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車展,離頂級有多遠?
shawn
1990年7月3日開幕的第一屆北京國際汽車展,展出面積不到2萬平方米,參展中外企業400家,國外廠商帶來23輛展車其中還有1輛是摩托車,觀眾流量不過10萬。而到了2006年11月19日,第九屆北京國際車展開幕的時候,來自世界20個國家和地區的1500家中外企業,在12萬平米的展館里總共展出乘用車572輛,其中跨國公司全球首發車型就達6輛參觀人數達到60萬。
從以上這段數據來看,北京車展作為國際A級車展的地位無人懷疑,面對著中國這個全球第二大汽車市場,眾多汽車廠商也不會對北京車展掉以輕心,自然是每年都投入巨大。但是,對于這些廠商來說,中國市場只是一個單純的市場而已,本土廠商并沒有什么技術實力來和他們競爭。因此,在北京車展上,我們總會看到那些廠商希望賣到中國市場的車,而很少可以見識到體現這些廠商技術實力和發展趨勢的新車或者概念車。相比于國際五大汽車展會上的那些新車,北京車展可以說不過是各大廠商一起露面的4s店大會而已。
什么才是頂級車展
很多媒體在2006北京車展之后就大肆宣傳,北京車展已經直追世界五大車展。甚至有報道說,眾多國際廠商聯名號召承認北京車展為世界第六大車展。看到這里,雖然我也很為中國汽車市場的發展感到高興,但心里也的確有些疑惑:對于全球汽車工業來說,北京車展真的已經那么重要了嗎?
在這些報道里,都會提到世界第二大汽車市場這個概念。如此看來大家都知道離開了這個前提,北京車展怎么也不可能和世界第六大車展扯上關系。但放眼全球,德國法蘭克福車展、法國巴黎車展、瑞士日內瓦車展、美國底特律車展和日本東京車展這世界五大汽車展,似乎沒有一家是單靠市場來支撐的。除了日內瓦車展,其余的四大車展,無一不是依仗本土汽車企業的發達來支撐。無論是法蘭克福車展之博大,巴黎車展之優雅,日內瓦車展之奢華,還是北美車展之妖嬈東京車展之細膩,都具有鮮明的展會特色。而北京車展,除了人多之外,我似乎還真看不出什么特色。
說白了,北京車展只是中國汽車市場熱度的一個風向標,除此之外,它并沒有對于國內汽車產業創新和技術的發展趨勢做出過明顯的指引和關注。無論是北美車展的概念車,還是法蘭克福車展的新車,都會對北美、歐洲乃至世界的汽車技術和市場消費做出明確的導向。而在北京車展,這一切似乎還都是那么遙遠。
參展新車,不能主導市場
在近幾屆北京車展上,各大廠商發布新車的勢頭不可謂不猛,一款款面對中國市場的新車可謂層出不窮。不過我卻注意到,在歷年北京車展中發布的新車,很少會在中國市場中有所作為。遍數這些新車,目前也只有卡羅拉在國內市場上大放異彩,除此之外,在中國汽車市場上曾有過輝煌業績的各種暢銷車型,似乎罕有在北京車展上發布的記錄。
對于這個現象,我想也是各大廠商對于北京車展的了解頗深,除了那些豪華跑車品牌之外,真正的家用車型在北京車展上的關注度實在是太低。對于參展商來說,超過60萬的參觀人群更多的是一個數字,而并不意味著市場。
而與這一現象對應的是,所有的廠商都喜歡在北京車展之前來發布新車,這種“展前發布,展會亮相”的舉措正在日益被各大廠商所鐘愛。但單就以2008北京車展來說,在今年2月至3月期間,已經有不下10家的廠商將他們的新車正式發布,通過各種途徑大肆宣傳,早早開始了造勢之舉。等到4月20日展會一開,這參展新車也就有了著落。正是有了這些現象,我才會說北京車展不過是4S店大會而已。
本土廠商的肌無力
每年的北京車展,眾多國內外廠商都會投入巨大。可是仔細看下來,新車絕對不多,更為嚴重的是,作為世界第三大汽車生產國,我們本土的汽車企業能拿得出手的產品總是少之又少。似乎這么多屆之中,本土品牌的重量級產品就從沒有出現過。我們能夠展現給世界的,除了自主品牌的低端車型之外,就再也沒有什么可看的了。
或許有人不服氣這一點,那就請你自己去車展看一看,去看看一汽集團、東風集團、上汽集團長安集團和廣汽集團這些在國內雄踞一流汽車集團的展臺,除了合資品牌的車型之外,還有幾款自主品牌的車型?
