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觀察多巴酚丁胺和卡托普利治療支氣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臨床療效。
方法 將86例支氣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兒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均給予常規的綜合治療基礎上,對照組加用強心劑治療,治療組加用多巴酚丁胺和卡托普利治療。結果 兩組在發熱、咳嗽、呼吸困難、肺部羅音消失時間及心衰糾正時間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或P<0.01),治療組短于對照組。治療組和對照組的顯效率分別為53.5%和30.2%,總有效率分別為95.4%和74.4%,兩組顯效率和總有效率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組優于對照組。結論 多巴酚丁胺和卡托普利聯用治療支氣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療效優于強心劑。
【關鍵詞】 小兒;支氣管肺炎;心力衰竭;多巴酚丁胺;卡托普利
文章編號:1003-1383(2008)03-0278-02 中圖分類號:R 563.120.541.61 文獻標識碼:A
支氣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是小兒常見危重急癥之一,嚴重威脅小兒的健康與生命。因此,及時診斷并選用有效的藥物,對于緩解患兒的癥狀,挽救患兒的生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005年7月~2007年12月,我科采用多巴酚丁胺和卡托普利治療支氣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43例,療效滿意,報道如下。
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86例均為我院兒科住院的支氣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兒,符合支氣管肺炎并心力衰竭的診斷標準[1]。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43例。其中,治療組男26例,女17例,平均年齡(14.6±3.8)月,病程(3.6±1.8)d;對照組男28例,女15例,平均年齡(15.3±4.1)月,病程(3.5±1.9)d。兩組間性別、年齡及病情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療方法 兩組均予綜合治療,包括保持呼吸道通暢,給氧,鎮靜,祛痰止喘,應用有效抗生素和利尿劑,糾正酸中毒和水電解質紊亂等。在此基礎上,對照組加用強心劑毛花甙丙或毒毛甙K靜脈給藥。治療組加用多巴酚丁胺,劑量從每分鐘0.5~2 μg/kg開始,漸增至每分鐘2~10 μg/kg;以及卡托普利0.4~0.5 mg/(kg#8226;d),分3次口服。
3.觀察指標 患兒發熱、咳嗽、氣促和肺部羅音消失時間,心衰糾正時間和藥物不良反應,注意復查血常規、電解質、胸片及血氣分析等。
4.療效判定 顯效:用藥后48 h內心衰癥狀體征消失,心功能恢復正常。有效:用藥后48 h內心衰癥狀體征減輕,心功能改善。無效:用藥后48 h內心衰癥狀加重、體征未改善或加重。
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P<0.05為有顯著性差異。
結果
1.兩組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兩組在發熱、咳嗽、呼吸困難、肺部羅音消失時間及心衰糾正時間比較,均有顯著性差
異(P<0.05),治療組短于對照組。見表1。
2.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組的顯效率為53.5%,對照組的顯效率為30.2%,兩者比較,差異有顯著性(χ2=4.777,P<0.05)。治療組和對照組的總有效率(顯效+有效)分別為95.4%和74.4%,兩者比較也有顯著性差異(χ2=7.340,P<0.05),見表2。
討論
支氣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系兒科危急重癥,易導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致死。病因多由細菌感染或病毒感染致支氣管黏膜水腫及管腔狹窄,肺泡壁充血水腫而增厚,肺泡腔內充滿炎性滲出物,因而造成通氣和換氣功能障礙,引起低氧血癥和高碳酸血癥。缺氧使肺小動脈反射性收縮,肺循環壓力增高,形成肺動脈高壓,增加右心負擔。病原體和毒素侵襲心肌,引起心肌炎。肺動脈高壓和中毒性心肌炎是誘發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2]。
多巴酚丁胺為選擇性β-受體激動藥,能直接激動心臟β1腎上腺素能受體以增強心肌收縮力和增加心搏出量,使心排出量增加,而對周圍血管阻力無明顯影響[3,4]。卡托普利能抑制血管緊張素Ⅰ轉換酶的活性,使血管緊張素Ⅱ的生成減少,小動脈擴張,體循環阻力下降,后負荷降低;還能使醛固酮生成減少、減輕水鈉潴留、降低前負荷[4]。兩藥合用可發揮協同作用。本研究在常規綜合治療的基礎上,對43例支氣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兒加用多巴酚丁胺和卡托普利治療,結果兩組在發熱、咳嗽、呼吸困難、肺部羅音消失時間及心衰糾正時間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或P<0.01),治療組短于對照組,治療組的顯效率和總有效率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表明兩藥合用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療效確切,能迅速緩解患兒癥狀,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李炳照,龐桂香,石慶生. 實用兒科診療學[M].第1版.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215-225.
[2]李文益.兒科學[M].第1版.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154-1583.
[3]于金鳳,曹麗梅,公長春.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及山莨菪堿治療小兒急性毛細支氣管炎并發心衰32例臨床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7,28(11):1347.
[4]尹 飛,岳少杰.臨床兒科新理論和新技術[M].第1版.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411-416.
(收稿日期:2008-03-28 修回日期:2008-06-03)
(編輯:潘明志)