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牌臨時工 邁克爾·舒馬赫
所有記者都將相機對準一名試車手,甚至忽略旁邊的正式車手,這樣場景在F1歷史上也極為罕見,誰能造就這樣的奇觀?恐怕除了舒馬赫以外,再難有第二人了。在Barcelona賽道2月25日至27日的集體測試是2008新賽季響鑼前最后一回合,舒馬赫再次為法拉利客串了一天試車手,也引來了各路記者的圍追堵截。
七屆世界冠軍畢竟不是一般人,車神隨時隨地都流露王者風范,只要他在,法拉利車庫里的工作氣氛就特別不同。舒米和技師討論著賽車的設定,言談之間大家總是對他尊敬有加。相比之下,萊科寧反倒更像一個初八車壇的毛頭小伙子。
其實,舒馬赫是個比較隨性的人,在兩年無法奪冠后便激流勇退,選擇和家人安靜地呆在一起。但玩鳥打太極的退休生活顯然不適合好斗心依然旺盛的他,七屆世界冠軍那顆炙熱的心也一直無法抵擋F1的召喚,于是他又常常回到老東家法拉利,自愿客串當試車手一解賽車癮,去年12月他便在Jerez冬季測試中登過場。
從以技術顧問的身份觀戰到全副武裝以試車手的身份駕車,舒馬赫顯然無法將F1賽車完全剝離自己的生活,并且開始越來越想念這個帶給他無限榮耀的運動。對他來說,成為試車手無疑是最好的選擇——既能滿足他開F1賽車的欲望,又不必重新回到巨大的比賽壓力之下,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
與中小車隊不同,諸如法拉利、邁凱輪這樣的大車隊,通常是付高額薪金,雇傭高水平車手進行賽車測試研發(小車隊則往往以“出售”名額的方式,通過接收年輕車手所帶來的贊助增加車隊收入)。因此,具有豐富經驗和頂級水平的舒馬赫就成了首選。本賽季首次施行“去除TC(牽引力控制系統)”規則,法拉利也早已針對這點進行了控制發動機輸出功率新技術的研發,期間,舒馬赫便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建議,從賽季初的試車來看,這一新系統已經使法拉利占得先機。在過彎時,法拉利車手依舊肆意地大腳轟油門,卻不會出現嚴重的抓地力不足,單是這點就已經讓競爭對手感到心虛。
迎來F2008的誕生后,舒馬赫又收到法拉利的下一個工作邀請——研發F2009。據法拉利運動總監多米尼卡利稱:車隊將會在繼續完善F2008戰車的同時,開始著手設計2009賽季戰車,而2009款新車的研發,也將由車王來承擔測試重任。不過,與其他專業試車手不同的是,舒馬赫顯然不愿意把過多時間交給車隊,“我會很投入地加入到研發團隊里,但那并不會占用我大部分時間。”
“大牌臨時工”,是舒馬赫在法拉利較為真實的寫照,沒有人會對車王進行約束和管制,他也不會渴求怎樣的改變。在所有的F1試車手中,舒馬赫一定是最輕松、最快樂,最享受的。
痛并快樂著 克里斯蒂安·克萊恩
在試車手中,除了舒馬赫以外,沒有人是不渴望“轉正”的。不過渴望越是強烈,就越容易被失望打垮,奧地利人克里斯蒂安·克萊恩,就是在這樣的起伏中不斷地經受“折磨”。不過自始至終,克萊恩都沒有輕言放棄,并且總能化險為夷,使自己長時間留在F1,并尋找更多的機會。無論最終能否成功,單是這種不折不撓的精神便足以贏得人們的尊重。
