他們分手了。幾年后,在炮火連天的抗日根據地,兩人重逢時,楊沫已經嫁給了馬建民,而路揚仍舊孑然一身。楊沫對路揚有些愧疚,路揚也很痛苦。以后兩人有機會碰巧又工作在了一起,隨即發展了一段感情,但最后又因為路揚離隊治病產生了誤會……

大約在1941年左右,冀中十分區根據地淪為敵占區,中共領導的抗日斗爭自然陷入了非常艱難困苦的境地。但即使這樣,英勇不屈的共產黨干部戰士依然想方設法團結和發動廣大群眾頑強抗日。在這種極其艱苦的生活和殘酷斗爭的雙重摧殘下,楊沫病倒了。

楊沫只好隨衛生部來到鐵路西的后方醫院治病。經過一段時間的療養,病情稍微有所好轉,楊沫便急著想回到自己的崗位上,與同志們并肩戰斗在一起。然而由于敵人戒備森嚴,多層封鎖,她顯然已經回不去了,只得來到十分區政治部宣傳科路揚的手下,當起一名小報編輯。

當時,楊沫病得不輕,患了瘧疾,總打擺子。每天或隔一天身上就一陣陣的先冷后熱,難受得她總要縮在老鄉的炕上低聲呻吟。工作部門發給同志們的晚飯一般是一個玉米餅子。同志們給她送來飯時,她沒有胃口吃,就拿餅子換房東大娘的小米粥喝。誰知換了幾次之后,被有的同志發現并反映到領導干部那里,說她嬌氣,不珍惜寶貴的糧食。在那樣一個革命至上的年月,一個衰弱的病人用玉米餅跟老鄉換碗小米稀飯喝,竟然也會招來某些非議。楊沫得知后,心里十分難過,可又不便說什么。

路揚知道這件事后,悄悄來安慰楊沫,表示了難得的春風送暖般的同志關懷。他向楊沫解釋說:“由于敵人的‘三光政策’,邊區生活很苦,糧食十分緊張,大家都吃不飽。一個餅子對常常挨餓的男同志是什么分量,你一個女同志可能想像不出,所以同志們對你的不滿是很自然的……”

路揚懇切理解而入情入理的一席話,說得楊沫心悅誠服。自此,楊沫對路揚有了好感,覺得這位比自己還小3歲的頂頭上司真能干,說起話干起事還挺一套一套的。那時,出于革命工作的需要,也由于斗爭環境的艱險困難,楊沫與丈夫馬建民各自專注于黨的工作,幾乎一直是兩地分居,感情上不免出現了問題。楊沫覺得丈夫待自己不像剛開始時那么好了,加之兩人性格等方面越來越多的不合和極少溝通,多日不見面,見了也不冷不熱的。而在一起工作的路揚雖然比她小,卻很有修養,性格溫和細致,對楊沫較為體貼入微。

當然,這段含有某些愛情成分的友情,中間也曾經出現過一些曲折與誤解,讓楊沫痛心過,也讓路揚懷戀并痛苦過。

路揚曾經送給楊沫一本《魯迅選集》。在那樣一個極其動蕩不安、危機四伏的戰爭年代,她一直將這本書視為珍貴之物帶在身邊。即便是1943年春天左右,在爬封鎖溝、涉大清河的時候,楊沫寧肯舍掉其他物件,也要帶著這本書。從1943年到1945年整整兩年,一直帶著它東奔西跑。1945年春天,遭遇敵人鐵壁合圍的緊急時刻,楊沫把它收藏在新城縣東照村一位姓楊的村長家中。可惜由于村子發大水,這本書就再也沒能找到了。

1942年春,楊沫聽說路揚私自脫離部隊,到敵占區去了。從這天起,楊沫一想起這個朋友,就感到慚愧,不愿意再回想,并驅逐了過去對他的好感。

后來,經過整風運動的洗禮,楊沫對此事做了公開的檢查,徹底消滅了對他的那種感情。

1949年2月,楊沫在石家莊一家醫院看病時,無意中巧遇6年不見的路揚。當晚,路揚就急切地找到楊沫,解釋了他們之間過去的誤會。原來事情的真相竟然是這樣的——他說他并不是私自去敵占區,而是因為患病,劉秉彥司令員批準他去治病的。病好些后,組織上就讓他和劉民英一起在保定地區工作了。

原本經過整風運動后,楊沫已經消除了對路揚的感情。而始料不及的是,二人這次意外的重逢不可避免地再次提及這個事情。他還情緒激動地說,為了心中已有的楊沫,1942年他拒絕了別人對他表白的愛意。前兩年,因為婚姻問題的刺激,他隨便找了一個老婆,沒當回事,結果在黨校整風時,別人批評他對婚姻問題不嚴肅。

