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景色秀麗的日內瓦萊蒙湖畔,坐落著一幢白色的老式三層建筑——花山別墅。1954年夏,周恩來率領中國代表團出席日內瓦會議下榻于此時,與世界影壇巨星查理·卓別林曾有過一次親切而愉快地會見。盡管隨著歲月的流逝,兩位名人都已相繼謝世,但他們之間的誠摯交往和深厚友情,卻長駐人間,廣為傳頌。
早在20世紀初,卓別林的喜劇短片剛剛傳入中國時,周恩來就曾觀賞過,對這位具有卓越才能的電影藝術大師印象十分深刻。在出席日內瓦會議期間,周恩來又一次有機會看到卓別林自編、自導、自演的優秀故事片《城市之光》,對他巧妙嫻熟地將悲愴與幽默熔為一爐的精湛技藝深為嘆服。當周恩來得知卓別林因從事進步電影文化事業而遭受美國反動勢力迫害,不得不舉家離開生活了近40年的美國,卜居于瑞士韋威鎮一個僻靜小村莊的情況后,特意邀請卓別林及其一家前來作客。
卓別林接到中國代表團轉達的邀請電話后,既興奮,又不安。他對中國并不陌生,20世紀30年代初赴東方旅行時,他曾乘船途經上海作短暫停留,與梅蘭芳等中國藝術家有過交往,但他與中國共產黨人,特別是像周恩來這樣的高級黨政領導人,還從來沒有過任何接觸,因而懷有一種敬畏心理。

然而,令卓別林意外的是,當他與家人如約來到花山別墅時,周恩來早就笑容滿面地站在寓所前的臺階上迎候了。
“啊,卓別林先生,您好。40年前,我就在銀幕上認識您了!”周恩來緊緊握著卓別林的手,熱情洋溢地稱贊他的藝術才能,尤其提到《城市之光》這部抨擊資本主義弊端的影片。這番話語在時下正遭受政治迫害的卓別林聽來,感受非同一般。要知道,此時,美國當局已宣布禁映卓別林的影片,并不準他再入境,而來自社會主義中國的、正成為日內瓦會議風云人物的周恩來,卻用如此親切的口吻對他表示尊敬和贊揚,卓別林怎能不感到一股暖流涌入心際呢?原先覺得與周恩來之間的某種障礙,頃刻間煙消云散。
當他隨同周恩來走進客廳落座后,兩人立即無拘無束地交談起來。卓別林首先關切地問起正在舉行的日內瓦會議,急于知道會議所討論的印度支那和平問題有無結果。
這次日內瓦會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一次重要國際會議,也是中美兩國在朝鮮戰爭后第一次坐到一起,因而引起全世界的普遍關注。會上,爭論十分激烈,周恩來以無產階級政治家、外交家的氣魄和膽略,一方面尖銳揭露杜勒斯之流的侵略政策和戰爭政策,另一方面抓住各種機會做好美國代表團成員的聯誼工作。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終于越過重重障礙,使會議達成恢復印度支那和平問題的協議。

當周恩來坦然而平靜地告訴卓別林,“一切都和平解決了”的時候,這位以電影藝術為武器同法西斯主義作堅決斗爭的國際和平戰士,會心而欣慰地笑了起來,連聲稱贊周恩來“是決定性的關鍵人物,為日內瓦會議作出了積極貢獻”,對周恩來卓越的政治家風度和杰出的外交家才干深表欽佩。
隨后,周恩來應卓別林的要求,介紹了中國革命艱難而光榮的歷程。在此以前,卓別林曾聽說過許多這方面的傳聞,當他再一次從周恩來的口中證實了20世紀30年代共產黨人如何被迫轉移,深入中國內地;瀕臨絕境的革命軍隊,如何在毛澤東及其戰友的領導和組織下重振軍威時,仍覺得這是難以置信的奇跡。此刻,曾與毛澤東一同參加長征、備嘗艱辛苦難的周恩來,就端坐在自己的對面,顯得是那么沉著和穩健,他在驚奇之中終于信服了。
卓別林以慣有的幽默口吻,開玩笑說:“看來,您現在再也用不著走那么遠的路了!”周恩來聽了,爽朗地仰頭大笑。
當卓別林聽到周恩來講述共產黨凱旋進入北京城的盛況、毛澤東在開國大典上面對幾十萬人的歡呼莊嚴宣布新中國成立時,激動地流下熱淚。
卓別林回憶起1936年路經上海時,見到過中國人民在帝國主義鐵蹄蹂躪下悲慘生活的情景,感嘆地說中國真的變了,懇切地表示有機會再去看看新中國。周總理當即熱情地請他訪問中國,卓別林欣然接受邀請。
會見快近中午時,周恩來請卓別林及家人共進午餐。席間,賓主頻頻舉杯,互致良好祝愿。卓別林說,他雖然不是一個共產黨人,但衷心地希望中國人民、全世界人民過上美好的生活。

面對滿桌美味佳肴,卓別林贊不絕口,他指著面前的茅臺酒夸獎道:“這種中國香檳才是真正男子漢喝的酒!”又試探地問,能否帶上一瓶回去作紀念。
周恩來當即答應送他兩瓶。當香酥鴨端上來時,卓別林樂不可支,品嘗后連連稱贊說:“味道香脆,真是色、香、味、形俱佳。”
卓別林饒有趣味地講起自己曾到過許多國家,無論走到哪里,人們大都會摹仿他的鴨子步來表示歡迎。說著,卓別林站起身來,表演了幾段鴨子步,頓時,席間響起了歡樂的笑聲。
餐后,卓別林意猶未盡。他說:“今天吃得滿意,談得高興,是非常愉快的一天。”接著,又以頗為遺憾和惋惜的口吻說:“美中不足的是,我還有一個孩子沒有來,未能嘗到中國的美味佳肴。”他本是無心地說起,但周恩來聽后卻隨即吩咐工作人員將另一只做好備用的香酥鴨和燒餅包上,讓卓別林帶回去,給沒有來的孩子嘗一嘗。此情此景,令卓別林異常驚訝和激動。
雖與周恩來初次見面,但一個泱泱大國的領導人,卻能給予身處逆境的自己如此真摯細致的關懷,卓別林實在沒有想到,他久久地注視著周恩來,心里充滿了感激。為了感謝所受到的盛情款待,卓別林特意將自己主演的影片《舞臺生涯》的膠片贈送給周恩來。

長達7個小時的愉快會見結束前,周恩來和卓別林及其家人合影留念。握手告別時,卓別林激動地說:“今天是我畢生難忘的一天!”
送走卓別林后,周恩來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卓別林為人正直,就像他在電影中扮演的角色一樣,不愧為當代最有影響的藝術大師!”
這次會見,給卓別林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進一步增進了他熱愛中國、關心中國的友好感情。不久,他在瑞士看到我國拍攝的彩色戲曲片《梁山伯與祝英臺》后,感動得流下了眼淚,告訴中國記者:“影片好極了,希望你們多拍這類片子。”又說:“你們有幾千年的文明,希望你們充分發掘優秀的文化傳統。”
后來,中國藝術團、中國木偶藝術團赴巴黎演出,卓別林都曾攜帶家人專程趕去觀看,推崇備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