與大部分車手相比,克萊恩的賽車生涯起步偏晚,13歲時才奪得瑞士卡丁車賽冠軍,此后以寶馬ADAC方程式為成長平臺,從少年組一直跑到成人組冠軍,逐漸嶄露出賽車天賦。2002年,克萊思轉戰雷諾方程式,拿到5個分站冠軍,并獲得總冠軍。次年他便登陸F1,加盟美洲虎車隊,不過當時美洲虎車隊已經岌岌可危,并最終將車隊轉讓給紅牛,宣告退出F1。為了能繼續留任,克萊恩在2005年初十分努力地為新車隊進行測試,并幸運地得到新老板的賞識,得以獲得紅牛車隊第二車手席位。2006年克萊恩搭檔老將庫特哈德庫坦盡管表現平平,但無論在積分還是總體表現上都勝過克萊恩。更要命的是,紅牛老板早就在考慮啟用F3000冠軍里尤茲和寶馬方程式冠軍維特爾。果然,直到賽季末,克萊思也沒有得到續約合同。就此,他的F1正式車手生涯也告一段落。
畢竟實力上的差距有目共睹,克萊恩也的確需要更多的訓練來提升水平,于是他再次成為了試車手。2007年,克萊恩在本田車隊得到了試車手席位。(戴維森離開本田,進入超級亞久里)誰料,2007年一身地球裝驚艷亮相的本田車隊,竟然越跑越差,令人大跌眼睛,巴頓與巴里切羅都束手無策,身為試車手克萊恩也難辭其咎。不過,好在本賽季奧地利人又轉會至寶馬索伯車隊,并且被提名為候補車手,一切似乎又開始朝好的方向發展。
從克萊思的身上,人們可以看到這部分掙扎在試車手與正式車手間的年輕人的縮影,或許,通并快樂著,就是他們的生活方式。
實力派老將 德拉·羅薩
與斗牛士給人的印象截然不同,盡管血液里流淌著西班牙血統,但德拉羅薩給人的感覺永遠是沉穩干練。在F1試車手這個圈子中,德拉羅薩扮演著一個很特殊的角色。沒有人會質疑,他是否有以正式車手參賽,并登上領獎臺的能力,但也沒有人會相信,他能夠繼續去創造出怎樣的輝煌。這一矛盾的關鍵所在,就是他的年齡。
1971年出生的德拉羅薩年齡與庫特哈德相同,已是不折不扣的老將,在車手年輕化不斷加速的F1車壇,車隊往往更愿意將籌碼壓在年輕車手身上,因為至少他們比老車手擁有更多潛質和更長遠的未來。正是這種“潛規則”,使德拉·羅薩在邁凱輪車隊中始終處于被動地位。
無論是與漢密爾頓還是科瓦萊寧相比,德拉羅薩都擁有更豐富的經驗,自從2003年進入邁凱輪以來,他始終勤勤懇懇地司任測試車手一職,一直到2006年賽季,由于蒙托亞的臨時退出,他才獲得機會與萊科寧一同完成當年賽季后半段比賽。匈牙利站中,他所上演的驚艷一幕,令人刮目相看——與舒馬赫一陣纏斗后勝出,并奪得第二名。然而,盡管五站拿下19分,成績斐然,但此后他卻并沒有如預想中那樣,獲得正式車手席位。在年輕人面前,德拉·羅薩顯得有些無奈,
作為實力派老將,德拉·羅薩有著一長串的賽事經歷,從西班牙菲亞特方程式冠軍,福特方程式1600冠軍,到歐洲雷諾方程式冠軍,日本F3、日本GT冠軍,這名西班牙人年輕時同樣才華洋溢,躊躇滿志,登陸F1有如順水推舟。1998年在完成了在日本賽事的征戰后,他便攜贊助加入喬丹車隊任試車手,次年便加盟飛箭車隊成為F1正式車手,不過在日漸萎靡的飛箭車隊,德拉羅薩頭上的冠軍光環開始黯淡,全年僅得1個積分的成績讓他自己也不能滿意。第3年繼續代表飛箭出征,依舊沒有起色,全賽季僅得到2個積分,略具諷刺的是,2001年德拉羅薩進入普羅斯特車隊,賽季中又轉會美洲虎車隊,當年也僅得3分,有人甚至開玩笑說,這名西班牙人正在以一個賽季1分的速度前進。或許是受夠了在小車隊的糟糕戰績,在2003年,德拉羅薩以試車手的身份與邁凱輪車隊簽約,一直工作至今,日前他與邁凱輪車隊的合同還有兩年。