接下來,路揚告訴楊沫說,他目前一個人在石家莊看病,遇見了她非常高興,并表示想和她重修舊好。

楊沫內心矛盾極了。她雖然被路揚這么多年來一直懷戀她的感情所感動,也為現任丈夫馬建民對她冷漠、夫妻感情淡化所不滿,但是,考慮到眼下自己已經是一位有4個孩子的母親了,已經有過與張中行合合離離的痛苦經歷,思來想去,理智還是戰勝了感情沖動,她堅決地拒絕了路揚的要求,害怕自己重蹈過去痛苦之覆轍。

路揚最后失望地走了。

后來楊沫才知道,解放戰爭時期,路揚歷任冀中軍區政治部宣傳部副部長、晉察冀軍區三縱隊政治部宣傳部部長、十九兵團六十三軍政治部宣傳部部長等職。在清風店和石家莊兩大戰役中,他充分發揮了自己政治工作的才能,對保障戰役的勝利,起了很好的作用。

新中國成立后,路揚先后任十九兵團兼陜西軍區政治部宣傳部部長、十九兵團六十三軍政治部主任等職,并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1952年因成績突出,榮獲志愿軍總部的嘉獎。

1951年9月,在楊沫開始構思、動筆寫作《青春之歌》的日子里,意外地收到了久已中斷了聯系的抗日戰友路揚的信。這封信來得真是時候,像雪中送炭,喚起了她心中這段美好經歷的回憶。這為她構思與寫作眼下的小說大大助了一臂之力。她的思維更加活躍起來,人物刻畫找到了更好的影子。因為,用楊沫的話來說,當時27歲的楊沫與24歲的路揚之間有過一段羅曼蒂克的美好友情。

這封突然而至的路揚寫于7月份的信,使楊沫驚喜不已。路揚在信中說,他現在隨十九兵團到了朝鮮戰場,利用戰余時間寫信,對祖國人民很是懷念。楊沫慎重考慮了一番是否給他回信,后來覺得他是多年的老戰友,又遠在朝鮮戰場,隨時有可能犧牲,就回了一封信。10月,當她開始正式寫作《燒不盡的野火》(即《青春之歌》)時,收到了路揚的回信。這才知道他在十九兵團任宣傳部部長,之前曾在六十三軍當了幾個月的政治部主任。這封信,又引起了楊沫深深的思索。路揚對她的感情讓她惴惴不安,自己已經有丈夫和孩子了,雖然夫妻感情不是很融洽,但路揚的這種感情沒有多少希望,只會讓自己陷入無窮的痛苦之中。陰差陽錯,他們不可能在一起了。

然而,她忽然掠過一個念頭,雖然和他的關系不能“死灰復燃”,但可以把他寫進自己的書中,讓他永遠活著。她激動地對自己說:對,在小說中寫出這個人物,把他高尚的革命品質、出生入死的感人事跡表現出來。順便也寫出他對自己經受了長期考驗的感情。愛幻想的楊沫認為,在朝鮮前線的路揚這么惦念她,與丈夫馬建民對她漠不關心的態度恰巧成了鮮明的對比。而且,眼下可以借助這部小說,將她與路揚以往曲折所積蓄的感情風暴渲泄于其中,這多少給了她一些欣慰與滿足。

楊沫與路揚的情誼,中間疏遠了很多年,當時又似乎在她心中的某個角落里恢復起來。楊沫的思緒時不時會飄到遙遠的異域戰場,設身處地想像著路揚的艱險遭遇:他正在朝鮮和美帝國主義打仗,他會犧牲嗎?他現在正干什么呢?他的個人問題怎么解決?……

鑒于現實生活中絕對感情上的不可能性,也為了免除雙方不必要的感情糾纏及造成不良影響,楊沫本想與路揚一刀兩斷,不再聯系。可是,又考慮到他在前線出生入死,很希望能看到自己的信,為此,出于對前線志愿軍的關心和支持,楊沫與路揚繼續通信并給予他朋友的關懷與鼓勵。

于是,在小說中,懷著對一個前線戰友的深情,對一個永遠不能在一起的人的愛,楊沫用最真摯的感情虛構了一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盧嘉川。這個人物后來讀者普遍反映寫得不錯,塑造得很成功。其實,這正是楊沫與路揚的這段友誼兼戀情故事的美化與完善,因真情實感隱于其中,所以才會那么打動人心。

1953年10月至1961年2月,路揚任中央軍委辦公廳副主任。他協助肖向榮主任出色地完成了中央和軍委領導交付的各項任務,得到了周恩來、彭德懷、黃克誠和粟裕等領導同志的稱贊,之后調國防科委任副主任兼秘書長。1955年,路揚被授予大校軍銜,1961年晉升為少將。

1964年8月,奉中央軍委的命令,路揚又調回軍委辦公廳任副主任、主任。在“文化大革命”中,盡管他的處境極其困難,但是仍然冒著巨大風險,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進行了堅決的斗爭,出色地完成了許多特殊的任務。