正是因為本土廠商的肌無力,北京車展才會無法真正成為世界頂級車展。正是因為我們本土的技術和設計根本不會對國外廠商造成威脅,他們才不把最新的車型和技術引八國內。這個道理,就像沒有廠商膽敢在法蘭克福車展上,去展示那些已在市場銷售已久的車型一樣淺顯易懂。
一個只展出面對本市場產品的車展,我想不會成為頂級車展。而要實現北京車展成為頂級車展的夢想,恐怕就需要國內的汽車企業奮發圖強了。只有拿出可以與世界汽車廠商相抗衡的技術或者產品,才會迫使這些廠商推出更新更好的技術和產品來開拓中國市場。這樣才會讓北京車展的生機勃勃,活力無限。
是名牌車展但并非頂級
一個國際名牌展覽必須具備3個條件展會規模、參展廠家的聲望以及展品是否代表產業的最新發展水平。將北京車展稱為國際名牌車展并不為過,但它還算不上是國際頂級車展。雖然北京車展越辦越好,在國際汽車界的影響越來越大,但是在國際化方面以及展會的硬件、軟件,與國際頂級車展相比,還有一定差距。
國際頂級車展面向全球,汽車行業的發展戰略、大企業的發展規劃等重要信息在車展上向全世界宣布。跨國公司參加頂級國際車展,一是展示最新產品,二是進行技術交流,三是發布重要信息。頂級國際車展不僅吸引本國參觀者,而且深為全球矚目。
北京車展雖然吸引了全球幾乎所有的知名汽車廠商參展,但許多廠商參展對準的是中國的消費者和新聞界其目的主要是為了推銷自己的產品。北京車展的參觀者和新聞記者,也主要來自國內 國外的媒體很少會對其大肆報道,原因很簡單,因為這里沒有那么關注的將影響全球的汽車新聞。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形勢下中國汽車工業已經成為世界汽車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迅速成長的中國汽車消費市場正成為拉動世界汽車工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中國汽車工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權威人士預計到2010年,中國將成為全球第二大汽車消費國和生產國 中國需要有自己的國際頂級車展。目前國內每年舉辦的車展數以百計,但有條件成為國際頂級車展的,只有雙單年輪流舉辦的北京和上海兩個國際車展。特別是已有十幾年歷史的北京車展,最有條件辦成中國自己的國際頂級車展
2008年(第十屆)北京國際汽車展將于2008年4月20日至28日舉行,地點設在位于順義天竺空港的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展位面積達到創記錄的16萬平方米,其中室內10萬多平方米室外6萬多平方米。而據有關部門預計,此次車展的參觀人數很有可能突破70萬人。
此次車展,除乘用車,商用車之外,還將設立零部件專門展區,另開辟一個豪華車展區,以適應我國汽車制造與銷售新形勢的需要。這一系列的舉措,充分顯示了主辦方希望將北京車展辦成國際頂級車展的決心。
但要想讓北京車展真正成為國際頂級車展,顯然不是僅依靠改善硬件就能實現的,因為主辦方并不是展會臺上表演的主角。就像我們中國有世界頂級的足球場,中國男足卻依然無法沖進世界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