毫無疑問,德拉羅薩是一位天賦異秉的車手,年輕時的輝煌,中年時的出眾表現都讓他贏得了人們的尊重和信賴對他來說,人生的缺憾之處得歸咎于1998年至2003年間的徘徊不前,期間他所加盟過的飛箭、普羅斯特及美洲虎,都相繼退出F1車壇。而與這些弱隊的糾纏,也浪費了德拉羅薩這5年最寶貴的黃金時期。正如羅大佑所唱,“我的青春小鳥一去不回來”,德拉·羅薩并不是一名失敗的車手,但他早已偏離了成功的軌道。
御用試車手 加里·帕菲特
在賽車界,存在著一個有趣的現象——車手將自己與某個固定的汽車品牌緊密聯系在一起。類似的例子就有舒馬赫與法拉利,勒布與雪鐵龍。在F1試車手中,來自英國的加里帕菲特也把自己與奔馳綁在了一起,與三叉星的不解之緣,使他成為奔馳的御用試車手,由此得以一面駕駛奔馳房車征戰DTM賽事,一面負責邁凱輪車隊試車工作。
事實上,帕菲特從小便是以一個方程式車手的路線參加各種比賽,9歲時跑卡丁車比賽,此后參加英國初級卡丁車賽、沃克斯豪爾方程式、英國F3以及德國F3,帕菲特的車手生涯初期都與方程式有關,期間,他獲得的邁凱輪車隊年度新秀車手稱號,使他開始逐漸接近奔馳,并將參賽重點轉移到德國。2002年,帕菲特以7個分站冠軍的絕對優勢拿下德國F3冠軍,次年他就決定暫時中斷自己的方程式賽車計劃,加盟DTM德國房車大師賽。在羅斯博格車隊中,他駕駛02款AMG奔馳CLK參賽,獲得第11位;2004年,又轉會至實力雄厚的奔馳HWA車隊,駕駛04款AMG奔馳c級車奪下3個分站冠軍,獲得總積分第二名。在DTM的第三年,帕菲特終于迎來個人職業生涯的巔峰,2005年他駕駛05款AMG奔馳C級車奪得4個分站冠軍,并最終獲得DTM總冠軍,這一成績也讓奔馳運動部門開始更加重視這位英國小伙。憑借著此前豐富的方程式賽車駕駛經驗,2006年帕菲特得到了為邁凱輪車隊試車的機會,并連續3年擔任車隊試車手,同時還獲得“特批”,可以同時兼顧DTM賽事。事實上,本賽季帕菲特本有機會成為F1正式車手(賽季前邁凱輪車隊曾有計劃通過合作方式建立二隊——“prodrive車隊”),但終因新車隊的組建計劃夭折而無法如愿,因此接下來的一年他還將以試車手的身份出現。
不過,擁有一個DTM總冠軍在身的加里帕菲特,早已不是泛泛之輩,他所具有的明星效應已經足以吸引眾多F1車隊的目光(此前本田車隊就曾向他伸來橄欖枝);真正成為F1正式車手,對于帕菲特來說,只是機遇和時間問題。
F1新人報道 尼古拉斯·胡肯博格
關注A1GP的中國車迷,對胡肯博格應該不會陌生。2007年賽季,這位德國小帥哥就在上海站拿下冠軍,并且最終幫助德國隊提前一站奪得年度總冠軍。在圈內,人們都喜歡叫他的小名——Nico,而為了和同為Nico的羅斯博格區分開,往往又會把他叫做小Nico。
似乎“德國產”的車手都具有兩個特點——技術好,長相好,小Nico就是這么一個典型。很多人也會很自然地把他和羅斯博格相比,同樣是1米7多的身高,同樣是金發,兩人相似之處甚多。與羅斯博格一樣,小Nico剛一亮相,便能立刻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在賽季末的年度頒獎典禮上,A1GP官方更是請來舒馬赫為他頒獎,暗示著他將成為車王的接班人。