1967年的時候,路揚處境還算不錯。自從原軍委辦公廳主任肖向榮被打倒之后,路揚由第一副主任升任主任。他的大名在報紙上頻頻出現。他利用掌管京西賓館和總參五所的權力,把這兩個地方變成了掩護老干部的堅強據點。當他獲知《敵后武工隊》的作者馮志在河北被打成反黨分子的消息后,冒著危險堅持讓馮志夫婦躲藏在自己家里。隨著造反派通緝馮志規模的升級,馮志擔心連累戰友,執意要回去。路揚竭力挽留,馮志不聽,結果回保定不久后就被整死了。

然而,好景不長。1968年3月“楊余傅事件”發生后,路揚受到牽連,遭到林彪一伙的打擊迫害。他軍委辦公廳主任一職隨即被撤,降職到河南省軍區任政委,控制使用。1972年又被江青誣陷入獄。原來,這年2月,在政治局的一次會議上,江青突然對紀登奎說:“路揚去哪兒了?這是個壞人。”于是,路揚立即被抓,秘密關押在北京,關押了近7年之久。期間,有一次,路揚被審了幾天幾夜,面對連軸轉的審問,他半醒半昏、神智恍惚,身心受到了極大的傷害。即使這樣不堪忍受,但為了避免泄露機密,影響首長們與同志們的安危,他果斷地咬破了自己的舌頭,滿嘴直流鮮血。從而嚴守了黨和國家的機密,表現了寧死不屈的精神。當時,正大張旗鼓地清查林彪死黨,顯然是把路揚當成了林彪線上的人,誰也不知道他的下落,其實,他成了中央專案組的審查對象。到了1974年7月,毛澤東主席親自批準給楊成武、余立金、傅崇碧平反,而路揚卻依舊被關押著。粉碎“四人幫”后也未能放出來,一直拖到1978年10月,在老首長楊得志和葉劍英的干預之下,路揚才獲得了自由。整整被關了6年8個月。

路揚,這位冀中軍區遠近聞名的“才子”,在當時極端困難和復雜的境地中,不惜個人蒙冤多年,不惜咬爛自己的舌頭,以命抗爭,死死保護了大量機密。真不愧是《青春之歌》中盧嘉川的原型。

“文化大革命”中,楊沫也因《青春之歌》遭到批判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打擊。她與路揚完全斷絕了來往,直到1978年才恢復聯系。這時候,她才知道了路揚在“文革”中的遭遇,但仍極少再與他聯絡。

1983年2月,中共中央軍委為路揚徹底平反昭雪,恢復大軍區副職待遇,離職休養。

1990午夏天,楊沫再次巧遇了路揚。那是楊沫去參加一次會議時在人民大會堂西門內看見他的。至此,他們已經有十余年未曾來往。這次相會使楊沫萬分感慨。她發現路揚比較精神,也不怎么顯老,而且,路揚依然大度熱誠,對她噓寒問暖的,并未因她曾經責備過他而計較什么。路揚還熱情地為她介紹了當年晉察冀的老領導楊成武。這次的相逢,給楊沫更深的感觸,她想:人總是有感情的,記憶的閘門一旦打開了一條縫,以往融洽相處的許多美好回憶就涌上了心頭,而客觀原因多于主觀原因造成的那些不愉快成分便抹掉了不少。

2001年6月6日,路揚因病逝世,享年84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波多野结衣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毛片| 欧美成人手机在线观看网址| 亚洲精品第1页| 亚洲区第一页| 亚洲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色丁香| 久久国产香蕉|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60岁|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91| 亚洲av无码久久无遮挡| 国内精品视频| 免费jjzz在在线播放国产| 九九九精品成人免费视频7| 久草网视频在线| h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91探花国产综合在线精品| 高清无码手机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福利社| 中文字幕资源站| 欧美天天干| 久久青草热| 色香蕉影院| 亚洲人成网站观看在线观看| 日韩第一页在线|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 欧美天堂在线| 谁有在线观看日韩亚洲最新视频| 中文字幕 日韩 欧美| 国产91无毒不卡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五月婷婷| 精品小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欧美| 亚洲AⅤ综合在线欧美一区| 永久免费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 波多野结衣第一页| 亚洲成a人片77777在线播放| 久久国产精品77777| 日韩专区欧美| 8090午夜无码专区| 日韩专区欧美| 天堂av综合网| 亚洲精品国产自在现线最新| 色婷婷色丁香| 免费国产在线精品一区| 国产国拍精品视频免费看| 国产成人一级| 久久久久88色偷偷| 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无码一区中文字幕| 在线免费观看AV| 91成人在线观看|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一区| 色综合天天娱乐综合网| 国产精品成人不卡在线观看| 在线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区一区二区三| 欧美国产日本高清不卡| 嫩草在线视频| 欧美一级夜夜爽| 偷拍久久网|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91九色| 亚洲性视频网站| 欧美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v天堂中文在线| 国产视频入口| 狠狠亚洲五月天| 露脸真实国语乱在线观看| 亚洲免费人成影院| 国产亚洲精品97AA片在线播放| 91在线丝袜|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成人1024精品| 国产人碰人摸人爱免费视频| 久久婷婷六月| a级毛片网| 91在线精品免费免费播放| 亚洲一区二区成人| 中文纯内无码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