把胡肯博格稱為舒馬赫接班人,并非生搬硬套,至少在培養者方面,小Nico已經得到了與車王相同的待遇。威利·韋伯——舒馬赫經紀人,早已看中了這位年輕人,在A1GP上海站見到這位大名鼎鼎的經濟人時,記者便猜測胡肯博格與F1不遠了。果然,通過韋伯的努力,2008年賽季小Nico便成為威廉姆斯車隊試車手,與大Nico——羅斯博格一同工作。
有趣的是,盡管人們把胡肯博格定位為車王接班人,但他卻始終不以為然,“難道德國人就一定要喜歡舒馬赫嗎?我就是喜歡塞納,我可是Nico,我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個性。”胡肯博格說,“我比較喜歡塞納的駕駛風格,當然舒馬赫也很偉大,不過我從小就看塞納了,更喜歡他一點。”當然,并非是對舒馬赫的不敬,反而是胡肯博格這種直率的性格,讓人覺頗有新鮮感。
新賽季,胡肯博格不會僅僅做一名試車手,他會選擇在歐洲參加其他的方程式賽事,比如歐洲F3方程式。目前,他已經加盟三屆賽事冠軍得主ASM車隊,這也是漢密爾頓此前效力的車隊,而隊友正是另一位F1試車手——小林夢可。
相比那些有較多經驗的老試車手來說,初期,胡肯博格在對F1賽車的認識和適應上,肯定不占優勢。但是憑借年輕人超強的適應力,和敏銳的反應力,一年之后,胡肯博格便可以真正投入F1大獎賽的爭斗中,這一切并不遙遠。
以派系的名義 山本左近
在F1車壇,日本車手一直是一個較為特殊的派系。由于本田、豐田以及超級亞久里三支車隊并存于F1,因此日本本土車手也就有了更多的機會,參與到F1大獎賽中。目前,較為成型的日本F1車手,當屬佐藤琢磨,不過,盡管是“老將”,佐藤琢磨不饒人的車風還是往往飽受質疑。在井出有治因危險阻擋而被FIA吊銷超級駕照后,日本車手也遭受了一定打擊,不過,這并沒有阻礙優秀的本土方程式選手繼續進軍F1。
山本左近,并不是一個F1新人,而且擁有著頗為豐富的賽事資歷。2001年開始參加日本F3,此后征戰德國F3和歐洲F3錦標賽,不過成績平平。2006年,山本左近得到機會,從德國站比賽開始頂替蒙塔吉尼為超級亞久里車隊參賽,一躍成為F1正式車手。不過,在駕駛了大馬力的F1賽車后,山本左近也意識到自己在操控技術上的不足,2007年他轉而參加GP2,與華裔車手董荷斌成為隊友,同時也繼續擔任超級亞久里的測試車手。
出人意料的是,在2007年F1匈牙利站上,人們又看到了他的身影,這次他是頂替溫克霍克為世爵車隊比賽。2008年賽季,山本左近并沒有得到正式車手合同,依舊擔任測試車手,不過這次他去了一家頂級車隊——雷諾,這對自身的發展是個不錯的機遇。
車隊經理阿布告訴記者:“我們很歡迎山本左近可以在2008年賽季加入我們的車隊。我們已經為新賽季制定了獨特的發展計劃,而他豐富的F1大賽經驗剛好能為我們所利用。另外,我們雷諾車隊之所以進步這么快,在世界上這么受歡迎,擁有這么大的市場,那是因為我們的與眾不同的公路秀在起作用,以后山本左近會在這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他對整支雷諾車隊來說是一筆很大的財富。”
正如山本左近這樣頻繁地更換車隊,日本車手在F1中始終處于較為被動的地位,不過無論如何,只要日本車隊存在,日本車手就總能在F1中找到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